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塘河上山塘桥,山塘桥边两山塘。
这里注定是一个神奇的存在,古老的山塘桥始建于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桥长仅22米,桥面由12块长条石拼接而成;它静静地矗立在那里已经快200年了,等着人们去揭开它连接沪嘉两地的传奇故事。
一条山塘河潺潺流淌,将山塘村分成两爿。河北岸的山塘村地处上海金山区的最西南部,一河相望的南岸也叫山塘村,却已经属于浙江嘉兴平湖市。站在古桥上的感觉很奇妙,许多游客来到这边,都会自拍一张照片发朋友圈,“我走过一座桥就从浙江来到了上海”。
两个山塘村地缘相邻,人缘相亲,自古以来就互具特色,融为一体。在嘉兴全面接轨上海的大背景下,平湖市广陈镇与金山区廊下镇正联手谋划着下一盘更大的“棋”——南北山塘将合为一体,携手打造“明月山塘”特色古镇。
地缘相邻
两个山塘村虽然分属浙沪不同的行政划分,但对两地居民来说没有丝毫影响。在当地,百姓习惯性地称呼两地为“南山塘”和“北山塘”,他们习惯相通,交流频繁。
“这座桥虽然小,但每天通过这座桥来往两地的人特别多,尤其是我们有一个共用的小集镇;从我小时候起,这里就是两地居民互通往来的热闹场所。我们村委会和对面山塘村的村委会直线距离只有三四百米。”廊下镇山塘村党总支书记陈冬林笑着说,“我媳妇就是对面山塘村人,我每天上下班也会经过这座桥。”
人缘相亲
因为往来频繁,联姻的情况在两个山塘村间比较普遍。
村里的老人回忆,当时南山塘孩子到北山塘上学十分普遍,在老人们的概念里,南北山塘就是一个山塘。在山塘村随便凑上一桌人,一问往上三代基本上都有亲朋好友在浙江或上海。有外公、外婆在浙江的,也有爷爷、奶奶在上海的,整个就是交织在一块儿的。
血脉相连,情感相依。
缘 妙不可言
在北山塘村村委会对面,有一座琮璞文化苑,它的前身是始建于1915年的山塘小学,现在的琮璞文化苑依然显露出当年的风范,黛瓦白墙,小桥流水,亦校亦园。
周末的一个下午,文化苑绿树掩映下的一间工作室里,一对小夫妻带着可爱的女儿正一笔一划地体验传统手绘龙泉瓷盘。
这一家三口正是南北山塘联姻夫妻的代表。男主人是上海金山区廊下镇山塘村党总支书记陈冬林,女主人是浙江平湖市广陈镇中心幼儿园教师钱东妹,小姑娘是他们爱的结晶——今年10岁的陈雨欣。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20多年前,北山塘的陈冬林和南山塘的钱东妹正在山塘小学同级同班读书。陈冬林坐在教室前排,在钱东妹的眼里,品学兼优的陈冬林就是让同学们羡慕的“学霸”。
缘分总是在不经意间来临。学习制冷专业的陈冬林,毕业后在上海市区一家空调企业工作,专业对口的他干得顺风顺水。然而,2003年听说廊下镇公开招聘村办公室主任的时候,他心动了。
山塘小集镇,在陈冬林的记忆里是繁华和热闹。但随着城市的变迁,年轻人去了城市,老人留在农村,原来很热闹的小集镇也逐渐衰败落寞。对这方土地深深的情感,让他决心回到从小生长的这块土地。
两个原本已经没有交集的年轻人,就这样又被缘分的红线牵到了一起。通过村里的红娘介绍,两人再次在山塘村相遇了,一见面,“哎呦,以前的小学同学。”爱情就这样在两个年轻人的心里萌发、开花、结果。
陈冬林村里的工作烦琐而又繁忙,曾经繁华的山塘古镇一度萧瑟,凭此而兴的山塘乡邦文化也无以为继。“空心化”的农村,如何让乡情乡愁有所寄托?曾经在市区工作的陈冬林最能感同身受,“逆行”回乡的他始终怀揣着一份情怀,有着一份沉甸甸的使命感。钱东妹深知丈夫肩上的责任,她主动挑起了家里的内务,一个主外一个主内,甜蜜小家的生活经营得有声有色。
盛夏的一天午后,我们采访组赶到陈冬林家,廊下镇一个干净整洁的居民小区;我们还没有进门,悠扬动听的古筝琴声已经飘荡在耳边;推开房门,刚才的小小演奏师陈雨欣用银铃般的嗓音向我们一一问好,清爽的马尾辫、清澈的眼神,懂礼貌的小姑娘有着一份同龄人少有的知书达礼。满墙的奖状是对这个幸福三口之家最大的褒奖。
周末,陈冬林一家三口会在北山塘的马场策马奔驰,也会在琮璞文化苑感受一份内心的宁静。当然,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走过古老的山塘桥,到外婆家去吃一顿丰盛的家宴⋯⋯
