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乡村振兴 > 各地举措 正文
乡村振兴战略的江山实践
2017-11-15 15:27:58 来源: 江山新闻网 报道组 胡江平 钱李源
江山翻开新篇章——凤林镇凤祥村▲

  “那里有个名叫江山的地方,江爱着亘古守望的江郎,山傍着绵延的须江。古镇悠悠,述说先贤风范,雄关漫漫,记载古道热肠……”近年来,这首由毛光烈作词、陈越作曲的歌曲《那里有个名叫江山的地方》,以其朴实的歌词、优美的旋律、真挚的情感,传遍江山大地,走向天南地北,激起了属于所有江山人的那份骄傲和期盼,唤起了许多人共同的乡情、乡愁、乡梦。

  美丽乡村,幸福江山!

  全省美丽乡村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场会即将在江山召开,来自全省各地的领导嘉宾云集,可尽情欣赏江山的优美风景,充分领略“书香清漾、幸福大陈”的魅力风采,全面展现江山美丽乡村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成果、新亮点。盛会“花落”江山,既是省委、省政府对江山美丽乡村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肯定与鞭策,也是广大兄弟县(市、区)对江山的厚爱与支持。

  近年来,江山市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按照浙江省委、衢州市委的精心安排,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结合本地实际,对全市的新农村建设进行了科学定位与整合,因地制宜、有序推进以“富裕、满意、文明、美丽、和谐”为目标的“中国幸福乡村”创建,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耕读传家泽后代——石门镇清漾村▲

  全面深化改革让农村充满活力,改善生态环境让村庄变美,发展全域旅游让农民变富,强化文化服务让生活变好。如今,一幅美轮美奂的江山“大花园”美图,正在江山大地徐徐展开。全球绿色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省美丽乡村示范县……在新农村建设的浪潮中,勤劳智慧的61万江山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同心同向,砥砺前行,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新成绩,书写了美丽乡村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江山样板”,迈出了乡村振兴的坚实步伐!

哲学思想传永远——新塘边镇勤俭村▲

  科学谋划顶层设计凝心聚力绘制蓝图

  2016年,江山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推进美丽乡村示范县创建,成功摘取了美丽乡村示范县的“金名片”,成为我省第一批六个美丽乡村示范县之一。这张名片熠熠发光,饱含信任与鼓励,饱含期许与鞭策,这是幸福的收获,这是美丽的绽放。

民宿发展惠乡邻——坛石镇上溪村▲

  化茧成蝶的蜕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一直以来,江山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农村建设发展,特别是从2009年开始,创造性地启动实施了以产业增收、公共服务、农民素质、环境整治和基层基础等五大提升工程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幸福乡村”建设,通过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开创了“三农”工作的新局面。从“中国幸福乡村”到美丽乡村示范县,从美丽乡村到美丽村景,我们已行进在“标准引领、特色推进、文化铸魂、产业支撑、共建共享”的景区化乡村建设的道路上。

  有体系,才有底气和方向。在推进创建工作中,江山设置美丽乡村示范村、A级景区村、AA级景区村三个创建层次,科学制订创建考核办法和计分标准,着力构建了一个切合区域实际、顺应群众要求、富有江山特色的景区化发展的标准化、体系化模式。创建体系以打造景色作为实现乡村提档升级的重要抓手,增设旅游设施、观光线路等动态特色考评,引领建设“景在村中、村融景中”的百姓新家园。

  “千村一面”、“千篇一律”同质化发展,让许多特色村庄失去了独有的魅力。只有统筹一盘棋,坚持走差异竞争、特色发展之路,在建设中注意保留村庄的原始风貌和地域特色,才能实现“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目标。为此,江山广泛发动能人志士,深入挖掘村庄的自然地理、历史遗存、风土人情、产业特色等特点,因村制宜、因势利导,从生态、形态、文态、业态等方面进行个性化改造提升,着力打造各类有味道、有品位、有特色的美丽乡村,形成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发展局面。全市已先后培育“幸福大陈”、“书香清漾”、“古韵浔里”、“秀美耕读”、“养生兴墩”、“哲学勤俭”、“森林龙井”等一批风格迥异、富有韵味、个性十足的美丽乡村景区村。

