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海涂边的祝温村“藏”着一个文化艺术馆
2019-04-28 09:54:48
来源: 绍兴网-绍兴晚报 记者 杜静静

001.jpg

文化艺术馆局部

  绿树成荫,小河环绕,村容整洁,屋舍俨然,春日的上虞区崧厦镇祝温村恬静又美丽。在后桑和温泾两个自然村中间,成片绿油油的麦田旁,“镶嵌”了一个占地面积约6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800多平方米)的祝温文化艺术馆,该馆前不久建成并完成了最后的布展。

  一个地处虞北海涂的村庄,为何会建成一个艺术馆而且会按照国际艺术馆的风格布置?原来,背后有一个温情的故事。

  想让村民

  来接受艺术熏陶

  2016年前后,祝温村里6间用毛竹等材料搭建成的农业设施用房由于时间久远濒临坍塌。全国劳动模范、祝温村党总支书记杭兰英一直在琢磨,这几间破旧房改建成什么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每年暑假,村里就会针对全村的孩子开设免费暑托班。”杭兰英说,刚开始就想到了这点,而且考虑到村里一些孩子休息天需由父母送去百官城区和崧厦镇上培训书法或美术,如果有这样一个培训场所,能请老师们来,就能让村民们省心不少。基于这样的考虑,杭兰英想请乡贤——中国美协理事、中国画院副院长桑火尧把个脉。

  桑火尧的父亲当过多年的后桑大队大队长,后来老有所乐,又在祝温村的图书室当起义务管理员。尽管旅居北京,一年中,桑火尧常会利用节假日抽空回家看望年迈的父亲。由于长期以来他景仰杭书记的为人做事,也一直很关心祝温村的发展建设,听了杭书记的想法后,他也提议为村民、学生的学习交流文化艺术搭建一个平台。

  “做事往往需要有点超前意识。”杭兰英告诉记者,“前几年,村中有个学艺术的小伙想去崧厦镇上开琴行,我当时还提醒他,‘谁来学啊’。没想到,几年过去了,小伙开的琴行非常成功,连百官城区都有家长送孩子到该琴行学习。这个例子提醒我,很多老观念需要改了。”杭兰英说,村里以“艺术”破题,建成文化艺术馆,就想让村民进行艺术熏陶的同时,促进艺术与当地生产生活相融合,激活乡村资源。

  “从图纸设计规划开始,桑老师就给予了极大的支持。”杭兰英说,桑老师认为祝温村的整体面貌具有英式乡村的韵味,村民的房子结构又较为古式,田园风光极佳,也适合艺术家们前来采风和创作。

  当然,杭兰英有自己的“远见”,桑火尧像“火种”,他手头积累了艺术资源,能吸引艺术家们沉淀到村里,创作出符合乡村特点的好作品来;而村民浸润在艺术中,才能提升个体修养,从而提高生活品质。而且村里也不乏在外面谋生的能工巧匠们,艺术馆也能展示他们的作品。

  艺术与乡村文明

  会擦出火花

  祝温文化艺术馆初步建成开始装修时,桑火尧请人来为艺术馆布置,为布展的事,他百忙之中抽时间到村里来了10余趟。“我是从祝温村走出来的,根在祝温,为老家做事,义不容辞。”电话中,桑火尧告诉记者。

  “我们确实很受感动,为这事,桑老师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多位村干部这样说。2018年下半年开始,桑火尧不仅从北京运来了数十件书画作品,还把自己多年来的数千册藏书也搬进了艺术馆。而仅为整理出这些书籍,桑火尧就花了数月时间。

  记者在还未开馆的文化艺术馆内看到,艺术馆有两层,一层设有阅览室、艺文工坊、创作室、展厅等;二屋除了创作室,还有能供艺术家驻留村中时生活起居的房间、厨房等配套设施。“按照国际上一些艺术馆的格局,不但能参观,还能体验。”该艺术馆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展厅内,现在多为桑火尧提供的“境象主义”作品。1998年,作为艺术家的他提出了这个概念。记者初见他的画作,便对一幅幅画面上仅有的淡淡的、氤氲的色彩方块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些作品也是桑火尧进行中国水墨语言探索的一个小型展示,更是对其“境象主义”艺术宣言的一个力证。

  “村民们能看懂么?”对于记者的这个提问,桑老师回答说,可能一下子看不懂,但审美观是一点点培养的。艺术渗透乡村,到一定时候能与乡村文明擦出不一样的火花。

  记者注意到,文化艺术馆墙边的红叶石楠长得正好,天井中,花木扶疏,林荫处处。已经布展完毕的艺术馆何时开馆,也让村民们十分期待,期待能早日与艺术家们一同探索乡村和艺术共同发展的可能性。前天,记者联系上桑火尧时,他正打“飞的”赶去一个大型画展。“我希望艺术馆先悄悄地开馆……”他说。


标签:文化艺术馆;村民;艺术馆;艺术;崧厦镇;乡村文明;建筑面积;艺术家;老师;麦田
编辑:江小来
精彩推荐
浙江在线地方中心版权所有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乐活城市  正文

