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浙江本地 > 绍兴  正文

上虞:探索实践乡贤参与社会治理 做好创新发展文章
2018-11-10 18:18:59 来源: 浙江在线 朱银燕 陈烨 胡斌

  浙江在线11月10日讯(记者 朱银燕 陈烨 胡斌)“上虞名郡,溯自大舜,后妃淑德,娥皇女英,汉有大儒,王充论衡,晋则谢安,东山大隐……”一曲《乡贤赋》,让所有人记住了这个文物之邦。上虞自古文脉悠远,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乡贤。他们或立德,或立功,或立言,或立身。

  依托这一浓厚的历史积淀,上虞区也形成了乡贤参与社会治理的传统。近年来,根据省、市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上虞区更是积极完善、创新工作机制,让丰厚乡贤文化资源成为了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的极大助力。

  目前,依托区乡贤研究会,上虞区已设立9个研究中心,组建20个乡镇街道乡贤参事会、228个村级乡贤参事会,吸收乡贤会员8615名,聘请乡贤顾问685位,形成了乡贤研究会到乡镇街道乡贤参事会和村级乡贤参事会的三级联动,进一步理顺、加强了社会基层治理工作格局。

  虞城元素的乡贤馆,绘就基层治理新蓝图

  上虞是古老的县,年轻的区。上虞建县已有2200多年历史,历史上曾出现“舜会百官”“东山雅聚”“春晖集贤”等三次名人大聚会,孕育出了一大批俊贤硕达,厚植了上虞乡贤文化基础。走在修建一新的上虞乡贤馆,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

  走在上虞乡贤馆,你能看到上虞群贤谱,按照立德不朽、立功垂勋、立言泽世、立身致学“四立”对其进行了归类。在立德不朽板块,这里展示了13位有德之人;在立功垂勋板块,这里有16位建功立业的乡贤;在立言泽世板块,有10位著书立说的乡贤;在立身致学板块,有16位两院院士。

  对于上虞的乡贤文化,一代文豪金庸先生更是了如指掌。20世纪90年代,金庸先生曾到上虞,挥笔写下了一首诗,这首诗中囊括了上虞历史中所有先贤名仕,堪称一绝。多才的上虞人为这首诗谱了曲,创作了《上虞乡贤之歌》,在虞舜大地广为传唱。此外,上虞区还专门创作了《乡贤赋》,歌颂乡贤事迹,弘扬乡贤精神。

  今年是学习推广“枫桥经验”55周年,上虞区认真贯彻、积极践行省、市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始终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创新探索新乡贤+社会治理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5年,在上虞召开的全国创新发展乡贤文化现场交流会上,该模式被誉为“上虞经验”。《光明日报》称之为“上虞现象”,中国伦理学会授予上虞“中国乡贤文化之乡”。各级领导到上虞考察调研指导,对这一做法给予肯定。近年来,上虞还接待了18个省市,84个地区,超过200多批次的考察团前来交流学习。

  上虞的乡贤工作之所以引起全国关注,这离不开上虞历年来不懈的努力。近年来,上虞区把乡贤工作列入区委、区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成立各类联谊联络组织,建立区领导联系走访制度,实施“走出去”策略,加强与乡贤的联谊联络。目前,上虞已在全国10个城市建立虞商联谊会,有会员2000余名;在香港和台北等地建立上虞同乡会,会员近千名。此外,开设《天南地北上虞人》栏目,到访全球50多个地区,采访500多位乡贤,并与1800多位乡贤保持长期联系。

  在“走出去”的同时,上虞区也积极做好“请进来”的准备。不断优化政务环境,全面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出台优惠政策,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另一方面,上虞区也搭建了两大产业园区、四大城市商圈、特色小镇和“四季仙果之旅”等优质发展平台,提升外出乡贤回乡创业的吸引力,为家乡的发展建设献智献力。

