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擦亮生态底色 临安勇当乡村“绿色改革先行者”
2019-09-30 08:54:20
来源: 浙江日报 王逸群 江 萍

  “伊昔升绝顶,下窥天目松。”唐代诗人笔下巍峨的天目山,见证着千百年来山脚下的临安人民建设家乡的努力,也见证着乡村的点滴变迁。

  临安地处太湖和钱塘江两大水系源头,拥有天目山、清凉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青山湖国家森林公园。70年前,临安与全国大多数农村一样,守着“金山”却一穷二白。

  大山,并没能挡住临安人向现代化迈进的步伐。81.93%的森林覆盖率,铸就了浙西的生态屏障。依托生态资源,临安叫卖“绿色”,大力发展农产品和生态旅游,成功地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紧密结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70年栉风沐雨。如今的临安正以“城市国际化、产业现代化、全域景区化”为统领,厚植浙西生态大屏障独特优势,高标准建设美丽城市、美丽集镇、美丽乡村、美丽公路,牵引着美丽乡村由“一处美”向“一片美”,“一时美”向“持久美”,“外在美”向“内在美”,“环境美”向“发展美”迈进。

  换一种思路“吃山”,探索农业综合开发——

  绿色经济推动“富民兴林”

  新中国成立伊始,百废待兴。临安3126.8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86%是山地。延续着老一辈“靠山吃山”的传统,伐木烧炭,成为当时临安农民维持生计的全部。然而,他们越是勤劳,周围的山越光秃秃。

  位于天目山镇中部丘陵地区的杲村村蔡山自然村,曾是一个叫作蔡山村的小村庄。解放前,该村是杭州市居民薪柴的采购地之一,山林过度采伐、水田土质差、肥力低,加上水资源短缺易旱,使得村民长期处于锅上缺粮、锅下缺柴的贫苦生活。1982年,该村年人均收入仅有164元,传统的“吃山”方式非但不能让人们摆脱贫穷,还使林木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自然灾害频发。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当时的临安县领导意识到,唯有摒弃伐木烧炭的传统吃山方式,立足山区优势,发展经济林种,才能走出“山越来越秃、人越来越穷”的怪圈。临安要走的,是保护生态资源的“富民兴林”之路。

  改革开放的春天来到了。伴随着全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九山半水半分田”的临安也开始破解农民致富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

  今年80岁的尉进,曾任临安县农委主任。他是当年改革开放的参与者,也是见证者。当年,为改变穷困面貌,干部和村民一致要求田、地、山以人定量以户连片划分给农户自主经营。而破题之作就是发展当地农村最为常见的菜竹,试点就放在当年的蔡山村。“他们利用田边地角、房前屋后种植菜竹,变‘废地’为‘宝地’。”尉进回忆,这样的“小农经济”,让1986年的蔡山村共产出1500多万公斤的菜竹,家庭年收入一度跃升到14418元。从发展小竹园起,该村继而发展小果园、小桑园、小林场和小牧场,“五小”庭园经济就此诞生。

  “农村最关键的就是土地问题。”也曾参与改革的老“三农”人赵庆元说,意识到水田不能解决老百姓的收入问题后,通过农业区域规划,临安开始将山林分到百姓手中。“以住房为中心,把附近丘陵荒山全部作为自留山连片划给农民,把就近的水田划给社员作承包田,扩大了以林为主的庭院生产规模。”经过3年时间的努力,该村工农业总产值比1983年增长85.1%,农民人均收入增长74.6%。而蔡山村的“五小”庭园经济发展,也促成了“上促青山、下稳良田、主攻中间丘陵缓坡”的三线开发方略。农民在稳定粮食生产、保护发展森林的同时,全面利用丘陵缓坡资源。全新的生态经济体系建设,就此拉开了序幕。

  然而,随着农产品产量的大幅增长,初级农产品价格低、经济效益差的问题逐步显现。解决农产品增值问题,成为临安开发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1992年春天,临安适时提出了“前促生产、后促流通、主攻加工”的“新三线战略”,建立规模化商品生产基地,实现贸工农一体化发展。这一战略的提出,标志着农业产品从自然资源为主到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资源综合开发,显著提高了产量和经济效益。而市场化的流通,也让临安的茶叶、笋干、山核桃这“老三宝”重放光彩,并形成了粮食、茶叶、蚕桑、山核桃等十大产业商品基地。“我们这里的山既长叶子,又长票子。”这是当时临安农民对生态资源经济化的形象说法。