上虞海涂边的祝温村“藏”着一个文化艺术馆
2019-04-28 09:54:48 来源: 绍兴网-绍兴晚报 记者 杜静静

001.jpg

文化艺术馆局部

  绿树成荫,小河环绕,村容整洁,屋舍俨然,春日的上虞区崧厦镇祝温村恬静又美丽。在后桑和温泾两个自然村中间,成片绿油油的麦田旁,“镶嵌”了一个占地面积约6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800多平方米)的祝温文化艺术馆,该馆前不久建成并完成了最后的布展。

  一个地处虞北海涂的村庄,为何会建成一个艺术馆而且会按照国际艺术馆的风格布置?原来,背后有一个温情的故事。

  想让村民

  来接受艺术熏陶

  2016年前后,祝温村里6间用毛竹等材料搭建成的农业设施用房由于时间久远濒临坍塌。全国劳动模范、祝温村党总支书记杭兰英一直在琢磨,这几间破旧房改建成什么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每年暑假,村里就会针对全村的孩子开设免费暑托班。”杭兰英说,刚开始就想到了这点,而且考虑到村里一些孩子休息天需由父母送去百官城区和崧厦镇上培训书法或美术,如果有这样一个培训场所,能请老师们来,就能让村民们省心不少。基于这样的考虑,杭兰英想请乡贤——中国美协理事、中国画院副院长桑火尧把个脉。

  桑火尧的父亲当过多年的后桑大队大队长,后来老有所乐,又在祝温村的图书室当起义务管理员。尽管旅居北京,一年中,桑火尧常会利用节假日抽空回家看望年迈的父亲。由于长期以来他景仰杭书记的为人做事,也一直很关心祝温村的发展建设,听了杭书记的想法后,他也提议为村民、学生的学习交流文化艺术搭建一个平台。

  “做事往往需要有点超前意识。”杭兰英告诉记者,“前几年,村中有个学艺术的小伙想去崧厦镇上开琴行,我当时还提醒他,‘谁来学啊’。没想到,几年过去了,小伙开的琴行非常成功,连百官城区都有家长送孩子到该琴行学习。这个例子提醒我,很多老观念需要改了。”杭兰英说,村里以“艺术”破题,建成文化艺术馆,就想让村民进行艺术熏陶的同时,促进艺术与当地生产生活相融合,激活乡村资源。

  “从图纸设计规划开始,桑老师就给予了极大的支持。”杭兰英说,桑老师认为祝温村的整体面貌具有英式乡村的韵味,村民的房子结构又较为古式,田园风光极佳,也适合艺术家们前来采风和创作。

  当然,杭兰英有自己的“远见”,桑火尧像“火种”,他手头积累了艺术资源,能吸引艺术家们沉淀到村里,创作出符合乡村特点的好作品来;而村民浸润在艺术中,才能提升个体修养,从而提高生活品质。而且村里也不乏在外面谋生的能工巧匠们,艺术馆也能展示他们的作品。

  艺术与乡村文明

  会擦出火花

  祝温文化艺术馆初步建成开始装修时,桑火尧请人来为艺术馆布置,为布展的事,他百忙之中抽时间到村里来了10余趟。“我是从祝温村走出来的,根在祝温,为老家做事,义不容辞。”电话中,桑火尧告诉记者。

  “我们确实很受感动,为这事,桑老师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多位村干部这样说。2018年下半年开始,桑火尧不仅从北京运来了数十件书画作品,还把自己多年来的数千册藏书也搬进了艺术馆。而仅为整理出这些书籍,桑火尧就花了数月时间。

  记者在还未开馆的文化艺术馆内看到,艺术馆有两层,一层设有阅览室、艺文工坊、创作室、展厅等;二屋除了创作室,还有能供艺术家驻留村中时生活起居的房间、厨房等配套设施。“按照国际上一些艺术馆的格局,不但能参观,还能体验。”该艺术馆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展厅内,现在多为桑火尧提供的“境象主义”作品。1998年,作为艺术家的他提出了这个概念。记者初见他的画作,便对一幅幅画面上仅有的淡淡的、氤氲的色彩方块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些作品也是桑火尧进行中国水墨语言探索的一个小型展示,更是对其“境象主义”艺术宣言的一个力证。

  “村民们能看懂么?”对于记者的这个提问,桑老师回答说,可能一下子看不懂,但审美观是一点点培养的。艺术渗透乡村,到一定时候能与乡村文明擦出不一样的火花。

  记者注意到,文化艺术馆墙边的红叶石楠长得正好,天井中,花木扶疏,林荫处处。已经布展完毕的艺术馆何时开馆,也让村民们十分期待,期待能早日与艺术家们一同探索乡村和艺术共同发展的可能性。前天,记者联系上桑火尧时,他正打“飞的”赶去一个大型画展。“我希望艺术馆先悄悄地开馆……”他说。


标签: 文化艺术馆;村民;艺术馆;艺术;崧厦镇;乡村文明;建筑面积;艺术家;老师;麦田
编辑: 江小来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