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剧艺术在“安乐遗址”绽放 辉映出鄞地的人文光彩
2019-05-19 09:15:02
来源: 鄞州日报 记者 吴海霞 通讯员 王奇峰

  宁波市甬剧艺术博物馆进口处以青石板铺设,白色墙体上有人物画

  甬剧艺术博物馆门口的花汀桥

  展厅内展示的以前关于甬剧书籍

  展示的工作笔记、纪念册等

  甬剧艺术博物馆展厅

  “汉室循良裔,关中理学家”。大门两边的对联讲述着鄞东“四都邵家”文化。

  在福明街道有一处叫作“宁静居”的宅院,在四周林立的高楼间,传统庭院的模样,格外引人注目。宅院的正门上方镌刻着“安乐遗址”四个大字,门东面的粉墙上,书有“宁波甬剧艺术博物馆”大字。

  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的甬剧艺术遇到邵氏旧宅,多少故事,在刹那的交会中,辉映出鄞地的人文光彩。

  旧宅院的蜕变

  在鄞州,从蔡氏宗祠里的熨斗锡镴器博物馆到脱胎自宁波帮严氏建筑群的宁波善园,历史建筑活化利用的案例逐渐增多。

  每一次蜕变,都有着各自的美丽。

  宁静居(安乐遗址)因沾染了历史与戏曲艺术的双重芬芳,其空间的蜕变,既别具一格,又相得益彰。

  大门朝东,门楼上部用青砖浮雕法刻着精美图案,整个院落占地约700平方米,由穿堂、主楼及厢房等组成。

  进门后,一墙亮丽的甬剧经典剧目剧照,墙前面是可以检索甬剧相关的信息的电子屏,阐明了这处建筑的功能,而眼前花木扶疏的传统院落、红色灯笼、绿意盎然的盆景,则在提醒人们,这是经历过岁月沧桑的清代建筑。

  甬剧艺术博物馆的陈列室共占据了3个展厅。

  展陈部分以图文并茂的墙上展示及玻璃柜的实物陈列为主,墙上的老照片、连环画,追溯了甬剧的起源及黑白照片时代的岁月,而草鞋、煤油灯、发黄的书页、上世纪70年代印有宁波市甬剧团字样的搪瓷杯等,也凝聚着老一辈甬剧人的记忆。实物展示中还有缝纫机、樟木箱、各种演出服、各种道具、磁带,犹如一条时光隧道,通往绚丽多彩的甬剧舞台。

  展厅里还有精心打造的全息多媒体放映仪,镶嵌在一个古朴的屋檐和青砖墙之间,仿佛是从窗口眺望出去看那一幕幕甬剧大戏正在上演。

  穿过木头柱子林立的厅堂和青石板铺就的庭院,沿楼梯而上。不同时期和剧目的剧照无处不在,从楼下的展厅延伸到楼上的办公区域和沙龙区域,中式家具为主的布置,博古架、折扇等点缀古色古香的空间。二楼除了办公区外,可以举行小型的沙龙活动,同时,还辟有宁波市甬剧研究传习中心主任、著名甬剧艺术家王锦文的工作室,这是传习中心和福明街道联合打造的,旨在甬剧普及和传承。

  “我第一次来的时候,大概是三四年前,当时这里一片断壁残垣。”在二楼的一间办公室里,记者见到甬剧艺术博物馆的顾问,也是甬剧界前辈沈瑞龙,从博物馆的筹建到如今的开馆,他是全程参与者之一,他还向博物馆捐赠了当年在甬剧团工作时的一些用品。

  在沈瑞龙眼里这是一处展示城市文化传承的场所:“无论是老房子的格局和氛围,还是我们契合庭院特色的展厅里的陈列设计,都透露着一种古朴的气息,建筑空间与内在文化展示非常和谐。”

  “这不仅是我们几代甬剧人的心愿,也是满足老百姓尤其是广大戏迷的需求。在这里可以看到甬剧艺术的发展历史和艺术特色,而在静态展示之外,我们还会有活态展示,会肩负起总结、研究和推广的使命。”王锦文说。

