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长孙、鲁迅基金会会长周令飞
在4月12日的“绍兴市打造文旅融合样板地”启动仪式上,绍兴提出要全力打造全国文旅融合样板地,引起省内外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专家、学者们在发言时,都提到“文学之城”这个热词。鲁迅长孙、鲁迅基金会会长周令飞在会上提出的“打造世界文学之城,绍兴还在等什么?”,更是令人深思。
A
打造文学之城
绍兴还要左顾右盼吗?
“文化和旅游是一对孪生兄弟,旅游旺盛之地,一定有着强大的文化气场。有文化的地方,不愁做不成旅游。1000年前,绍兴这块土地上,文人墨客如云,人们来此赏稽山镜水,探先贤足迹,品绍兴老酒,形成了以绍兴为中心的浙东唐诗之路。由此可见,文旅结合,我们的前人早就在做,只是在国际上,别人把文旅融合做成了一篇大文章。”
鲁迅长孙周令飞说,绍兴是座千年文化古城,文化的基因和积淀天下少有,文旅融合,一定会给绍兴发展带来巨大动力,前程可期。不过,绍兴的文旅融合起步虽早,后劲却略显不足,当一些地方已进入文旅4.0、5.0阶段时,绍兴还停留在2.0的档位,新时代的绍兴,要走在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前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想把绍兴打造成中外闻名的新世纪文化名城,得下大决心,需要全民参与,需要慢工出细活,要打持久战。20年来,绍兴文化和旅游做过诸多探索,20年前就成立了绍兴文旅集团,打造了一个响当当的鲁迅故里,当年风光无限,全国各地都来绍兴取经,转瞬间故里满天下,绍兴俨然是全国文旅的排头兵。不过20年后,浙江范围内的乌镇、横店等渐渐后来居上,今日绍兴,已到了新世纪再出发的重要时刻。“千年古城如何再出发?我也一直在苦苦思考,我的建议仍然十年如一日:千选万选,打造‘文学之城’,是绍兴的首选。”周令飞说。
周令飞认为,绍兴是中国最早的诗歌诞生地,是中国文学的奠基地,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圣地。自古以来绍兴文学大家辈出,鲁迅是中国绵延万里文学山脉中的高峰,其国内外影响力无人能比。从近年来鲁迅与世界文豪的“大师对话”活动中,可以自豪地概括,论世界知名度,论当代社会影响力,鲁迅是无可比拟的存在,而绍兴作为鲁迅的故乡,作为历代文学名人的聚集地,称为“文学之城”,当之无愧。
“文学是文化之母、文化的基石,‘文学之城’代表的不仅是文学上的高度,更是思想上的高度,精神上的高度,文化上的高度,这是一个至高无上的称谓,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放弃这个荣誉和大IP,放弃这个名字背后所蕴含的传统文学、网络文学、戏剧文学、影视文学的文化产能,放弃全世界数十亿文学粉丝的庞大客群,放弃绍兴进入世界视野的大好机遇呢?‘文学之城’的桂冠就在眼前,绍兴还要左顾右盼吗?时不我待,放开胆识和魄力去摘取这顶桂冠,让它成为我们的资本和荣耀。”周令飞说。
周令飞表示:“五年多来,鲁迅基金会正在持续做‘大师对话’国际交流活动和鲁迅青少年文学奖,正在建设鲁迅与世界研究基地和亚洲左翼文化文献库,正在计划世界文学大会和百年经典文学谷,我们还在和国内外几十所大学机构合作,只要绍兴下决心,我们愿意将这些资源拿出来和绍兴分享。”
B
对标未来
绍兴还要做什么?
