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导览 | 新闻资讯 | 人物档案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最美浙江人 > 人物档案 > 向善之美 正文

陈伟强 义卖书画捐助慈善

2017-09-28 16:25:44 来源: 《绍兴日报》2010年12月23日9版

  隐形的翅膀

  这是一个残疾人的人生故事。

  虽然,他失去了双臂,却长出一双隐形的翅膀——一只是梦想,一只是坚强。由此,展翅搏击,历经磨难,终于带他飞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生命高度。

  这是一个化蛹为蝶的传奇,这是一曲凤凰涅槃的壮歌。

  一所有梦想都开花

  我终于看到

  所有梦想都开花

  追逐的年轻

  歌声多嘹亮

  让每个人变成一个更好的自己,这是英国人阿诺德的名言。

  他刚从广州亚残运会上,展示书画才艺并义卖捐赠归来。

  一袭深红色的西装。一头略长而舒展的头发。端庄而富有质感的脸庞,呈古铜色。如墨的剑眉下,是一双炯炯而清澈的眼睛。在那种艺术家特有的气质中,是坚毅,是沉静,是淡定,是本真,是优雅。

  他,就是“无臂书画家”陈伟强。

  熟悉他的人说,陈伟强为人低调含蓄,性格孤傲。

  如果女人的魅力来自于单纯天真,男人的吸引力往往来自于饱经风霜的磨炼。

  因为没有双手,嘴、颌、脚便成了他的手。

  记者在他的办公室里,看到他用嘴打开立柜,用脚打开电脑,用嘴翻递资料,还用嘴一甩,将电话夹在颌肩间,再用嘴衔着一支笔拨通电话,那动作一气呵成。

  一切,都是那么的娴熟自如,甚至有些潇洒。

  不过,陈伟强更用他的嘴、颌与脚,创造了一个人生奇迹。

  他,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应邀在“三大盛典”——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上,展示才艺的残疾人之一。

  2010年,他应邀赴广州亚运会,展示书画才艺。

  2009年,他应邀在上海世博会上,展示书画才艺,受到中外宾朋好评。

  2008年,他应邀参观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展示书画才艺,并在奥运场馆举办个人书画展。

  他,创作的书画作品,获国际、国内大奖40余个。多次应邀出访美国、日本等国家和中国港、澳、台地区,进行书画艺术交流,举办个展,许多作品被中外人士收藏。

  他,是“中国百位优秀残疾名人”,誉为浙江“四大残疾人才子”之一。

  他,是中国书协、美协的双料会员,中国书画联谊会理事。

  在这同时,他创办实业。拥有舜强残疾人才艺培训中心,舜强书画院,舜强广告公司,舜强包装材料厂。实业一样做得有声有色。

  他还经历了一场美妙的爱情,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可以说,所有梦想都开花。

  然而,这样一位本可一心醉心于艺术,成为性情里的“独行大侠”,却有着一长串“官衔”——上虞市残联副主席,绍兴市肢残协会副主席,上虞市残联协会综合办主任,上虞残疾人艺术团团长,上虞残疾人书画联谊会会长,等等。

  对此,陈伟强深知,并非自己向往为官,这是他感恩生活回报社会的一个个平台。

  有人经得起风雨,却记不起之前的风雨同舟。

  在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及亚残运会上,他将书画义卖所得的巨额款项,全部捐赠给汶川地震灾区和弱势群体。

  在上海世博会,他将悉心创作的数十幅书画作品,以及数百幅现场作品,无偿赠送给中外宾朋,展示中国人的风貌,传递中国人民的情谊。

  他创办青少年书画培训班十多年,免费培训了1000多名青少年;创办残疾人才艺培训中心三年,常年无偿提供食宿并免费培训了300多名残疾人,让他们掌握就业所需的一技之长。

  至于捐款、义卖、结对等,更是家常便饭。

  他还免费为群众雕刻印章上千枚,书写联帖更是不计其数。

  因为,他深知,自己的一切,都离不开家人、父老乡亲、社会各界和上虞市残联等组织的帮助。

  天使能够飞翔,是因为她们把自己看得很轻。

  有境界的人生,才有诗意!

