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已建成养老机构377家 将持续加码养老人才培育
2019-07-03 09:09:58
来源: 温州商报 记者 黄文盈

001.jpg

002.jpg

  日前,市民政局公布养老工作半年度数据:上半年全市计划新增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70家,已经全部完成选址;计划新增养老机构床位11680张,已谋划约7430张,占目标值的63.6%。此外,全市现有827个老年人助餐点提供助餐、配送餐服务;350家养老机构、1978个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提供医养结合服务,各项成绩亮眼。

  如今在温州,老人能享受到的养老服务,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给老人提供身体健康与精神生活全方面关注;养老机构给老人提供家一般的温暖和医院一般的专业照顾。温州市还在养老人才培育上持续加码,促使一大拨养老专业人才在养老行业崭露头角。

  85岁高龄的胡爷爷将老伴短期托养在街道养老中心后,每天来探望照料。

  机构养老

  老人在养老院过得很舒心

  6月28日中午11时许,红景天蒲州老人公寓食堂,居住在此的老人们正围坐在餐桌旁等待开饭。今年88岁的陆奶奶与老朋友们说说笑笑,精神抖擞,笑声爽朗。然而就在一个月前,她还处于在家居住却没有体己人照顾的苦恼中。

  陆奶奶家住水心社区,搬来红景天居住刚满1个月的时间,“老人公寓的照顾很贴心,三餐有人伺候,冷了热了有人关心,健康指标每天都记录,比之前请保姆好多了。”陆奶奶说,来这儿以后,对饮食、居住环境等都非常满意,走路更有劲,也不用拄拐杖了。

  当天,恰逢徐女士来老人公寓看望101岁高龄的父亲,“来这里之前,考察过好多家养老院,最终相中了这里。父亲被照顾得很好,他的几个兄弟也都住在这儿。”

  红景天蒲州老人公寓董事长董琦介绍,该公寓成立于2016年,共有288张床位,目前入住率达到60%。老人公寓内分为失智老人、失能老人、自理老人三个居住区,特别还为失智老人设立怀旧风格的护理区,“目的是藉由模拟情境中熟悉的事物接触,让失智老人保持对过去的回忆,由此让失智老人的大脑保持活跃,有助于智力的恢复。”董琦介绍。

  记者参观时看到,这里的走道空间宽敞,视野开阔,每层均采用不同的设计风格,丰富空间层次,改善老人的空间感受。房间色调柔和,温馨舒适。此外,文化娱乐设施也一应俱全,影视厅、棋牌室、书法室、康复室、会议室、球类室、聊天吧,老人在这里养老,热热闹闹,有吃有住有玩。

  除了生活丰富舒适外,每天早晨有医生、护士查房,统计健康数据。“老人们的健康,我们都会密切关注。”董琦说。

  据了解,目前,全市建成养老机构377家,其中民办养老机构250家,占全市养老机构的66.3%。建有养老机构床位5.1万张,其中护理型床位2.25万张。温州市于2014年正式起步探索开展医养结合试点工作,目前已形成养中有医、医中有养、医养联合体、签约服务等多种模式。

  居家养老

  家门口的生活健康管家

  除了机构养老,还有更大一部分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家住双乐社区的85岁高龄的胡大爷就是其中之一。他将患有老年痴呆症、腿脚不便的老伴短期托养至家对面的广化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内,自己每天到养老服务中心内看望、照料老伴。

  “我年纪大了,对老伴的护理感到力不从心,又不想去养老院,正巧去年家门口的养老服务中心开始运营,里面有专业的护理员照顾起居,于是就将老伴托养到这儿来。”胡大爷说,更让他感到安心的是,中心有健康监测平台,每天将其和老伴的健康数据记录其中;一旦出现问题,就能立即发送信息至子女处,并帮忙联系中心医生诊断。

  记者发现,该养老服务中心不仅是让缺乏专业护理的高龄老人有了照料,同样还是健康老人的好去处。刚退休的金女士和陈女士热衷于来中心练书法、学舞蹈和唱歌,“老人中心活动、课程很丰富,我们都爱来。”

  广化街道养老服务中心主任朱小玲介绍,中心设有20张养老床位(含日托床位10张),中心配备专职主管1名,护理人员2名,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养老护理技师、护师定期指导。去年10月1日投入运营以来,共服务街道辖区老人10500人次,参与托养服务与喘息服务(“喘息服务”指通过政府购买,为失能失智的老年人提供暂时的养老服务,让家属在“全年无休”中,获得短时间的休息)5人,均为街道辖区高龄及长期卧床在家不方便照顾的老人。

