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夜洪水冲毁村庄却无一人伤亡!黄岩小山村为何能幸免于难?
2019-08-16 09:11:49
来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久忍 区委报道组 周薇薇 通讯员 李小亿 陈建兵

  台风夜,山体滑坡导致河水直冲村庄,26间房子被毁坏,13间被夷为平地,台州市黄岩区宁溪镇上桧村遭遇了惊魂一刻。台风过后,水、电、网、路陆续中断,这个偏远小山村一度成为了一座孤岛。

  上桧村

  “人在,一切就都在。”虽然损失惨重,然而,9号台风“利奇马”登陆期间,上桧村却没有一名村民伤亡,也没有一名村民受了风寒、饿了肚子。如今,上桧村已经开始了灾后重建,台风肆虐后留下的痕迹正被逐渐抹去。

  这个小山村何以如此“幸运”?8月14日,记者前往上桧村探访。

  “你要是不肯走,我也不走”

  从宁溪镇出发,大约20分钟车程,就到了上桧村。上桧村四面环山,人口1000多人,常驻人口110多人,是一个地质灾害村。

  8月9日,台风登陆前夕,根据镇政府安排,由宁溪镇驻片干部、驻村干部以及上桧村村干部等16人组成的应急小队,兵分四路劝离危旧房住户。该村村民居住分散,常住人口以高龄老人居多,转移工作难度较大。

  “上午9点差不多开始去做村民工作,通知他们撤离,大部分村民还是比较配合的,吃完午饭就陆续赶到避灾点了,但是也有不少人在跟我们‘打太极’。”驻村干部王小红回忆。

  由于近年来没有超强台风袭击台州,台风警情往往“雷声大,雨点小”,不少村民有了松懈心理,不愿住到避灾点,在转移工作中,各组都遇上了几个不配合的村民。

  洪水中的上桧村

  村民郑九军就是当时不愿转移的村民之一,他的房子由木架和简易铁皮棚组成,强风一吹就倒,属于典型的“危房”。“当时说台风大,但我想这里这么多年没出过事,觉得他们就是吓唬人。”郑九军说。

  当天上午,驻村干部何斌鑫一行到他家通知撤离转移,郑九军并不愿走,口头答应,却依旧我行我素住在家中。午后,村干部们再一次出发前往村民家中进行“回头看”工作,发现郑九军仍在家中,众人再三强调“利奇马”的危害性。在劝说他半小时后,郑九军再次和村干部们打起了哈哈,嘴上答应了下来,但是人还是没动。

  晚上6点左右,风雨逐渐增强,何斌鑫在清点人数时发现郑九军还没有到达安置点,他立即叫上两个同事,又一次赶往郑九军家中,“这次绑也要把他绑走!”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心大的郑九军已经躺在床上进入了梦乡。

  “醒醒,赶紧跟我走!”“你们怎么又来了,我说了住着没事。”“不行,雨越来越大,你一个人住这我们不放心,今晚你不走我也不走,你睡哪儿我睡哪儿!”最终,郑九军拗不过,在一行人护送下转移到了安置点住下。

  第二天起来一看,郑九军的简易铁皮房,果然被台风吹倒了。

  在上桧村,诸如郑九军这样的村民并不少,面对村民们的不理解与侥幸心理,宁溪镇镇和上桧村干部严格执行区里部署,开展“人员大转移”行动,确保“应转尽转、不漏一户、不留一处”。台风期间,上桧村共转移危旧房村民80余人,全力全面确保村民生命安全。

  “不管有事没事,你搬了我才安心”