一心向阳照忠诚——塘源口乡洪福村▲

  乡愁是老家屋顶上那缕炊烟,是故乡门前的那条小河……在传统村落中留住乡愁,把文化融入作为活化乡村灵魂,负载居民乡愁眷恋的重要载体。各地各村深入实施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开发建设,突出传承培育雅俗共赏、兼容并蓄的乡土文化,让风土民俗成为风景,自然山水成为人文山水,美丽乡村变身情感田园。全市先后有13个村被命名为“中国传统村落”,62个村列入“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名录”,建成村级各类农耕、民俗、家风家训、红色记忆等特色展馆20多家,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大力弘扬“崇学、务实、包容、创新”的江山精神,特别是以“一座礼堂、一首村歌”模式为载体,把农村文化礼堂建成美丽乡村的“文化地标”、农民的“精神家园”,把村歌作为唱响百姓幸福生活的“同心曲”,持续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赋予乡村更多内涵和灵气。目前,全市292个村已建成文化礼堂134家,建成数量和质量处于全省前列;创作村歌163首,江山村歌先后唱进省人民大会堂、北京人民大会堂,并入选G20杭州峰会国礼,江山被誉为“中国村歌发祥地”。礼堂文化、村歌文化,已成为江山美丽乡村独树一帜的“品牌标识”和“魅力元素”。

非遗登场秀古韵——廿八都镇浔里村▲

  无业不兴城。发展乡村“美丽经济”,已成为实现百姓美好生活梦的“第一要务”。江山牢固树立经营村庄的理念,依托高品质的美丽乡村环境,大力发展以运动休闲为主题的乡村旅游经济,先后推出世遗江郎风采、古镇养生风韵等6条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路和“古道溯源”、“最江南”等6大核心景观片区。在此基础上,积极引进高层次运动休闲项目和新型业态,MaXi-Race100国际越野跑、全国新年登高等一批重大体育赛事和重要节会活动落户江山并成功固化,乡村休闲旅游已成为江山旅游发展的“主要引擎”和百姓实现增收致富的“黄金产业”。

  美丽乡村建设主体在农民。江山秉承把美丽乡村建设的主动权“还给基层、交给村民”的理念,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深入开展“党建+好班子、+好门路、+好乡风、+好服务、+好山水”的“党建5+”建设行动,选优配强村级“领头雁”和班子队伍,切实增强美丽乡村建设保障能力。同时注重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做到全民动员、全员参与,凝聚起一股强大的干劲和热潮。通过建立健全村庄建设事项民主决策和监督机制,有效激发基层组织、广大群众投身乡村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每年,全市收到广大村民和在外乡贤捐助新农村建设资金2000多万元。

鲜花朵朵俏争春——峡口镇枫石村▲

  多方筹资强保障。江山切实发挥政策杠杆“四两拨千斤”效应,采取财政投、部门帮、群众筹、乡贤捐等多元化筹措方式,破解美丽乡村建设资金瓶颈,市财政每年整合各类专项资金2亿多元,鼓励不同经济成分和各类投资主体以独资、合资、承包、租赁等多种形式,参与新农村建设和产业项目开发资金10多亿元,形成乡村振兴“大合唱”。

  从“盆景”到“风景”乡村美景连线成片

  晨览江郎美景,夜赏农民村歌。如今,一种悠闲惬意的慢生活渐渐成为江山农村的主基调,这也让当地农民实现了从种庄稼、打零工到卖风景、卖体验的转变。而当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江山,这里的村歌文化开始得到关注与传承,村民文化生活也随之丰富起来。

接天莲叶无穷碧——上余镇李坪村▲

  地处江山市北部的大陈乡大陈村,有着600多年的历史,曾以经商办学扬名天下。如今,大陈村围绕“文化大陈、幸福乡村”目标,以文化引领,推动科学发展,先后被授予“全国百个宣传思想文化示范点”、“中国十大古村落”、“中国村歌发祥地”等荣誉。大陈村,如今俨然成为一个五彩斑斓的文艺殿堂。

  深秋初冬的大陈村,千年银杏树流金溢彩,青石铺缀,曲径通幽,徽派特色的明末清初祠堂类古建筑,依山造势,鳞次栉比,古村落、古建筑,加上精品高效的农业园区,让一波波的游人如痴如醉。“唱起来,这是九亿中国农民美好的憧憬;唱起来,这是百万中国村庄前进的号令;唱起来,这是希望田野丰收快乐的和鸣,唱起来……让世界听到中国幸福乡村的声音!”汪氏宗祠内激扬优美的歌声回荡耳边。

  “天辟画图,星斗文章并灿;地呈灵秀,山川人物同奇”。从江山城区出发,沿着黄衢南高速公路一路南下,从江郎山出口下,几公里处便是被北宋大文豪苏东坡赞誉的古老村庄——清漾毛氏文化村,这是典型的浙南传统村落,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地处仙霞古道上,风景秀丽,民风淳朴,与国家5A级风景区江郎山紧邻,平静恬美,源远流长,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之旅”指定地。

