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小农夫”种下一片春天
2021-04-01 14:11:20
来源: 浙江在线-缙云新闻网 通讯员 殷可 周静思 杜益杰

00300912602_b6e28b41.jpg

播撒种子

00300912603_9adcd900.jpg

锄地耕种

  浙江在线-缙云新闻网4月1日讯(浙江在线通讯员 殷可 周静思 杜益杰)乍暖还寒的季节,春风吹进了缙云县新建小学,孩子们扛着锄头在田间种下土豆,弯着腰拔干净了杂草,还辛勤照料着五彩斑斓的多肉、碧绿葱郁的兰草、各种各样的茶树……

  新建镇地处缙云西边的小盆地,是缙云县主要的劳动力输出区域。在新建小学,双亲外出打工的学生占比48%,单亲外出打工的学生占比76%,这些学生缺乏父母陪伴,多在祖辈的溺爱中长大,生活自理能力较弱。加上社会快速发展,“电子一代”缺乏生活锻炼,甚至不认识瓜果蔬菜。考虑到生源结构和学生现状,2018年开始,学校立足“耕读”文化,探索出了一系列多元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和主题活动。

  耕耘“半亩田园”

  “一开始种小麦的时候,什么都不会。但现在,什么时节种麦子,播种要如何间隔,都已经很熟悉了。”六年级学生沈恩廷是新建小学第一批“小农夫”。3年前,新建小学开启了“半亩田园”课程,不仅在校园开辟田地,而且还请来校外辅导员,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田间。最初是四年级学生尝试耕种,后来,学校特地从村里租了4亩地,让每个班都能感受耕种的乐趣。如今,学校还开辟了多肉馆、百草园、兰花园、茶叶基地等实践场所。

00300912605_a76d2fe9.jpg

播种豆子

  据林顺副校长介绍,学校每周都会给学生留出劳动时间,让他们自己动手,翻土、除草、播种。3年里,学生种下了花生、毛豆、番薯,收割了麦子、水稻,还捉过泥鳅和麻鸭。“其实就是玩。这些劳动不追求产量,重在让学生体验和实践。”在林顺看来,这是寓教于乐的自然课堂,学生们认识了农具、农作物,体验了劳动的艰辛,在合作中懂得了团结友善。正如孩子们所说:“自己弯腰挖坑撒种子,于是就明白了农民伯伯的不容易,‘粒粒皆辛苦’。”

  劳作带来的正能量还反映在日常学习中。科学教师带学生观察油菜花,数学教师教学生丈量土地、预估产量,语文教师给学生们讲诗词和节气。“学生还用小文章记录劳动体验,动作描写非常详细,让人惊叹。”林顺说。

00300912609_0177aece.jpg

语文课了解祭祖文化

  目前,学校开发了“与小麦一起成长”课程,意在打通不同学科、课内课外、理论实践之间的壁垒,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而学生也在课程中发展了创造力和审美情趣:看到成片的麻雀来偷吃小麦,学生提出了扎稻草人;在收割时发现了有趣的麦哨,音乐教师指导他们吹起了曲子……小麦课程的有效探索,使学校决定以此为蓝本,逐步开发水稻课程、土面课程、烧饼课程等。

  这个学期,新建小学还有了新的尝试,开始在田园中开展探究性学习。高年级学生被分成3组,分别种植本地普通土豆、本地高山土豆和外地土豆,同样的播种、拔草、施肥时间,探究不同类别土豆的产量和口感。低年级学生同样被分成了3组,他们要种的是白菜,一组不施肥,一组施复合肥,一组施有机肥,探究施肥对农作物的影响。缙云县教育局副局长、新建小学校长刘勇武认为,劳动课程与文化课程结合,强调的是趣味性、科学性、实践性,更具有生命力和推广价值。

00300912610_7d8a7961.jpg

英语课讲解旅游标语


  记忆一方水土


00300912606_0c473033.jpg


农具长廊

  锄头、镰刀、水车、石臼……校园一隅是新建小学的农具长廊,上面挂满了100余件农具。“农耕不光是种植,还要了解农具,现在的学生基本上不认识农具了。”谈及建设农具长廊的初衷,林顺说。平时,农具长廊让学生自由参观,学生由此对农具有了直观的认识,在正式劳动中有了更深的体验。同时,农具中蕴含的“去浮存真”的田野文化也渗入学生的日常生活,教会他们脚踏实地。