在他们眼里,南北山塘就是一个完整的家。
携手打造 “明月山塘”
清晨四点半,山塘桥正东方的天际微微透出玫瑰色。
仲夏时节,迎面吹来的风稍带着一丝凉意。昏黄路灯映照下,山塘桥北边的集市慢慢“醒”来,渔民捕来的鲜活鱼虾摆满了水盆,菜农采摘来的丝瓜、番茄还带着清亮的露水,还有那些飘着清香的时令水果⋯⋯市井的声音就这样此起彼伏,唤醒沉睡着的南北山塘。
北山塘1038号茶馆门面不大,老板娘王引引利索地在店里忙着烧水沏茶,这家没有名字的茶馆开了30多年,一杯茶从几分钱到现在的两元钱,不变的是那些围着长桌喝茶聊天的村民,北山塘和南山塘在这里没有界限,南北山塘村的许多村民就在这水汽袅袅中开始了新的一天。
2016年,陈冬林从广东江门捧回了中国最美村镇人文奖,山塘村是上海首个获得这个奖项的村。这样一个偏居在大都市角落里的小村,究竟拥有怎样独一无二的魅力,赢得了这样一份殊荣呢?说到此,陈冬林底气十足:“山塘不仅有原汁原味的自然景观,近年来我们还着力发展乡村旅游,目前村里形成了漕廊公路、廊华路和山塘中心路‘两横一纵’的格局。”
这几年,南山塘的村民时不时地会跑到北山塘去走亲戚,人们明显感觉到在廊下郊野公园和美丽乡村的带动下,北山塘的人气越来越旺,而一桥之隔的南山塘却是一片沉寂。在老百姓的心中,南北山塘本来就是一家亲,他们更盼望着游客能跨过那座分割浙沪的小石桥,让南山塘再现几十年前的热闹场景。
村民们不知道的是,他们所想的正是南山塘党总支书记金建东最想做的。
北山塘有一条老街,2015年进行了修缮,披檐后的老街有了古色古香的味道。河对岸的南山塘也有一条老街,而且要比北山塘的长。金建东觉得,要让游客感觉到南北山塘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老街就是他心目中连接两个山塘最好的纽带。
“北山塘风貌得到了很大提升,倒逼我们要把南山塘建设好。”金建东说。今年4月,村民们发现,老街开始改造了。伴随着声声轰鸣,南山塘原先荒废的土地火热开垦,几个湖中“小岛”雏形显现。这是广陈镇山塘村“半亩方塘”的施工现场。
广陈镇山塘村主动对接廊下镇山塘村,衔接整治规划,整合两地资源,增强小镇浙沪融合特色。同时,联动周边龙萌、泗泾等村,强化浙沪农村区域融合共建,发挥好接轨上海门户村作用。建立健全南北山塘联合工作机制,全方位开展南北山塘合作共建。在接轨上海工作中,尤其是在旅游规划中实现无缝对接。
除了文化特色外,山塘老街更是南山塘村的一大“名片”,南山塘从老街保护出发改造提升,展现具有江南风味的历史老街。在改造中以故事的形式挖掘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共同打造一条极具江南韵味的“跨界”老街。
目前,山塘村已列入2017年度浙江省美丽宜居示范村和历史文化村落创建名单,确定为平湖市美丽乡村精品村和综合整治特色类小城镇。
其实,早在2010年世博会,南北山塘就将两个治安卡点集中在一块;广场舞会、中秋节、元宵节等文艺活动,两个村的文艺骨干联袂演出;推进区域化党建,两村成立山塘桥联合党支部。最近,南山塘把两名挂职干部派到北山塘,两个山塘围绕“共通共用”的百年小集镇,共同谋划“大山塘”未来的整体发展。
任何一座古镇都深藏着故事,有着悠久的历史底蕴,山塘古镇当然也不会少。我们可以想象,不久的将来,上海或者浙江的游客,周末或者假期,骑行或者自驾,来到山塘,走进生态农业观光园,漫步假日农村、滨水古街,感受古镇风情,记忆水墨山塘。
那将是怎样的一番情景、一种惬意呢?
背景链接
嘉兴位于江浙沪三省市交界处,东北距上海90公里,西南距杭州90公里,北距苏州70公里,现辖南湖区、秀洲区两个市辖区,海宁、平湖、桐乡三个县级市和嘉善、海盐两县。嘉善县与上海松江区、平湖市与上海金山区和松江区分别接壤。
作为沪杭高铁、沪杭高速必经之路,嘉兴每天有100多班火车到上海,高铁嘉兴南站每20分钟就有3班高铁开往上海。
嘉兴与上海地域相接,人缘相亲,习俗相近,文化相通,一直都是一衣带水的“金相邻”,两地之间的交流走动向来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