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浙江本地 > 台州  正文

台州撤地设市近24年 把市区打造成台州“首善之区”
2018-05-14 09:32:13 来源: 台州日报 黄保才

  上周四五,台州市委围绕市区如何发挥龙头作用,加快融合发展、赶超发展、高质量发展,进行专题调研,并召开座谈会。会上提出,市区是全市的龙头,应当是发展能级最高、综合竞争力最强、城市形象最好、公共服务最优的地方。这“四个最”,就是市区作为台州“首善之区”的核心要义。“应当是”说明现在还不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只有上下同心勠力,才能及早实现美好愿景。

  “首善之区”,就是最好的区域。台州撤地设市近24年,历届市委市政府潜心谋划、孜孜以求的,即是市区做大做强,成为集聚度和辐射力均强的台州中心高地。事实上这些年,市区长高长大,变美变靓,作为一个地级市中心城区的地位与魅力日益凸现。但作为全国少有的组团式城市,台州市区发展先天不足、乏善可鉴,只有因地制宜,尽可能探索一条服台州水土的建设发展路径。

  现实的矛盾在于,市区崛起的速度和质量,与其担负的龙头引领功能不相匹配,具体表现在经济实力还不够强:中心城市生产总值在全市占比,与标杆城市温州、绍兴相较,分别差4个、8个百分点;体制机制还不够顺:财权事权不够匹配、政策落实不够到位、运行机制不够顺畅;发展层次还不够高:产城融合度较低,产业结构偏传统,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培育不足,至今还没有国家级产业平台;公共服务不够优,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滞后,最好的高中和医院都不在市区,市区三甲医院仅有1家;城市形象还不够美,城乡规划层次低、半城市化现象突出、城市建管水平低等“缺憾”明显;基础设施网络还不够全,三区路网联通衔接不够顺畅,立交通行方式很少,局部堵点较多。市区垃圾处理设施、污水管网、地下空间开发建设等都相对滞后。

  这六个不够,是用首善标准衡量出的台州市区发展短板,必须下大决心补齐;也是当前迈向首善之区的一块一块“绊脚石”,必须花大力气搬掉。作为组团式城市,优势是发展空间大,但不能三区各建一座城,也不能不顾城市功能布局的科学性、协调性,生硬连接或“摊大饼式”建设发展了事。这次市区发展座谈会提出,“总的要打造组团特色鲜明、疏朗有致、开合有度的海湾型都市”“全市的精华要在市区,市区理应是全市发展品质最高的地方,也应当是“美丽台州”的核心区”。这是对市区发展最清晰、最具体的定位,也昭示发展需要更前瞻的眼光、更统一的规划、更高超的艺术。

  现实与目标之间的距离,就是我们抓工作的着力点。台州市区要迈向“首善之区”,市委在这次座谈会上,提出了六条要求:加快融合进程,实现一体发展;突出龙头引领,实现争先发展;坚持以质取胜,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国际眼光,实现开放发展;提升首善标准,实现平安发展;强化全局意识,实现合力发展。这些要求,贯穿于城市规划布局、市区深化改革、市区产业发展、市区基础建设、市区社会事业发展、城市治理等方面的工作,具有鲜明的方向性、严肃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台州市区要迈向“首善之区”,关键在于各级领导特别是三区领导,要解放思想、站高方位,既立足当下,又着眼长远,树立市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意识,跳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看发展,切实拉高标杆,争先进位,赶超跨越;要上下左右合心合力合拍,一条心、一盘棋抓市区发展,遇到问题要积极主动配合、及时协调解决。只有把事关市区发展的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才能推动市区早日成为台州“首善之区”。

标签: 勠;市区;首善之区;台州市;龙头;座谈会;能级;综合竞争力;标杆;组团式城市
编辑: 贾晓雯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