  那么,从一个失去双臂——活着、生存都难的残疾人,到这一健全人也难以抵达的生命高度。其间,他历经了怎样的磨难?有过怎样的心路历程?

  一句话,陈伟强是怎样炼成的?

  二飞过绝望

  每一次

  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

  每一次

  就算很受伤

  也不闪泪光

  我知道

  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

  带我飞

  飞过绝望

  许多人的命运,往往要花上很久,甚至一辈子,才能改变。但有的人的命运,却在一刹那间,被改写。

  不过,前者往往是好运,后者往往是厄运。

  陈伟强,恰恰是后者。

  那是他5岁那年,一个天真烂漫的季节。至今,他清楚地记得,自己穿着一双破旧而心爱的小橡胶鞋,跟着母亲去她工作的那家轧棉厂玩。轰隆隆的机器声,一幢又高又大的楼,堆得像小山一样的棉花。

  好动的年龄,一切都是那么好奇。

  母亲叮咛他后,干活去了。

  不知不觉间,他看到地上蹲着一个大机器,旁边长满丛丛当地叫做“珠灯笼”的草,结着鲜红的果实。那是一种好看又好吃的东西,仿佛在向他招手。这对于这个年龄的孩子而言,是不可抵挡的诱惑。

  他欣然无比地跑过去,却浑然不知死神已张开双臂。

  因为,那是一个变压器。

  当他伸出两个稚嫩的小手的一刹那,一生的命运被改写。

  那是闪电的一霎间,他昏厥过去,整个人被无情地抛开去。

  不知过了多少时间,他感觉到撕心裂肺的剧痛,以及母亲同样撕心裂肺的痛哭,还有无数人的呼叫,还有平时最让他害怕的“穿白大卦打针”的人。

  当天,他被紧急送到了杭州的一家大医院。

  那时,他发觉自己的两只小手还是完整的,只是有焦糊的伤痕,以及紫番薯一样的颜色。

  然而,当他第二天清晨醒来时,除了钻心的疼痛,还有满身缠着的纱布,却突然发现不见了自己的小手,还有两个小胳膊。

  那是多么残酷的一幕,尤其对于一个娃娃而言。

  于是,他拼命挣扎着,抢天呼地地哭喊着,蹬掉被子,打着滚,要医生赔他两只手,要母亲赔他两只手……母亲流着泪,一个劲地哄他:小手会长出来的,小手会长出来的!

  其实,那天晚上,对于母亲而言,面临着一生中最痛苦的抉择。医生告诉她,孩子的双臂遭受如此强大的电击,在以每天十余厘米的速度坏死,从而随时面临死亡,惟有截肢才能活命。

  那一年,对于小伟强,对于这个家而言,是祸不单行。父亲在扛大包时摔伤,断裂的肋骨刺破心肺,最终不治身亡。留下一个5岁的他,还有他8岁和6岁的两个姐姐,仅靠母亲一人养活。

  一间破平房,一贫如洗,这就是他的家。

  生活,对于小伟强而言,似乎真的只剩下“生下来活下去”的问题了。

  生存,还是死亡?——赤裸裸地端到了他的面前,过早地让他面对。

  三个月后,他第一次独自下地走路。由于没有了双臂,身体失去平衡。不知摔倒了多少遍。可是,生性倔强的小伟强,宁可摔得鼻青眼肿,也不要人来扶持。

  他永远不会忘记那一次。

  那一天,他在医院的扶梯里,学着走下去。突然,身体失去平衡,人翻滚着下去,直到平台。遍体是伤,还流着血。母亲和医生连忙跑下来要扶他起来,他吼叫着让他们走开。喘着粗气,咬着牙,艰难而缓慢地,一点一点,弯起双腿。再用额头顶着墙角,忍着钻心的疼痛,一点一点,直顶出鲜血。慢慢地,慢慢地,他终于依靠自己站了起来。