  甬剧的前世今生

  甬剧研究传习中心副主任薄孝波透露,在宁波甬剧艺术博物馆开馆期间,将推出5场演出:3场融合甬剧元素的室内音乐会,一场浸润式演出《小城之春》和一场甬剧折子戏。

  除了喜闻乐见的折子戏专场,其余4场演出,都让甬剧艺术在传统的样式之外,有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薄孝波告诉记者,室内音乐会演奏的是在具有甬剧音乐特色的基础上重新创作编排的作品,从音乐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中来感知甬剧的魅力。

  在宁静居修旧如旧的宅院里,静态的展陈,则述说着甬剧艺术200多年来所走过的路。

  甬剧,是用宁波方言演唱的地方戏曲,其音乐术语说唱弹簧类声腔。甬剧起源于宁波乡村,在城市得到发展,到上海渐趋成熟,后又在宁波本土不断繁荣壮大。它从田头山歌、宁波串客、宁波滩簧、四明文戏、改良甬剧等一路走来,发展到了今日的新甬剧。

  宁波靠山面海,形成了特有的农耕文化、海洋文化和商业文化。这三种文化相互融合积淀,构成了宁波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在宁波,有文雅典丽如四明南词,也有质朴率真如宁波走书,甬剧就是在这样的地域和人文环境下孕育而生,

  2008年6月,甬剧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

  杏花春雨的宁波,温和湿润,农民樵夫唱山歌,这是甬剧的雏形;后来,盲艺人为谋生计,开始走街串巷唱新闻,山歌的旋律里出现了更多的故事;然后是大上海十里洋场演滩簧,上世纪30年代,宁波滩簧从内容到形式进行全面改革,进入“改良甬剧”时期。

  1939年是个里程碑式的年份,全翠香、傅彩霞、项翠英、王宝云、黄君卿等人合作,第一次邀请文明戏编导叶峨焦任编剧,正式以“改良甬剧”的名义,配以舞台布展和灯光效果,在上海中南饭店剧场首次演出根据京剧《清风亭》改编的《天打张继宝》。

  1949年,组建了新中国成立后宁波第一个正式的职业甬剧团——合作甬剧团;1950年5月,成立了凤仙甬剧团。而同年成立的上海堇风甬剧团,则在许多年后,鲜活在宁波甬剧界人士和戏迷们的回忆里。

  宁波甬剧团成立于1952年,剧团成立后,首先进行唱腔音乐改革,同时,剧团又坚持创作现代戏,并逐渐形成了以创演现代大戏为主的剧团建设新路子。

  鼎盛时期,上海有十多个甬剧团。1972年,上海堇风甬剧团的解散,让宁波甬剧团成为硕果仅存的“天下第一团”。

  如今的很多戏迷,对甬剧的“三大悲剧”如数家珍,但鲜为人知的是,在上世纪60年代,曾经成立了宁波市甬剧青年队,先后排练了《红色娘子军》《刘胡兰》《锻炼》《芦荡火种》等红色大戏,而曹定英、陈炳尧、杨柳汀等一批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在观众中具有较大影响的演员也在那个年代开始脱颖而出。

  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宁波市甬剧团经历了重建、改革开放等不同时期,到21世纪初,迎来了以《典妻》为代表的新时期甬剧。甬剧迎来“凤凰涅槃”,自《典妻》之后,《风雨祠堂》《宁波大哥》《筑梦》《雷雨》等一大批精品剧目涌现。

  2016年,宁波市甬剧研究传习中心成立后,多措并举,为保护宁波城市记忆、继承宁波文化精神、彰显宁波文化底蕴,发挥了积极作用。

  宁静居的那些故事

  这座被称为“安乐遗址”又名“宁静居”的宅院,还有个名字叫“花汀墙门”,院落前面的那座桥,就是从原址迁移过来的“花汀桥”。

  宁静居所在的地方,原来叫邵家村,“花汀桥”位于邵家村西,与宁静居相近。桥长仅3米,东西石栏上凹刻有“花汀桥”和“民国十一年”等字,字迹清晰。

  据区文管办主任金琪军介绍,此桥是区级文物保护点,曾是到村北田地的主要通道之一,在石平桥中又有一定的代表性,具有一定的历史、艺术和实用价值。

  他告诉记者,宁静居宅院是为表彰和弘扬“邵氏精神”而建的一处宅地。

  《浙江鄞东梅江邵氏宗谱》记载,南宋期间,邵普后人在那里居住,它毗邻梅江,属梅江南里(岸),它的南面有(五乡)的莘桥、盛垫,称邵家为鄞东梅江邵家。福明邵家村自明代以来一直属于鄞县第四都管辖,因而俗称“四都邵家”。

