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导览 | 新闻资讯 | 人物档案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最美浙江人 > 人物档案 > 诚信之美 正文

俞亦生 山村黑板报“总编”

2017-09-28 16:48:16 来源: 《绍兴日报》2013年12月25日4版

  山村老人44年坚守出4500多期黑板报传递文明

  在新昌县澄潭镇社古村老大会堂边,有一块创办了44年写了4500多期的黑板报。在村里随便拉住一位村民问:写黑板报的是谁?他都会告诉你:我们村里的“亦生”。

  村民口中的“亦生”姓俞,1969年,社古村决定在村里办一块黑板报,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曾读过两年初中,在当时的社古村是难得的文化人的俞亦生成为首选。

  “大家喜欢,我就来出。”这是俞亦生第一次接过粉笔时对村民说的话,但让大家没想到的是,这简单的一句诺言,俞亦生一直恪守至今。他用4500多期黑板报、220余万粉笔字,传递着对工作的敬业坚守和满腔热忱。

  平凡老人书写感人事迹

  一米六左右的个子,头发花白,穿着一件藏青色的粗布外套,前些天,在社古村口的小店前,记者见到了正在晒太阳的俞亦生。老人有些耳背,听了几次才明白记者的来意,“好几天没有出新的黑板报了,就带你去看看这一期吧”。

  跟着老人来到他出的黑板报前,前两天刚好更新到第4543期。今年,俞亦生已经74岁高龄,但他依然记得第一次出黑板报的日子是1969年的12月12日:“那时候,村里人识字的都来看了,还有人专门念给大家听。”

  一刊出就受到欢迎,无疑给了俞亦生巨大的动力,为了让村民爱看,他花了不少心思研究。“国家大事、国际新闻,还有县里、村镇的时事,村民都喜欢看。”俞亦生说,过去,村里干农活的多,他就找一些庄稼防病虫害、养蚕的小知识刊登。如今,村里人生活好了,家家都有了空调、冰箱,他就连续出了三期有关节能的黑板报,提倡“低碳环保”。

  在黑板报边,有一块创办更早的阅报栏,它的管理员也是俞亦生。上报栏的第一张报是1964年10月1日的《浙江日报》。至今,这份近50年前的“国庆典藏版”报纸仍被俞亦生保留在社古村的图书室内。“这些都是在橱窗里刊登过的。”老人指着放置在书柜上很多看上去已经发黄变脆的报纸告诉记者,“我一份都没有丢过,都存着。”

  除了出黑板报、更新阅报栏,俞亦生还负责管理村图书室。图书室很小却被打扫得极为整洁,每个书柜上工工整整地写着柜内书籍的不同类别,每次村民来借书,俞亦生都会仔细登记。从1971年开办到如今40多年,图书室几经搬迁,却从未发生过书籍缺失现象。

  只要身体允许,我会坚持下去

  “一般三五天就要出一次新的,不然村民就会惦记着。”俞亦生说,出黑板报的周期几十年雷打不动,“要是超过一个礼拜没新的内容,村民就会上门来找我了。”去年,俞亦生生病住院,阅报栏的工作让别人帮忙做了,黑板报却只能等他出院后“补”出了。这不,一出院,他就赶紧去更新了黑板报内容。让俞亦生感到欣慰的是,村民们都喜欢看他的黑板报。

  2011年俞亦生与“最美妈妈”吴菊萍一起入选了“浙江情怀榜年度人物”,获评第三届“感动新昌”诚实守信模范,入选2013年中国“诚实守信”好人榜,44年如一日的坚持,让这个平凡又令人感动的老人受到了社会的肯定。

  如今,年事已高,又没有子女的俞亦生住进了社古村的光明福利院。可他依然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不断的嘉奖和表彰并没有对他的生活造成什么影响,几十年的义务服务没有让他的热情减退半分。他说:“只要身体允许,我还会一直坚持下去。”

  编后

  坚持是一种品质;44年的坚持弥足珍贵。

  初中生俞亦生与一块小黑板结缘纯属偶然,没想到,敬业和勤勉让他和这块黑板相依相伴了44年。透过这个小小的窗口,竟擦出了他平凡生命里最绚丽的一抹亮色。

  从青年步入老年,俞亦生把风华正茂的青春镶嵌进了黑板,把人生的感悟渗透进了黑板,把满腔的热情倾注进了黑板,使这块不起眼的小黑板,成了山里人“看世界”的一个窗口和科学种田的助手。

  4500多期,包含着数不清的信息,也饱含着俞亦生的深情。乡亲们博览时事,悦读农知,品味生活,小小黑板功不可没。

  44年过去了,黑板映衬着俞亦生的满头白发,显得格外醒目。但是,老人依然很执著:“只要身体允许,我会一直坚持。”这样的坚守,令人动容!

作者:   编辑:熊栎蔚(实习)
人物档案 更多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