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奉化城区桥东岸路“中央花园”小区附近几家店铺的经营者自掏腰包进行排污管道改造,彻底隔绝污水通过雨水管流入县江的通路。奉化综合行政执法局岳林中队副队长张雷说,“这是我们通过‘跑街巷’解决的一个难点。”
1月中旬,岳林街道领导与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在桥东岸路沿线走访中,发现“中央花园”小区西侧的店铺人行道处,只有雨水井,不见污水井。细查之下,发现该路段的30家店铺中,有5家商铺存在雨污水混排问题,随即找来所涉的社区、物业、排水等相关单位的工作人员,探讨改造之策。“听说改造费用要自己出,一开始店家有抵触心理,经过我们多次做工作,店家主动实施改造”,张雷说,现在这5家店铺还各自办理了排水许可证。
一线走访,“号脉”整治街面
撤市设区以来,奉化开启大拆大建模式,城区面貌日新月异。在一栋栋新楼拔地而起、新修的大路四通八达的同时,中心城区的老街、背街小弄如何摆脱“蓬头垢面”模样,同步提升品质,成为城市管理的一道现实难题。
今年年初,奉化发出冲刺“三年大变样”动员令,发动干部“四联四跑”提升服务,而其中的“跑街巷”重点之一,就是瞄准基层疑难和历史遗留问题,合力攻坚,实现街区形象大提升。主城区的岳林、锦屏两个街道,创造性地将网格化经验应用到城区街巷的综合整治提升当中,跑街串巷查访“号脉”,集合力量对症施治,取得了明显成效。
前一阶段,岳林街道通过对辖区83条大小道路的走访,共排查出166处、310多个问题,涉及路面基础设施、马路违章停车、店面占道经营、私自乱设摊位等。街道党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街面上的问题,“病因”多样,除了基础设施薄弱、居民文明素质不高、基层执法力量不足外,还与管理体制上的多头管理、职责不清有直接关系。比如一处设施的改造,要牵涉到市政、交警、电力等多个部门,一个环节跟不上,搞不好就拖成了“老大难”,“因此,实施联动治理,是老城区街巷更新的关键。”
网格助力,定点定人定责清障施治
锦屏街道创新推出办事处、社区和综合行政执法、公安等基层站所全员覆盖的全科网格机制,探索城市精细化管理之路。整个辖区按照社区分布,划分为13个管理大网格,并由街巷细分为59个小网格,确定网格管理“责任区”。街道党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每个网格配备全科网格员10名至15名,并包干“跑片”区域,落实任务到人。街道“四个平台”综合指挥室实施统筹协调,联村(居)干部督促指导、村(社)干部具体服务和城管等基层站所工作人员协同管理,实现“跑有所依,管有所据”。同时,构建“互联网+网格管理”模式,建立“1+13”全科网格工作微信群,确保问题即时上传、即时认领、即时解决。
1月中旬,网格重建完成后,街道全面开展“跑街巷”活动。对辖区大街小巷、背街小弄“无缝覆盖”,实地踏勘走访,化解矛盾。截至目前,锦屏街道通过“全科网格”“跑街巷”,共发现查找各类问题415个,其中368个完成整改,剩余的47个也有了整改计划,正抓紧与相关部门对接解决。网格员被群众亲切地称为“百事通、小灵通”。
在岳林街道,由街道干部、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和网格长等组成16个小组,在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带领下,走访大街小巷,即查即改。现场不能解决的,开展对账销号,动态跟进,督办整改。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各小组认领“责任田”,包案治理,“完成一个、报结一个、销号一个”。此外,通过加强部门联动、源头管理与末端执法两手抓等方式,开展大联动、大整治,着力治理车乱停、道乱占、摊乱摆、门乱跨以及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等各类城市治理痼疾。
最近,岳林街道还推出了“路长制”,辖区50条道路由街道领导班子成员担任“路长”,中层干部担任“副路长”,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和村社干部为责任人,加强路段巡查,强化街面秩序日常管控。要求每周上路检查、现场办公不少于1次,“对各类问题的发现处置有图文记录、可前后对比。”
截至目前,锦屏街道“跑街巷”发现的问题已处置253处,剩余的64处较复杂问题,正在与相关部门衔接,加紧落实。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当下,对解决“停车难”,群众的呼声很强烈。原炒货市场地块以及岳林中心小学东南侧地块的停车场建设问题,已经在规划设计中,新丰路、斗门路等路段停车混乱问题,也在着手治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