  1996年,产加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经营模式得到进一步明确和深化;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特产品品牌打响。自此开始,临安形成了市场带动工厂、工厂建立基地、基地联系农户的良性农业发展模式。新老“三线作战”方略,也进一步让人们摒弃了最初的生产模式,带来了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成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样板。

  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增收优势,如今已成为临安农村独有的经济模式,“绿色经济”为农民打开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致富大道。

  念起绿色“致富经”,探索农村生态文明——

  从“卖山头”到“卖山货”再到“卖生态”

  在经历了从破坏资源式的“卖山头”到发展经济林“卖山货”的跨越之后,临安人意识到,只有守住绿水青山,才能发展成“金山银山”。从生态保护中尝到甜头的他们,开始依靠绿水青山“卖”起了生态:生态旅游成为临安人具有代表性的经济效益和保护功效的“靠山吃山”新形式。

  从临安城区出发,沿着蜿蜒的山路一路向北,山涧环绕,绿影婆娑,这是地处天目山麓和太湖源头的白沙村。

  今年3月,太湖源镇白沙村“三生共赢”馆正式开馆。这是一个记录了深山小村40余年点滴发展之路的特殊展览馆,也是临安为乡村振兴这道历史课题书写下的独特解答。

  乡村如何振兴?临安白沙村用“三生共赢”完美诠释,从“卖山头”到“卖山货”再到“卖生态”,这简简单单的4个字却是白沙人几十年摸索出来的宝贵经验。

  白沙村村委委员郤华毅说:“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的村民靠国家救济粮生活,一年只能吃上3个月的白米饭,其余的日子得上山砍荒来维持温饱。”“伐薪烧炭深山中,两鬓苍苍十指黑”,曾是村里的真实写照。

  1983年,白沙村将山林承包到户,村民急于致富,纷纷拿起斧头上山,“靠山吃木”成了村民的主要生财之道。森林覆盖率从91.9%骤降到60.4%,但村民的人均年收入却仍只有814元。环境的恶化并没有让“靠山吃山”的村民醒悟过来,最终1988年和1990年的两场暴雨,彻底把白沙人“浇”醒了。当时的村党支部书记夏玉云说,生态固然是一种资源与财富,但“林木大锅饭”再吃下去,就要吃光子孙饭,走上死胡同,重新回到过去的苦难境况。

  从那时起,白沙村大力调整优化林业结构。在王安国和楼涛、尉进、赵庆元等“三农”专家的带领下,白沙村从“卖山头”向“卖山货”转型。“形成了‘山核桃+笋干竹+茶叶’的立体经营模式,通过科学培育,开始卖茶叶、卖笋干、卖山核桃。”王安国回忆,1996年,白沙村的人均收入达到了3455元。

  1998年,通过山林经营权的流转,村里开发了全市首个以生态休闲旅游为特色的“太湖源生态旅游景区”,探索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经过10余年的发展,白沙村已成长为长三角地区名声响亮的生态休闲旅游度假村。

  从“卖山头”到“卖山货”,再到“卖生态”,从“砍树”到“售产品”,再到“看树”,走过弯路的白沙人,如今真正尝到了甜头。目前,白沙村97%的劳动力投入了农家乐休闲度假及旅游三产服务行业,年接待农家乐住客达31万人次,经营性收入8700万元,占村经济总收入的70%,村民的年人均纯收入也达到了6万余元。“过去我们砍树越砍越穷,现在我们是看树越看越富。”亲眼见证了白沙村变化的夏玉云说。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以“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为指导的农村生态文明之路,指引着临安坚定不移地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绿色发展,强化资源保护,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画卷,正在临安大地展开。

