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正往智能分类回收箱里扔垃圾(照片由临海市环境卫生管理处提供)。
动动手指,刷刷卡,这是大多数市民的日常生活方式。如今,这种智能型的“效率+服务”模式,开始渗入临海阳光花城小区居民的日常垃圾分类中。
经过近3个月的运行,从领取垃圾袋到投放垃圾,这一揽子的智能化操作,小区居民不仅烂熟于心,就是扔垃圾的习惯多数人也有了180度转变,以前的大袋垃圾扔进一个桶,变成了小袋垃圾扔进不同的可回收、不可回收点。
临海市环境卫生管理处主任陈优林介绍,根据省、市相关部门对垃圾分类工作的要求,临海市正在把阳光花城小区打造成本地第一个省级高标准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其经验将向全市推广。
刷刷卡,回收箱会“芝麻开门”
要推进垃圾分类,离不开硬件支撑。
阳光花城小区的垃圾分类设备主要由三大部分硬件组成:垃圾袋自助发放机、智能分类可回收箱和放置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的传统型垃圾桶。
其中,垃圾袋自助发放机和智能分类可回收箱都设在小区的中心地带,后者是一组蓝色的箱子,4个箱子分别对应纸张、塑料、金属、玻璃,还有一个红色箱子标识有“有害垃圾”字样。另外的绿色和灰色垃圾桶,则放在每幢楼的楼道口。
“考虑到易腐和其他垃圾的量比较大,可回收垃圾的量相对较小,所以这样设置。”临海市伟星物业管理有限公司阳光花城小区项目经理何贤广介绍,今年4月正式开始运行智能化分类后,他们就为每户居民分发了一张专属的智能卡。
这张卡片,就相当于每个家庭的垃圾专属“身份证”,居民每月可凭卡领取易腐垃圾袋和其他垃圾袋。
在投放可回收垃圾时,也是先刷卡,再按下相应按钮,这时分类回收箱就会“芝麻开门”。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则由居民自觉分类投放。也就是说,相比以前,大家扔垃圾至少要跑两个点。
何贤广告诉记者,刚开始一些业主不是太适应,常常忘了刷卡,一个半月后,大家都已经能很好地适应这种新的投放方式。同时,手机微信公众号也能帮助业主完成扫码领袋等相关事务。
分类准确率,从40%上升到85%
7月20日上午,小区居民陈奶奶提着一捆整理好的废牛奶箱,走到3号楼下的智能分类回收箱前,十几秒就完成了垃圾投放。被问到会不会投错时,陈奶奶说,这个分类标准一目了然,“不会错的”。
陈奶奶告诉记者,在小区搞智能垃圾分类前,家里就已经在分类了,有专门收集纸的袋子,有专放瓶子的垃圾桶,还有专放厨房垃圾的,“小区里搞了垃圾分类后,就按照现在的标准来分,玻璃归玻璃,塑料归塑料,这样更科学,打扫房间也方便。这组箱子,家里孙子孙女都很喜欢。”
从何贤广的观察来看,整个小区的垃圾分类准确率经历了一个由低到高的渐进过程,根据统计,第一个月的准确率是40%左右,第二个月提高到60%以上,第三个月达到了85%。
“有几样垃圾居民容易分错,用过的纸很多人会把它放到纸张回收箱,其实它已经属于其他垃圾。还有灯管,一些居民会放到玻璃回收区,但有毒有害区才是它该去的地方。”何贤广说,针对分类情况,他们组建了一个督导团队,对业主的分类进行一对一指导。
另外,每个垃圾袋上有二维码,可以进行追溯。“如果分错次数多了,我们就会上门对业主进行指导。”何贤广说。
“大部分人学一两次就会了,有不懂的就找物业咨询。”业主许女士说,她的孩子也会来体验,现在错误率很低。
垃圾倒得好,就有福利拿
从开始运行到现在,不过3个月左右,就达到全员参与,准确率大幅上升的成果。这么神速的变化是通过什么办法实现的?
何贤广说,要把垃圾分类做下去,居民的积极性很重要。为调动大家积极性,智能分类可回收系统有激励机制,业主把垃圾放进可回收箱后,箱体会自动称重,每100克得10个积分,达到一定积分可以兑换肥皂、毛巾等日用品。
“大部分业主都拿积分换了垃圾袋。”何贤广说,除了后期激励,前期预热铺垫很重要。
其实,阳光花城小区的智能分类回收箱在今年2月就安装上了。“当时好多居民就在琢磨这箱子的用法,我们也发了很多垃圾分类宣传册,让大家心里有个数。”何贤广说,之后,物业还利用各类节日活动并邀请志愿者团队进行劝导,培养大家的分类意识。
对于阳光花城垃圾分类目前的成效,陈优林说:“的确是在意料之外。根本上还是得益于管理部门、社区、物业和广大居民的良好配合。”
陈优林介绍,今年他们将在临海建立55个垃圾分类示范点,包括示范单位、示范学校、示范市场等,同时着手购买第三方服务,实现多方位多渠道的垃圾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