  如今,在美丽乡村建设的东风劲吹下,石门镇深入挖掘地域特色、生态特色和人文特色,千年清漾,容光焕发,一幅景美宜居的新农村画卷正徐徐展开——村中的千年老樟盘桓屹立,白墙黛瓦的庭院内花红草绿,水清岸绿的文川溪流水潺潺,整个村庄宛如一颗明珠,散落在江郎大地。

  迎合只会被超越,特色才能经得住时间的洗礼。作为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如何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将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相融,打造软硬结合、内外兼修的中国幸福乡村“升级版”?江山先行探索,通过全面发力农村“双治”,开展绿化行动,深化“五水共治”、“四边三化”、“三改一拆”,推进综合整治,突出景观化,提升环境美,打造大美生态。以“点线面”建设为引领,深入实施美丽风景打造工程,提升幸福乡村外在美。实施浙派民居改造工程,依山就势,沿水而居,就地取材,重点打造了勤俭、通贤、浔里等15个规划统一、风格协调、视觉清新和富有乡愁记忆、地域特色的“浙派民居”村落。着眼治旧控新,加大外立面改造力度,加快“赤膊墙”、“水泥墙”整治,突出精致化,重塑外在美。通过编撰“千村故事”、建立“千村档案”,传承和推广民俗特色活动,复垦乡土记忆,增添文化内涵,让历史与风景相映,文化与生态交融。

  古木葱茏的兴墩村,黄泥房错落有致;粉墙黛瓦筑成的永兴坞村,村舍相依相望;古道绵延的保安村,面朝绿水背靠青山;庭院如画的和睦村,千年彩陶韵味古朴……江山美丽乡村创建工作正行进在路上。目前,全市已建成117个“中国幸福乡村”,31个江山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6个国家3A级景区,12个省3A级景区村庄,13个“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28个“衢州市美丽乡村精品村”。

  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江山还在保安、廿八都、新塘边、大陈4个乡镇开展美丽乡村整乡推进示范创建活动。通过开展全域垃圾分类、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精品项目建设等工作,不断加大投入,加强改造提升,新塘边镇、廿八都镇荣获“浙江省首批美丽乡村示范乡镇”称号。以市域总体规划和“最江南绿色休闲实验区”建设规划为主导,以“仙霞古道世遗江郎”美丽乡村“一县一带”建设为重点,先后打造“幸福乡村风光线”、“世遗江郎风采线”、“七彩保安风情线”、“古镇养生风韵线”、“村歌文化风俗线”、“醉美碗窑风行线”等多条美丽乡村精品线。

  如今的江山大地,一处处乡村美景串珠成链、连线成片,散落的“盆景”变成了连片的“美景”,美丽随处绽放,幸福无处不在。

幸福生活甜如蜜——新塘边镇毛村山头村▲

  美丽乡村魅力绽放“美丽经济”带民致富

  谁曾想到,往日破旧落后、杂乱无章的小山村,经过几年打磨,摇身一变成了旅游乐土?在大陈,我们惊讶于这样的变化。

  “曾经,不少青壮劳力外出打工,村子里闲置农地增多。为盘活土地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们通过土地确权与流转,打造精品高效农业园区,多样化、规模化布局农业发展。”大陈乡大陈村党支部书记汪衍君表示,将农业园与乡村特色旅游相结合,并融入乡俗故事、村歌音乐剧等文化基因,使传统农业经济转型为绿色循环经济,并形成丰富的产业链。

  如汪衍君所言,一直以来,大陈村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以村歌文化为引领,把培育乡村文化作为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的重中之重,积极推进富有时代特色的现代乡村文化建设。通过不断创新与探索,如今的大陈村正焕发着勃勃生机:浙江省第一首村歌——《妈妈的那碗大陈面》在此诞生;第一届“全国村歌之星演唱大赛”首场演出在大陈村举办;依托村歌文化带动,大陈村村民文化活动方兴未艾,“大陈麻糍文化节”已成为一个品牌,大陈村晚还上了央视……

  乡村品质的提升和文化的带动引领,让农家乐经济与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美丽经济”新活力持续释放。杨梅采摘、荷花观赏、大陈面制作等农旅结合产业加快发展,养正居、田园里等农家乐、休闲农庄引进落户,使大陈村集体和村民致富门路不断丰富拓展,收入也不断提高。村集体经济从10年前的负债65万元增加至去年25万元的收入,村民人均年收入也从10年前4000元上升至去年20953元。

  从浙西小村庄到全国村歌活动示范基地、村歌欢庆小镇,大陈的成长轨迹是国家“美丽乡村”建设的缩影。如今在大陈村,走上三五步就能看到正在建设或是装修中的农家乐、商铺、民宿,看到村子越来越美,游客越来越多,外出打工的村民纷纷回乡创业,有的开起了农家乐,有的卖起了农特产品,有的建起了民宿……村民们对未来的生活满怀憧憬。