  农旅融合新尝试,探索乡村运营“样板”——

  千年古城“蝶变”全域景区

  “指南秋叶枫最红,天池人家古韵浓。”每至深秋,天目山麓,指南村这个被称为“华东最美古村落”的地方,便会吸引无数摄影爱好者纷至沓来。而今,它还有另一个名字:红叶指南村落景区。

  2015年,正值临安积极推进乡村民宿建设,太湖源镇以指南村整个村落为整体,重新设计规划,引进外来资本,助力“红叶指南”新生。这并不是随意想出来的,指南村得天独厚,这里被大山环抱、被尘世遗忘,千年的历史在此积淀,光阴仿佛在此静止。

  不光指南村,临安更是处处皆风景。2003年,浙江省开启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作为浙西屏障和杭州的西大门,临安聚力打造“千万工程”示范区和美丽乡村升级版,“庭院革命”“五水共治”污水零直排、美丽公路、“围墙革命”……加快助力杭州建成一座“大花园”。

  美丽风景带来了游客。地处浙皖交界处的临安,自然而然成为了长三角地区的“后花园”。伴随着乡村旅游产业蓬勃发展,乡村民宿日益增加,临安乡村演绎着“上山下乡”的新篇章。

  然而,与全国很多发展旅游的乡村一样,临安最早也体验到了发展的阵痛:只有美丽乡村的外壳却不具备造血功能、旅游产品雷同造成“千村一面”、缺乏专业化的管理运营等问题制约着临安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仅仅是优美的村庄环境,已不能满足村民的需求和游客的兴趣。他们渴望优质的服务,拥有或体验到更丰富、更具特色的村庄文化。”临安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说。

  如何打破行政村的界限,统筹村庄发展并突出特色?2017年4月,临安创造性提出以全域景区化建设为目标,计划通过3年努力覆盖54个行政村,占全区四分之一的村庄;打造出30个精品村落景区,其中15个达到3A级以上村落景区标准、10个达到3A级以上旅游景区标准。与此同时,临安还从顶层设计出发,高标准制定《村落景区临安标准》,写就了浙江省第一个村落景区建设的地方标准。

  面临提质升级的迫切考验,临安探索的是如何把村落景区打造成兼具村落味道与旅游业态的乡村新社区。村落景区的核心是将各种乡村要素进行优化再融合,使生态、文化、设施等都围绕“美丽经济”转,同时采取市场手段,实现社会化投资、专业化运营。“第一个成功‘联姻’的是清凉峰镇杨溪村村落景区运营商临安旅游集散中心有限公司。村集体经济组织以游客服务中心、农业观光区等设施入股,运营商则以资金入股,共同开展村落景区的资源梳理、旅游开发等工作。”临安区文旅局副局长陈伟宏介绍。

  如今,临安面对的是经营乡村的难题。如何运营、如何盈利?为了讨论问题、寻找方法,由区文旅局出面,召集有关机构和负责人,每月举行一次运营商例会。陈伟宏则每次披挂上阵,通报信息、评点进度、面授机宜。

  时至今日,这个问题依然没有最后定论。对于大部分还在提升基础设施环境的乡村来说,临安已经走在了前面。也正因为走得快,临安没有经验可以参考。就像40多年前的“五小”庭园经济一样,临安再次开始探索经验。我们可喜地看到,他们探索未知的脚步从未停止。

  即便如此,“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依然唤醒了城市人“向往乡村”的感性消费观。“诗意地栖居”催生了农村发展的新型业态——这里既是城里人向往的休闲乐园,也是农村居民的幸福家园。

  “最重要的事情是使农村变得更有吸引力。”正如中国美院教授王澍所说,乡村民宿让越来越多年轻人愿意回到乡村创业,新一轮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回潮,正是乡村复兴的希望所在。

  从“一处美”到“一片美”,从“一时美”到“持续美”,守住生态、加速蝶变的乡村,让绿水青山“淌金流银”,也让老百姓有了更多的获得感。

  走好生态美、产业美、人文美的发展之路,是打造美丽幸福新临安、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追求。进入新时代,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图景,正在广阔的浙西大地上悄然展开。

标签:乡村;白沙;村落;天目山;景区;村民;见证;生态;绿水青山;山核桃
编辑:方涛
精彩推荐
浙江在线地方中心版权所有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浙江本地 > 杭州  正文

