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0万老漂族被榨干的晚年:融不进的北上广,回不去的家乡
2019-04-19 14:57:52
来源: 网络

  本该是安享天年的年纪,这群老人却仍在东奔西跑,不为谋生,只为帮孩子们带大他们的娃。

  这样的老人很少见吗?恰恰相反,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来看,我国的随迁老人已达1800万。为此还专门赋予他们一个新名号:老漂族

  所谓老漂族,指为支持儿女事业、照顾第三代而离乡背井,来到子女工作的大城市的老年人。(摘自百度百科)

  今年64岁的郭阿姨为带娃每年要跑三个省,平时在江苏带外孙,到了寒暑假就要去杭州带孙子,除此以外,每年还要腾出两个月回山东老家割玉米、种小麦。谈到如此周折辛劳的晚年生活,她也只能无奈地自嘲道:(我是)哪里需要去哪里。

01.jpg

  做子女的,本该让爸妈安度晚年,奈何如今双职工家庭越来越多,根本没有时间照料孩子,最终只能请父母出山。毕竟,跟保姆比起来,爹妈更可靠、花费也更少。很多子女也坚信爸妈真心爱带娃,爱过大家庭的生活。但,果真如此吗?

  原本住在农村或其它城市的老年人,忽然被“召唤”到了中国的另一端,难免出现各种“水土不服”的情况。

  爸妈的孤独感你了解吗?

01.jpg

  很多人以为只有空巢老人才会有孤独感,殊不知孤独感人所共有,哪怕是从早忙到晚,做完一日三餐后还要陪娃上各种课后补习班的老漂族们,依然想要有个聊天的伴。孙子辈们太小,根本无法进行成年人式的交流,孩子们又忙于工作,下班后也不愿和连电脑都不会操作的爸妈们沟通。

  此时,老漂们就会分外想念老家的亲朋挚友,熟悉的街巷和百吃不腻的特色饮食。

  于是,老人们虽生活在这座拥有几千万人口的繁华大都市里,仍只有新家这座孤独的岛屿。新家之外,不过是热闹又冷漠的他乡而已。

  做“保姆”一点也不轻松

01.jpg

  生于50年代的老漂族徐珍华(上图)对自己的定位倒是非常明确:我们都是来做保姆的。

  “我们都是来做保姆的”,但这个保姆却并没有那么容易做,以上海为例,根据2017年12月发布的《上海家政员生存现状》的报告来看,44.75%的家政员的月薪在5000至8000的区间内,有5.35%的家政员月薪甚至超过了10000。但我们的爸妈们能拿多少“工资”呢?

  有时,老人们从女性孕期时就搬过来照料家务了,一直干到孩子上了小学才会回老家。相当于又做保姆又做月嫂,还要兼任孩子的“保镖”甚至是启蒙老师。小朋友如果9点有钢琴课,她可能6点就要起来买菜做饭,洗洗涮涮,到点了再陪娃上课,一路上还要语重心长地告诉他们,要好好学习,别辜负了爸妈。

01.jpg

  如此辛劳的日常之下,难免有时会出现个头疼脑热、身体不适的情况,此时,老人们又不得不面对异地看病的各种麻烦。由于各地医保政策的不同,老人们往往需要回原籍报销,而报销手续又极为繁琐,报销比例也不如在原籍地看病高。若不是出于对子女辈和孙子辈的血脉亲情,多少老人自愿吃这些苦呢?

  和伴侣天各一方

  并不是所有的老人都能夫妻双方共同迁移到新家中的,有很多老人选择和自己相濡以沫半生的老伴儿各自生活,一方留在老家守着田地、祖业或是老宅,一方去往新家照顾刚出生的奶娃娃。从离别到再次团聚,总共需要多长时间呢?有时短至几个月,有时却要长达十几年,直到孙子辈小学毕业才能离开。

  小编认识一个留沪8年的老漂沈阿姨,她平时不但要带孙子还要给旅馆做清洁工赚钱。一提起老伴儿,沈阿姨就不好意思地大笑起来:“有什么好想(他)的,我们都这么大年纪了。”

  这么回答倒也符合很多人对老夫老妻的印象,但每次一看到标着“贵”字车牌的汽车开过,沈阿姨还是忍不住很开心,笑着跟我抱怨起老伴儿在车上藏私房钱的事情。

  如今的老漂们很多都生于五六十年代,那时候的人在伴侣间的情感表达上往往显得更拘谨一些,也许直到晚年也很难对老伴儿说句“我爱你”或“我想你”。但做子女的绝不能因为家人的沉默而忽视老人对伴侣的思念之情。

  苦中作乐的老漂们

  日常生活的辛劳加上远离故土的孤寂令很多老人感到困惑迷惘。某地社区服务中心总经理单巧玲在采访中表示:缺乏自我价值感是老漂族们的一个普遍困境。

01.jpg

  幸而,人们总是会尝试着改变自身以适应不同的环境。

  有些老人在新家中学会了用微信,有些老人在社区里交上了朋友,他们逐渐尝试着了解这座城市,也试着找回个人生活,培养起自己的新爱好来。老年大学及各种老年人的兴趣组织就是一个非常鲜明的例子。

01.jpg

  谁说人老了就不能接收新鲜事物,爹妈们的艺术兴趣从来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递减。针对老年人的钢琴班、美术班在这几年里变得愈来愈热门,很多老漂们都重新拾捡起昔日梦想,甚至不顾家人反对坚持去西藏旅行。

  关于老漂,你能做什么?