  和刚刚兴起旅游产业的大陈村相比,有着近5年电商发展经历的清湖镇清泉村,已经尝到了甜头。从2008年初的一个“无集体经济、无集体资产、无土地资源”的“三无”移民新村,短短几年,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淘宝专业村,每天快递公司要从这里取走600件包裹,发往世界各地。

  建设美丽乡村,最终目的是促进农民增收、过上幸福生活。通过“输血+造血”帮扶,全市200多个机关部门单位及工商民营企业,与A、AA景区创建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开展结对帮扶,每年到位帮扶资金1000多万元。通过“农旅+电商”带动,江山创建特色农业强镇2个、衢州市级“一区一镇”5个,建成粮食功能区14万亩、各类现代农业园区20个。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新业态,全市有各类农家乐经营户463家、民宿床位9000多张,年接待游客突破600万人次,年收入达30亿元。通过“转产+转型”提力,推进土地流转与培育家庭农场“两条腿”走路,全市土地流转率达55%,发展家庭农场783家,农业龙头企业93家,大量农民在家门口就业,过上了一手拿租金、一手拿工资的幸福生活。

  美丽乡村的建设,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曾经为谋生路背井离乡,而今回报桑梓,家乡成了乡贤二次创业的大舞台。从江山这片创业沃土上走出的能人志士,如今正以他们自身的优势,在美丽乡村的建设过程中成为一股新动力。在2014年我省吹响“五水共治”号角之时,出身于贺村镇耕读村的企业家——贝林集团董事长郑积勤借势反哺家乡,将昔日的“水泥村”改造成“浙西小西湖”。他先后出资100多万元,帮助村里开展污水治理,又投资近亿元,将村里原来污浊的湖塘水库打造成了拥有水景观生态区、绿色种植区、休闲木屋的耕读农场。耕读村(农场)先后获评为国家3A级景区、浙江省绿化示范村、衢州市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等30多项荣誉称号。今年7月,耕读村与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社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打造特色“阅读小镇”。未来,双方将就耕读村“阅读小镇”的定位与概念规划、内容业态创意与规划布局、景观设计、品牌传播等事项开展合作,结合村庄历史文化,突出“书香”特色,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如何实现美丽乡村建设从“一时美”迈向“持久美”?江山坚持共建共享常态化、机制管理长效化、资金筹措多元化,正确引导和充分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和“四个平台”建设,让农民享受到更优质的共同服务。市领导带头,定期到挂联乡镇指导推进,并和镇村两级主要领导分别担任一、二、三级“河长”、“路长”,加强市域水、路环境综合治理。在全市开展“美丽乡村·党员干部先锋行”活动,党员干部在环境治理、美丽乡村建设中担当作为、争当先锋,推动环境整治固化升级。始终突出美丽乡村建设农民主体作用,通过广泛宣传发动、尊重农民意愿、完善激励政策,激发农民投身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引导群众自己投入完成宅间道硬化、赤膊墙整治、户厕改造等项目建设。通过民主恳谈、民情沟通、民主听证、村民议事会等方式,发动群众引导社会力量筹资筹劳投身省美丽乡村示范县创建工作。探索垃圾分类工作“升级版”,全面铺开垃圾分类兑换超市建设,目前全市累计建成垃圾分类兑换超市123个。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是党的十九大发出的动员令!新时代,新征程,新作为!我们深知,美丽是一种状态,幸福是一种感受,绵延不绝,永无止境。全省美丽乡村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场会即将在江山召开,这是一个崭新的起点。江山全市上下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本次现场会的要求,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两个高水平”“六个浙江”建设和衢州市委市政府“加快建设浙江生态屏障、现代田园城市、美丽幸福家园”的部署要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翻篇归零的姿态,拿出甩开膀子的干劲,按照更高的标准,在新时期再探索、再创新、再实践,以“景区化”理念引领美丽乡村“蜕变”升华,全力建设好江山“大花园”,决胜全面小康,打造活力城市,推进幸福江山建设向更高层次迈进,成为践行“两山”理论的样板地、模范生,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为“美丽中国”建设添砖加瓦!