积极擦亮生态底色 临安勇当乡村“绿色改革先行者”
2019-09-30 08:54:20 来源: 浙江日报 王逸群 江 萍

  “伊昔升绝顶,下窥天目松。”唐代诗人笔下巍峨的天目山,见证着千百年来山脚下的临安人民建设家乡的努力,也见证着乡村的点滴变迁。

  临安地处太湖和钱塘江两大水系源头,拥有天目山、清凉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青山湖国家森林公园。70年前,临安与全国大多数农村一样,守着“金山”却一穷二白。

  大山,并没能挡住临安人向现代化迈进的步伐。81.93%的森林覆盖率,铸就了浙西的生态屏障。依托生态资源,临安叫卖“绿色”,大力发展农产品和生态旅游,成功地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紧密结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70年栉风沐雨。如今的临安正以“城市国际化、产业现代化、全域景区化”为统领,厚植浙西生态大屏障独特优势,高标准建设美丽城市、美丽集镇、美丽乡村、美丽公路,牵引着美丽乡村由“一处美”向“一片美”,“一时美”向“持久美”,“外在美”向“内在美”,“环境美”向“发展美”迈进。

  换一种思路“吃山”,探索农业综合开发——

  绿色经济推动“富民兴林”

  新中国成立伊始,百废待兴。临安3126.8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86%是山地。延续着老一辈“靠山吃山”的传统,伐木烧炭,成为当时临安农民维持生计的全部。然而,他们越是勤劳,周围的山越光秃秃。

  位于天目山镇中部丘陵地区的杲村村蔡山自然村,曾是一个叫作蔡山村的小村庄。解放前,该村是杭州市居民薪柴的采购地之一,山林过度采伐、水田土质差、肥力低,加上水资源短缺易旱,使得村民长期处于锅上缺粮、锅下缺柴的贫苦生活。1982年,该村年人均收入仅有164元,传统的“吃山”方式非但不能让人们摆脱贫穷,还使林木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自然灾害频发。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当时的临安县领导意识到,唯有摒弃伐木烧炭的传统吃山方式,立足山区优势,发展经济林种,才能走出“山越来越秃、人越来越穷”的怪圈。临安要走的,是保护生态资源的“富民兴林”之路。

  改革开放的春天来到了。伴随着全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九山半水半分田”的临安也开始破解农民致富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

  今年80岁的尉进,曾任临安县农委主任。他是当年改革开放的参与者,也是见证者。当年,为改变穷困面貌,干部和村民一致要求田、地、山以人定量以户连片划分给农户自主经营。而破题之作就是发展当地农村最为常见的菜竹,试点就放在当年的蔡山村。“他们利用田边地角、房前屋后种植菜竹,变‘废地’为‘宝地’。”尉进回忆,这样的“小农经济”,让1986年的蔡山村共产出1500多万公斤的菜竹,家庭年收入一度跃升到14418元。从发展小竹园起,该村继而发展小果园、小桑园、小林场和小牧场,“五小”庭园经济就此诞生。

  “农村最关键的就是土地问题。”也曾参与改革的老“三农”人赵庆元说,意识到水田不能解决老百姓的收入问题后,通过农业区域规划,临安开始将山林分到百姓手中。“以住房为中心,把附近丘陵荒山全部作为自留山连片划给农民,把就近的水田划给社员作承包田,扩大了以林为主的庭院生产规模。”经过3年时间的努力,该村工农业总产值比1983年增长85.1%,农民人均收入增长74.6%。而蔡山村的“五小”庭园经济发展,也促成了“上促青山、下稳良田、主攻中间丘陵缓坡”的三线开发方略。农民在稳定粮食生产、保护发展森林的同时,全面利用丘陵缓坡资源。全新的生态经济体系建设,就此拉开了序幕。