00300912607_355e3607.jpg


“西乡印记”老物件博物馆

  “西乡印记”是校内的博物馆,里面展出了师生及家长捐赠或出借的老物件。鞋拔、摆钟、火笼、印章、老课本等,每一件物品都散发着岁月的温度。学校让学生自主探究老物件背后的故事,安排小小志愿者在博物馆讲解老物件背后的故事。

  这是劳动教育的延伸,也是家乡文化的传承。新建镇有着深厚的耕读文化,学校便利用丰富的乡土资源开展主题活动。各科教师带着学生去附近的明清古建筑内进行实地探索:语文课教祭祖文化、河阳家训,数学课绘制祠堂平面图,科学课观察建筑材料和结构,英语课讲解旅游标语。此外,学校结合地方民俗特色,开展应季活动,如惊蛰时节办开犁节,给老牛戴红花,学生牵着牛翻搅出适宜耕种的槽沟,以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立夏时,吃红枣、桂圆、鸡蛋、芥菜、蚕豆,寓意清静安乐、福寿双全;每逢新春佳节,让学生做花灯、做豆腐、做烧饼、做舞龙……

  近期,学校将建设一座“婺剧博物馆”,展出表演行头、乐器等,并开发婺剧校本课程。“婺剧是当地村民劳动之余,重要的休闲娱乐活动,这将会让学生对劳动人民的生活有更全面的体会。”林顺说。

  实现自我成长

  嚓嚓嚓的切菜声交织着滋滋滋的炒菜声……头戴厨师帽,身系小围裙的学生进行着厨艺大比拼。本学期初,新建小学举行了校园美食节。在现场,市监局工作人员给各个班级颁发营业执照、食品卫生许可证;部分学生摇身一变,成为小城管、小消防、小工商、小警察、小环卫,在广场维持活动秩序;低年级学生开展系鞋带、叠衣服等生活技能比拼,拔得头筹的学生能得到德育积分,去兑换美食;高年级学生使出十八般厨艺,进行厨神争霸,还特设感恩宴,邀请退休教师、医护人员、消防员等一起品尝。


00300912613_4732a0d4.jpg


叠衣服比赛

  这是新建小学劳动教育的另一面。“劳动和生活结合,开展学生自我服务的家庭劳动和社会服务的公益劳动。”刘勇武说,“学校还罗列了各年级的劳动清单,包括一、二年级要学会洗碗、叠被子、垃圾分类,体验校外的不同职业;三、四年级能做面点、洗衣服,义务打扫街道、清除小广告;五、六年级则要学习做菜、煲汤,走进社区慰问老人,整理学校公共区域,带领一年级学弟学妹参观校园等。”

00300912615_42d67496.jpg

春节期间为村民写春联

  去年由于新冠疫情,在学生居家学习期间,学校也照常开展劳动教育,学生们一个月学做一个菜,借助钉钉等网络课堂直播展示做菜、叠衣服等过程。就在刚刚过去的寒假,学校更是推出实践活动集星卡,希望学生能在剪窗花、贴对联、大扫除、下厨等活动中感受年味。


00300912611_ce7e6ca4.jpg


厨艺大比拼

  “我们希望将劳动教育自然而然地融入学生生活,成为他们一种自觉的行为。”刘勇武说。为进一步探索新时代中国小规模乡村学校的发展之路,缙云县新乡村教育实验项目团队致力于在全县推广劳动教育,引导各校因地制宜开展具有特色的劳动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劳动教育就是生命教育,我们要把学生从繁重的课业中解放出来,发展他们的童趣,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和完整人格的学生。”他说,这学期,新建小学还专门为学生们留出了40分钟的自由活动时间,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放空、晒太阳、挖蚯蚓等,还给他们一片充满蓝天白云和泥土芬芳的春天。

标签:
编辑:谈佳轶
精彩推荐
浙江在线地方中心版权所有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乐生活  正文