  静伫青山绿水间,远村近寨胜诗篇。美丽乡村建设的东风犹如一支饱蘸墨水的妙笔,在江山大地上,正徐徐绘出一幅以实力、美丽、活力、幸福为主色调的乡村新画卷。

编辑:吴越
原创报道
浙江在线地方中心出品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乡村振兴 > 各地举措 正文
乡村振兴战略的江山实践
2017-11-15 15:27:58 来源: 江山新闻网 报道组 胡江平 钱李源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我们开启了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新征程。省委书记车俊指出,我省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特质发展,奋力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前列,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为了展示浙江各县市区“乡村振兴”战略的探索实践,浙报集团·浙江在线联动全省11个地市频道及56个县市区新闻网站,推出“乡村振兴 浙江县域生动实践”重大主题报道,全面展现浙江各县市区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特色举措及亮点。

江山翻开新篇章——凤林镇凤祥村▲

  “那里有个名叫江山的地方,江爱着亘古守望的江郎,山傍着绵延的须江。古镇悠悠,述说先贤风范,雄关漫漫,记载古道热肠……”近年来,这首由毛光烈作词、陈越作曲的歌曲《那里有个名叫江山的地方》,以其朴实的歌词、优美的旋律、真挚的情感,传遍江山大地,走向天南地北,激起了属于所有江山人的那份骄傲和期盼,唤起了许多人共同的乡情、乡愁、乡梦。

  美丽乡村,幸福江山!

  全省美丽乡村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场会即将在江山召开,来自全省各地的领导嘉宾云集,可尽情欣赏江山的优美风景,充分领略“书香清漾、幸福大陈”的魅力风采,全面展现江山美丽乡村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成果、新亮点。盛会“花落”江山,既是省委、省政府对江山美丽乡村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肯定与鞭策,也是广大兄弟县(市、区)对江山的厚爱与支持。

  近年来,江山市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按照浙江省委、衢州市委的精心安排,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结合本地实际,对全市的新农村建设进行了科学定位与整合,因地制宜、有序推进以“富裕、满意、文明、美丽、和谐”为目标的“中国幸福乡村”创建,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耕读传家泽后代——石门镇清漾村▲

  全面深化改革让农村充满活力,改善生态环境让村庄变美,发展全域旅游让农民变富,强化文化服务让生活变好。如今,一幅美轮美奂的江山“大花园”美图,正在江山大地徐徐展开。全球绿色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省美丽乡村示范县……在新农村建设的浪潮中,勤劳智慧的61万江山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同心同向,砥砺前行,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新成绩,书写了美丽乡村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江山样板”,迈出了乡村振兴的坚实步伐!

哲学思想传永远——新塘边镇勤俭村▲

  科学谋划顶层设计凝心聚力绘制蓝图

  2016年,江山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推进美丽乡村示范县创建,成功摘取了美丽乡村示范县的“金名片”,成为我省第一批六个美丽乡村示范县之一。这张名片熠熠发光,饱含信任与鼓励,饱含期许与鞭策,这是幸福的收获,这是美丽的绽放。

民宿发展惠乡邻——坛石镇上溪村▲

  化茧成蝶的蜕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一直以来,江山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农村建设发展,特别是从2009年开始,创造性地启动实施了以产业增收、公共服务、农民素质、环境整治和基层基础等五大提升工程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幸福乡村”建设,通过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开创了“三农”工作的新局面。从“中国幸福乡村”到美丽乡村示范县,从美丽乡村到美丽村景,我们已行进在“标准引领、特色推进、文化铸魂、产业支撑、共建共享”的景区化乡村建设的道路上。

  有体系,才有底气和方向。在推进创建工作中,江山设置美丽乡村示范村、A级景区村、AA级景区村三个创建层次,科学制订创建考核办法和计分标准,着力构建了一个切合区域实际、顺应群众要求、富有江山特色的景区化发展的标准化、体系化模式。创建体系以打造景色作为实现乡村提档升级的重要抓手,增设旅游设施、观光线路等动态特色考评,引领建设“景在村中、村融景中”的百姓新家园。

  “千村一面”、“千篇一律”同质化发展,让许多特色村庄失去了独有的魅力。只有统筹一盘棋,坚持走差异竞争、特色发展之路,在建设中注意保留村庄的原始风貌和地域特色,才能实现“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目标。为此,江山广泛发动能人志士,深入挖掘村庄的自然地理、历史遗存、风土人情、产业特色等特点,因村制宜、因势利导,从生态、形态、文态、业态等方面进行个性化改造提升,着力打造各类有味道、有品位、有特色的美丽乡村,形成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发展局面。全市已先后培育“幸福大陈”、“书香清漾”、“古韵浔里”、“秀美耕读”、“养生兴墩”、“哲学勤俭”、“森林龙井”等一批风格迥异、富有韵味、个性十足的美丽乡村景区村。

