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浙江本地 > 嘉兴  正文

积极探索新模式 罗星街道垃圾分类工作结硕果
2018-12-15 09:03:48 来源: 嘉兴日报 记者 付梦婕 通讯员 王宇曦 蒋秀梅

  开展垃圾分类生活小区103个、自然村51个,参与家庭19825户,有序推进各类机关单位、学校开展垃圾分类56家,创建御景湾、金都上品、临江景苑等7个市级垃圾分类小区……自去年开始,嘉善县罗星街道的垃圾分类工作成绩亮眼,结出了累累硕果。

  记者来到罗星街道鑫锋村,映入眼帘的便是抢眼的垃圾分类兑换超市。“15公斤硬纸板,给潘阿姨记上240个积分。”“这次分攒够了,可以换一壶油!”热闹非凡的超市里,地上铺满了村民们从家里拿来的硬纸板、塑料瓶……货架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大米、面粉、食用油等各类生活用品。

  记者了解到,自去年9月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以来,罗星街道坚持“源头减量、全程分类、末端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的理念,多形式多渠道地抓好垃圾分类的宣传工作:张贴垃圾分类标语,分发垃圾分类倡议书,开辟垃圾分类宣传栏,将垃圾分类的相关内容融入“城市客厅”、楼道文化中去。此外,罗星街道还积极探索能调动居民和村民积极性的垃圾分类新模式,除兑换超市外,各自然村还设立了垃圾分类评比公示牌,在加大垃圾分类宣传力度的同时,将垃圾分类纳入到村规民约及年底评优考核中去,对评比优秀的村民户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所有城镇小区与物业公司、垃圾分类企业相互协作,安排小区保洁人员、志愿者及垃圾分类宣传员、劝导员,定时对社区里的垃圾分类情况进行劝导和巡检。

  “村民和居民是村、社区的主人翁,垃圾分类工作做得好不好,归根结底需要靠大家的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罗星街道分类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接下来,罗星街道将拓展宣传形式,上门入户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将垃圾分类渗入到日常生活中,进一步增强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加强对幼儿园、中小学生垃圾分类知识宣传,通过“小手牵大手”带动每一个家庭提高环保意识、推动垃圾分类减排的初衷。进一步健全指导督查和奖罚机制,通过红黑榜公示、互评互比、纳入年底考核等举措,实行精细化监督管理;利用第三方专业队伍及社区志愿者队伍,定期巡查指导,督促、抽查小区居民垃圾分类情况,坚持“就亲、就近、就便”原则,引导好居民正确投放。扩大分类覆盖面,逐步完善城中村,城市社区示范小区、普通小区垃圾分类,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有序进行。

标签: 垃圾分类;自然村;小区;工作成绩;机关单位
编辑: 凌鑫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