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正文

【新春走基层·乡村振兴看嘉兴】平湖:一河两山塘 南北一家亲
2018-04-10 14:07:14 来源: 掌上嘉兴

  两个村,一河为界,同名“山塘村”,却分属沪浙两地。一河两山塘,河南岸是平湖市广陈镇山塘村,大家习惯叫南山塘,河北岸则是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山塘村,就叫北山塘。两村的村民,不受户籍的拘泥,自由来往于浙沪两地。

  昨天虽然是周末,广陈镇山塘村党总支书记金建东却没能休息,接待了一拨又一拨前来参观的人,有计划启动环境整治改造的兄弟村庄负责人,也有来提供技术指导的旅游行业人士,“两个山塘村,情深似一家,我们采取融合式、差异化、互补型发展的模式,整体打造成‘明月山塘’特色古镇。”

  环境变好有目共睹

  今年66岁的孙勤根是南山塘人,老伴是北山塘人,做了北山塘的女婿后,便一直生活在上海廊下镇山塘村。

  前几天,记者在山塘桥北堍见到了孙勤根。他在北山塘老街口经营一个卖蔬菜的档口已经有20多年,一年又一年,他眼见着桥对面的南山塘老街日渐萧条,自己的生意也越来越不景气。去年4月份前后,终于迎来了转机——一支施工队进驻南山塘老街,将破败的老房子进行统一整修,对破碎的老街石板路进行改造翻新。“就像变魔术一样,几个月时间里南山塘完全变了模样。”孙勤根的话里不无惊叹。

  孙勤根虽然做了北山塘的女婿,但“根”还在南山塘,“老母亲已经84岁了,我隔三差五就要回去看看她。”每次回去,都能感受到南山塘的变化:青砖白墙黛瓦,修缮后的仿古民居檐廊都上了漆,廊檐下还挂起了一个个红灯笼……就如他所说,站在平湖市广陈镇山塘村与界桥之上,眺望南山塘老街,目之所及,白墙黛瓦,一派江南好景致。

  村子的变化大家看在眼里,背后的工作更是丝毫不轻松。“这样的美丽风景,来之不易。”金建东一聊起整治改造就打开了话匣子,“一年多以前,这里还是一片危旧房,四处垂落的电线,斑驳掉灰的墙面,甚至还有从屋顶长出的树。”

  南山塘老街改造涉及45户家庭,有不少户主在上海。“为了尽快帮我们落实推进,廊下镇山塘村的村干部用了大半个月时间,陪着我们在上海寻找房主,这真是帮了大忙。”金建东说,自己也算是半个“廊下镇山塘村干部”。

  说这话是有原因的。2017年7月,金建东主动请缨,成了平湖首批赴沪挂职的村干部。这半年,他几乎每天“跨界走”,步行到廊下镇山塘村村委会上班。正是在“跨界”村干部的穿针引线下,两个山塘村相互贴近、了解,进而催生融合发展。

  差异化互补型发展

  一河两山塘,南北两山塘通过一座建于清朝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的古石桥相连接。站在界桥——山塘桥上向两边望,通过去年启动的环境综合整治和改造,以南山塘古镇为中心的80公顷区域已经有模有样,北山塘今年也将开始动工改造。两地怎么定位才能实现“跨界”共赢呢?

  “我们两方反复沟通过,认为只有拧成一股绳,采用融合、差异、互补的模式,才能得到长远发展。”广陈镇山塘村党总支委员姚佳伟介绍,站在新改造的轮船码头,就能望见河对岸的廊下镇山塘村村委办公室,在两个山塘村相关负责人的脑子里,已经有了由南北两个山塘村组成的“明月山塘”特色古镇的发展蓝图。

  怎么才能融合?几年前北山塘曾启动过一轮整治改造,重点就是突出江南水乡韵味,这正好也是南山塘的特色,于是北山塘当时的规划设计师就成了南山塘此次整治改造的“军师”。

  南北山塘既要融合共生,又要差异互补,设计师为此动足了脑筋。作为平湖非遗文化钹子书的发源地,南山塘设计了融戏剧观演、钹子书听唱、民居艺术表演于一体的民俗文化馆,而廊下是莲湘文化之乡,北山塘因此规划了廊下民俗苑;南山塘原生态的农耕稻田景观有看点,北山塘体验式的郊野公园是重点……

  去年4月,山塘整治改造正式启动,围绕老街改造、民居整治、道路河流提升三大工程全面提升山塘古镇形象,将山塘老街从原来的96米拓展至208米,并对沿街店铺进行仿古改造。目前,山塘老街建筑风貌提升、半亩方塘公园、村民广场等项目已经基本完工。

  “原本我还不明白为啥要这么折腾,现在看到老街上曾经破落的老房子修建一新,钹子书馆也建起来了,家门口的面貌焕然一新,闲暇时还可以去半亩方塘公园逛逛,打心眼里感到高兴。”在山塘老街上开了10多年杂货铺的陈书芳说。

  姚佳伟悄悄告诉记者,看到老街改造一新,旅游发展形势明朗,已经陆续有村民到村里来报名,“他们希望能申请经营执照,开门店做买卖。”

  “跨界”发展民生福利更多

  这几年,北山塘在漕廊公路沿线的郊野公园的带动下,人气越来越旺,而一桥之隔的南山塘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金建东在廊下镇山塘村挂职时,就留意引进北山塘村企业,快速带动南山塘村集体经济发展。到去年为止,已有3家企业入驻南山塘村,还有多个项目正在洽谈中。同时,南山塘还通过土地流转和“飞地抱团”发展村集体经济,截至去年底,南山塘村土地流转率已达93%左右,去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了290.09万元。

  除了环境变好、腰包变鼓,村民们另一深刻感受就是两地的文化活动往来更密切了。

  还没走进山塘古镇的半亩方塘公园,记者就听见了说唱钹子书的声音,走近一看,钹子书馆里,八仙桌边围坐了许多村民。台上,钹子书第十代传人徐全妹正唱着山塘好风光。徐全妹告诉记者,这几年,想唱钹子书,只能等到有人请她去表演时,平日里唱得越来越少了,现在古镇上建起了钹子书馆,她有空就可以去唱唱钹子书,供游客和村民欣赏。“我是南山塘村的人,村里给了这样一个舞台,我只要有时间,每个月都会来表演三四次,和老人家们乐一乐。”徐全妹的舞台当然不止南山塘钹子书场这一处,“北山塘有活动也经常邀请我们去的,上周刚去唱过一场。”

  接下来,山塘村还要按照大山塘的概念来打造一个农村记忆名人馆,廊下北山塘的一些名人跟广陈南山塘的名人打造在一起。金建东说,既然要融合为一个“明月山塘”古镇,就不分南北山塘了,这也是接轨上海一个最明显的体现。“接下来,我们想要引进‘体验+观光+销售’的农业项目,把南山塘变成上海的‘后花园’和‘菜篮子’。”

  新春走基层·手记  

  “跨界”乡村振兴正当时  

  嘉兴正在全力打造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平湖市将接轨上海作为首位战略。平湖市广陈镇山塘村与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山塘村南北隔桥而望,毗邻上海的地理位置让广陈镇山塘村在接轨上海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随着嘉兴接轨上海的号角吹得愈加响亮,本就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的两个山塘村在融合发展中,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迈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跨界”步伐,走出一片新天地,同时也开启了乡村美景,盘活了休闲旅游,助推了村民致富,让古韵乡村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标签: 山塘;子书;古镇;村民;山塘老街;乡村;村干部;跨界;集体经济;民生福利
编辑: 马轶伦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