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民生百态  正文

鱼刺在他体内藏了一个月!误吞鱼刺以后别再这样做
万一鱼刺卡喉不要再吞米饭、喝醋了
2019-01-14 09:47:25 来源: 杭州网 记者 金晶 通讯员 王蕊 金丽娜

  最近,郑先生(化名)日子过得提心吊胆,起因是一个月前,他吃饭时误吞的一根鱼刺不知所终,让他觉得自己背了个定时炸弹……

  聚餐时一不留神,误吞鱼刺

  50岁的郑先生是衢州人,从事医药行业。一个多月前,他和朋友们聚餐,边吃边叙旧,一不留神,误吞了一根包头鱼刺。郑先生赶紧向服务员要来一大碗醋猛灌下去,但鱼刺并没有随醋下去。接着,他又大口吞饭团,过了一会,觉得咽痛感减轻了,以为鱼刺已咽下去了。不过朋友们还是劝他去医院检查下。到了医院挂了急诊,查完喉镜、胃镜都没发现鱼刺,医生建议再做个胸部CT,郑先生觉得就一根鱼刺还做CT有点儿小题大做,就回家休息去了。

  “消失”的鱼刺

  时不时出来“作妖”

  这次聚餐后二十来天,郑先生隐约觉得自己吃什么都觉得胸骨后阵阵隐痛,但痛得不严重,就没往心里去。

  年底了,郑先生单位组织一年一度员工体检,他做了胸部CT,报告说食管壁内有异物,他有点蒙——食管壁怎么会有异物?再仔细一想,哎呀,肯定是一个月前那根硬咽下去的鱼刺!

  医生建议他再去查下胃镜,结果胃镜看到他的食管壁黏膜上隆起一个1.5厘米大小的包,表面有小溃疡,但鱼刺依然没找到。

  这下,郑先生懊恼了,这根鱼刺不仅“躲猫猫”,还开始“兴风作浪”了。

  医生告诉他,要及时把这根鱼刺找到并取出来,不然鱼刺可能随处“游荡”,要是扎进大血管、大动脉、重要脏器的话,非常危险。

  “扫雷”“排雷”耗时1小时45分钟

  如何才能找到鱼刺,成了困扰郑先生的大难题,“每天提心吊胆过日子,太不好受了。”

  后来,他找到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季峰。

  然而,要想找出郑先生身上这根玩失踪的鱼刺绝非易事。由于吞入已一个多月了,具体部位不明,并且此前2次胃镜都没发现,随时都有发生严重感染、出血、穿孔的风险,倘若鱼刺移位到食管临近的气管、心脏、大血管,他随时有生命危险。

  究竟是开胸找,还是再次做胃镜找?郑先生选择了后者,“为了一根鱼刺,开膛破肚,接受不了。我相信季峰大专家的水平!就胃镜里取刺!”

  1月3日,新年第三天,浙大一院内镜室内,郑先生已被诱导入睡,万籁俱寂,只听见监护仪、呼吸机的提示音。

  季峰主任和内镜护士开始了艰难的“寻刺之旅”。

  胃镜到了食管中段,果然有一处黏膜隆起,上有一个微小溃疡,正是胸部CT提示的鱼刺位置。然而,仔细查看了食道腔、胃和十二指肠球部降部,鱼刺还是了无踪迹。

  季主任当下判定鱼刺很可能已深入食管壁内,于是切开隆起黏膜,仔细查找,还是没有发现鱼刺,继续分离黏膜下层,暴露固有肌层,依然没发现这根鱼刺。

  “固有肌层可以说是食管壁的最后一道堡垒,食管壁薄如纸,成年人的食管壁大概只有0.5厘米,再往下切很可能就穿了,周围可是气管、心脏和大血管。”季主任说。

  接着,季主任沉着冷静指挥内镜护士推来超声内镜。在科技面前,这根鱼刺总算原形毕露——它深深地扎入食管的固有肌层。在固有肌层找鱼刺,难度堪比“扫雷”。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固有肌层深层发现鱼刺后,季主任用异物钳果断夹住鱼刺一端、拔出,这颗“定时炸弹”成功拆除。从找到并完整取出,花费了1小时45分钟。

  郑先生爱人在内镜室外见到这根藏匿了一个多月的鱼刺,眼睛红了,“这下可过个安耽年了。”

  再次提醒:被鱼刺卡牢 不要喝醋吞饭团

  最正确的是:赶紧上医院

  季主任提醒说,吃鱼要细嚼慢咽,不要边吃边说话。“无论是被鱼刺,还是其他异物卡牢,立即就医、尽早寻求医生帮助,及时取出异物是最正确的办法。”

  “喝醋、吞米饭、馒头都是加重病情的错误方法。长期浸泡老陈醋的确可软化鱼刺,但当鱼刺卡喉,醋不仅无法浸泡到鱼刺,浓度太高太酸的醋还会损伤食管与胃黏膜,加重局部的损伤。而当大口吞饭团时,因为食管壁既薄又软,吞咽饭团会把尖锐的鱼刺钉入食管壁,甚至越挤越深,有些甚至会穿破食管壁刺入临近的重要器官,引发大出血、感染等严重后果。大家千万不要再这样做了。”

标签: 鱼刺;食管;先生;聚餐;胃镜;黏膜;定时炸弹;异物;饭团
编辑: 贾晓雯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