  8月10日凌晨,台风“利奇马”在温岭登陆。镇村干部们守在村部,不敢睡觉,大家透过窗户,观察着马路上的水流情况。

  凌晨3点,黑夜中已是狂风暴雨,看着窗外雨势增大,内心忐忑的村党支部书记方军辉决定再次带人外出巡逻。

  3点10分,巡逻小组路过方何件老人独居的住房附近时,方军辉发现该房屋虽然位于地质灾害点外,但是上涨的水势已经淹没进出的道路,严重威胁到了房屋安全。

  转移方何件老人

  “雨势这么大,积水又深,必须马上转移!”方军辉等人立即前往救援。

  起初,三人打算从原先的小路趟水进去,快速将老人救出。但没走两步,方军辉便遇上了险情,“当时方书记走在我前面开路,突然人一倒就往水里冲,我赶紧拉住他,不然水这么急就冲走了。”参与救援的何斌鑫说道。

  老路太危险,那就另辟蹊径,方军辉当机立断,从另外一侧积水较少、水流较缓的小路进入,来到方何件家后门,将老人

  背出。

  在安排一名村干部将老人送回安置点后,方军辉又和王小红等人紧急汇合,前往另外两户人家转移人员。

  74岁的村民方志何家地势高,房子也不是危房,老人觉得不转移也没问题,面对劝说,他颇有些不以为然,“没事的,以前都是小风小雨就过去了,水最多没到小腿肚。”

  面对老人的固执己见,驻村干部王小红却一改往日的亲和态度,强硬地对老人说:“我不管你觉得有事没事,你搬了我才能安心,命重要还是房子重要?”一边说着,一边和方军辉一起将老夫妻带出房子,一人背着一个前往安置点。

  就在最后5名村民撤离不到半小时的时间里,该区块发生了大面积山体滑坡,洪水直冲村庄,26间民房被毁坏,13间房子被夷为平地。由于转移及时,包括方何件、方志何老人在内的36名村民都躲过了一场屋毁人亡的悲剧。“幸好小辉他们来救我。” 死里逃生的方何件激动地对记者说。

  “你们放心,我们出去求救”

  天色渐亮,风雨声慢慢减弱,肆虐的“利奇马”似乎已经远去。不过,村里主干道、农田依然被淹,山洪仍在咆哮奔腾,远处的房屋隐隐少了几幢,一片竹林被拦腰折断……当大家从避灾安置点走出时,看到的是一个满目疮痍的村庄。

  “我当时看到这样的场景,心里真的有些害怕,说不上来的滋味。”王小红五味杂陈地告诉记者,许多村民看到房屋被淹,哭喊着想要回家清点损失,村干部们费了很大力气去安抚他们,阻止他们贸然走动。

  在外出探查情况后,更令他们担忧的事情出现了——台风导致村里的水、电、通讯全部阻断,通往外界的道路路面塌陷严重,车辆无法进出。

  储备的物资也不够,只够村民挨过早饭。面对严峻的形势,方军辉和王小红等镇村干部决定先饿着肚子,让村民先吃饱。同时,果断决定,“走出去,到附近村庄求救!”

  被冲毁的房屋

  在安排部分干部留守安置点照顾村民后,10日上午9点不到,方军辉、王小红及村支委方斌冒着风雨踏上了“求援之路”。恶劣的天气情况,导致原本就不好走的山路变得更加泥泞难行。三人没走几步,便已经黄泥满腿,举步维艰。

  “山上有很多树木被打倒,折断的树枝很容易划到人。”王小红说着,给记者看了她腿上的伤口,几道三四公分长的伤口散布在小腿上,有的已经结上了薄薄的痂,有的还未完全愈合。

  从上桧村到公路,需要走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对于一夜未眠的三人来说,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当时就一个信念,赶紧到有信号的地方,必须尽快求救!”大风裹着雨打在脸上,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汗水,再累再想休息,三人都不敢停下。一路上,信号时断时续,他们只能争分夺秒将村里的情况汇报给镇里。

  9点58分,在王家店村,王小红成功将灾情上报。10点15分,一连走了六七公里、筋疲力尽的三人抵达凉棚村稍作休息,王小红的腿上已经遍布伤痕,方军辉的脚踝也被雨鞋磨破了一大块皮,鲜血不断渗出。