  母亲笑着鼓励他,却泪流满面。

  正是那一次,让他心中长出了战胜困难的决心与信心。

  为他动手术的那位好心的冯医生说,“小伟强,你今后要上学,不会写字怎么办?你要学会用脚写字。”还给他找来笔和一叠旧病历卡。在母亲和大家的鼓励下,他开始练习用脚写字。第一天,脚根本夹不住笔,勉强夹往了,却把纸张戳破,不时折断铅笔,还把脚戳得鲜血直流。

  可是,他一遍又一遍地练习,一天接一天地坚持。

  渐渐的,他能用脚写1、2、3、4、5……最终写到100了,还学会写“毛主席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还有自己的名字了。而且,越写越端正,越写越自如了。

  半年后,他终于出院了,冯医生送给他书包和纸笔,哄他说:“小伟强,你回去要好好学习。否则,你跟小猫小狗一样了。”

  那么,对于一个6岁的孩子而言,前面等待他的是什么呢?

  三给我希望

  不去想

  他们拥有美丽的太阳

  我看见

  每天的夕阳

  也会有变化

  我知道

  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

  带我飞

  给我希望

  转眼间,小伟强8岁了。那一年秋天,他看到小伙伴们都背上书包,兴高采烈地上学去了。于是,他也向母亲吵着,要求上学。

  从出院回到家里的三年间,与他玩的小伙伴越来越少了,有大人见了也嘲笑他:没了两只手,等于成了废物,当初救活他作啥?不如死了好。

  在贫穷而寂寞的日子时,他经常一个人玩。发现自己喜欢画画,就用脚夹住一块乌石子,在村头的水泥晒场上画,看见什么画什么。小猪吃奶,农民出畈,水牛耕田,鸟儿飞翔……几百平方米的大晒场,成了他的大画板,他也从中找到了快乐。

  渐渐的,有越来越多的人看见他画画,围拢过来,称赞他“画得像”。

  既然大家都说我画得好,为什么不在纸上画呢?

  从此,他就用脚夹着笔,在纸上画呀画的。

  母亲到学校去要求了两次。听说他是个无臂娃娃,连生活都无法自理,更不要说读书了,因此,校方一直不肯松口。可是,小伟强一定要读,母亲第三次去学校,校长说:“他会用脚写字画画?那就叫他过来,让我们看看。”

  他带上纸笔,跟着母亲到了学校,用脚熟练地铺开纸,写起字来。

  学校终于破例让他上学。

  从此,他成了学校里惟一的一名“特招生”。

  课堂里,人家坐在课桌上,他则坐在最前排的地上,用报纸垫着读书写字。他每写一个字,画一幅画,完成一个作业,总要比别人多花十倍二十倍的时间。可是,他总是默默地坚持,一丝不苟地去完成。为了减少上厕所的麻烦,他几乎不喝水。为了不麻烦人家,他练习用脚削铅笔,刚开头,动作十分笨拙,常常削到脚上,弄得鲜血淋漓,绿铅笔成了红铅笔。可是,无数次的练习,他终于能用脚把铅笔削得又细又匀。

  大冬天,河里结起了冰,别的同学手套袜子,还冻得喊冷。可他只能穿着单裤,光着脚,坐在地上写字,冻得刺骨,常常感冒流鼻涕。但是,他始终咬牙坚持,不吭一声。

  后来,他想到用颌肩夹笔。起先,夹上一二分钟,就会头颈酸痛,还不时磨破出血,疼痛难忍。可是,他一旦认准,就不会放弃。五分钟,十分钟,二十分钟……

  经过三个月的苦练,他终于能长时间地自如操作了。

  三年级时,他画的一幅《梅花图》,在上虞市小学生绘画比赛中,获得了三等奖。当得知他是一名无臂儿童时,人们更是为之惊叹不已。《中国少年报》刊登了他的事迹和作品。

  从此,他更加发愤学习。

  然而,一块五角一盒的水彩颜料,对于他却是一种奢望。家里哪有钱给他买呀。母亲心里很难过。有一天,收工后,她开始悄悄地到乡电影院门口去卖瓜子,五分钱一包。如此,一分一厘地攒起来,终于圆了他的心愿。

