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武义新闻网讯(浙江在线记者 潘鑫燕 陶峰松)远山、近水、粉墙、黛瓦,透出水墨画般的意蕴。走进金岭溪村,村前菊溪流水清澈见底,村后茂林修竹绿树掩映,处处是原生态之美。
金岭溪村距离武义县城35公里,由原岭脚、苦竹园、溪下三个自然村组成,现有188户506人。近年来,金岭溪村全面推进环境卫生综合治理,补齐公共卫生短板,美丽乡村建设逐步深入,村庄换上了“绿新装”。菊溪双虹、菊水流诗、林海鹿园、百鹿古台、翠谷飞瀑、仙女戏潭......处处皆成美景。“莲房接姑”这一文化民俗,更是像一条文化的纽带,紧紧地将金岭溪村和丽水市莲都区雅溪镇莲房村两地连接在了一起,文旅融合渐入佳境。
高质量推动“美丽资源”向“美丽经济”转化,让农民看到“钱”景和“前”景。金岭溪村不仅盛产茶叶、香菇,还建有梅花鹿园,养有几十头梅花鹿,提供鹿茸、鹿肉、鹿血和鹿酒等。建有三潭电站、三井坑电站、岭溪电站、溪下电站、圆潭电站五个小型水电站,为村集体增收。“宿在民居、乐在乡间、游在山水”,作为A级景区,该村深入打造“旅游目的地”,举办文化旅游节,建设民宿、农家乐等配套设施,如今每到周末、节假日,都有许多游客前来烧烤、露营,享受乡间自然风光,进一步增加了农民收入。
“自2018年行政村规模调整后,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良好改善,并在2019年时投资三百多万建造水电站,成为了村集体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下一步将围绕着菊溪沿岸丰富的旅游资源,积极挖掘接‘莲房姑娘’传统民俗文化,加快推进最美菊溪景观带建设,吸引游客前来看山、嬉水、露营、烧烤,让旅游产业成为金岭溪的金名片,成为村民致富的新途径。”金岭溪村党支部书记邱岳海表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金岭溪村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前提发展乡村旅游,并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提高了乡村生态质量,营造了良好的生态宜居环境,将乡村建设成了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
浙江在线-武义新闻网讯(浙江在线记者 潘鑫燕 陶峰松)远山、近水、粉墙、黛瓦,透出水墨画般的意蕴。走进金岭溪村,村前菊溪流水清澈见底,村后茂林修竹绿树掩映,处处是原生态之美。
金岭溪村距离武义县城35公里,由原岭脚、苦竹园、溪下三个自然村组成,现有188户506人。近年来,金岭溪村全面推进环境卫生综合治理,补齐公共卫生短板,美丽乡村建设逐步深入,村庄换上了“绿新装”。菊溪双虹、菊水流诗、林海鹿园、百鹿古台、翠谷飞瀑、仙女戏潭......处处皆成美景。“莲房接姑”这一文化民俗,更是像一条文化的纽带,紧紧地将金岭溪村和丽水市莲都区雅溪镇莲房村两地连接在了一起,文旅融合渐入佳境。
高质量推动“美丽资源”向“美丽经济”转化,让农民看到“钱”景和“前”景。金岭溪村不仅盛产茶叶、香菇,还建有梅花鹿园,养有几十头梅花鹿,提供鹿茸、鹿肉、鹿血和鹿酒等。建有三潭电站、三井坑电站、岭溪电站、溪下电站、圆潭电站五个小型水电站,为村集体增收。“宿在民居、乐在乡间、游在山水”,作为A级景区,该村深入打造“旅游目的地”,举办文化旅游节,建设民宿、农家乐等配套设施,如今每到周末、节假日,都有许多游客前来烧烤、露营,享受乡间自然风光,进一步增加了农民收入。
“自2018年行政村规模调整后,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良好改善,并在2019年时投资三百多万建造水电站,成为了村集体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下一步将围绕着菊溪沿岸丰富的旅游资源,积极挖掘接‘莲房姑娘’传统民俗文化,加快推进最美菊溪景观带建设,吸引游客前来看山、嬉水、露营、烧烤,让旅游产业成为金岭溪的金名片,成为村民致富的新途径。”金岭溪村党支部书记邱岳海表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金岭溪村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前提发展乡村旅游,并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提高了乡村生态质量,营造了良好的生态宜居环境,将乡村建设成了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