  记者在一同外出求救的村支委方斌的手机上,看到了一个手机app记录下的数据:8月10日,共行走17.49千米。

  救援信号发出去后,很快,宁溪镇镇长杨毅带着第一批救援人员,徒步到村里送物资。当天中午,就抵达了上桧村。当天下午,又陆续来了两批救援人员,前来运送物资,解决了上桧村物资短缺问题。

  “无论如何,一定会帮大家重建家园”

  “何件,房间里进过水的电器现在千万别用,水淹过的东西不能用了就扔掉,被褥枕头这些生活用品,晚点我们会给你送过来,你别心疼。”8月14日上午,雨过天晴,骄阳似火,王小红、方军辉等镇村干部正挨家挨户查看村民的灾后整理情况。

  趁着好日头,村民们陆续将浸水的床铺、被褥拿出来晾晒。村党支部书记方军辉正在积极联系施工方,为18户被洪水冲毁房屋后无家可归的村民,尽快建造板房。“明天挖掘机来平整土地,土地平整好后,就可以开始建房了。” 方军辉说,“明天村里还将组织全体党员开展自救活动。”

  镇村干部查看村民灾后整理情况

  这几日,上桧村的受灾群众们也收到了来自各地各界的关心——广州商会、台州市海外侨团、滨江小学爱心团队等相继来到村里进行爱心捐助,帮助村里安置村民,重建家园。

  “11号、12号我们去村里各家各户都清点了损失,联系了工程队进来修复水电通讯,还安排了人喷洒消毒水做好防疫措施。那边外屋山体滑坡的地方,我们自己和村民一起在疏通水道,目前已经基本把积水排出去了。” 这几天,上桧村村委会主任方小昌从早到晚都安排得满满当当。

  截至目前,上桧村的路、电、网、水已陆续恢复,灾后重建工作正在不条不紊地进行。

  14日下午,记者离开时,上桧村似乎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大黄狗懒洋洋地趴在村道上,村民们或是在家中清理房屋,或是三五成群地聚在树荫下聊天休憩,呈现出一片平静安详的景象。只有山洪退去后留下的断壁残垣,还会让人想起几天前那个风雨交加的惊魂夜。

  【记者手记】

  尽了人事,其实可以改命

  台风“利奇马”来势汹汹,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登陆台州的最大台风,创下了多个历史记录。

  在灾难面前,人才会意识到,自己的渺小和脆弱。截至14日10时,台州全市受灾人口372.3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达251.28亿元。

  论灾情险情,黄岩面临的形势同样严峻:台风登陆期间,黄岩全区过程面雨量379.5毫米,面雨量为全市最大,风雨影响持续72小时;长潭水库水位最高时为38.29米,历史最高;全区共有225个村(社)受淹,40.39万余人受灾......

  在防御台风时,黄岩全力做好人员避险转移、登陆前安全隐患大检查、应急抢险各项准备等各项防御工作。由于作好了充足的准备,黄岩把台风对百姓人身安全的威胁降到了最低。

  有一件事情,让记者印象尤为深刻:黄岩全区应转移人员18657人,为确保绝对安全,台风期间共转移各类人员11.5万人次,是原定人次的6倍多。

  麻袋(编织袋)1.66万只、沙袋6600个、救生衣1820件、救生圈479个,以及面包、方便面、矿泉水等食品10000多箱,这些一个个具体的数字......充分说明了黄岩这次是有备而来.

  其中,宁溪镇和上桧村干部主动作为,及时转移36名群众,避免了家毁人亡悲剧的发生。这一事件,更是黄岩全区上下全力防御台风,全力保障好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的生动写照。

  有一句古话叫作“尽人事,知天命”。古人早就知道,人的能力是有局限的。现在,我们也都明白,“人定胜天”,是不切实际的。然而,人的主观能动性,同样不能小觑。它可以改造自然,影响命运。

  在灾难面前,人要把主动权牢牢握在自己的手里。

  尽了人事,其实可以改命。这不仅仅是上桧村的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标签:台风;村民;宁溪镇;山体滑坡;黄岩
编辑:郑胜颖
精彩推荐
浙江在线地方中心版权所有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浙江本地 > 台州  正文