缙云:“小农夫”种下一片春天
2021-04-01 14:11:20 来源: 浙江在线-缙云新闻网 通讯员 殷可 周静思 杜益杰

00300912602_b6e28b41.jpg

播撒种子

00300912603_9adcd900.jpg

锄地耕种

  浙江在线-缙云新闻网4月1日讯(浙江在线通讯员 殷可 周静思 杜益杰)乍暖还寒的季节,春风吹进了缙云县新建小学,孩子们扛着锄头在田间种下土豆,弯着腰拔干净了杂草,还辛勤照料着五彩斑斓的多肉、碧绿葱郁的兰草、各种各样的茶树……

  新建镇地处缙云西边的小盆地,是缙云县主要的劳动力输出区域。在新建小学,双亲外出打工的学生占比48%,单亲外出打工的学生占比76%,这些学生缺乏父母陪伴,多在祖辈的溺爱中长大,生活自理能力较弱。加上社会快速发展,“电子一代”缺乏生活锻炼,甚至不认识瓜果蔬菜。考虑到生源结构和学生现状,2018年开始,学校立足“耕读”文化,探索出了一系列多元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和主题活动。

  耕耘“半亩田园”

  “一开始种小麦的时候,什么都不会。但现在,什么时节种麦子,播种要如何间隔,都已经很熟悉了。”六年级学生沈恩廷是新建小学第一批“小农夫”。3年前,新建小学开启了“半亩田园”课程,不仅在校园开辟田地,而且还请来校外辅导员,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田间。最初是四年级学生尝试耕种,后来,学校特地从村里租了4亩地,让每个班都能感受耕种的乐趣。如今,学校还开辟了多肉馆、百草园、兰花园、茶叶基地等实践场所。

00300912605_a76d2fe9.jpg

播种豆子

  据林顺副校长介绍,学校每周都会给学生留出劳动时间,让他们自己动手,翻土、除草、播种。3年里,学生种下了花生、毛豆、番薯,收割了麦子、水稻,还捉过泥鳅和麻鸭。“其实就是玩。这些劳动不追求产量,重在让学生体验和实践。”在林顺看来,这是寓教于乐的自然课堂,学生们认识了农具、农作物,体验了劳动的艰辛,在合作中懂得了团结友善。正如孩子们所说:“自己弯腰挖坑撒种子,于是就明白了农民伯伯的不容易,‘粒粒皆辛苦’。”

  劳作带来的正能量还反映在日常学习中。科学教师带学生观察油菜花,数学教师教学生丈量土地、预估产量,语文教师给学生们讲诗词和节气。“学生还用小文章记录劳动体验,动作描写非常详细,让人惊叹。”林顺说。

00300912609_0177aece.jpg

语文课了解祭祖文化

  目前,学校开发了“与小麦一起成长”课程,意在打通不同学科、课内课外、理论实践之间的壁垒,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而学生也在课程中发展了创造力和审美情趣:看到成片的麻雀来偷吃小麦,学生提出了扎稻草人;在收割时发现了有趣的麦哨,音乐教师指导他们吹起了曲子……小麦课程的有效探索,使学校决定以此为蓝本,逐步开发水稻课程、土面课程、烧饼课程等。

  这个学期,新建小学还有了新的尝试,开始在田园中开展探究性学习。高年级学生被分成3组,分别种植本地普通土豆、本地高山土豆和外地土豆,同样的播种、拔草、施肥时间,探究不同类别土豆的产量和口感。低年级学生同样被分成了3组,他们要种的是白菜,一组不施肥,一组施复合肥,一组施有机肥,探究施肥对农作物的影响。缙云县教育局副局长、新建小学校长刘勇武认为,劳动课程与文化课程结合,强调的是趣味性、科学性、实践性,更具有生命力和推广价值。

00300912610_7d8a7961.jpg

英语课讲解旅游标语


  记忆一方水土


00300912606_0c473033.jpg


农具长廊

  锄头、镰刀、水车、石臼……校园一隅是新建小学的农具长廊,上面挂满了100余件农具。“农耕不光是种植,还要了解农具,现在的学生基本上不认识农具了。”谈及建设农具长廊的初衷,林顺说。平时,农具长廊让学生自由参观,学生由此对农具有了直观的认识,在正式劳动中有了更深的体验。同时,农具中蕴含的“去浮存真”的田野文化也渗入学生的日常生活,教会他们脚踏实地。