  记者了解到,在居家养老方面,温州市紧抓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建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3794家,建成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46家,除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短期托养、家庭支持、心理疏导和康复辅具租赁六大功能外,更为辖区内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提供工作指导、人才培训等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温州市为老助餐点建设也被巧妙地融入养老服务中心等的建设中,通过开办老年食堂、中央厨房配送、社会餐饮企业配送、养老机构辐射、邻里互助、互联网配送等六种模式为老人提供集中就餐、送餐上门等服务,解决老年人吃饭难问题。

  人才培养

  温州市养老人才培育持续加码

  2018年从温州市民政管理学院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毕业的胡晓倩,自毕业起踏入养老行业至今,仅用1年的时间,已经迅速从护理员晋升为龙湾区红景天老年公寓的副院长。在她看来,这得益于民政管理学院3年来的专业教育,让她不仅拥有养老方面的专业知识,更具有实操技能。记者了解到,从温州市民政学院毕业的养老专业人才,不仅在温州养老领域崭露头角,还在市外其他地区频获好评,快速成长。

  近年来,温州市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夯实养老发展根基,联合温州东方职业技术学院设立经浙江省教育厅认证的民政管理学院,设置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目前已招收全日制学生291人。同时,加强养老服务能力培训,开展“养老领军人才”“助餐、配送餐”“养老服务质量提升”等专题培训,提升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人员为老服务能力。此外,联合医科大学出版养老护理人员培训教材,2018年培训护理人员6300余人次。

  记者还了解到,从事养老行业的人才享有激励保障政策,温州市出台《关于做好全市新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鼓励养老服务专业毕业生在养老服务机构从事养老服务、康复护理等工作,给予3万-5万元从业补贴,提升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每两年举办全市养老护理员大赛,对优秀人员授予“温州技术能手”“温州市职业技能带头人”等荣誉称号,并推荐参加全省养老护理员技能大赛。


标签:养老;养老服务;养老服务中心;养老机构;老人;温州市;服务;照料;老年人;床位
编辑:江小来
精彩推荐
浙江在线地方中心版权所有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浙江本地 > 温州  正文

温州已建成养老机构377家 将持续加码养老人才培育
2019-07-03 09:09:58 来源: 温州商报 记者 黄文盈

001.jpg

002.jpg

  日前,市民政局公布养老工作半年度数据:上半年全市计划新增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70家,已经全部完成选址;计划新增养老机构床位11680张,已谋划约7430张,占目标值的63.6%。此外,全市现有827个老年人助餐点提供助餐、配送餐服务;350家养老机构、1978个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提供医养结合服务,各项成绩亮眼。

  如今在温州,老人能享受到的养老服务,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给老人提供身体健康与精神生活全方面关注;养老机构给老人提供家一般的温暖和医院一般的专业照顾。温州市还在养老人才培育上持续加码,促使一大拨养老专业人才在养老行业崭露头角。

  85岁高龄的胡爷爷将老伴短期托养在街道养老中心后,每天来探望照料。

  机构养老

  老人在养老院过得很舒心

  6月28日中午11时许,红景天蒲州老人公寓食堂,居住在此的老人们正围坐在餐桌旁等待开饭。今年88岁的陆奶奶与老朋友们说说笑笑,精神抖擞,笑声爽朗。然而就在一个月前,她还处于在家居住却没有体己人照顾的苦恼中。

  陆奶奶家住水心社区,搬来红景天居住刚满1个月的时间,“老人公寓的照顾很贴心,三餐有人伺候,冷了热了有人关心,健康指标每天都记录,比之前请保姆好多了。”陆奶奶说,来这儿以后,对饮食、居住环境等都非常满意,走路更有劲,也不用拄拐杖了。

  当天,恰逢徐女士来老人公寓看望101岁高龄的父亲,“来这里之前,考察过好多家养老院,最终相中了这里。父亲被照顾得很好,他的几个兄弟也都住在这儿。”

  红景天蒲州老人公寓董事长董琦介绍,该公寓成立于2016年,共有288张床位,目前入住率达到60%。老人公寓内分为失智老人、失能老人、自理老人三个居住区,特别还为失智老人设立怀旧风格的护理区,“目的是藉由模拟情境中熟悉的事物接触,让失智老人保持对过去的回忆,由此让失智老人的大脑保持活跃,有助于智力的恢复。”董琦介绍。

