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这项试点走在全国前列 施肥新技术将全面推广
2019-06-22 09:18:58
来源: 绍兴日报 记者 周国勇 通讯员 赵仙芳 芦 燕

  昨天,位于诸暨市王家井镇沿江新村的省级粮食生产功能区核心区迎来了一群客人。尽管天下着大雨,但大家仍沿着田塍边走边看。

  当天,全省早稻绿色高产高效暨机械侧深施肥技术现场观摩会在这里举行。诸暨市的水稻施肥新技术吸引了省农业农村厅及省内各地农技部门、水稻侧深施肥项目单位的专家们。

  省内最早试点试验

  昨天上午,在沿江新村沿余家庭农场的最后一块单季水稻田里,几台机械正来回穿梭。这些机械乍看跟普通插秧机没什么区别,但实际上可以同步完成两项操作:插种秧苗和施肥。这种“神操作”吸引了与会人员的目光,大家在仔细观摩的同时,不时举起手机拍照。

  隔壁的田块里,是已进入抽穗期的早稻。为观察不同施肥模式下的生长情况,田块被分成了常规施肥、复合肥侧深施肥、缓控释肥侧深施肥等不同区块,巧妙的对比试验同样引发了“围观”热潮。

  作为一项施肥新技术,诸暨能在侧深施肥上形成可看可学的经验,跟这几年的持续探索有关。

  早在2017年,诸暨市农业部门就与中国水稻研究所、省农科院环境资源与土壤肥料研究所等开展合作,率先启动了由上述科研团队研发的侧深施肥技术试点工作,系全省最早开启水稻施肥革命的县域。

  今年,诸暨市采用侧深施肥技术的早稻种植面积达到2000亩,单季晚稻达到1500亩。其中沿余家庭农场将其中250亩早稻田的基肥换成缓控释肥,成为省内首个缓控释肥侧深施肥试验示范区。

  插种施肥同步完成

  诸暨市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张耿苗介绍说,跟一般的插秧机相比,侧深施肥机多了一个施肥机和肥料斗,机器在插种的同时,能自动在每株秧苗边上将肥料埋进土里面,水平距离每株秧苗2~5厘米,深度在地表以下3~5厘米,故名“侧深施肥”。

  按照农事操作要求,无论是种植早稻,还是晚稻,水田翻耕平整后,得先施一遍基肥,再进行插秧。张耿苗说,常规人工撒施的话,效率低、肥料用量难以控制不说,还往往不均匀。另外脚踩过后还会使水田坑坑洼洼,容易造成“高起的地方长草、凹陷的地方苗被淹死”的情况。而侧深施肥较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我们从2017年开始使用这项技术,肥料和人力成本下来了,但水稻产量却没降。去年我们早稻、连作晚稻两季水稻的平均亩产合计达到1200公斤左右,稳产增效效果明显。”诸暨沿余家庭农场负责人宣萍说,今年再次扩大了施肥新模式的应用面积。

  诸暨经验将全面推广

  诸暨的监测统计显示,跟常规人工施肥相比,侧深施肥平均每亩可节省肥料10%左右,如使用缓控释肥则可平均节省25%以上,折算下来,平均每亩可减少综合成本30元以上。“这跟我们的预期基本一致。”侧深施肥技术核心研发成员、省农科院环土所副研究员王强说。

  “长期以来,我国的水稻高产主要靠施肥来实现。生产同样多的稻谷,我们比日本多施用了60~70%的氮肥,造成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是不可持续的。”中国水稻研究所专家朱德峰说,国家提出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的就是优质、绿色,“在这种背景下,大力试点示范侧深施肥技术就显得非常迫切和重要。”

  “水稻机插同步侧深施肥+缓控施肥的技术,在国内还是个新事物,属于农机、农艺相结合比较成功的一个范例。”在农业农村部科学施肥专家组成员、浙江大学教授吴良欢看来,该技术模式最大的好处就是省工节本,并且可以有效减少化肥用量,减轻农业面源污染,使水稻生产更高效、更绿色。

  “作为全国重大农技推广项目,侧深施肥现在到了全面试验示范的阶段,而诸暨的成功试点,为把该技术推广到全省甚至全国提供了‘诸暨经验’。”省农技推广中心主任王岳钧称赞道。

标签:施肥;诸暨市;诸暨;赵仙芳;通讯员
编辑:凌鑫
精彩推荐
浙江在线地方中心版权所有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浙江本地 > 绍兴  正文