00300912607_355e3607.jpg


“西乡印记”老物件博物馆

  “西乡印记”是校内的博物馆,里面展出了师生及家长捐赠或出借的老物件。鞋拔、摆钟、火笼、印章、老课本等,每一件物品都散发着岁月的温度。学校让学生自主探究老物件背后的故事,安排小小志愿者在博物馆讲解老物件背后的故事。

  这是劳动教育的延伸,也是家乡文化的传承。新建镇有着深厚的耕读文化,学校便利用丰富的乡土资源开展主题活动。各科教师带着学生去附近的明清古建筑内进行实地探索:语文课教祭祖文化、河阳家训,数学课绘制祠堂平面图,科学课观察建筑材料和结构,英语课讲解旅游标语。此外,学校结合地方民俗特色,开展应季活动,如惊蛰时节办开犁节,给老牛戴红花,学生牵着牛翻搅出适宜耕种的槽沟,以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立夏时,吃红枣、桂圆、鸡蛋、芥菜、蚕豆,寓意清静安乐、福寿双全;每逢新春佳节,让学生做花灯、做豆腐、做烧饼、做舞龙……

  近期,学校将建设一座“婺剧博物馆”,展出表演行头、乐器等,并开发婺剧校本课程。“婺剧是当地村民劳动之余,重要的休闲娱乐活动,这将会让学生对劳动人民的生活有更全面的体会。”林顺说。

  实现自我成长

  嚓嚓嚓的切菜声交织着滋滋滋的炒菜声……头戴厨师帽,身系小围裙的学生进行着厨艺大比拼。本学期初,新建小学举行了校园美食节。在现场,市监局工作人员给各个班级颁发营业执照、食品卫生许可证;部分学生摇身一变,成为小城管、小消防、小工商、小警察、小环卫,在广场维持活动秩序;低年级学生开展系鞋带、叠衣服等生活技能比拼,拔得头筹的学生能得到德育积分,去兑换美食;高年级学生使出十八般厨艺,进行厨神争霸,还特设感恩宴,邀请退休教师、医护人员、消防员等一起品尝。


00300912613_4732a0d4.jpg


叠衣服比赛

  这是新建小学劳动教育的另一面。“劳动和生活结合,开展学生自我服务的家庭劳动和社会服务的公益劳动。”刘勇武说,“学校还罗列了各年级的劳动清单,包括一、二年级要学会洗碗、叠被子、垃圾分类,体验校外的不同职业;三、四年级能做面点、洗衣服,义务打扫街道、清除小广告;五、六年级则要学习做菜、煲汤,走进社区慰问老人,整理学校公共区域,带领一年级学弟学妹参观校园等。”

00300912615_42d67496.jpg

春节期间为村民写春联

  去年由于新冠疫情,在学生居家学习期间,学校也照常开展劳动教育,学生们一个月学做一个菜,借助钉钉等网络课堂直播展示做菜、叠衣服等过程。就在刚刚过去的寒假,学校更是推出实践活动集星卡,希望学生能在剪窗花、贴对联、大扫除、下厨等活动中感受年味。


00300912611_ce7e6ca4.jpg


厨艺大比拼

  “我们希望将劳动教育自然而然地融入学生生活,成为他们一种自觉的行为。”刘勇武说。为进一步探索新时代中国小规模乡村学校的发展之路,缙云县新乡村教育实验项目团队致力于在全县推广劳动教育,引导各校因地制宜开展具有特色的劳动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劳动教育就是生命教育,我们要把学生从繁重的课业中解放出来,发展他们的童趣,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和完整人格的学生。”他说,这学期,新建小学还专门为学生们留出了40分钟的自由活动时间,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放空、晒太阳、挖蚯蚓等,还给他们一片充满蓝天白云和泥土芬芳的春天。

标签:
编辑: 谈佳轶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