一心向阳照忠诚——塘源口乡洪福村▲

  乡愁是老家屋顶上那缕炊烟,是故乡门前的那条小河……在传统村落中留住乡愁,把文化融入作为活化乡村灵魂,负载居民乡愁眷恋的重要载体。各地各村深入实施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开发建设,突出传承培育雅俗共赏、兼容并蓄的乡土文化,让风土民俗成为风景,自然山水成为人文山水,美丽乡村变身情感田园。全市先后有13个村被命名为“中国传统村落”,62个村列入“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名录”,建成村级各类农耕、民俗、家风家训、红色记忆等特色展馆20多家,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大力弘扬“崇学、务实、包容、创新”的江山精神,特别是以“一座礼堂、一首村歌”模式为载体,把农村文化礼堂建成美丽乡村的“文化地标”、农民的“精神家园”,把村歌作为唱响百姓幸福生活的“同心曲”,持续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赋予乡村更多内涵和灵气。目前,全市292个村已建成文化礼堂134家,建成数量和质量处于全省前列;创作村歌163首,江山村歌先后唱进省人民大会堂、北京人民大会堂,并入选G20杭州峰会国礼,江山被誉为“中国村歌发祥地”。礼堂文化、村歌文化,已成为江山美丽乡村独树一帜的“品牌标识”和“魅力元素”。

非遗登场秀古韵——廿八都镇浔里村▲

  无业不兴城。发展乡村“美丽经济”,已成为实现百姓美好生活梦的“第一要务”。江山牢固树立经营村庄的理念,依托高品质的美丽乡村环境,大力发展以运动休闲为主题的乡村旅游经济,先后推出世遗江郎风采、古镇养生风韵等6条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路和“古道溯源”、“最江南”等6大核心景观片区。在此基础上,积极引进高层次运动休闲项目和新型业态,MaXi-Race100国际越野跑、全国新年登高等一批重大体育赛事和重要节会活动落户江山并成功固化,乡村休闲旅游已成为江山旅游发展的“主要引擎”和百姓实现增收致富的“黄金产业”。

  美丽乡村建设主体在农民。江山秉承把美丽乡村建设的主动权“还给基层、交给村民”的理念,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深入开展“党建+好班子、+好门路、+好乡风、+好服务、+好山水”的“党建5+”建设行动,选优配强村级“领头雁”和班子队伍,切实增强美丽乡村建设保障能力。同时注重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做到全民动员、全员参与,凝聚起一股强大的干劲和热潮。通过建立健全村庄建设事项民主决策和监督机制,有效激发基层组织、广大群众投身乡村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每年,全市收到广大村民和在外乡贤捐助新农村建设资金2000多万元。

鲜花朵朵俏争春——峡口镇枫石村▲

  多方筹资强保障。江山切实发挥政策杠杆“四两拨千斤”效应,采取财政投、部门帮、群众筹、乡贤捐等多元化筹措方式,破解美丽乡村建设资金瓶颈,市财政每年整合各类专项资金2亿多元,鼓励不同经济成分和各类投资主体以独资、合资、承包、租赁等多种形式,参与新农村建设和产业项目开发资金10多亿元,形成乡村振兴“大合唱”。

  从“盆景”到“风景”乡村美景连线成片

  晨览江郎美景,夜赏农民村歌。如今,一种悠闲惬意的慢生活渐渐成为江山农村的主基调,这也让当地农民实现了从种庄稼、打零工到卖风景、卖体验的转变。而当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江山,这里的村歌文化开始得到关注与传承,村民文化生活也随之丰富起来。

接天莲叶无穷碧——上余镇李坪村▲

  地处江山市北部的大陈乡大陈村,有着600多年的历史,曾以经商办学扬名天下。如今,大陈村围绕“文化大陈、幸福乡村”目标,以文化引领,推动科学发展,先后被授予“全国百个宣传思想文化示范点”、“中国十大古村落”、“中国村歌发祥地”等荣誉。大陈村,如今俨然成为一个五彩斑斓的文艺殿堂。

  深秋初冬的大陈村,千年银杏树流金溢彩,青石铺缀,曲径通幽,徽派特色的明末清初祠堂类古建筑,依山造势,鳞次栉比,古村落、古建筑,加上精品高效的农业园区,让一波波的游人如痴如醉。“唱起来,这是九亿中国农民美好的憧憬;唱起来,这是百万中国村庄前进的号令;唱起来,这是希望田野丰收快乐的和鸣,唱起来……让世界听到中国幸福乡村的声音!”汪氏宗祠内激扬优美的歌声回荡耳边。

  “天辟画图,星斗文章并灿;地呈灵秀,山川人物同奇”。从江山城区出发,沿着黄衢南高速公路一路南下,从江郎山出口下,几公里处便是被北宋大文豪苏东坡赞誉的古老村庄——清漾毛氏文化村,这是典型的浙南传统村落,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地处仙霞古道上,风景秀丽,民风淳朴,与国家5A级风景区江郎山紧邻,平静恬美,源远流长,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之旅”指定地。

