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浙江本地 > 温州  正文

泰顺雪溪乡“种”出“美丽庭院” 从3个花盆开始的蜕变
2018-10-11 10:05:16 来源: 温州日报 记者 郭乐燕 报道组 陈祥磊 张春月

20181011479975.jpg

  村民用美丽的盆花装扮庭院。雪溪乡供图

  毛竹围起竹篱笆、鹅卵石垒成花坛、废旧汽车轮胎里长出绿植……连日来,泰顺县雪溪乡大龙口村让家庭主妇唱“主角”,她们就地取材,轮胎、瓦罐、塑料瓶等废旧物品,被打造成一个个花坛景观。这些村民别出心裁“变废为宝”创作的“微景观”,吸引了一拨又一拨客人,前来参观学习当地“美丽庭院”建设经验。

  被干净“唤醒”的村庄

  “如果你们去年来村子里,看到的还是房子破烂不堪,道路泥泞难走,鸡鸭满村跑的脏、乱、差景象。”担任大龙口村党支部书记近30年的杨长鎏不好意思地说。

  从原先的典型落后村到今年被评为省级卫生村,改变要从去年9月算起。当时,雪溪乡组织各村“两委”干部到龙游县学习村庄建设经验,农村垃圾处理的“贺田经验”让杨长鎏很受触动。他当即决定以抓卫生村建设为突破口,打造垃圾不落地“示范样板”。

  一场垃圾革命在大龙口村打响。按照“旱厕拆干净、杂物门前不让堆、圈养家禽要远离、烟头垃圾不落地”的要求,24名党员带领800多位村民全员参战,拆旱厕、理杂物、搞宣传,不到一星期就拆除旱厕74座,完成3座生态公厕改建。村里大的脏乱差点全部清除干净后,杨长鎏又带领村“两委”班子上街捡烟头,看到村民扔他就捡,渐渐在村里立下了“垃圾不落地”的规矩,他也被村民形象地叫做“烟头书记”。

  “农村搞卫生建设,要抓整治,更要重管理。”村委会主任刘细平介绍说,村里专门建立门前“三包”、邻里长捆绑考核、定期评选等制度,责任到人定期打分,每月15日在村委会张榜公示。村民还自筹资金给干净整洁的家庭发奖金,得分垫底的白榜曝光。“农户干得好,邻里长也得高分。”刘细平说,去年该村评选出优秀农户13户、优秀邻里长1人。

  3个花盆奖出“满庭芳”

  走进大龙口村市级“美丽庭院”示范户刘芝香家里,仿佛走进了一座“花博馆”,100多种花卉竞相开放,整个庭院被装点得格外美丽。

  64岁的刘芝香和老伴杨长蔡从六七年前开始养花,对花的痴迷在村里出了名。今年5月底,听说村里在卫生村基础上要趁热打铁开展“美丽庭院”打造,她主动请缨担任“护花员”,义务承担起村里道路边、公共绿地的花卉种植与养护。每天早上五点钟起床打理花草,碰到花草害病自掏腰包寻医问药救治,辛苦的付出换来大龙口的“满庭芳”。

  如今的大龙口村,几乎家家种花、户户是景。然而,一开始对于养花种花,村民们并不积极,特别是要他们把原先办酒席、堆农具的院子腾出来种花草,不少村民心里犯嘀咕,直到一个“特殊”的村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怎么让花卉走进农家院落?村“两委”商量后,组织全村在家的100多名妇女开会,每家免费领3个花盆,但要求花盆领回家不能空着,由专人巡查,发现花盆空着就收回。杨长鎏说,3个花盆领回去后,不少村民就这样开始种花,现在养花种花成了全村人的好习惯。

  全村213户村民中,留村的多半是妇女、儿童和老人。正是留守的“半边天”,让村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雪溪乡妇联立足家庭主阵地,通过讲座、现场教学展示,鼓励妇女群众利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进行再利用,装点庭院。漫山遍野的毛竹,做成田路分家的竹篱笆;河道清淤出来的小石头做花坛、铺公园地面。除了劈竹垒石,村民们还想着法子变废为宝:在开挖机的村民杨存米家中,原本打算丢弃的汽车轮胎成了特色花坛,废弃的锅碗瓢盆和鼓风机也种上了绿植……村子里各个角落,都能寻见别样的风景。

  村看村、户看户,看到邻居家的花开得正艳,越来越多村民加入其中。87岁的村民杨方顶看着自家的三角梅长势喜人,笑容满面,打理庭院已经成了他日常的消遣。“家里种花的村民总是开开心心的,花好更要产业富。”杨长鎏说,接下来,村里将谋划发展花卉产业,想方设法激活“美丽经济”,让村民们的日子过得像“花儿一样美”。

  

标签: 村民;雪溪乡;庭院;龙口村;花坛;汽车轮胎;美丽庭院;变废为宝;花盆;毛竹
编辑: 吴越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