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加快培育本土民营跨国公司三年行动计划已正式提上日程!日前,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已印发《加快培育温州本土民营跨国公司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明确提出三大目标和七大任务。未来三年,温州市计划培育一批十亿级、百亿级行业龙头骨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上市企业,利用好“一带一路”等历史契机,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
三大目标:锚定培育数量+质量
《计划》明确提出了三大目标——跨国公司培育成效显著,跨国公司经营水平有效提升和跨国投资质量效益显著提升。
根据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18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系列榜单,去年有13家温州本土企业入围“中国民企制造业500强”。其中,青山控股以超1600亿元的营收位列第一,营收达500亿元以上的还有正泰集团(602亿元)和德力西集团(526亿元)。此外,人民电器(403亿元)、华仪集团(351亿元)、华峰集团(323亿元)、森马集团(261亿元)和奥康集团(195亿元)的营收业绩也十分抢眼。而且上述企业均在境外有业务布局,已不同程度开展国际化业务。
目前来看,相应的数量指标已有较好的基础。根据《计划》,在3年内,累计培育创成营业收入500亿元以上跨国公司确保3家、力争4家,100亿元以上至500亿元跨国公司确保10家、力争12家,10亿元以上至100亿元跨国公司后备梯队确保30家、力争50家;推动2家以上企业进入浙江省跨国公司20强。
在经营水平方面,要推动境外投资从以设立境外一般贸易机构为主向完善境外产研销链条转变,从以价值链中低端环节向技术、人才、品牌等高端环节转变。
以正泰集团为例,目前其设有北美、欧洲、亚太三大全球研发中心,五大国际营销区域、14家国际子公司、22个国际物流中心,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产品与服务,早就不再是仅仅通过产能单向转移减少生产成本,而是实现了全球研产销一体化布局。
同时,《计划》还要求扩大温州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境外企业数量及境外资产、境外收入、境外人员数量快速增长。产品、技术、标准和服务输出附加值持续提升,海外风险防控和权益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
在这方面,市商务局近年来十分支持温州企业“抱团”走出。目前,温州市在“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已经建成了3个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和2个省级境外经贸合作区,是全国拥有最多国家级境外园区的地级市。截至2018年末,温州市五大境外经贸合作园区入驻企业238家,带动当年全省乃至全国出口5亿美元以上,是去年年初目标的5倍。
任务分解:六大体系建设+发挥温商纽带资源
为了培育一批跨国企业,《计划》要求建立跨国公司培育库,通过企业申报、各地推荐、联审确定,遴选100家左右企业纳入跨国公司重点培育名单。各地制订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跨国公司培育个性化方案,引导企业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情况,选择适合的投资合作区域和领域,力求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同时,还要制订温州民营企业跨国经营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跨国经营绩效评估监测系统,从境外收入占比、境外资产占比、境外员工占比、自主品牌出口占比、研发投入等方面对重点培育企业进行动态监测,开展跟踪服务,并分年度发布温州本土民营跨国公司培育报告。
对于与企业切身利益相关的财税政策,将对列入不同梯级的重点培育名单企业适度调低门槛,给予优先扶持。对培育期内企业重点对外投资合作项目,可采取“一事一议”方式予以专项支持。另外,还要支持企业在境外投资经营遭遇税收争议或歧视待遇时申请启动税收协定相互协商程序。
在金融服务保障体系方面,推动“政银企保”合作,发挥政府产业基金的引导作用,引导其参股子基金加大对跨国公司的投资,拓展跨国公司资金来源。鼓励民营跨国公司利用国家政策性金融工具、境内外资本市场及股权、债券等融资渠道进行多元化融资。大力推动上市公司境外并购重组,整合全球资源。
在优化跨国经营服务体系和法律服务保障体系方面,适应企业“走出去”的需要,将引导公证机构、律师等专业力量与跨国企业开展合作,提供绿色通道、上门服务等特色服务。并建立完善“一带一路”境外投资综合服务联盟,加强与所在国商(协)会及温商合作,联动境外经贸合作区,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跨国发展。
在人才方面,除了认真落实人才40条政策,还要加大招收留学生力度,重点招收“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家和地区留学生,培养储蓄国际型人才,服务本土民营企业跨国发展。
同时,还要发挥境内外温州人优势,将“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充分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精心打造世界温州人回归创业“新家园”,积极引进总部回归项目,推动建设境外并购回归产业园。