  据《鄞县志》与《鄞县通志》记载:鄞东四都邵家村始祖是晋代的周忠宪公,世居陕西青门,累晋为官,任银青光禄大夫兼御史中丞,致仕后从青门迁入洛阳居住。以后又有一支赴河北等地。

  邵雍,字尧夫。先世在河北范阳,其父邵古由河北衡漳迁至河南共城(今辉县),再后迁入洛阳。

  与“安乐遗址”有关的就是这个邵雍,他自号“安乐先生”,称自己住处是“安乐窝”。“康节”是他死后皇帝封的谥号。他一生著有《观物内外篇》《渔樵问答》《伊川击壤集》,被人们称为宋朝以来象数学派的开山祖师。他编制宇宙年谱的目的在于经世,其对道的概念的形而上理解超越了以往历代儒家,对于宋代理学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汉室循良裔,关中理学家”。大门的这一对联,应该讲述的也和邵雍有关,而“邵氏精神”中,应该不乏邵雍当年自耕自种、安贫乐道、耕读传家的精神。

  2012年,在宁静居宅院及其周边地块快要挂牌出让的时候,有关部门决定:周边地块出让,宁静居宅院所在地块不出让,并安排经费对整个宁静居进行了初步加固。院落内已塌落的木构件、砖瓦件等进行分类、妥善保管,对建筑屋面有危情隐患的部分予以保护性拆卸。另外,对屋顶和露天构件实施防漏水措施。这样一来,宁静居宅院虽然局部坍塌损坏,但是建筑骨架依然完好,修缮后基本能恢复原貌。

  同时,与宁静居宅院相依而存的花汀桥也没有被遗漏。它的桥面、桥栏、望柱等构件被拆下来保存,后来在宁静居边上原样迁建。

  从2015年起,宁静居开始了修缮工作。整个工程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以原材料、原工艺,按原形制,对整体建筑进行修缮,以真实完整地保存宁静居宅院的历史面貌和建筑特色。在市文广旅体局的努力和区文物部门的协作配合下,宁静居宅院在修缮保护后,合理利用建设成为甬剧艺术博物馆,打造成公益性的甬剧展示、传承和研究基地。

  薄孝波又说了一段故事,在甬剧艺术博物馆打造之际,向社会各界征集藏品,甬剧界前辈、戏迷、藏家等踊跃捐赠。谢修乐、袁芳芳等前辈捐赠了上世纪60年代的十几本工作笔记以及竹饭盒、黑色四方砚台、龙头九连环等过去甬剧舞台上的道具;郑道平等藏家捐赠了磁带、剧本说明书等一批跟甬剧相关的藏品;年过八旬的老戏迷樊阿达捐赠了半个多世纪前的甬剧演出节目单……

  薄孝波也是捐赠者,他的其中一件物品是一整面的大镜子:“这面镜子是演员们穿好戏服后要照一照的,估计在上世纪60年代就为甬剧团服务了,它见证了我在上世纪80年代的演员生涯。镜子退役后,就放在了剧团的仓库,十多年前我就想,将来成立一个博物馆,将它放在那里,告诉人们它曾伴随过的一段甬剧往事。”

  十多年间,这面大镜子先后跟着剧团搬迁过四五次,终于在宁静居找到了“家”。

  100余年过去,这座凝结着“四都邵家”精神的宅院,迎来了甬剧艺术在此绽放。

标签:甬剧;宁波市;艺术博物馆;宁波;剧团
编辑:凌鑫
精彩推荐
浙江在线地方中心版权所有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浙江本地 > 宁波  正文