  走过乡贤桥,馆内展示了新乡贤参与社会治理的典型人和事。传承乡贤文化、凝聚乡贤力量、发挥乡贤作用,参与社会治理的新模式,这些都为现今“枫桥经验”注入了独特的上虞元素。

  乡贤参与社会治理,卓有成效展现新貌

  每逢梅开时节,漫步在丰惠镇三溪青梅园内,抬头入眼之处尽是盛开的红白梅花,冰枝嫩绿,疏影清雅。漫步在150米长的梅廊中,30余种的新品种梅花,成了梅园内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而“百梅园”也是对应着丰惠的“百名乡贤”。很难想象这个人气旺盛的“旅游村”几年前还是个“封闭村”。

  三溪村家家户户种植青梅,种植面积超过5000亩,每年青梅的销售是村民们最关心的问题。原东溪村的老书记任松根,从1983年成为东溪自然村党支部书记开始,他将自己的一生倾注在这一方故土上,作为青梅收购大户,无论青梅脱销还是滞销,他坚持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村民的青梅,消除村民的后顾之忧。

  青青梅子,拳拳乡情,三溪的乡贤在引进青梅种植技术,带领村民致富;拓宽青梅销售渠道,解决村民困难;挖掘青梅附加价值,发挥青梅功效等方面作了很大的贡献,让村民在这片大自然馈赠的肥沃土壤上,打响了自己的“梅”品牌。

  如今大家见到的东溪,到处是粉刷一新的房屋,造型别致的梅花门牌,溪水穿村而过,民房依山傍水,这也是村里征询了乡贤的意见建议之后,一起在原方案的基础上探讨的,既体现了古村落的古朴宁静,又有新农村的美丽便捷。这是发挥乡贤参事会作用,建立乡贤重大决策征询机制,鼓励广大乡贤为村庄治理献言献策的结果。

  产业兴旺了,村民变富了,居住环境改善了。三溪村有一个“井华池”,虽然现在碧波荡漾、清澈见底,但在改造以前却是一潭死水,杂草丛生,旁边是公共厕所,环境卫生非常糟糕。乡贤王澎新回乡时,看到了这幅场景,立即和村干部商量井华池的整治方案,并主动出资3万元用于改造。如今的井华池在夜晚灯光的照耀下,美不胜收。贤人治村,引导乡贤参与乡村治理,把一批乡土精英和有学识专长、创业经验、社会声望的人才吸引到村干部队伍中来,打造一支百姓喜爱的新乡贤队伍,已成为上虞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领头羊。

  像王澎新一样积极参与农村公益事业的乡贤还有很多,井华池也只是上虞众多基础设施提升方面的一个缩影。一路走来,众多溪桥都是由乡贤出资建造加固的,大大方便了村民的出行。在井华池改造完成后,就有群众提议,要把所有为家乡作出贡献的乡贤记录下来。为此,三溪村在这里设立了一个善行义举榜,张榜公布无私奉献的“最美乡贤”,这也是推进乡风文明的重要载体。

  此外,乡贤在助力乡村振兴,进行创业反哺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上虞很多村民主动提出将闲置农房转租给村里并且尝到了甜头。不仅装修、改造不用他们掏一分钱,按照合同,每年在净收房租的同时,还能参与二次分红,收益每两年还能够递增。这样一来既提升了村庄的美观度,也为村里带来了一定的收益,唤醒“沉睡”资源,释放发展活力。鼓励乡贤反哺回乡创业,推动资金回流、项目回归、信息回传、人才回乡,助力乡村振兴。2017年以来,上虞区共引进各类回归项目69个,到位资金80.2亿元。

  乡贤参与社会治理的典型人和事,也体现在捐资行善。到目前为止,上虞区有160多位乡贤出资的公益基金达到190余个,涉及文化、教育、养老等领域,本金总额超过20亿元,受益人数达30余万人次,被外界誉为“上虞基金现象”。如乡贤张杰40年捐资助学,共为家乡教育捐资1500万,被外界称为“张杰精神”。

