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浙江本地  正文
让这片叶子,再富一方百姓
安吉黄杜村捐赠1500万株白茶扶贫 第一批昨发往川贵
2018-10-19 10:00:36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吴朝香

1.jpg

  茶农在茶园里起苗。
  夏鹏飞 摄

2.jpg

  安吉首批“扶贫茶苗”运往受捐地。
  记者阮西内 胡杨 王庆丽/摄

  浙江在线10月19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吴朝香)50多岁的魏林水拖着水管给茶苗浇水,尽可能让地里保持湿润,虽然已是秋天,上午10点的太阳仍晒得他头上汗津津的。田地的另一端,七八位他请来的工人戴着草帽,低头快速地起苗,起出来的茶苗,每一百株用塑料袋包住根部。他们当天早上5点开工,任务是起出10万株“白叶一号”茶苗。

  今年4月,安吉县溪龙乡黄杜村20名农民党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提出捐赠1500万株茶苗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脱贫,总书记作出了重要指示。

  10月18日,浙江省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在黄杜村举行“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浙江安吉捐赠茶苗启运活动。

  经过近半年的准备,来自黄杜村的第一批茶苗300多万株当天启程运往贵州省的普安县、沿河县,以及四川省的青川县。

  每一株茶苗都过“品控”关

  黄杜村村民魏林水已经种了10多年的安吉白茶,他家有近20亩茶园。当天起的茶苗用他们的话说都是老苗:已经在地里长了一年。就像足月的胎儿一样,这样的茶苗结实、健康,适合长途运输。

  “既然捐,当然要捐最好的,如果拉过去,因为苗有问题,长不好,那不是白费力气嘛。”

  魏林水不是党员,捐赠是他主动提出的。“知道村里在做这件事,就想出点力。也没啥想法,帮帮贫困地方的人嘛,咱一个种茶叶的,其他没有,茶苗倒是现成的。”魏林水站在田头,不善言辞的他不时低头掸掸裤腿上的泥巴,憨厚地笑笑。

  黄杜村20位党员的捐赠倡议,得到了很多茶农的响应。

  第一批茶苗的捐赠者,除了10多位党员外,像魏林水这样的普通群众也有四五位。

  “都是主动提出来的。”34岁的阮波是最初写信的20位党员之一,“说实话,村民们对这件事都很支持,不然,只靠我们党员,也做不好。”

  阮波跳到魏林水的茶地里,逐一检查起出的茶苗。

  这是阮波的职责:对茶苗进行“品控”。为了把好质量关,村里安排了五六位这样的“品控员”。阮波说,按照他们的标准,这次捐赠的茶苗高度都要在15厘米以上,要粗壮、成活率高,“老苗基本都超过这个长度了,有四五十厘米。”

  除了在后方把质量关,这次黄杜村以及浙江茶叶集团还安排了数十位技术员提前赶往受捐地。

  “要检查种植地的土壤湿度,挖好坑,这些是种好茶苗的关键,要提前做。”阮波说。

  这次,阮波捐赠的茶苗有10多万株,他的父亲,60多岁的阮木林全力支持儿子。“不要说是党员,即便不是,也要捐。”阮木林戴着草帽在茶地里,把挖出的茶苗一担一担往外挑。

  休息时,这位老人望着绿油油的茶园说,“以前日子穷,村里人都是相互帮扶。现在要帮助其他困难的人,是一样的道理。”

  捐茶苗的想法细了又细

  徐正斌是黄杜村党总支委员,也是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的20位党员之一,他亲历了“捐助茶苗”想法产生的全过程。

  “早在3月中旬的时候,我们就有了这个念头。”

  2003年4月9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安吉调研生态县建设时来到黄杜村,在听完村里白茶基地的建设及发展情况后,称赞这里“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

  如今的黄杜村村民经营茶园4.8万余亩,去年村里人均年收入3.6万元,这个原本不富裕的村子,就是靠种植安吉白茶摆脱了贫困。

  “致富不能忘本,我们现在日子好过了,想着作为普通党员能不能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帮助更多的人。”徐正斌和村党总支书记盛阿伟以及几位党员商量,能不能在扶贫这件事上做出点贡献。

  一开始,有人提议捐款。徐正斌等人觉得捐款总是输血,应该找另外一种方式。

  “后来大家就提出,可以捐茶苗,这是‘致富的叶子’,村里家家户户都有,我们也熟悉。”随后,盛阿伟就召集村里的党员来商议,征求大家的意见。

  徐正斌记得很清楚,那是3月16日,正是安吉白茶上市的时节,村里家家户户都很忙,党员们抽空聚到村里的会议室内。

  “老中青都有,大家也没坐,就站在那儿商议。”大家表态很干脆。几个思维活跃的年轻党员,开始一点点细化。

  “有人说,送茶苗容易,关键种好有难度。”徐正斌说,几个有经验的人说,以前也有过个人往外赠送茶苗的,但送出去后对方管理不当,导致成活率很低,“所以不仅要把茶苗送出去,后续还要提供技术指导。”还有人提议,种也容易,销路怎么办。“我们要么不做,既然做了,就要把这件事做好。真正让需要的人受益,这样才有意义。”

  讨论越来越热烈,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就把这件事细化了:选择和黄杜村气候条件差不多的村子,捐1500万株“白叶一号”茶苗。

  “然后,我们就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了那封信。”

  一片叶子再富一方百姓

  很快,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党的恩”,这句话讲得很好。增强饮水思源、不忘党恩的意识,弘扬为党分忧、先富帮后富的精神,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很有意义。

  7月4日,在北京举行了安吉县黄杜村农民党员向贫困地区捐赠白茶苗签约仪式。根据协议,黄杜村农民党员将“白叶一号”白茶苗,捐赠给湖南省古丈县、四川省青川县和贵州省普安县、沿河县等3省4县的34个贫困村栽种,预计可带动1862户5839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为了做好这件事,黄杜村的村民们下了不少功夫。

  “我们往这3个省跑了10多次吧。”徐正斌说,反复去是为了了解当地的气候、环境、土壤条件等。

  按往年的经验,安吉当地的白茶育苗时间会持续到春节过后。但去四川、贵州等地考察后,黄杜村的技术人员发现,那边过了10月底,雨水量渐渐变少,这也就意味着,最好能在此之前将茶苗栽种下去。为赶在这个时间节点之前将茶苗培育好,黄杜村的茶农们想了不少办法。“最主要的是让茶苗‘少吃多餐’,增加施肥、喷洒营养素的次数,但又要控制量,确保茶苗长得快但又不能变弱。” 徐正斌说。

  今年6月份,徐正斌等人前往青川县考察。让他惊喜的是青川气候宜人,非常适合茶叶种植。在茶苗送往受捐地后,黄杜村将提供长期的技术指导,还对当地茶农进行技术培训。

  除了黄杜村,参与者越来越多,浙江茶叶集团表示,对被帮扶贫困户实行“包销”原则,解决扶贫茶苗的最终销售问题,

  一切都是好的迹象,这愈发让黄杜村人对这事充满信心。

  昨天,启运仪式中,远道而来的青川县委副书记、县长刘自强感叹,“‘白叶一号’远嫁青川,带着脱贫致富的希望,我们一定让这一片叶子再富一方百姓。”

  仪式结束后,载着“白叶一号”茶苗的运输车缓缓启动,一天之后,这些带着黄杜村村民们情谊的“致富叶子”就会送到那些需要的人的手里。


标签: 安吉;茶农;茶园;党员;捐赠;白茶;阮波;扶贫
编辑: 贾晓雯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