  如今,在美丽乡村建设的东风劲吹下,石门镇深入挖掘地域特色、生态特色和人文特色,千年清漾,容光焕发,一幅景美宜居的新农村画卷正徐徐展开——村中的千年老樟盘桓屹立,白墙黛瓦的庭院内花红草绿,水清岸绿的文川溪流水潺潺,整个村庄宛如一颗明珠,散落在江郎大地。

  迎合只会被超越,特色才能经得住时间的洗礼。作为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如何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将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相融,打造软硬结合、内外兼修的中国幸福乡村“升级版”?江山先行探索,通过全面发力农村“双治”,开展绿化行动,深化“五水共治”、“四边三化”、“三改一拆”,推进综合整治,突出景观化,提升环境美,打造大美生态。以“点线面”建设为引领,深入实施美丽风景打造工程,提升幸福乡村外在美。实施浙派民居改造工程,依山就势,沿水而居,就地取材,重点打造了勤俭、通贤、浔里等15个规划统一、风格协调、视觉清新和富有乡愁记忆、地域特色的“浙派民居”村落。着眼治旧控新,加大外立面改造力度,加快“赤膊墙”、“水泥墙”整治,突出精致化,重塑外在美。通过编撰“千村故事”、建立“千村档案”,传承和推广民俗特色活动,复垦乡土记忆,增添文化内涵,让历史与风景相映,文化与生态交融。

  古木葱茏的兴墩村,黄泥房错落有致;粉墙黛瓦筑成的永兴坞村,村舍相依相望;古道绵延的保安村,面朝绿水背靠青山;庭院如画的和睦村,千年彩陶韵味古朴……江山美丽乡村创建工作正行进在路上。目前,全市已建成117个“中国幸福乡村”,31个江山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6个国家3A级景区,12个省3A级景区村庄,13个“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28个“衢州市美丽乡村精品村”。

  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江山还在保安、廿八都、新塘边、大陈4个乡镇开展美丽乡村整乡推进示范创建活动。通过开展全域垃圾分类、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精品项目建设等工作,不断加大投入,加强改造提升,新塘边镇、廿八都镇荣获“浙江省首批美丽乡村示范乡镇”称号。以市域总体规划和“最江南绿色休闲实验区”建设规划为主导,以“仙霞古道世遗江郎”美丽乡村“一县一带”建设为重点,先后打造“幸福乡村风光线”、“世遗江郎风采线”、“七彩保安风情线”、“古镇养生风韵线”、“村歌文化风俗线”、“醉美碗窑风行线”等多条美丽乡村精品线。

  如今的江山大地,一处处乡村美景串珠成链、连线成片,散落的“盆景”变成了连片的“美景”,美丽随处绽放,幸福无处不在。

幸福生活甜如蜜——新塘边镇毛村山头村▲

  美丽乡村魅力绽放“美丽经济”带民致富

  谁曾想到,往日破旧落后、杂乱无章的小山村,经过几年打磨,摇身一变成了旅游乐土?在大陈,我们惊讶于这样的变化。

  “曾经,不少青壮劳力外出打工,村子里闲置农地增多。为盘活土地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们通过土地确权与流转,打造精品高效农业园区,多样化、规模化布局农业发展。”大陈乡大陈村党支部书记汪衍君表示,将农业园与乡村特色旅游相结合,并融入乡俗故事、村歌音乐剧等文化基因,使传统农业经济转型为绿色循环经济,并形成丰富的产业链。

  如汪衍君所言,一直以来,大陈村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以村歌文化为引领,把培育乡村文化作为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的重中之重,积极推进富有时代特色的现代乡村文化建设。通过不断创新与探索,如今的大陈村正焕发着勃勃生机:浙江省第一首村歌——《妈妈的那碗大陈面》在此诞生;第一届“全国村歌之星演唱大赛”首场演出在大陈村举办;依托村歌文化带动,大陈村村民文化活动方兴未艾,“大陈麻糍文化节”已成为一个品牌,大陈村晚还上了央视……

  乡村品质的提升和文化的带动引领,让农家乐经济与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美丽经济”新活力持续释放。杨梅采摘、荷花观赏、大陈面制作等农旅结合产业加快发展,养正居、田园里等农家乐、休闲农庄引进落户,使大陈村集体和村民致富门路不断丰富拓展,收入也不断提高。村集体经济从10年前的负债65万元增加至去年25万元的收入,村民人均年收入也从10年前4000元上升至去年20953元。