台风夜洪水冲毁村庄却无一人伤亡!黄岩小山村为何能幸免于难?
2019-08-16 09:11:49 来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久忍 区委报道组 周薇薇 通讯员 李小亿 陈建兵

  台风夜,山体滑坡导致河水直冲村庄,26间房子被毁坏,13间被夷为平地,台州市黄岩区宁溪镇上桧村遭遇了惊魂一刻。台风过后,水、电、网、路陆续中断,这个偏远小山村一度成为了一座孤岛。

  上桧村

  “人在,一切就都在。”虽然损失惨重,然而,9号台风“利奇马”登陆期间,上桧村却没有一名村民伤亡,也没有一名村民受了风寒、饿了肚子。如今,上桧村已经开始了灾后重建,台风肆虐后留下的痕迹正被逐渐抹去。

  这个小山村何以如此“幸运”?8月14日,记者前往上桧村探访。

  “你要是不肯走,我也不走”

  从宁溪镇出发,大约20分钟车程,就到了上桧村。上桧村四面环山,人口1000多人,常驻人口110多人,是一个地质灾害村。

  8月9日,台风登陆前夕,根据镇政府安排,由宁溪镇驻片干部、驻村干部以及上桧村村干部等16人组成的应急小队,兵分四路劝离危旧房住户。该村村民居住分散,常住人口以高龄老人居多,转移工作难度较大。

  “上午9点差不多开始去做村民工作,通知他们撤离,大部分村民还是比较配合的,吃完午饭就陆续赶到避灾点了,但是也有不少人在跟我们‘打太极’。”驻村干部王小红回忆。

  由于近年来没有超强台风袭击台州,台风警情往往“雷声大,雨点小”,不少村民有了松懈心理,不愿住到避灾点,在转移工作中,各组都遇上了几个不配合的村民。

  洪水中的上桧村

  村民郑九军就是当时不愿转移的村民之一,他的房子由木架和简易铁皮棚组成,强风一吹就倒,属于典型的“危房”。“当时说台风大,但我想这里这么多年没出过事,觉得他们就是吓唬人。”郑九军说。

  当天上午,驻村干部何斌鑫一行到他家通知撤离转移,郑九军并不愿走,口头答应,却依旧我行我素住在家中。午后,村干部们再一次出发前往村民家中进行“回头看”工作,发现郑九军仍在家中,众人再三强调“利奇马”的危害性。在劝说他半小时后,郑九军再次和村干部们打起了哈哈,嘴上答应了下来,但是人还是没动。

  晚上6点左右,风雨逐渐增强,何斌鑫在清点人数时发现郑九军还没有到达安置点,他立即叫上两个同事,又一次赶往郑九军家中,“这次绑也要把他绑走!”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心大的郑九军已经躺在床上进入了梦乡。

  “醒醒,赶紧跟我走!”“你们怎么又来了,我说了住着没事。”“不行,雨越来越大,你一个人住这我们不放心,今晚你不走我也不走,你睡哪儿我睡哪儿!”最终,郑九军拗不过,在一行人护送下转移到了安置点住下。

  第二天起来一看,郑九军的简易铁皮房,果然被台风吹倒了。

  在上桧村,诸如郑九军这样的村民并不少,面对村民们的不理解与侥幸心理,宁溪镇镇和上桧村干部严格执行区里部署,开展“人员大转移”行动,确保“应转尽转、不漏一户、不留一处”。台风期间,上桧村共转移危旧房村民80余人,全力全面确保村民生命安全。

  “不管有事没事,你搬了我才安心”