甬剧艺术在“安乐遗址”绽放 辉映出鄞地的人文光彩
2019-05-19 09:15:02 来源: 鄞州日报 记者 吴海霞 通讯员 王奇峰

  宁波市甬剧艺术博物馆进口处以青石板铺设,白色墙体上有人物画

  甬剧艺术博物馆门口的花汀桥

  展厅内展示的以前关于甬剧书籍

  展示的工作笔记、纪念册等

  甬剧艺术博物馆展厅

  “汉室循良裔,关中理学家”。大门两边的对联讲述着鄞东“四都邵家”文化。

  在福明街道有一处叫作“宁静居”的宅院,在四周林立的高楼间,传统庭院的模样,格外引人注目。宅院的正门上方镌刻着“安乐遗址”四个大字,门东面的粉墙上,书有“宁波甬剧艺术博物馆”大字。

  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的甬剧艺术遇到邵氏旧宅,多少故事,在刹那的交会中,辉映出鄞地的人文光彩。

  旧宅院的蜕变

  在鄞州,从蔡氏宗祠里的熨斗锡镴器博物馆到脱胎自宁波帮严氏建筑群的宁波善园,历史建筑活化利用的案例逐渐增多。

  每一次蜕变,都有着各自的美丽。

  宁静居(安乐遗址)因沾染了历史与戏曲艺术的双重芬芳,其空间的蜕变,既别具一格,又相得益彰。

  大门朝东,门楼上部用青砖浮雕法刻着精美图案,整个院落占地约700平方米,由穿堂、主楼及厢房等组成。

  进门后,一墙亮丽的甬剧经典剧目剧照,墙前面是可以检索甬剧相关的信息的电子屏,阐明了这处建筑的功能,而眼前花木扶疏的传统院落、红色灯笼、绿意盎然的盆景,则在提醒人们,这是经历过岁月沧桑的清代建筑。

  甬剧艺术博物馆的陈列室共占据了3个展厅。

  展陈部分以图文并茂的墙上展示及玻璃柜的实物陈列为主,墙上的老照片、连环画,追溯了甬剧的起源及黑白照片时代的岁月,而草鞋、煤油灯、发黄的书页、上世纪70年代印有宁波市甬剧团字样的搪瓷杯等,也凝聚着老一辈甬剧人的记忆。实物展示中还有缝纫机、樟木箱、各种演出服、各种道具、磁带,犹如一条时光隧道,通往绚丽多彩的甬剧舞台。

  展厅里还有精心打造的全息多媒体放映仪,镶嵌在一个古朴的屋檐和青砖墙之间,仿佛是从窗口眺望出去看那一幕幕甬剧大戏正在上演。

  穿过木头柱子林立的厅堂和青石板铺就的庭院,沿楼梯而上。不同时期和剧目的剧照无处不在,从楼下的展厅延伸到楼上的办公区域和沙龙区域,中式家具为主的布置,博古架、折扇等点缀古色古香的空间。二楼除了办公区外,可以举行小型的沙龙活动,同时,还辟有宁波市甬剧研究传习中心主任、著名甬剧艺术家王锦文的工作室,这是传习中心和福明街道联合打造的,旨在甬剧普及和传承。

  “我第一次来的时候,大概是三四年前,当时这里一片断壁残垣。”在二楼的一间办公室里,记者见到甬剧艺术博物馆的顾问,也是甬剧界前辈沈瑞龙,从博物馆的筹建到如今的开馆,他是全程参与者之一,他还向博物馆捐赠了当年在甬剧团工作时的一些用品。

  在沈瑞龙眼里这是一处展示城市文化传承的场所:“无论是老房子的格局和氛围,还是我们契合庭院特色的展厅里的陈列设计,都透露着一种古朴的气息,建筑空间与内在文化展示非常和谐。”

  “这不仅是我们几代甬剧人的心愿,也是满足老百姓尤其是广大戏迷的需求。在这里可以看到甬剧艺术的发展历史和艺术特色,而在静态展示之外,我们还会有活态展示,会肩负起总结、研究和推广的使命。”王锦文说。