“文旅融合,要对标未来。文旅空间,要承载相对应的内容。绍兴早就有‘文学之城’风姿绰约的倩影,现在做的是让她逼近。”周令飞这样说。
在周令飞看来,绍兴打造“文学之城”,要软硬两手都抓。硬件上,鲁迅故里的文旅区块已饱和,要扩容。鲁迅故里游人多消费少,不过夜,因为消费的内容少、设施少,留下的理由少。为此,鲁迅故里首先需要扩大面积,规划文学新动线、把改东进西出的单行道变为循环路线;增加硬件场馆和各色商铺,安排充足的文化消费内容。鲁迅故里还要向南北扩展,可以先从政府的、国有的房舍开始布点,再逐步动迁民居。假如能搬掉挡在南侧的公寓那就更好了,整个鲁迅故里就此可以盘活。另一个硬件,就是要做好水的文章。绍兴水乡是旅游瑰宝,现在却有许多水域处于闲置状态。周令飞建议,加快绍兴老城与乡间的水路建设,改良交通工具,让鲁迅外婆家的孙端和陶堰等水乡湿地,加入到绍兴的文旅阵容,这样不仅扩大腹地,增加留客的内涵,还能帮助村镇提高收入。这个硬件打造成功,“中国威尼斯”的牌子就擦亮了,文学产业基地就能真正落户绍兴。而软件上也要升级。
周令飞认为,古城光现代化不行,重在时代化,时代化就是让绍兴文化与时代特征相结合,做到“天人合一”。比如景区,要有参与、互动和体验。比如绍兴三乌、三缸文化,升级改造更是刻不容缓。绍兴完全可以换一个思路,用文化去激发产品的活力。眼下,绍兴需要加快产品文化含量的步伐,与此同时,绍兴老城内和鲁迅故里的业态也要大幅度调整和引进,文旅业态还有很大发展空间,要紧扣文学主题,建立鲁迅家博物馆、多建小型纪念馆、新美术馆、特色书店、文学剧场等等,老城和水乡要优先把包含文学元素的手工艺、非遗、文创店、会馆、酒吧、茶咖、餐饮小吃等,有意识地引进来辅导落地,使文学融入休闲生活,让年轻人喜欢,让中老年人回味,让老外感受。
当然,文化名城的管理也在软件升级的范畴。走到世界上那些让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的城镇,无不是几十年养成的。视觉上:绿化环境、城乡花园化、房子店招有个性、商品包装有文化;听觉上:说话轻声、谈吐有礼貌、景区有音乐、乡间有鸟叫;味觉上:吃水乡菜、品绍兴酒、越菜新做;嗅觉上:清新空气,引进四季芳香植物、改良梅干菜、臭豆腐加工包装;心情上:美丽、舒适、恬静、慢节奏,令游客流连忘返;人才上:优秀的城市需要优秀人才,给在外的名士乡贤、专家学者一个“分时回乡”计划,建设“乡情站点”,让他们安心返乡调研,出谋划策。
周令飞说:“绍兴是文学圣地,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泉。绍兴文旅相融,必须靠文学去激活。大禹、王羲之、王阳明、鲁迅等先贤为绍兴城市奠定了‘世界文学之城’的标杆。今天这个标杆,要我们高高地树起。绍兴,你还在等什么?”
C
文旅融合样板地
首先要成为“文学之城”
周令飞提出,绍兴应该打造“中国鲁迅故里,世界文学之都”,建设国际文化名城,争创联合国创意与可持续发展“文学之都”称号,结交全世界100多个文学同好城市,打造“大师对话”中国总部,使绍兴成为中国文旅融合示范地.。他的说法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共鸣。
其实,“文学之城”早已在绍兴许多文化人的心中生根,很多人还一直为之努力。出生在绍兴的网络作家莲青漪,因此而写下了《狼毫小笔》小说,并以此小说打造网红文学旅游IP。
莲青漪认为,文化旅游的核心在于旅游地的文化价值通过旅游形式得以被体验、被感知、被流传,而以资本、创意和科技为驱动的文旅产业2.0时代中,文化旅游IP的打造更加多元而迅速。因地制宜打造出具有差异化体验的旅游产品,让旅游产业进一步升级为景区文化的符号,是文化旅游项目IP成长的必经之路。利用网络文学,打造旅游IP,也能为绍兴“文学之城”助力。
绍兴是一个富有文学气质的城市,许多文旅融合的项目也都与文学相关,用文学激活绍兴的文化和旅游,是文旅融合的一个大题目、大工程。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何俊杰说,在绍兴打造的“大运河文化带”里,文学的元素,如同浪花,荡漾在运河之畔。绍兴许多文学家也都生活在运河边,至今还保存着他们的故居。大运河是世界文化遗产,如何让运河边的文学元素,也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亮点?这是绍兴要努力去做的事。在“唐诗之路文化带”中,随处可见闪光的文学“瓷片”和秀丽的山水风光,如何将他们融合成景,串联成线,融合成片,形成一个文学旅游带和文化大产业?这也是绍兴正在做的事。而越国古都、圣地兰亭这两个文化旅游IP,本身就是人们向往的文学朝圣地。鲁迅故居更是鲁迅文学实景地。鲁迅笔下的很多作品都能在绍兴找到实景,这个巨大的实景地更是“文化之城”的基石。
何俊杰说,绍兴秀丽的山水、丰富的人文以及民俗民情,都是文学之城的组成部分,可以说,打造“世界文学之城”,绍兴真的有料、有戏,也有基础。绍兴要成为全国的文旅融合样板地,首先就要成为人人向往的“文学之城”。
鲁迅长孙、鲁迅基金会会长周令飞
在4月12日的“绍兴市打造文旅融合样板地”启动仪式上,绍兴提出要全力打造全国文旅融合样板地,引起省内外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专家、学者们在发言时,都提到“文学之城”这个热词。鲁迅长孙、鲁迅基金会会长周令飞在会上提出的“打造世界文学之城,绍兴还在等什么?”,更是令人深思。
A
打造文学之城
绍兴还要左顾右盼吗?