  8月10日凌晨,台风“利奇马”在温岭登陆。镇村干部们守在村部,不敢睡觉,大家透过窗户,观察着马路上的水流情况。

  凌晨3点,黑夜中已是狂风暴雨,看着窗外雨势增大,内心忐忑的村党支部书记方军辉决定再次带人外出巡逻。

  3点10分,巡逻小组路过方何件老人独居的住房附近时,方军辉发现该房屋虽然位于地质灾害点外,但是上涨的水势已经淹没进出的道路,严重威胁到了房屋安全。

  转移方何件老人

  “雨势这么大,积水又深,必须马上转移!”方军辉等人立即前往救援。

  起初,三人打算从原先的小路趟水进去,快速将老人救出。但没走两步,方军辉便遇上了险情,“当时方书记走在我前面开路,突然人一倒就往水里冲,我赶紧拉住他,不然水这么急就冲走了。”参与救援的何斌鑫说道。

  老路太危险,那就另辟蹊径,方军辉当机立断,从另外一侧积水较少、水流较缓的小路进入,来到方何件家后门,将老人

  背出。

  在安排一名村干部将老人送回安置点后,方军辉又和王小红等人紧急汇合,前往另外两户人家转移人员。

  74岁的村民方志何家地势高,房子也不是危房,老人觉得不转移也没问题,面对劝说,他颇有些不以为然,“没事的,以前都是小风小雨就过去了,水最多没到小腿肚。”

  面对老人的固执己见,驻村干部王小红却一改往日的亲和态度,强硬地对老人说:“我不管你觉得有事没事,你搬了我才能安心,命重要还是房子重要?”一边说着,一边和方军辉一起将老夫妻带出房子,一人背着一个前往安置点。

  就在最后5名村民撤离不到半小时的时间里,该区块发生了大面积山体滑坡,洪水直冲村庄,26间民房被毁坏,13间房子被夷为平地。由于转移及时,包括方何件、方志何老人在内的36名村民都躲过了一场屋毁人亡的悲剧。“幸好小辉他们来救我。” 死里逃生的方何件激动地对记者说。

  “你们放心,我们出去求救”

  天色渐亮,风雨声慢慢减弱,肆虐的“利奇马”似乎已经远去。不过,村里主干道、农田依然被淹,山洪仍在咆哮奔腾,远处的房屋隐隐少了几幢,一片竹林被拦腰折断……当大家从避灾安置点走出时,看到的是一个满目疮痍的村庄。

  “我当时看到这样的场景,心里真的有些害怕,说不上来的滋味。”王小红五味杂陈地告诉记者,许多村民看到房屋被淹,哭喊着想要回家清点损失,村干部们费了很大力气去安抚他们,阻止他们贸然走动。

  在外出探查情况后,更令他们担忧的事情出现了——台风导致村里的水、电、通讯全部阻断,通往外界的道路路面塌陷严重,车辆无法进出。

  储备的物资也不够,只够村民挨过早饭。面对严峻的形势,方军辉和王小红等镇村干部决定先饿着肚子,让村民先吃饱。同时,果断决定,“走出去,到附近村庄求救!”

  被冲毁的房屋

  在安排部分干部留守安置点照顾村民后,10日上午9点不到,方军辉、王小红及村支委方斌冒着风雨踏上了“求援之路”。恶劣的天气情况,导致原本就不好走的山路变得更加泥泞难行。三人没走几步,便已经黄泥满腿,举步维艰。

  “山上有很多树木被打倒,折断的树枝很容易划到人。”王小红说着,给记者看了她腿上的伤口,几道三四公分长的伤口散布在小腿上,有的已经结上了薄薄的痂,有的还未完全愈合。

  从上桧村到公路,需要走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对于一夜未眠的三人来说,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当时就一个信念,赶紧到有信号的地方,必须尽快求救!”大风裹着雨打在脸上,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汗水,再累再想休息,三人都不敢停下。一路上,信号时断时续,他们只能争分夺秒将村里的情况汇报给镇里。

  9点58分,在王家店村,王小红成功将灾情上报。10点15分,一连走了六七公里、筋疲力尽的三人抵达凉棚村稍作休息,王小红的腿上已经遍布伤痕,方军辉的脚踝也被雨鞋磨破了一大块皮,鲜血不断渗出。