  在上虞,还有一个颇具特色的 “乡贤资源人才库”。吸纳退休回乡人员、本村老干部、成功人士,挖掘资历深、阅历广、威望高、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加入调解人才库,共有433人,同时在镇、村设立乡贤调解工作室。在丰惠镇西湖村乡贤调解工作室的马庆田,打出了“马到成功”的基层调解品牌;小越街道小越村乡贤调解室的袁善定,也是乡贤参与基层治理的典型。今年以来,上虞区乡贤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100余起,调解成功率高达98%。

  “乡贤治理·乡警回归” 夯实基层基础新举措

  “陈大伯,您的伤恢复得怎么样了?”近日,绍兴市上虞区公安分局交警大队民警朱勇标专程回了趟丰惠镇西湖村老家,探望一位在交通事故中受伤的同村乡亲。从调取事故监控、协调双方赔偿到建议事故辖区中队更改警示标牌,他全程义务参与处理了这起普通交通事故。在上虞,还有很多像朱勇标一样的返乡“乡警”。

  “枫桥经验”一直是绍兴的金名片、浙江的传家宝,如何把“枫桥经验”继承好、发展好,是上虞区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针对农村基层警力相对薄弱,而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等矛盾纠纷日益多发的现状,上虞公安创新发展“枫桥经验”的公安实践,以上虞独特的乡贤文化和孝德文化为牵引,因势利导推出了“乡警回归”基层社会治理模式。让机关民警回到原籍地,担任农村警务工作指导员,利用他们“人熟、地熟、情况熟”的特点,指导和协助“乡贤”等社会组织和驻村民警做好相关农村警务工作,尽可能把矛盾化解在源头。

  乡警是宣传员、调解员、情报员、治理员,也是服务员。乡警朱勇标,作为一名资深的老交警,他看到农村留守老人较多,且普遍文明交通出行的观念薄弱,于是在回归村开设了交通安全知识宣传长廊。乡警单华松,双休在家刚巧遇到民警调解纠纷长时间没有进展,纠纷双方互不相让,他以邻里的身份介入其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双方握手言和。

  此外,上虞区还建立了“虞籍乡警”库,联系工作在区外的上虞籍民警,邀请他们共同为家乡的治理出谋划策。同时,针对民警日常多数居住在社区的现状,上虞区鼓励民警为小区星级评定工作开展“管家式”服务。

  “警心系乡土,共耕平安地”。目前,上虞区建立“每月至少回一次村、联系一次村干部、沟通一次驻村民警”的日常管理机制,从原先73位乡警回归到35个原籍地村居,到如今拓展到678位乡警回归到365个原籍地村居,基本实现了村村有乡警。像这样的基层警务单元模式已覆盖上虞区各乡镇街道,并融入镇街“四个平台”,初步实现了社会治理的重心下移。

  上虞的实践已经证明,新乡贤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如何让乡贤工作薪火相传,上虞已经在思考探索,并着手开展新乡贤培育工作。通过开展“寻根之旅”,让在境外的乡贤下一代不忘上虞血脉。推出新乡贤培育“青蓝工程”,依托上虞乡贤文化资源,通过老一辈乡贤带出新一辈乡贤,让乡贤文化、乡贤精神深植于年轻一代的血脉之中,实现“青蓝”相继青胜蓝,乡风贤德代代传。同时,上虞区积极开展乡贤文化进校园,将乡贤文化元素融入到校园环境建设,开设乡贤精神规定课目,举办各类乡贤纪念活动、主题活动,让乡贤文化根植于下一代。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留住了乡愁,也留着了乡贤。而乡贤文化,在“创新之区、品质之城”的建设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以乡贤文化促进基层社会治理,上虞始终在谱写创新发展新篇章。

  (本版图片由上虞区委政法委提供)

标签: 乡贤;上虞;治理;枫桥经验;青梅;基层;立功;调解;村民;东山
编辑: 郑胜颖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