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教育发展的最大变量,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为打造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近年来,我市教育部门始终将师资队伍建设摆在核心地位。今年,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激发教师队伍活力,我市更是相继推出《瓯越教育人才培养三年计划》、县管校聘、校长职级制、教师关爱工程等等,积极探索全面推动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
百千万工程面向未来培养名师梯队
为加快培育、造就一批教育高层次人才,全面提升我市教育人才素质能力,今年,我市首次发布《温州市瓯越教育人才培养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计划在未来三年实施“百千万工程”,即选拔培养100名“教育名家”、1000名“未来名师”、10000名“未来骨干教师”,打造一支引领作用明显的中小学(幼儿园)教育人才队伍。到2020年,我市将打造一支拥有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市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500名、市教坛新秀教坛中坚教坛宿将3000名、市学科骨干5000名的教育人才队伍。
“百千万工程”并非单纯“三层次”的升级,而是对温州教育人才全面的梳理,创造一个多元化的成长环境。
“教育名家”行动计划,培育的是教育改革的领航者。其将在市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省中职名师、正高级教师、省特级教师中选拔100多名予以重点培养。
“我们支持这些未来名家们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育方法,也希望以此营造教育家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温州市教师教育院书记、名师办主任张新强介绍,“教育名家”计划,注重名校长名教师的教育理论提升,将通过国内外的高校集训以及省内外名校的跟岗学习,拓宽教育视野,对比标杆学习名校的管理经验与教学艺术,培养教育家的职业精神、教育情怀与人格魅力。打通渠道开设高端对话,建立温州市校长峰会制度,举办校长办学思想研讨会,名师教学思想研讨会。
“未来名师”行动计划,培育的是教育信仰的坚守者。其将在省教坛新秀,市、县(市、区)教坛新秀和教坛中坚中选拔1000名中青年教师予以重点培养。通过跟岗实践、课例研讨、课题研究、教学展示、名校考察等形式,实现专家引领与自主研修、教学实践与理论提升两个结合,促进学员突破专业发展短板和高原现象,为成为市名师、正高级教师和省特级教师奠定坚实基础,并以此带动全市教师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2019年,预计新增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100名,其中乡村学校定向名师20名。到2020年,正高级教师、省特级教师达到200名。
“未来骨干教师”行动计划,培育的是适应“未来教育、未来学校、未来学习”的教学骨干。其将选拔10000名青年教师,通过市、县研训员、优秀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引领,开展系列培训、岗位练兵,为成为市学科骨干教师和市教坛新秀、教坛中坚打下基础。“未来骨干教师”计划还将向乡村、薄弱学校倾斜,培养一支扎根乡村、素质优良、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引领全市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2018年新增市学科骨干教师1500名,到2020年,新增市教坛新秀、教坛中坚、教坛宿将600名。
“专业型班主任”行动计划,培育的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将通过“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班主任优质班会课比赛”“班主任德育案例评比”等专项专业评选,构建“骨干班主任-中坚班主任-名班主任”的班主任专业发展三级框架,引领全市中小学班主任从“事务型班主任”成长为“专业型班主任”,造就一批学生成长路上的最佳引领者,真正成长为学生的心灵导师、学业导师和生涯导师。
“百千万工程”培养计划中,明确指出要培养一支扎根乡村、引领农村中小学的教师队伍。由此搭建骨干教师施展才华、发挥示范作用和辐射效应的平台,是加速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关键。
教师关爱工程提升教师幸福指数
优质师资队伍的打造,不仅要有机制的保障,也要有温润的“土壤”。为了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我市通过实施“教师关爱”工程,最大程度地满足教师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早在2016年,温州市第五十八中学就设立起企业EAP模式的“馨师工程”。“现在的教师需要面对种种生活和工作压力,容易造成幸福感缺失。”温五十八中校工会主席蔡晓丹介绍,学校曾有一位老师因长期失眠而焦虑,焦虑又影响教学,最后造成失眠加重的恶性循环。“后来,通过‘馨师工程’专家一对一心理交流和小范围沙龙等活动,这位老师的失眠和焦虑大有好转,同时她自身也强化了心理健康保健意识,提升了心理健康自我调适能力
温州中学青年教师俱乐部成为教职工成长的互动之家,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的“教工之家”面积超过800平方米,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计划建设第二个“暖心小屋”……近年来,我市不少学校在关注教师身心健康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今年3月,市教育局、市教育工会出台《关于实施“教师关爱”工程的指导意见》,首次将“教师关爱”工程写入文件。“教师关爱”工程行动包括教师民主权利维护工程、教师职业成长关心工程、教师身心健康促进工程、教师幸福生活关爱工程等四个方面。
为了进一步关爱更多的教师,5月,温州“暖馨”教师心理健康志愿服务团正式成立,今后将围绕32种心理健康服务主题,通过讲座、团辅、沙龙等多种形式,为广大教师提供菜单式选择。服务团成员来自我市各大中小学校,他们将致力于为全市教职员工、贫困边远地区教职员工、以及温州对口扶贫地区教职员工提供优质的心理健康服务。这项扎实推进教师关爱工程的创新举措,在国内并不多见,今后,各县(市、区)都将成立教师心理健康服务志愿服务团,为全市所有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提供服务。
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激发教师活力
面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近年来,我市持续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向改革要动力,要活力,要效力,推动机制不断优化创新。
“初中超编、小学缺编、总体缺编这个历史大难题,通过‘县管校聘’成功破解了,这为学区教育的二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乐清市清江学区主任章智华欣喜地说。章智华口中的“县管校聘”是对全体公办中小学教师实行县级统一管理,中小学教师按岗聘用、竞争择优、强化考核的新机制。这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学校的用人自主权,通过多轮竞聘和组织调剂,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激发教师队伍活力,实现教师由“学校人”向“系统人”转变。同时,也为校长教师交流提供制度保障,引导优秀教师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从超编、超岗学校向空编、空岗学校流动,避免把编制和高级岗位、优秀师资等集中配置在少数学校,以此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2016年,我市乐清与洞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改革试点地区。2017年,乐清在清江、柳市两个试点学区,洞头在全区开展“校聘”试点相关工作。目前,市本级和其余县(市、区)均已出台“县管校聘”实施方案,于8月底完成试点改革工作。
除了全面启动“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工作,推进校长职级制改革以及率全省之先启动教师岗位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自主评聘试点,也是我市今年在人事机制改革上迈出的新一步。
校长职级制改革逐步取消中小学校长行政级别,引导校长专业化、职业化发展,近日已完成市教育局直属学校首轮评定,16名校长获评高级。为发挥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激励导向作用,我市于4月率全省之先,印发《关于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自主评聘试点工作的通知》,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和27所县级中小学校(幼儿园)今年起试点自主评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