温州市加快培育本土民营跨国公司三年行动计划已正式提上日程!日前,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已印发《加快培育温州本土民营跨国公司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明确提出三大目标和七大任务。未来三年,温州市计划培育一批十亿级、百亿级行业龙头骨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上市企业,利用好“一带一路”等历史契机,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
三大目标:锚定培育数量+质量
《计划》明确提出了三大目标——跨国公司培育成效显著,跨国公司经营水平有效提升和跨国投资质量效益显著提升。
根据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18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系列榜单,去年有13家温州本土企业入围“中国民企制造业500强”。其中,青山控股以超1600亿元的营收位列第一,营收达500亿元以上的还有正泰集团(602亿元)和德力西集团(526亿元)。此外,人民电器(403亿元)、华仪集团(351亿元)、华峰集团(323亿元)、森马集团(261亿元)和奥康集团(195亿元)的营收业绩也十分抢眼。而且上述企业均在境外有业务布局,已不同程度开展国际化业务。
目前来看,相应的数量指标已有较好的基础。根据《计划》,在3年内,累计培育创成营业收入500亿元以上跨国公司确保3家、力争4家,100亿元以上至500亿元跨国公司确保10家、力争12家,10亿元以上至100亿元跨国公司后备梯队确保30家、力争50家;推动2家以上企业进入浙江省跨国公司20强。
在经营水平方面,要推动境外投资从以设立境外一般贸易机构为主向完善境外产研销链条转变,从以价值链中低端环节向技术、人才、品牌等高端环节转变。
以正泰集团为例,目前其设有北美、欧洲、亚太三大全球研发中心,五大国际营销区域、14家国际子公司、22个国际物流中心,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产品与服务,早就不再是仅仅通过产能单向转移减少生产成本,而是实现了全球研产销一体化布局。
同时,《计划》还要求扩大温州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境外企业数量及境外资产、境外收入、境外人员数量快速增长。产品、技术、标准和服务输出附加值持续提升,海外风险防控和权益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
在这方面,市商务局近年来十分支持温州企业“抱团”走出。目前,温州市在“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已经建成了3个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和2个省级境外经贸合作区,是全国拥有最多国家级境外园区的地级市。截至2018年末,温州市五大境外经贸合作园区入驻企业238家,带动当年全省乃至全国出口5亿美元以上,是去年年初目标的5倍。
任务分解:六大体系建设+发挥温商纽带资源
为了培育一批跨国企业,《计划》要求建立跨国公司培育库,通过企业申报、各地推荐、联审确定,遴选100家左右企业纳入跨国公司重点培育名单。各地制订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跨国公司培育个性化方案,引导企业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情况,选择适合的投资合作区域和领域,力求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同时,还要制订温州民营企业跨国经营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跨国经营绩效评估监测系统,从境外收入占比、境外资产占比、境外员工占比、自主品牌出口占比、研发投入等方面对重点培育企业进行动态监测,开展跟踪服务,并分年度发布温州本土民营跨国公司培育报告。
对于与企业切身利益相关的财税政策,将对列入不同梯级的重点培育名单企业适度调低门槛,给予优先扶持。对培育期内企业重点对外投资合作项目,可采取“一事一议”方式予以专项支持。另外,还要支持企业在境外投资经营遭遇税收争议或歧视待遇时申请启动税收协定相互协商程序。
在金融服务保障体系方面,推动“政银企保”合作,发挥政府产业基金的引导作用,引导其参股子基金加大对跨国公司的投资,拓展跨国公司资金来源。鼓励民营跨国公司利用国家政策性金融工具、境内外资本市场及股权、债券等融资渠道进行多元化融资。大力推动上市公司境外并购重组,整合全球资源。
在优化跨国经营服务体系和法律服务保障体系方面,适应企业“走出去”的需要,将引导公证机构、律师等专业力量与跨国企业开展合作,提供绿色通道、上门服务等特色服务。并建立完善“一带一路”境外投资综合服务联盟,加强与所在国商(协)会及温商合作,联动境外经贸合作区,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跨国发展。
在人才方面,除了认真落实人才40条政策,还要加大招收留学生力度,重点招收“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家和地区留学生,培养储蓄国际型人才,服务本土民营企业跨国发展。
同时,还要发挥境内外温州人优势,将“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充分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精心打造世界温州人回归创业“新家园”,积极引进总部回归项目,推动建设境外并购回归产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