  然而,随着农产品产量的大幅增长,初级农产品价格低、经济效益差的问题逐步显现。解决农产品增值问题,成为临安开发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1992年春天,临安适时提出了“前促生产、后促流通、主攻加工”的“新三线战略”,建立规模化商品生产基地,实现贸工农一体化发展。这一战略的提出,标志着农业产品从自然资源为主到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资源综合开发,显著提高了产量和经济效益。而市场化的流通,也让临安的茶叶、笋干、山核桃这“老三宝”重放光彩,并形成了粮食、茶叶、蚕桑、山核桃等十大产业商品基地。“我们这里的山既长叶子,又长票子。”这是当时临安农民对生态资源经济化的形象说法。

  1996年,产加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经营模式得到进一步明确和深化;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特产品品牌打响。自此开始,临安形成了市场带动工厂、工厂建立基地、基地联系农户的良性农业发展模式。新老“三线作战”方略,也进一步让人们摒弃了最初的生产模式,带来了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成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样板。

  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增收优势,如今已成为临安农村独有的经济模式,“绿色经济”为农民打开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致富大道。

  念起绿色“致富经”,探索农村生态文明——

  从“卖山头”到“卖山货”再到“卖生态”

  在经历了从破坏资源式的“卖山头”到发展经济林“卖山货”的跨越之后,临安人意识到,只有守住绿水青山,才能发展成“金山银山”。从生态保护中尝到甜头的他们,开始依靠绿水青山“卖”起了生态:生态旅游成为临安人具有代表性的经济效益和保护功效的“靠山吃山”新形式。

  从临安城区出发,沿着蜿蜒的山路一路向北,山涧环绕,绿影婆娑,这是地处天目山麓和太湖源头的白沙村。

  今年3月,太湖源镇白沙村“三生共赢”馆正式开馆。这是一个记录了深山小村40余年点滴发展之路的特殊展览馆,也是临安为乡村振兴这道历史课题书写下的独特解答。

  乡村如何振兴?临安白沙村用“三生共赢”完美诠释,从“卖山头”到“卖山货”再到“卖生态”,这简简单单的4个字却是白沙人几十年摸索出来的宝贵经验。

  白沙村村委委员郤华毅说:“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的村民靠国家救济粮生活,一年只能吃上3个月的白米饭,其余的日子得上山砍荒来维持温饱。”“伐薪烧炭深山中,两鬓苍苍十指黑”,曾是村里的真实写照。

  1983年,白沙村将山林承包到户,村民急于致富,纷纷拿起斧头上山,“靠山吃木”成了村民的主要生财之道。森林覆盖率从91.9%骤降到60.4%,但村民的人均年收入却仍只有814元。环境的恶化并没有让“靠山吃山”的村民醒悟过来,最终1988年和1990年的两场暴雨,彻底把白沙人“浇”醒了。当时的村党支部书记夏玉云说,生态固然是一种资源与财富,但“林木大锅饭”再吃下去,就要吃光子孙饭,走上死胡同,重新回到过去的苦难境况。

  从那时起,白沙村大力调整优化林业结构。在王安国和楼涛、尉进、赵庆元等“三农”专家的带领下,白沙村从“卖山头”向“卖山货”转型。“形成了‘山核桃+笋干竹+茶叶’的立体经营模式,通过科学培育,开始卖茶叶、卖笋干、卖山核桃。”王安国回忆,1996年,白沙村的人均收入达到了3455元。

  1998年,通过山林经营权的流转,村里开发了全市首个以生态休闲旅游为特色的“太湖源生态旅游景区”,探索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经过10余年的发展,白沙村已成长为长三角地区名声响亮的生态休闲旅游度假村。

  从“卖山头”到“卖山货”,再到“卖生态”,从“砍树”到“售产品”,再到“看树”,走过弯路的白沙人,如今真正尝到了甜头。目前,白沙村97%的劳动力投入了农家乐休闲度假及旅游三产服务行业,年接待农家乐住客达31万人次,经营性收入8700万元,占村经济总收入的70%,村民的年人均纯收入也达到了6万余元。“过去我们砍树越砍越穷,现在我们是看树越看越富。”亲眼见证了白沙村变化的夏玉云说。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以“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为指导的农村生态文明之路,指引着临安坚定不移地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绿色发展,强化资源保护,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画卷,正在临安大地展开。

