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过后,春节的脚步一天比一天近了。自2月以来,王店人一用一张又一张大红春联书写美好愿景,祈福新春佳节。
经历了为期近一年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王店镇区旧貌换新颜,王店人用一台又一台演出来展现整治的成果,表达内心的喜悦。
千年古镇梅里,紧跟新时代的步伐,用独具特色的文化妆点新春,用喜闻乐见的方式烘托年味。
自导自演喜气洋洋
2月3日下午1点,国庆村文化礼堂举办了第一届“我们的村晚”文艺演出,让村民们在家门口享用自导自演的文化大餐。
国庆村自发组织文艺团队编排了歌舞、诗词、戏曲等节目,有喜庆的排舞《过新年》、《开门红》,有激情澎湃的诗歌朗诵《红船,从南湖启航》,也有国庆村自己的村歌《你的名字叫国庆》等等,各类村民们的原创节目组成一台精彩的“村晚”。整个礼堂坐满观众,台上精彩纷呈,好戏连连,台下掌声雷动,啧啧称赞。在新春来临之际,村民们不仅能欣赏到各式各样的精彩节目,更能感受到新时代的幸福美好生活。
据悉,国庆村文化礼堂是秀洲区的标杆文化礼堂之一。将农民画传承融入文化礼堂建设,使民间艺术在乡间地头扎根,提升礼堂情感认同的“温”度。具有浓郁乡村气息和鲜艳色彩的农民画是秀洲区特色传统文化,为此,国庆村文化礼堂在建设过程中将其有机融入,进一步培育出农村文化礼堂“秀”文化品牌。同时,文化礼堂还是一根社会治理的精神纽带,让村民打开心结,潜移默化间,党的声音在农民群众中入脑入耳、深入人心。
值得一提的是,演出过程中,来自各村的村嫂摄影队成员自发组成了志愿者团队,用她们手中专业的“长枪短炮”记录了一个个精彩的演出瞬间,定格了一张张喜气洋洋的笑脸。村嫂摄影队成立至今已有十年,每个喜庆欢乐的场合都少不了她们的身影,她们本身也是王店镇特色文化的金字招牌。
送戏下乡文化惠民
如果要选择一种让基层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送戏下乡一定是排在首位。2月7日下午,王店镇建农村村委会活动室内热闹非凡,欢声笑语此起彼伏,王店镇迎新文化送戏下乡正在这里举行。一个个经典的越剧篇目看得村民们连声鼓掌叫好。
王店镇迎新文化送戏下乡活动由镇文化站牵头举办,1月11日在红联村拉开帷幕,走进了镇中村、三建村、庄安村、南星桥村、花鸟港村等7个村。1月19日 演出队伍走进了建南村文化礼堂,唱响新时代主旋律,丰富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用最美好的歌声表达心底的祝福,用最美妙的舞姿跳出心中的喜悦,向村民们传递着党的十九大精神,展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过程后王店蝶变“美颜换装”的新风貌。
在专业演员表演的同时,几乎每个村(社区)都有自己的节目参与演出。如镇西村民自发表演的腰鼓舞《开门红》、《我从草原来》,国庆村排舞《吉祥安康》、《恰恰》,马桥村舞蹈《一吻红尘》,常睦桥社区《旗袍秀》、排舞《卓玛》等,这些原创节目不仅丰富了舞台演出,也满足了村民们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展现了各村的民俗风情和鲜明的村域文化特色。
2018年,王店镇文化站以灵活有效的演出形式在新的一年开了一个好头,积极发动村民们自己参与,自娱自乐,也丰富了各村(社区)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推动了村(社区)文化建设。
迎春纳福红红火火
送“福”字、送春联是传统的迎新纳福环节,一张张大红的“福”字和饱含祝福字眼的春联让即将到来的春节带上了居民们更多的期盼。这段时间,王店镇“半月”文化艺术基地书法队成员们又开启了一年一度的手写送“福”字和送春联活动,在梅溪广场等人群聚集处挥毫泼墨,免费赠送给过往居民,为居民家里增添过节气氛。
2013年3月,四喜社区成立了“半月”残疾人文化艺术基地。“半月”寓意残疾人如半个月亮一样虽然有残缺,但依然能绽放自己的光辉。“半月”基地的成立,使全镇残疾人文化打响了属于自己的文化品牌。基地现有口琴队、写作、书法队、合唱队、摄影队等多支文艺团队,既能展现残疾人个人才艺,也能为王店镇文化事业服务。
基地成立后,在上级残联组织开展的文艺活动及镇业余文工团送戏下乡文艺演出中多次亮相,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基地负责人高峰创作的摄影作品《蜗牛——自己的舞台》在省残联组织举办的摄影比赛中获优秀作品奖,摄影作品《妈妈为什么哭了》获新蓝网“影像海岸线摄影大赛”年度总决赛优秀奖,小品《进城》获市、区残联评比一等奖。会员王佳艳创作的瓶画《家乡的河》获市优秀作品奖。会员任一多的摄影作品《古镇掠影》获区残疾人摄影展优胜奖等等。2015年,基地口琴队还应邀参加上海口琴会八十周年专场音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