  如今二胎开放,老漂们的生活也变得更加辛苦了。如果老漂族是必然出现的群体,身为子女的我们,该怎么做才能让爸妈的老漂生涯过得轻松快乐一些呢?

  给父母提供理所应当的报偿


  照顾第三代根本不是老人的义务,赡养父母倒是子女的职责。如果迫于无奈将父母请来料理家务,一定要提供相应的报酬。不光如此,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尽可能给爸妈们提供最好的生活环境。

  小编知道在某些家庭中,子女和老人居住的房间就呈现出明显条件差异,有时,是爸妈们主动让出更好的资源机会,但子女们只要想想老人们为家庭奉献出的一生,就不应当接受这种牺牲。

  尊重他们的选择


  如果老人拒绝帮子女照看第三代,或是决定将更多晚年时光放在个人兴趣爱好上,子女们也不应当强迫他们。

  不久前,网上的一则新闻引起了广泛关注。53岁的陈阿姨在去年过年前夕和老伴自费去了趟三亚,儿媳妇知道后却彻底炸了,此前她屡次拜托婆婆帮忙带孙子都遭拒绝。如今只能恶狠狠地回应婆婆:你可以不带孙子,以后等你们老了,是不是我们也可以不用管你们?此话一出,立刻掀起一场骂战,因为大部分网友都坚信,老人并没有带娃的义务,他们本该有自己的生活。

  不要太过苛责


  如果你的父母喜欢为了一两块钱争执不休,不要责怪他们吝啬,毕竟他们就是靠着省吃俭用才帮你们省出了婚房的首付。如果老人家的育儿观与你不同,也不要一味指责他们观念落后,毕竟他们小时候受到的教育环境与如今的年轻人相去甚远,与其排斥,不如带着他们一起看看新世界。

  伊索克拉底有句名言: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没有人希望自己老无所依,培养出忤逆不孝的孩子,所以在老漂族这件事上,我们真应该多多考量自己的言行及付出。


标签:老人;子女;孩子;孙子;保姆;伴侣
编辑:江小来
精彩推荐
浙江在线地方中心版权所有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热点新闻  正文

1800万老漂族被榨干的晚年:融不进的北上广,回不去的家乡
2019-04-19 14:57:52 来源: 网络

  本该是安享天年的年纪,这群老人却仍在东奔西跑,不为谋生,只为帮孩子们带大他们的娃。

  这样的老人很少见吗?恰恰相反,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来看,我国的随迁老人已达1800万。为此还专门赋予他们一个新名号:老漂族

  所谓老漂族,指为支持儿女事业、照顾第三代而离乡背井,来到子女工作的大城市的老年人。(摘自百度百科)

  今年64岁的郭阿姨为带娃每年要跑三个省,平时在江苏带外孙,到了寒暑假就要去杭州带孙子,除此以外,每年还要腾出两个月回山东老家割玉米、种小麦。谈到如此周折辛劳的晚年生活,她也只能无奈地自嘲道:(我是)哪里需要去哪里。

01.jpg

  做子女的,本该让爸妈安度晚年,奈何如今双职工家庭越来越多,根本没有时间照料孩子,最终只能请父母出山。毕竟,跟保姆比起来,爹妈更可靠、花费也更少。很多子女也坚信爸妈真心爱带娃,爱过大家庭的生活。但,果真如此吗?

  原本住在农村或其它城市的老年人,忽然被“召唤”到了中国的另一端,难免出现各种“水土不服”的情况。

  爸妈的孤独感你了解吗?

01.jpg

  很多人以为只有空巢老人才会有孤独感,殊不知孤独感人所共有,哪怕是从早忙到晚,做完一日三餐后还要陪娃上各种课后补习班的老漂族们,依然想要有个聊天的伴。孙子辈们太小,根本无法进行成年人式的交流,孩子们又忙于工作,下班后也不愿和连电脑都不会操作的爸妈们沟通。

  此时,老漂们就会分外想念老家的亲朋挚友,熟悉的街巷和百吃不腻的特色饮食。

  于是,老人们虽生活在这座拥有几千万人口的繁华大都市里,仍只有新家这座孤独的岛屿。新家之外,不过是热闹又冷漠的他乡而已。

  做“保姆”一点也不轻松

01.jpg

  生于50年代的老漂族徐珍华(上图)对自己的定位倒是非常明确:我们都是来做保姆的。

  “我们都是来做保姆的”,但这个保姆却并没有那么容易做,以上海为例,根据2017年12月发布的《上海家政员生存现状》的报告来看,44.75%的家政员的月薪在5000至8000的区间内,有5.35%的家政员月薪甚至超过了10000。但我们的爸妈们能拿多少“工资”呢?