  买不起墨水,母亲就爬到烟囱上,掸来烟囱灰,灌上开水,调成墨汁。虽然臭味难闻,却同样管用。买不起纸张,就去讨村里的旧报纸。

  后来,小伟强“发明”了一个最省钱的办法。每天一大早和放学后,他就用揩布和破衣片当成毛笔,蘸着水在石灰墙壁上练字。写上去的字过一会儿才会干掉。如此可反复使用。

  而让陈伟强下决心学习用嘴写字的,是初中时的第一堂美术课。静物写生,画一个热水瓶。这可是他的强项,他满心以为会得到高分。可是,老师只给了六十多分。为什么?原来是用颌肩夹笔画画,头歪视线斜,画出来的东西自然也歪了。

  于是,他练习用嘴“握”笔写字。然而这同样极不容易。咬着笔运力的时间一长,嘴巴就会疼痛起泡,口水止不住流出来,还常常把笔咬断,弄伤嘴巴。有一次,他咬着水笔做作业,忽然感觉嘴里一股异味,又苦又涩。原来,笔管在嘴里衔久了发热,墨水倒流,竟吃进去了。

  一个学期下来,他咬断了几十支笔,终于练成了用嘴写字画画,用鼻呼吸控制口水又一绝技。

  从小学到初中,回到家里的刻苦训练,依然超乎异常。他每个月要用掉七八斤墨水,二十来斤旧报纸。最后,连收废品的老人都知道了,把有他“墨宝”的那些旧报纸整齐,拿回家去给孙子看。

  凡书画就离不开印章。初三时,他萌生了自己学刻印章的念头。这对于他来讲不但更难,而且很危险。然而他毫不犹豫。固然,两头尖利的刻刀,不是咬在嘴里,就得夹在颌肩间,操作运力,极其费神费力,还常常划破皮肉,鲜血直流。

  他记得,当他雕刻第一枚印章时,忽然感到领口发凉,像有什么东西流下来。一看,才知是鲜血染红了衣领。

  几十个染红的衣领,终于换来了他的刻印绝技。

  他告诉我们,坚强的意志和决心可以战胜一切困难。

  他还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短处,不要害怕或者掩饰短处。因为从短处出发,往往会长出长处来。

  他更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有一种聪明,就是愚笨;有一种愚笨,实际上是一种别人难以企及的聪明——愚不可及。

  冬去春来,伟强初中毕业了。他也从一个失去双臂的稚嫩娃娃变成了一个历经磨砺的坚强少年。

  然而,他人生的方向又在哪里呢?

  四哪里会有风就飞多远吧

  我终于翱翔

  用心凝望不害怕

  哪里会有风

  就飞多远吧

  1993年,金秋季节。陈伟强收到一封来自北京的信。他应征创作的一幅国画《绍兴水乡》,获“纪念毛泽东诞生一百周年全国书画篆刻比赛”一等奖。欣喜之余,忧中从来,赴京领奖的钱从哪里来?

  在沥东镇政府的关心下,由一家企业出资,他如愿前往北京。

  颁奖现场,名家云集,嘉宾满座,媒体聚焦。

  根据主办方安排,他第三个展示才艺。他缓步上台,用嘴衔住笔,饱蘸笔墨,正要凝神挥毫泼墨时,主持人趋步近前,说:“小陈,这里可是才艺展示,不是杂技展示呵。请你正常发挥,不要弄奇搞怪,浮而不实呵。”

  这也难怪主持人。行内确实有人水平一般,就弄拖把写字、倒抱女人蘸其头发写字、屁股作画、倒立作画等之类的怪招。你老兄还带一副白手套,是不是也来弄一套虚头巴脑、哗众取宠的玩意儿!