“文化和旅游是一对孪生兄弟,旅游旺盛之地,一定有着强大的文化气场。有文化的地方,不愁做不成旅游。1000年前,绍兴这块土地上,文人墨客如云,人们来此赏稽山镜水,探先贤足迹,品绍兴老酒,形成了以绍兴为中心的浙东唐诗之路。由此可见,文旅结合,我们的前人早就在做,只是在国际上,别人把文旅融合做成了一篇大文章。”
鲁迅长孙周令飞说,绍兴是座千年文化古城,文化的基因和积淀天下少有,文旅融合,一定会给绍兴发展带来巨大动力,前程可期。不过,绍兴的文旅融合起步虽早,后劲却略显不足,当一些地方已进入文旅4.0、5.0阶段时,绍兴还停留在2.0的档位,新时代的绍兴,要走在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前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想把绍兴打造成中外闻名的新世纪文化名城,得下大决心,需要全民参与,需要慢工出细活,要打持久战。20年来,绍兴文化和旅游做过诸多探索,20年前就成立了绍兴文旅集团,打造了一个响当当的鲁迅故里,当年风光无限,全国各地都来绍兴取经,转瞬间故里满天下,绍兴俨然是全国文旅的排头兵。不过20年后,浙江范围内的乌镇、横店等渐渐后来居上,今日绍兴,已到了新世纪再出发的重要时刻。“千年古城如何再出发?我也一直在苦苦思考,我的建议仍然十年如一日:千选万选,打造‘文学之城’,是绍兴的首选。”周令飞说。
周令飞认为,绍兴是中国最早的诗歌诞生地,是中国文学的奠基地,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圣地。自古以来绍兴文学大家辈出,鲁迅是中国绵延万里文学山脉中的高峰,其国内外影响力无人能比。从近年来鲁迅与世界文豪的“大师对话”活动中,可以自豪地概括,论世界知名度,论当代社会影响力,鲁迅是无可比拟的存在,而绍兴作为鲁迅的故乡,作为历代文学名人的聚集地,称为“文学之城”,当之无愧。
“文学是文化之母、文化的基石,‘文学之城’代表的不仅是文学上的高度,更是思想上的高度,精神上的高度,文化上的高度,这是一个至高无上的称谓,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放弃这个荣誉和大IP,放弃这个名字背后所蕴含的传统文学、网络文学、戏剧文学、影视文学的文化产能,放弃全世界数十亿文学粉丝的庞大客群,放弃绍兴进入世界视野的大好机遇呢?‘文学之城’的桂冠就在眼前,绍兴还要左顾右盼吗?时不我待,放开胆识和魄力去摘取这顶桂冠,让它成为我们的资本和荣耀。”周令飞说。
周令飞表示:“五年多来,鲁迅基金会正在持续做‘大师对话’国际交流活动和鲁迅青少年文学奖,正在建设鲁迅与世界研究基地和亚洲左翼文化文献库,正在计划世界文学大会和百年经典文学谷,我们还在和国内外几十所大学机构合作,只要绍兴下决心,我们愿意将这些资源拿出来和绍兴分享。”
B
对标未来
绍兴还要做什么?