  有时,老人们从女性孕期时就搬过来照料家务了,一直干到孩子上了小学才会回老家。相当于又做保姆又做月嫂,还要兼任孩子的“保镖”甚至是启蒙老师。小朋友如果9点有钢琴课,她可能6点就要起来买菜做饭,洗洗涮涮,到点了再陪娃上课,一路上还要语重心长地告诉他们,要好好学习,别辜负了爸妈。

01.jpg

  如此辛劳的日常之下,难免有时会出现个头疼脑热、身体不适的情况,此时,老人们又不得不面对异地看病的各种麻烦。由于各地医保政策的不同,老人们往往需要回原籍报销,而报销手续又极为繁琐,报销比例也不如在原籍地看病高。若不是出于对子女辈和孙子辈的血脉亲情,多少老人自愿吃这些苦呢?

  和伴侣天各一方

  并不是所有的老人都能夫妻双方共同迁移到新家中的,有很多老人选择和自己相濡以沫半生的老伴儿各自生活,一方留在老家守着田地、祖业或是老宅,一方去往新家照顾刚出生的奶娃娃。从离别到再次团聚,总共需要多长时间呢?有时短至几个月,有时却要长达十几年,直到孙子辈小学毕业才能离开。

  小编认识一个留沪8年的老漂沈阿姨,她平时不但要带孙子还要给旅馆做清洁工赚钱。一提起老伴儿,沈阿姨就不好意思地大笑起来:“有什么好想(他)的,我们都这么大年纪了。”

  这么回答倒也符合很多人对老夫老妻的印象,但每次一看到标着“贵”字车牌的汽车开过,沈阿姨还是忍不住很开心,笑着跟我抱怨起老伴儿在车上藏私房钱的事情。

  如今的老漂们很多都生于五六十年代,那时候的人在伴侣间的情感表达上往往显得更拘谨一些,也许直到晚年也很难对老伴儿说句“我爱你”或“我想你”。但做子女的绝不能因为家人的沉默而忽视老人对伴侣的思念之情。

  苦中作乐的老漂们

  日常生活的辛劳加上远离故土的孤寂令很多老人感到困惑迷惘。某地社区服务中心总经理单巧玲在采访中表示:缺乏自我价值感是老漂族们的一个普遍困境。

01.jpg

  幸而,人们总是会尝试着改变自身以适应不同的环境。

  有些老人在新家中学会了用微信,有些老人在社区里交上了朋友,他们逐渐尝试着了解这座城市,也试着找回个人生活,培养起自己的新爱好来。老年大学及各种老年人的兴趣组织就是一个非常鲜明的例子。

01.jpg

  谁说人老了就不能接收新鲜事物,爹妈们的艺术兴趣从来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递减。针对老年人的钢琴班、美术班在这几年里变得愈来愈热门,很多老漂们都重新拾捡起昔日梦想,甚至不顾家人反对坚持去西藏旅行。

  关于老漂,你能做什么?


  如今二胎开放,老漂们的生活也变得更加辛苦了。如果老漂族是必然出现的群体,身为子女的我们,该怎么做才能让爸妈的老漂生涯过得轻松快乐一些呢?

  给父母提供理所应当的报偿


  照顾第三代根本不是老人的义务,赡养父母倒是子女的职责。如果迫于无奈将父母请来料理家务,一定要提供相应的报酬。不光如此,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尽可能给爸妈们提供最好的生活环境。

  小编知道在某些家庭中,子女和老人居住的房间就呈现出明显条件差异,有时,是爸妈们主动让出更好的资源机会,但子女们只要想想老人们为家庭奉献出的一生,就不应当接受这种牺牲。

  尊重他们的选择


  如果老人拒绝帮子女照看第三代,或是决定将更多晚年时光放在个人兴趣爱好上,子女们也不应当强迫他们。

  不久前,网上的一则新闻引起了广泛关注。53岁的陈阿姨在去年过年前夕和老伴自费去了趟三亚,儿媳妇知道后却彻底炸了,此前她屡次拜托婆婆帮忙带孙子都遭拒绝。如今只能恶狠狠地回应婆婆:你可以不带孙子,以后等你们老了,是不是我们也可以不用管你们?此话一出,立刻掀起一场骂战,因为大部分网友都坚信,老人并没有带娃的义务,他们本该有自己的生活。

  不要太过苛责


  如果你的父母喜欢为了一两块钱争执不休,不要责怪他们吝啬,毕竟他们就是靠着省吃俭用才帮你们省出了婚房的首付。如果老人家的育儿观与你不同,也不要一味指责他们观念落后,毕竟他们小时候受到的教育环境与如今的年轻人相去甚远,与其排斥,不如带着他们一起看看新世界。

  伊索克拉底有句名言: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没有人希望自己老无所依,培养出忤逆不孝的孩子,所以在老漂族这件事上,我们真应该多多考量自己的言行及付出。


标签: 老人;子女;孩子;孙子;保姆;伴侣
编辑: 江小来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