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原创力量  正文

记者返乡手记:戈壁滩上的西北小城“变身记”
2019-02-06 10:25:45 来源: 浙江在线 白璐

  浙江在线2月7日讯(浙江在线见习记者 白璐)从浙江杭州到甘肃酒泉,跨越2600公里,我再一次踏上了西北小城的故土,迎着从戈壁滩吹来的寒风、听着熟悉的乡音,就连头顶的蓝天白云都显得格外亲切。穿行在酒泉城的大街小巷,我忽然发现这座我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小城似乎有些不一样了。

1dd6907809fc46e36e97a2f314cdf3c.jpg

  90年代初的鼓楼

aefbb6e85567b4bb43d137a4e49fc1a.jpg

  酒泉鼓楼

  鼓楼,还是记忆里那个庄严肃穆的模样,以它为中心的东、西、南、北四条主街道却比从前宽阔了许多,人行步道铺了平整的新砖、街边小铺换了整齐的招牌、万达广场建成吸引了大批知名品牌的入驻、在寒冬中掉光了树叶的大槐树“穿金戴银”挂满了漂亮的彩灯和中国结……我沿着东大街一路来到心心念念的“宋记糊锅”店,“糊锅”几乎是每个离乡在外的酒泉人心中的执念,回到故乡一定要去吃一碗鲜香热乎的“糊锅”才算是圆满,“哎呦!可算是吃到了,这才是回家的感觉嘛!”,靠近门口的座位上两个拉着行李箱的年轻人一边吃糊锅一边道出了我的心声,结账时我发现原来连这样的街边小店也都开始支持“支付宝”、“微信”等移动支付,和杭州一样方便。

  “这些年酒泉发展得可真好啊!根本看不出我1965年刚来这里时的荒凉景象!”年过八十的白琴书老人26岁时从河北石家庄跟着部队来开发大西北,后来将家人都接来酒泉在这里扎了根,现在回想起往事感慨颇多。老人记忆中六十年代的酒泉城,没有楼房、没有柏油路、没有自来水、缺少物资、人烟稀少,春、秋时节一刮起风来就是黄沙漫天,连过年都没什么滋味儿。“有一次我执行运输任务,第一次看到村里用来储水的水缸里沉淀了半缸的浑浊物后竟然还有虫子在打转儿,恶心得我一天没吃下饭!”如今,老人家里装上了净水器,水管里流出来的都是纯净水。

f47b41b4075b85b2ff3860489d070f2.jpg

  90年代初的东大街

d2cdb76763bdcb8ef7b4f14afea59f4.jpg

  酒泉新城区

  “还是现在方便呀,天南地北的各种吃食在超市里都能买到,店里买不到的还可以网购!我小时候家里过年想买点儿肉、买点儿糖什么的很困难,记得最深刻的就是过年前几天一大早起床后提着铁桶和母亲一起排长队买冻豆腐的场景!”刚从超市买了新鲜青虾和牛肉的白月新十分感慨。生于1966年的白月新10岁时跟着白琴书老人来到酒泉,从大杂院里的童年时光一路走到中年、从没有电视的土坯房到装修精致的新楼房,他和酒泉城一起成长了四十余年,亲眼见证着这座戈壁滩上的农业小城高楼拔地起、经济大发展的点点滴滴。

  “我最喜欢过年了,大人们聚在一起看电视、聊天,我就可以和朋友们开黑打游戏啦!以前过年我喜欢和小伙伴们一起放鞭炮,现在更多的是看电影、玩桌游啦!”作为一个标准的“00后”,今年读高三的白泉在过年期间终于获得了“自由游戏”的时间,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几乎伴随着他的生活,互联网的便捷让他认识了家乡以外更为广阔的世界。

  冬日的阳光很温暖,越来越美的小城里年味浓浓,大街小巷里时而响起的喜庆音乐给路上行人的脸上添了一份喜色,我走过街头巷尾,感受着这一年来故乡的变化,尽管没有杭州的繁华与精美,我却为她的蜕变而倍感骄傲。


标签: 酒泉;戈壁滩;甘肃酒泉;见习记者;蓝天白云;浙江杭州;乡音;浙江;故土
编辑: 郑胜颖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