“文旅融合,要对标未来。文旅空间,要承载相对应的内容。绍兴早就有‘文学之城’风姿绰约的倩影,现在做的是让她逼近。”周令飞这样说。
在周令飞看来,绍兴打造“文学之城”,要软硬两手都抓。硬件上,鲁迅故里的文旅区块已饱和,要扩容。鲁迅故里游人多消费少,不过夜,因为消费的内容少、设施少,留下的理由少。为此,鲁迅故里首先需要扩大面积,规划文学新动线、把改东进西出的单行道变为循环路线;增加硬件场馆和各色商铺,安排充足的文化消费内容。鲁迅故里还要向南北扩展,可以先从政府的、国有的房舍开始布点,再逐步动迁民居。假如能搬掉挡在南侧的公寓那就更好了,整个鲁迅故里就此可以盘活。另一个硬件,就是要做好水的文章。绍兴水乡是旅游瑰宝,现在却有许多水域处于闲置状态。周令飞建议,加快绍兴老城与乡间的水路建设,改良交通工具,让鲁迅外婆家的孙端和陶堰等水乡湿地,加入到绍兴的文旅阵容,这样不仅扩大腹地,增加留客的内涵,还能帮助村镇提高收入。这个硬件打造成功,“中国威尼斯”的牌子就擦亮了,文学产业基地就能真正落户绍兴。而软件上也要升级。
周令飞认为,古城光现代化不行,重在时代化,时代化就是让绍兴文化与时代特征相结合,做到“天人合一”。比如景区,要有参与、互动和体验。比如绍兴三乌、三缸文化,升级改造更是刻不容缓。绍兴完全可以换一个思路,用文化去激发产品的活力。眼下,绍兴需要加快产品文化含量的步伐,与此同时,绍兴老城内和鲁迅故里的业态也要大幅度调整和引进,文旅业态还有很大发展空间,要紧扣文学主题,建立鲁迅家博物馆、多建小型纪念馆、新美术馆、特色书店、文学剧场等等,老城和水乡要优先把包含文学元素的手工艺、非遗、文创店、会馆、酒吧、茶咖、餐饮小吃等,有意识地引进来辅导落地,使文学融入休闲生活,让年轻人喜欢,让中老年人回味,让老外感受。
当然,文化名城的管理也在软件升级的范畴。走到世界上那些让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的城镇,无不是几十年养成的。视觉上:绿化环境、城乡花园化、房子店招有个性、商品包装有文化;听觉上:说话轻声、谈吐有礼貌、景区有音乐、乡间有鸟叫;味觉上:吃水乡菜、品绍兴酒、越菜新做;嗅觉上:清新空气,引进四季芳香植物、改良梅干菜、臭豆腐加工包装;心情上:美丽、舒适、恬静、慢节奏,令游客流连忘返;人才上:优秀的城市需要优秀人才,给在外的名士乡贤、专家学者一个“分时回乡”计划,建设“乡情站点”,让他们安心返乡调研,出谋划策。
周令飞说:“绍兴是文学圣地,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泉。绍兴文旅相融,必须靠文学去激活。大禹、王羲之、王阳明、鲁迅等先贤为绍兴城市奠定了‘世界文学之城’的标杆。今天这个标杆,要我们高高地树起。绍兴,你还在等什么?”
C
文旅融合样板地
首先要成为“文学之城”
周令飞提出,绍兴应该打造“中国鲁迅故里,世界文学之都”,建设国际文化名城,争创联合国创意与可持续发展“文学之都”称号,结交全世界100多个文学同好城市,打造“大师对话”中国总部,使绍兴成为中国文旅融合示范地.。他的说法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共鸣。
其实,“文学之城”早已在绍兴许多文化人的心中生根,很多人还一直为之努力。出生在绍兴的网络作家莲青漪,因此而写下了《狼毫小笔》小说,并以此小说打造网红文学旅游IP。
莲青漪认为,文化旅游的核心在于旅游地的文化价值通过旅游形式得以被体验、被感知、被流传,而以资本、创意和科技为驱动的文旅产业2.0时代中,文化旅游IP的打造更加多元而迅速。因地制宜打造出具有差异化体验的旅游产品,让旅游产业进一步升级为景区文化的符号,是文化旅游项目IP成长的必经之路。利用网络文学,打造旅游IP,也能为绍兴“文学之城”助力。
绍兴是一个富有文学气质的城市,许多文旅融合的项目也都与文学相关,用文学激活绍兴的文化和旅游,是文旅融合的一个大题目、大工程。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何俊杰说,在绍兴打造的“大运河文化带”里,文学的元素,如同浪花,荡漾在运河之畔。绍兴许多文学家也都生活在运河边,至今还保存着他们的故居。大运河是世界文化遗产,如何让运河边的文学元素,也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亮点?这是绍兴要努力去做的事。在“唐诗之路文化带”中,随处可见闪光的文学“瓷片”和秀丽的山水风光,如何将他们融合成景,串联成线,融合成片,形成一个文学旅游带和文化大产业?这也是绍兴正在做的事。而越国古都、圣地兰亭这两个文化旅游IP,本身就是人们向往的文学朝圣地。鲁迅故居更是鲁迅文学实景地。鲁迅笔下的很多作品都能在绍兴找到实景,这个巨大的实景地更是“文化之城”的基石。
何俊杰说,绍兴秀丽的山水、丰富的人文以及民俗民情,都是文学之城的组成部分,可以说,打造“世界文学之城”,绍兴真的有料、有戏,也有基础。绍兴要成为全国的文旅融合样板地,首先就要成为人人向往的“文学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