  记者在一同外出求救的村支委方斌的手机上,看到了一个手机app记录下的数据:8月10日,共行走17.49千米。

  救援信号发出去后,很快,宁溪镇镇长杨毅带着第一批救援人员,徒步到村里送物资。当天中午,就抵达了上桧村。当天下午,又陆续来了两批救援人员,前来运送物资,解决了上桧村物资短缺问题。

  “无论如何,一定会帮大家重建家园”

  “何件,房间里进过水的电器现在千万别用,水淹过的东西不能用了就扔掉,被褥枕头这些生活用品,晚点我们会给你送过来,你别心疼。”8月14日上午,雨过天晴,骄阳似火,王小红、方军辉等镇村干部正挨家挨户查看村民的灾后整理情况。

  趁着好日头,村民们陆续将浸水的床铺、被褥拿出来晾晒。村党支部书记方军辉正在积极联系施工方,为18户被洪水冲毁房屋后无家可归的村民,尽快建造板房。“明天挖掘机来平整土地,土地平整好后,就可以开始建房了。” 方军辉说,“明天村里还将组织全体党员开展自救活动。”

  镇村干部查看村民灾后整理情况

  这几日,上桧村的受灾群众们也收到了来自各地各界的关心——广州商会、台州市海外侨团、滨江小学爱心团队等相继来到村里进行爱心捐助,帮助村里安置村民,重建家园。

  “11号、12号我们去村里各家各户都清点了损失,联系了工程队进来修复水电通讯,还安排了人喷洒消毒水做好防疫措施。那边外屋山体滑坡的地方,我们自己和村民一起在疏通水道,目前已经基本把积水排出去了。” 这几天,上桧村村委会主任方小昌从早到晚都安排得满满当当。

  截至目前,上桧村的路、电、网、水已陆续恢复,灾后重建工作正在不条不紊地进行。

  14日下午,记者离开时,上桧村似乎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大黄狗懒洋洋地趴在村道上,村民们或是在家中清理房屋,或是三五成群地聚在树荫下聊天休憩,呈现出一片平静安详的景象。只有山洪退去后留下的断壁残垣,还会让人想起几天前那个风雨交加的惊魂夜。

  【记者手记】

  尽了人事,其实可以改命

  台风“利奇马”来势汹汹,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登陆台州的最大台风,创下了多个历史记录。

  在灾难面前,人才会意识到,自己的渺小和脆弱。截至14日10时,台州全市受灾人口372.3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达251.28亿元。

  论灾情险情,黄岩面临的形势同样严峻:台风登陆期间,黄岩全区过程面雨量379.5毫米,面雨量为全市最大,风雨影响持续72小时;长潭水库水位最高时为38.29米,历史最高;全区共有225个村(社)受淹,40.39万余人受灾......

  在防御台风时,黄岩全力做好人员避险转移、登陆前安全隐患大检查、应急抢险各项准备等各项防御工作。由于作好了充足的准备,黄岩把台风对百姓人身安全的威胁降到了最低。

  有一件事情,让记者印象尤为深刻:黄岩全区应转移人员18657人,为确保绝对安全,台风期间共转移各类人员11.5万人次,是原定人次的6倍多。

  麻袋(编织袋)1.66万只、沙袋6600个、救生衣1820件、救生圈479个,以及面包、方便面、矿泉水等食品10000多箱,这些一个个具体的数字......充分说明了黄岩这次是有备而来.

  其中,宁溪镇和上桧村干部主动作为,及时转移36名群众,避免了家毁人亡悲剧的发生。这一事件,更是黄岩全区上下全力防御台风,全力保障好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的生动写照。

  有一句古话叫作“尽人事,知天命”。古人早就知道,人的能力是有局限的。现在,我们也都明白,“人定胜天”,是不切实际的。然而,人的主观能动性,同样不能小觑。它可以改造自然,影响命运。

  在灾难面前,人要把主动权牢牢握在自己的手里。

  尽了人事,其实可以改命。这不仅仅是上桧村的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标签: 台风;村民;宁溪镇;山体滑坡;黄岩
编辑: 郑胜颖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