  陈伟强放下画笔,眼睛往台下寻觅。陪同而来的人连忙上台,帮他解开纽扣,脱去外套,露出的竟是两条假肢。

  主持人惊呆了!全场惊呆了!

  他重新咬住笔。不一会儿,一幅郑板桥《竹石图》一挥而就,栩栩如生。上题一行书法:“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霎时,全场爆发出如潮的掌声,经久不息。

  一时间,人们纷纷请他签名题词,合影留念,他成了全场的明星。

  确实,一个人要受人尊敬,一定是有条件的;一个人受人尊敬,一定要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一个人要受人尊敬,一定要有让别人尊敬的理由。

  此刻,他百感交集。

  回望昨天,更是感慨良多。

  初中毕业那一年,沥东镇文化中心为他举办了一个“陈伟强书画作品展”,这是他人生的第一个个人画展。为一个初中生举办画展,这在当地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可是,热闹和欣喜过后,他面对的是一个最基本的问题:生存。

  因为中学离家路远,他生活难以自理,且残疾人高考在当时极难录取。他只好辍学了。眼看着人家升学的升学,学手艺的学手艺,进厂的进厂,自己只能晃荡着两只空袖子,面对一间破平房,眼前是一片迷茫。

  他发出了当年潘晓一样的呼唤:生活的路到底在哪里?

  那时的上虞市文化馆馆长王河琪得知后,以张海迪的事迹开导他,并鼓励他给张海迪写信。

  于是,他试着给这位心目中的偶像大姐写了一封长信,向她倾吐内心的苦闷。

  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张海迪很快给他回了信:你初中毕业,还考上高中。比起我来,你幸运多了。我从未上过一天学,靠一本新华词典开始自学,至今已学习了几国语言和多方面知识,还从事文学创作。尤其是,我感到每天开心乐观,无比充实和幸福。

  信中还勉励他: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这给予他极大的激励,他从中获得了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雏鹰折翅,要么是死亡,要么是屈辱地活着,要么就是顽强地奋起,活出一个全新的自己。

  不幸,终究是要如圣严法师所言:“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

  困难,困难,困在家里就是难;出路,出路,走出去就有路。

  在这个世界上,最优秀的老师,不是特级教师,不是名牌学校,甚至也不是兴趣,而是生存。

  于是,他借来了高中课本,开始艰难地自学。一年后,他进入沥东镇文化站工作,终于有了个饭碗,这让他更有条件自学深造。

  他先后就读于绍兴师专、中国书法研修院、中国美院等,师从名师,接受系统的高等书画艺术和文化知识教育。

  在这同时,他一如既往地刻苦训练,潜心领悟,一日不断。

  二十六年来,他每天晚上三小时、早晨一小时半,苦练创作,雷打不动。

  而陈伟强创作的每一个作品,不但用心血,更是用鲜血凝成。

  有一次,他在实木上雕刻一条龙。那是一截杉木,他先一刀一刀把它削成木坯,再用嘴咬住刻刀,迸息凝神地雕琢。突然,木坯断裂,刺进他的喉咙,鲜血染红了那条龙。为此,他半个月不能吃饭,仅靠流汁维生。伤愈后,他继续创作,终于完成了这条“血龙”。

  同样,在创作一幅长5米、宽2米的巨幅油画《仙山琼阁图》时,他用脚挤颜料调色,每调一个色都十分耗时。日夜在梯子上爬上爬下,几次摔伤。别人刷刷几笔,他得花上数百下。为此,他足足画了两个多月,咬断了80多支笔,才大功告成。

  这让他的书画艺术有了质的飞跃,作品不断在国内外的各类大奖中折桂。

  折翅的雏鹰,凭借一双隐形的翅膀,终于成为搏击长空自由翱翔的雄鹰。

  正如莎士比亚所说:千万人的失败,失败在做事不彻底,往往做到离成功还差一步,便终止不做了。

  “无臂书画家”陈伟强的人生,从朦胧到青涩到葱茏岁月,比夜温柔,比月亮还美丽。

作者:   编辑:王淼
人物档案 更多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