诸暨这项试点走在全国前列 施肥新技术将全面推广
2019-06-22 09:18:58 来源: 绍兴日报 记者 周国勇 通讯员 赵仙芳 芦 燕

  昨天,位于诸暨市王家井镇沿江新村的省级粮食生产功能区核心区迎来了一群客人。尽管天下着大雨,但大家仍沿着田塍边走边看。

  当天,全省早稻绿色高产高效暨机械侧深施肥技术现场观摩会在这里举行。诸暨市的水稻施肥新技术吸引了省农业农村厅及省内各地农技部门、水稻侧深施肥项目单位的专家们。

  省内最早试点试验

  昨天上午,在沿江新村沿余家庭农场的最后一块单季水稻田里,几台机械正来回穿梭。这些机械乍看跟普通插秧机没什么区别,但实际上可以同步完成两项操作:插种秧苗和施肥。这种“神操作”吸引了与会人员的目光,大家在仔细观摩的同时,不时举起手机拍照。

  隔壁的田块里,是已进入抽穗期的早稻。为观察不同施肥模式下的生长情况,田块被分成了常规施肥、复合肥侧深施肥、缓控释肥侧深施肥等不同区块,巧妙的对比试验同样引发了“围观”热潮。

  作为一项施肥新技术,诸暨能在侧深施肥上形成可看可学的经验,跟这几年的持续探索有关。

  早在2017年,诸暨市农业部门就与中国水稻研究所、省农科院环境资源与土壤肥料研究所等开展合作,率先启动了由上述科研团队研发的侧深施肥技术试点工作,系全省最早开启水稻施肥革命的县域。

  今年,诸暨市采用侧深施肥技术的早稻种植面积达到2000亩,单季晚稻达到1500亩。其中沿余家庭农场将其中250亩早稻田的基肥换成缓控释肥,成为省内首个缓控释肥侧深施肥试验示范区。

  插种施肥同步完成

  诸暨市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张耿苗介绍说,跟一般的插秧机相比,侧深施肥机多了一个施肥机和肥料斗,机器在插种的同时,能自动在每株秧苗边上将肥料埋进土里面,水平距离每株秧苗2~5厘米,深度在地表以下3~5厘米,故名“侧深施肥”。

  按照农事操作要求,无论是种植早稻,还是晚稻,水田翻耕平整后,得先施一遍基肥,再进行插秧。张耿苗说,常规人工撒施的话,效率低、肥料用量难以控制不说,还往往不均匀。另外脚踩过后还会使水田坑坑洼洼,容易造成“高起的地方长草、凹陷的地方苗被淹死”的情况。而侧深施肥较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我们从2017年开始使用这项技术,肥料和人力成本下来了,但水稻产量却没降。去年我们早稻、连作晚稻两季水稻的平均亩产合计达到1200公斤左右,稳产增效效果明显。”诸暨沿余家庭农场负责人宣萍说,今年再次扩大了施肥新模式的应用面积。

  诸暨经验将全面推广

  诸暨的监测统计显示,跟常规人工施肥相比,侧深施肥平均每亩可节省肥料10%左右,如使用缓控释肥则可平均节省25%以上,折算下来,平均每亩可减少综合成本30元以上。“这跟我们的预期基本一致。”侧深施肥技术核心研发成员、省农科院环土所副研究员王强说。

  “长期以来,我国的水稻高产主要靠施肥来实现。生产同样多的稻谷,我们比日本多施用了60~70%的氮肥,造成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是不可持续的。”中国水稻研究所专家朱德峰说,国家提出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的就是优质、绿色,“在这种背景下,大力试点示范侧深施肥技术就显得非常迫切和重要。”

  “水稻机插同步侧深施肥+缓控施肥的技术,在国内还是个新事物,属于农机、农艺相结合比较成功的一个范例。”在农业农村部科学施肥专家组成员、浙江大学教授吴良欢看来,该技术模式最大的好处就是省工节本,并且可以有效减少化肥用量,减轻农业面源污染,使水稻生产更高效、更绿色。

  “作为全国重大农技推广项目,侧深施肥现在到了全面试验示范的阶段,而诸暨的成功试点,为把该技术推广到全省甚至全国提供了‘诸暨经验’。”省农技推广中心主任王岳钧称赞道。

标签: 施肥;诸暨市;诸暨;赵仙芳;通讯员
编辑: 凌鑫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