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夫涛今年29岁,来自安徽亳州,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写日记的习惯。他是一个喜欢回忆和思考的人,身边所见,每日所想,都爱写在日记里。最近,他费尽周折出了两本样书——《我的白皮书》和《我从乡下来》。
“我只想让更多的人知道,曾经有过这样的一个我,我过着这样的生活。”戴夫涛的文字,是个人成长回忆的点滴记录,也夹杂着对生活的思考和态度。7月7日,他拿着这两本样书告诉记者,这么多年他去过很多地方,干过很多工作,唯一没有撂下的就是“写作”。
工友里不合群的“另类”
戴夫涛读完高一就独自出门打工,多年来,进过工厂,待过工地,落魄时睡过车站、大街……和其他工友相比,戴夫涛有些“另类”,在他简陋的行李里,总装着书、纸和笔。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起,就喜欢写东西,哪怕是写给自己看。”戴夫涛对文字有着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对一些杂文、随笔更是钟情,这些在他的日记里也多有体现。
戴夫涛的这个爱好让他显得有些不合群。“以前干完活了,工友们就约好出去吃饭、喝酒、打牌,我不是不去,是实在没太大兴趣。”戴夫涛说,他宁愿留在工地宿舍里,看书、写日记。工友们不明白,你折腾这些有什么用?家人也不理解,写东西能当饭吃?身边人压根也没想过,高一文化水平的人,能写出什么好东西来?
在戴夫涛的老家,仍保留着前些年他的那些日记,一共120本,是他一笔一画留下来的记忆。2015年,他凑够钱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闲暇时,他带上笔记本电脑,找一家咖啡店,点一杯便宜的咖啡,专心在键盘上敲敲打打,迄今已敲下200万字。
边走边写,用脚步“记录”生活
多年前,戴夫涛曾来过宁波。他通过骑行的方式走了几乎半个中国,也去北川参加过援建,到一个地方,住一段时间,打工,赚到钱后继续下一段旅行。也正因为如此,记者面前的他,皮肤黝黑,却有着同龄人不曾有的阅历和经验。
“开过青旅、写过诗、当过工人、做过音乐……当然,更多的是挫折。”在戴夫涛的《我的白皮书》里,他并不讳言自己卑微的家庭出身和在社会上的坎坷遭遇。就如他的微信名“何以为家”,又或如他的样书署名“任何”一样,他的生活似乎是茫然的,却又总透露着希望和向往。
或许应该把戴夫涛定义为一个“文艺青年”。他随身带着的行李里,有笔记本电脑,拿在手里的是一个A4纸大小的笔记本,打开一看,每一页都贴满了大小不一的小纸条,上面写满了只言片语,犹如一幢楼各家各户的阳台上晾着的被子,五颜六色。
戴夫涛说,有时候他想到一句话,或是看到某件事有所感悟,或是弄明白某个道理,就会记下来,贴好。这些小纸条,将来某一天会出现在他的书里;这些也可以理解为他思想的“精髓”,他认为有必要记录下去,分享给更多的人。
希望有人看到他,看到他的故事
“写作是我排遣情绪的一个出口,我的遭遇和愤懑,我的喜怒哀乐,都写在纸上。”戴夫涛将自己更多地理解为一个草根写作者,他遇到过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有人出过小说集,有人出过诗集,有人出过随笔集,也有人鼓励他自己出书,他动心了。
他将以往的那些日记和文章逐一整理归纳,分门别类。在目前已出的样书里,《我的白皮书》是他的个人成长记录,《我从乡下来》是半虚构的,但里面有很多他自己的影子。
戴夫涛找了很多出版社,一直碰壁,最终只好自费找印刷厂出了两套样书。封面怎么做,怎么排版,他不懂,一切都靠现学现用。终于,散发着墨香的样本出来了,印的本数不多,他也没想着靠写书赚钱,但他希望有人看到他的故事。
这段时间,戴夫涛正在宁波面试,接下来他计划在这里工作一段时间。“书香宁波”,戴夫涛说,他在这里来来去去,相信选择在宁波“讲述”自己的故事是正确的。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