  农旅融合新尝试,探索乡村运营“样板”——

  千年古城“蝶变”全域景区

  “指南秋叶枫最红,天池人家古韵浓。”每至深秋,天目山麓,指南村这个被称为“华东最美古村落”的地方,便会吸引无数摄影爱好者纷至沓来。而今,它还有另一个名字:红叶指南村落景区。

  2015年,正值临安积极推进乡村民宿建设,太湖源镇以指南村整个村落为整体,重新设计规划,引进外来资本,助力“红叶指南”新生。这并不是随意想出来的,指南村得天独厚,这里被大山环抱、被尘世遗忘,千年的历史在此积淀,光阴仿佛在此静止。

  不光指南村,临安更是处处皆风景。2003年,浙江省开启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作为浙西屏障和杭州的西大门,临安聚力打造“千万工程”示范区和美丽乡村升级版,“庭院革命”“五水共治”污水零直排、美丽公路、“围墙革命”……加快助力杭州建成一座“大花园”。

  美丽风景带来了游客。地处浙皖交界处的临安,自然而然成为了长三角地区的“后花园”。伴随着乡村旅游产业蓬勃发展,乡村民宿日益增加,临安乡村演绎着“上山下乡”的新篇章。

  然而,与全国很多发展旅游的乡村一样,临安最早也体验到了发展的阵痛:只有美丽乡村的外壳却不具备造血功能、旅游产品雷同造成“千村一面”、缺乏专业化的管理运营等问题制约着临安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仅仅是优美的村庄环境,已不能满足村民的需求和游客的兴趣。他们渴望优质的服务,拥有或体验到更丰富、更具特色的村庄文化。”临安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说。

  如何打破行政村的界限,统筹村庄发展并突出特色?2017年4月,临安创造性提出以全域景区化建设为目标,计划通过3年努力覆盖54个行政村,占全区四分之一的村庄;打造出30个精品村落景区,其中15个达到3A级以上村落景区标准、10个达到3A级以上旅游景区标准。与此同时,临安还从顶层设计出发,高标准制定《村落景区临安标准》,写就了浙江省第一个村落景区建设的地方标准。

  面临提质升级的迫切考验,临安探索的是如何把村落景区打造成兼具村落味道与旅游业态的乡村新社区。村落景区的核心是将各种乡村要素进行优化再融合,使生态、文化、设施等都围绕“美丽经济”转,同时采取市场手段,实现社会化投资、专业化运营。“第一个成功‘联姻’的是清凉峰镇杨溪村村落景区运营商临安旅游集散中心有限公司。村集体经济组织以游客服务中心、农业观光区等设施入股,运营商则以资金入股,共同开展村落景区的资源梳理、旅游开发等工作。”临安区文旅局副局长陈伟宏介绍。

  如今,临安面对的是经营乡村的难题。如何运营、如何盈利?为了讨论问题、寻找方法,由区文旅局出面,召集有关机构和负责人,每月举行一次运营商例会。陈伟宏则每次披挂上阵,通报信息、评点进度、面授机宜。

  时至今日,这个问题依然没有最后定论。对于大部分还在提升基础设施环境的乡村来说,临安已经走在了前面。也正因为走得快,临安没有经验可以参考。就像40多年前的“五小”庭园经济一样,临安再次开始探索经验。我们可喜地看到,他们探索未知的脚步从未停止。

  即便如此,“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依然唤醒了城市人“向往乡村”的感性消费观。“诗意地栖居”催生了农村发展的新型业态——这里既是城里人向往的休闲乐园,也是农村居民的幸福家园。

  “最重要的事情是使农村变得更有吸引力。”正如中国美院教授王澍所说,乡村民宿让越来越多年轻人愿意回到乡村创业,新一轮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回潮,正是乡村复兴的希望所在。

  从“一处美”到“一片美”,从“一时美”到“持续美”,守住生态、加速蝶变的乡村,让绿水青山“淌金流银”,也让老百姓有了更多的获得感。

  走好生态美、产业美、人文美的发展之路,是打造美丽幸福新临安、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追求。进入新时代,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图景,正在广阔的浙西大地上悄然展开。

标签: 乡村;白沙;村落;天目山;景区;村民;见证;生态;绿水青山;山核桃
编辑: 方涛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