  从浙西小村庄到全国村歌活动示范基地、村歌欢庆小镇,大陈的成长轨迹是国家“美丽乡村”建设的缩影。如今在大陈村,走上三五步就能看到正在建设或是装修中的农家乐、商铺、民宿,看到村子越来越美,游客越来越多,外出打工的村民纷纷回乡创业,有的开起了农家乐,有的卖起了农特产品,有的建起了民宿……村民们对未来的生活满怀憧憬。

  和刚刚兴起旅游产业的大陈村相比,有着近5年电商发展经历的清湖镇清泉村,已经尝到了甜头。从2008年初的一个“无集体经济、无集体资产、无土地资源”的“三无”移民新村,短短几年,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淘宝专业村,每天快递公司要从这里取走600件包裹,发往世界各地。

  建设美丽乡村,最终目的是促进农民增收、过上幸福生活。通过“输血+造血”帮扶,全市200多个机关部门单位及工商民营企业,与A、AA景区创建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开展结对帮扶,每年到位帮扶资金1000多万元。通过“农旅+电商”带动,江山创建特色农业强镇2个、衢州市级“一区一镇”5个,建成粮食功能区14万亩、各类现代农业园区20个。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新业态,全市有各类农家乐经营户463家、民宿床位9000多张,年接待游客突破600万人次,年收入达30亿元。通过“转产+转型”提力,推进土地流转与培育家庭农场“两条腿”走路,全市土地流转率达55%,发展家庭农场783家,农业龙头企业93家,大量农民在家门口就业,过上了一手拿租金、一手拿工资的幸福生活。

  美丽乡村的建设,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曾经为谋生路背井离乡,而今回报桑梓,家乡成了乡贤二次创业的大舞台。从江山这片创业沃土上走出的能人志士,如今正以他们自身的优势,在美丽乡村的建设过程中成为一股新动力。在2014年我省吹响“五水共治”号角之时,出身于贺村镇耕读村的企业家——贝林集团董事长郑积勤借势反哺家乡,将昔日的“水泥村”改造成“浙西小西湖”。他先后出资100多万元,帮助村里开展污水治理,又投资近亿元,将村里原来污浊的湖塘水库打造成了拥有水景观生态区、绿色种植区、休闲木屋的耕读农场。耕读村(农场)先后获评为国家3A级景区、浙江省绿化示范村、衢州市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等30多项荣誉称号。今年7月,耕读村与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社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打造特色“阅读小镇”。未来,双方将就耕读村“阅读小镇”的定位与概念规划、内容业态创意与规划布局、景观设计、品牌传播等事项开展合作,结合村庄历史文化,突出“书香”特色,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如何实现美丽乡村建设从“一时美”迈向“持久美”?江山坚持共建共享常态化、机制管理长效化、资金筹措多元化,正确引导和充分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和“四个平台”建设,让农民享受到更优质的共同服务。市领导带头,定期到挂联乡镇指导推进,并和镇村两级主要领导分别担任一、二、三级“河长”、“路长”,加强市域水、路环境综合治理。在全市开展“美丽乡村·党员干部先锋行”活动,党员干部在环境治理、美丽乡村建设中担当作为、争当先锋,推动环境整治固化升级。始终突出美丽乡村建设农民主体作用,通过广泛宣传发动、尊重农民意愿、完善激励政策,激发农民投身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引导群众自己投入完成宅间道硬化、赤膊墙整治、户厕改造等项目建设。通过民主恳谈、民情沟通、民主听证、村民议事会等方式,发动群众引导社会力量筹资筹劳投身省美丽乡村示范县创建工作。探索垃圾分类工作“升级版”,全面铺开垃圾分类兑换超市建设,目前全市累计建成垃圾分类兑换超市123个。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是党的十九大发出的动员令!新时代,新征程,新作为!我们深知,美丽是一种状态,幸福是一种感受,绵延不绝,永无止境。全省美丽乡村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场会即将在江山召开,这是一个崭新的起点。江山全市上下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本次现场会的要求,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两个高水平”“六个浙江”建设和衢州市委市政府“加快建设浙江生态屏障、现代田园城市、美丽幸福家园”的部署要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翻篇归零的姿态,拿出甩开膀子的干劲,按照更高的标准,在新时期再探索、再创新、再实践,以“景区化”理念引领美丽乡村“蜕变”升华,全力建设好江山“大花园”,决胜全面小康,打造活力城市,推进幸福江山建设向更高层次迈进,成为践行“两山”理论的样板地、模范生,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为“美丽中国”建设添砖加瓦!

  静伫青山绿水间,远村近寨胜诗篇。美丽乡村建设的东风犹如一支饱蘸墨水的妙笔,在江山大地上,正徐徐绘出一幅以实力、美丽、活力、幸福为主色调的乡村新画卷。

编辑:吴越
浙江在线地方中心出品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8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