  甬剧的前世今生

  甬剧研究传习中心副主任薄孝波透露,在宁波甬剧艺术博物馆开馆期间,将推出5场演出:3场融合甬剧元素的室内音乐会,一场浸润式演出《小城之春》和一场甬剧折子戏。

  除了喜闻乐见的折子戏专场,其余4场演出,都让甬剧艺术在传统的样式之外,有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薄孝波告诉记者,室内音乐会演奏的是在具有甬剧音乐特色的基础上重新创作编排的作品,从音乐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中来感知甬剧的魅力。

  在宁静居修旧如旧的宅院里,静态的展陈,则述说着甬剧艺术200多年来所走过的路。

  甬剧,是用宁波方言演唱的地方戏曲,其音乐术语说唱弹簧类声腔。甬剧起源于宁波乡村,在城市得到发展,到上海渐趋成熟,后又在宁波本土不断繁荣壮大。它从田头山歌、宁波串客、宁波滩簧、四明文戏、改良甬剧等一路走来,发展到了今日的新甬剧。

  宁波靠山面海,形成了特有的农耕文化、海洋文化和商业文化。这三种文化相互融合积淀,构成了宁波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在宁波,有文雅典丽如四明南词,也有质朴率真如宁波走书,甬剧就是在这样的地域和人文环境下孕育而生,

  2008年6月,甬剧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

  杏花春雨的宁波,温和湿润,农民樵夫唱山歌,这是甬剧的雏形;后来,盲艺人为谋生计,开始走街串巷唱新闻,山歌的旋律里出现了更多的故事;然后是大上海十里洋场演滩簧,上世纪30年代,宁波滩簧从内容到形式进行全面改革,进入“改良甬剧”时期。

  1939年是个里程碑式的年份,全翠香、傅彩霞、项翠英、王宝云、黄君卿等人合作,第一次邀请文明戏编导叶峨焦任编剧,正式以“改良甬剧”的名义,配以舞台布展和灯光效果,在上海中南饭店剧场首次演出根据京剧《清风亭》改编的《天打张继宝》。

  1949年,组建了新中国成立后宁波第一个正式的职业甬剧团——合作甬剧团;1950年5月,成立了凤仙甬剧团。而同年成立的上海堇风甬剧团,则在许多年后,鲜活在宁波甬剧界人士和戏迷们的回忆里。

  宁波甬剧团成立于1952年,剧团成立后,首先进行唱腔音乐改革,同时,剧团又坚持创作现代戏,并逐渐形成了以创演现代大戏为主的剧团建设新路子。

  鼎盛时期,上海有十多个甬剧团。1972年,上海堇风甬剧团的解散,让宁波甬剧团成为硕果仅存的“天下第一团”。

  如今的很多戏迷,对甬剧的“三大悲剧”如数家珍,但鲜为人知的是,在上世纪60年代,曾经成立了宁波市甬剧青年队,先后排练了《红色娘子军》《刘胡兰》《锻炼》《芦荡火种》等红色大戏,而曹定英、陈炳尧、杨柳汀等一批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在观众中具有较大影响的演员也在那个年代开始脱颖而出。

  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宁波市甬剧团经历了重建、改革开放等不同时期,到21世纪初,迎来了以《典妻》为代表的新时期甬剧。甬剧迎来“凤凰涅槃”,自《典妻》之后,《风雨祠堂》《宁波大哥》《筑梦》《雷雨》等一大批精品剧目涌现。