  记者参观时看到,这里的走道空间宽敞,视野开阔,每层均采用不同的设计风格,丰富空间层次,改善老人的空间感受。房间色调柔和,温馨舒适。此外,文化娱乐设施也一应俱全,影视厅、棋牌室、书法室、康复室、会议室、球类室、聊天吧,老人在这里养老,热热闹闹,有吃有住有玩。

  除了生活丰富舒适外,每天早晨有医生、护士查房,统计健康数据。“老人们的健康,我们都会密切关注。”董琦说。

  据了解,目前,全市建成养老机构377家,其中民办养老机构250家,占全市养老机构的66.3%。建有养老机构床位5.1万张,其中护理型床位2.25万张。温州市于2014年正式起步探索开展医养结合试点工作,目前已形成养中有医、医中有养、医养联合体、签约服务等多种模式。

  居家养老

  家门口的生活健康管家

  除了机构养老,还有更大一部分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家住双乐社区的85岁高龄的胡大爷就是其中之一。他将患有老年痴呆症、腿脚不便的老伴短期托养至家对面的广化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内,自己每天到养老服务中心内看望、照料老伴。

  “我年纪大了,对老伴的护理感到力不从心,又不想去养老院,正巧去年家门口的养老服务中心开始运营,里面有专业的护理员照顾起居,于是就将老伴托养到这儿来。”胡大爷说,更让他感到安心的是,中心有健康监测平台,每天将其和老伴的健康数据记录其中;一旦出现问题,就能立即发送信息至子女处,并帮忙联系中心医生诊断。

  记者发现,该养老服务中心不仅是让缺乏专业护理的高龄老人有了照料,同样还是健康老人的好去处。刚退休的金女士和陈女士热衷于来中心练书法、学舞蹈和唱歌,“老人中心活动、课程很丰富,我们都爱来。”

  广化街道养老服务中心主任朱小玲介绍,中心设有20张养老床位(含日托床位10张),中心配备专职主管1名,护理人员2名,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养老护理技师、护师定期指导。去年10月1日投入运营以来,共服务街道辖区老人10500人次,参与托养服务与喘息服务(“喘息服务”指通过政府购买,为失能失智的老年人提供暂时的养老服务,让家属在“全年无休”中,获得短时间的休息)5人,均为街道辖区高龄及长期卧床在家不方便照顾的老人。

  记者了解到,在居家养老方面,温州市紧抓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建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3794家,建成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46家,除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短期托养、家庭支持、心理疏导和康复辅具租赁六大功能外,更为辖区内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提供工作指导、人才培训等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温州市为老助餐点建设也被巧妙地融入养老服务中心等的建设中,通过开办老年食堂、中央厨房配送、社会餐饮企业配送、养老机构辐射、邻里互助、互联网配送等六种模式为老人提供集中就餐、送餐上门等服务,解决老年人吃饭难问题。

  人才培养

  温州市养老人才培育持续加码

  2018年从温州市民政管理学院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毕业的胡晓倩,自毕业起踏入养老行业至今,仅用1年的时间,已经迅速从护理员晋升为龙湾区红景天老年公寓的副院长。在她看来,这得益于民政管理学院3年来的专业教育,让她不仅拥有养老方面的专业知识,更具有实操技能。记者了解到,从温州市民政学院毕业的养老专业人才,不仅在温州养老领域崭露头角,还在市外其他地区频获好评,快速成长。

  近年来,温州市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夯实养老发展根基,联合温州东方职业技术学院设立经浙江省教育厅认证的民政管理学院,设置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目前已招收全日制学生291人。同时,加强养老服务能力培训,开展“养老领军人才”“助餐、配送餐”“养老服务质量提升”等专题培训,提升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人员为老服务能力。此外,联合医科大学出版养老护理人员培训教材,2018年培训护理人员6300余人次。

  记者还了解到,从事养老行业的人才享有激励保障政策,温州市出台《关于做好全市新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鼓励养老服务专业毕业生在养老服务机构从事养老服务、康复护理等工作,给予3万-5万元从业补贴,提升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每两年举办全市养老护理员大赛,对优秀人员授予“温州技术能手”“温州市职业技能带头人”等荣誉称号,并推荐参加全省养老护理员技能大赛。


标签: 养老;养老服务;养老服务中心;养老机构;老人;温州市;服务;照料;老年人;床位
编辑: 江小来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