  2016年,宁波市甬剧研究传习中心成立后,多措并举,为保护宁波城市记忆、继承宁波文化精神、彰显宁波文化底蕴,发挥了积极作用。

  宁静居的那些故事

  这座被称为“安乐遗址”又名“宁静居”的宅院,还有个名字叫“花汀墙门”,院落前面的那座桥,就是从原址迁移过来的“花汀桥”。

  宁静居所在的地方,原来叫邵家村,“花汀桥”位于邵家村西,与宁静居相近。桥长仅3米,东西石栏上凹刻有“花汀桥”和“民国十一年”等字,字迹清晰。

  据区文管办主任金琪军介绍,此桥是区级文物保护点,曾是到村北田地的主要通道之一,在石平桥中又有一定的代表性,具有一定的历史、艺术和实用价值。

  他告诉记者,宁静居宅院是为表彰和弘扬“邵氏精神”而建的一处宅地。

  《浙江鄞东梅江邵氏宗谱》记载,南宋期间,邵普后人在那里居住,它毗邻梅江,属梅江南里(岸),它的南面有(五乡)的莘桥、盛垫,称邵家为鄞东梅江邵家。福明邵家村自明代以来一直属于鄞县第四都管辖,因而俗称“四都邵家”。

  据《鄞县志》与《鄞县通志》记载:鄞东四都邵家村始祖是晋代的周忠宪公,世居陕西青门,累晋为官,任银青光禄大夫兼御史中丞,致仕后从青门迁入洛阳居住。以后又有一支赴河北等地。

  邵雍,字尧夫。先世在河北范阳,其父邵古由河北衡漳迁至河南共城(今辉县),再后迁入洛阳。

  与“安乐遗址”有关的就是这个邵雍,他自号“安乐先生”,称自己住处是“安乐窝”。“康节”是他死后皇帝封的谥号。他一生著有《观物内外篇》《渔樵问答》《伊川击壤集》,被人们称为宋朝以来象数学派的开山祖师。他编制宇宙年谱的目的在于经世,其对道的概念的形而上理解超越了以往历代儒家,对于宋代理学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汉室循良裔,关中理学家”。大门的这一对联,应该讲述的也和邵雍有关,而“邵氏精神”中,应该不乏邵雍当年自耕自种、安贫乐道、耕读传家的精神。

  2012年,在宁静居宅院及其周边地块快要挂牌出让的时候,有关部门决定:周边地块出让,宁静居宅院所在地块不出让,并安排经费对整个宁静居进行了初步加固。院落内已塌落的木构件、砖瓦件等进行分类、妥善保管,对建筑屋面有危情隐患的部分予以保护性拆卸。另外,对屋顶和露天构件实施防漏水措施。这样一来,宁静居宅院虽然局部坍塌损坏,但是建筑骨架依然完好,修缮后基本能恢复原貌。

  同时,与宁静居宅院相依而存的花汀桥也没有被遗漏。它的桥面、桥栏、望柱等构件被拆下来保存,后来在宁静居边上原样迁建。

  从2015年起,宁静居开始了修缮工作。整个工程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以原材料、原工艺,按原形制,对整体建筑进行修缮,以真实完整地保存宁静居宅院的历史面貌和建筑特色。在市文广旅体局的努力和区文物部门的协作配合下,宁静居宅院在修缮保护后,合理利用建设成为甬剧艺术博物馆,打造成公益性的甬剧展示、传承和研究基地。

  薄孝波又说了一段故事,在甬剧艺术博物馆打造之际,向社会各界征集藏品,甬剧界前辈、戏迷、藏家等踊跃捐赠。谢修乐、袁芳芳等前辈捐赠了上世纪60年代的十几本工作笔记以及竹饭盒、黑色四方砚台、龙头九连环等过去甬剧舞台上的道具;郑道平等藏家捐赠了磁带、剧本说明书等一批跟甬剧相关的藏品;年过八旬的老戏迷樊阿达捐赠了半个多世纪前的甬剧演出节目单……

  薄孝波也是捐赠者,他的其中一件物品是一整面的大镜子:“这面镜子是演员们穿好戏服后要照一照的,估计在上世纪60年代就为甬剧团服务了,它见证了我在上世纪80年代的演员生涯。镜子退役后,就放在了剧团的仓库,十多年前我就想,将来成立一个博物馆,将它放在那里,告诉人们它曾伴随过的一段甬剧往事。”

  十多年间,这面大镜子先后跟着剧团搬迁过四五次,终于在宁静居找到了“家”。

  100余年过去,这座凝结着“四都邵家”精神的宅院,迎来了甬剧艺术在此绽放。

标签: 甬剧;宁波市;艺术博物馆;宁波;剧团
编辑: 凌鑫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