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浙江本地 > 绍兴  正文

绍兴:今年以来共捣毁47个“套路贷”犯罪团伙
2018-07-24 10:33:16 来源: 绍兴日报 胡安娜 阮伟萍

  原本只是想借数千元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怎知一个月后还款金额变成了数十万元;签下2000元的借款欠条,实际接到手的现金只有700元……一个个匪夷所思的案件背后,是一张张以借贷为名非法牟利的犯罪网络。昨天上午,市公安局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了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开展打击“套路贷”犯罪行动的相关情况,揭开了众多隐藏在借贷纠纷表象背后的犯罪黑幕。

  今年绍兴市有数千人上当

  以借贷为名非法牟利的违法犯罪活动,俗称“套路贷”。

  记者在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以来,绍兴市公安机关通过开展多波次集中抓捕行动,以专案专办形式,共捣毁了“套路贷”犯罪团伙47个,对344人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共扣押、冻结各类涉案资产800余万元,发现受害人数千人,破获各类刑事案件362起。  

  今年1月26日,温州一家医院内,20岁的绍兴籍大学生小梁因为服用剧毒药物,永远闭上了眼睛。绍兴警方接到报案后,循线追踪,在阿里安全专案团队的助力下,成功破案,一举抓获“套路贷”犯罪嫌疑人61名,涉案金额近一个亿。

  2月6日,市公安局组织全市公安机关开展打击“套路贷”犯罪的首次集中抓捕行动。当日,抓获犯罪嫌疑人181名,捣毁非法网络借贷公司15家。

  新闻发布会上,市公安部门批露了“套路贷”犯罪的手段和特点,提醒市民要通过正当途径贷款,选择大型、正规、有资质的金融机构,如银行、知名的互联网平台等,不要轻信无金融从业资质的个人、中介、公司及其发布的各类无抵押、免息贷款等广告信息。此外,在签订借款合同时,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知晓借款的金额、利息、违约的条件等相关内容。签订合同后,要将所有的合同文件带离。要保留好借款、还款金额、利息等能够清晰反映自身借款意思表现的证据和凭证,包括往来信息的微信、短信、QQ等内容记录。一旦发现可能遭遇“套路贷”,要及时报警求助,同时告知家人、朋友,避免发生危险。

  “绍兴警方将持续严打‘套路贷’犯罪,同时也希望广大人民群众能积极提供各类违法犯罪线索,通过110报警电话、群蓝星微动力微信公众号等渠道举报犯罪。”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说。

  破获的案件有哪些特点

  绍兴市警方破获的“套路贷”案件,有着鲜明的特点。

  在目标选择上,犯罪嫌疑人一般会选择大学生或二三十岁、家庭条件较好、父母有能力还款的年轻人作为目标。绍兴籍大学生小梁就是其中的目标人选。他曾在网上向非法贷款公司借款,但高额的利息对他而言,根本无力偿还。去年8月和10月,小梁的父母分别帮他还了5万元和10万元的债。今年1月,他在非法贷款公司的债务又利滚利到了10万元。办案民警赵成竹说,案件破获后,在缴获的“米房”“感恩财富”两家涉案公司后台数据中发现,实名注册的信息达70余万条,其中未成年人达到2万人左右,年纪最小的仅15岁。

  犯罪手法之一,是制造虚高借款的假象。非法借贷公司利用受害人急需要借钱的心理,签订虚高的借条。通过扣除违约金、保证金,制造实际到手数百元、虚高借款数千元的假象,让被害人陷入还款的泥沼。“通过对报警人的深入走访,我们发现大多数人在签订借款合同时有‘借一押一’‘借款金额虚高’等情况,实际到手金额大幅缩水。”赵成竹给记者举了个例子,涉嫌的网络贷款公司以一周为期收取利息,受害人借款1000元,实际到手往往只有700元,300元作为首期利息先行扣除,而借条上则注明借款2000元。“按照犯罪嫌疑人的说法,这其中的1000元是押金,逾期之后,每日扣除押金的10%,超过7天未还款,押金全部扣除。”

  犯罪手法之二,是制造单方面违约“事实”。据介绍,当受害人签署借条后,犯罪嫌疑人就会制造单方面违约事实,通过虚假诉讼索要借款和违约金,或者将受害人用来抵押的车辆拖走,索要高额的拖车费、违约金等,甚至采取暴力催讨等手段。

  “相关数据显示,非法借贷服务公司‘米房’一天的借条高达6万余条,日收入超30万元。‘感恩财富’这样的网络贷款公司更是利润惊人。”办案民警杨健哲说,不少贷款公司会建议借款人支付“展期费”可以延期还款,还会推荐受害人到其他的贷款公司借款,将借来的钱补之前的“窟窿”。借贷——还债——再借贷,几次利滚利后,数千元的欠款就滚成了一笔巨款。

  犯罪手法之三,是根据受害者信息实施“软暴力”。“一旦还不上钱,非法贷款公司便会派出催债人员,发送侮辱性的文字短信、图片(一般将受害人照片PS成裸照、老赖照、遗照),甚至是打人的视频,威逼恐吓受害者还款。”杨健哲告诉记者,非法贷款公司根据受害人借款时提供的信息,能够准确分析出受害人日常联系紧密的人群,从而把这些侮辱性的图片、文字发送给受害人的亲友,给这些年轻的受害人不断施加心理压力。

  在侦查过程中,警方还发现,贷款公司之所以能准确根据受害者信息实施“软暴力”,与一些违法的网络科技公司有着密切的关联。上海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有多个APP软件平台,宣称能无需抵押便能快速借贷,并在各大网络论坛、贴吧上大肆宣传。受害者进入这些APP软件平台,便会被要求提供手机号码、身份证信息、个人手持身份证的照片、QQ同步助手密码等等。通过这些信息,APP后台能够获取到受害人的通话记录、通讯录、银行卡、住址、工作单位、工作地址、GPS轨迹、wifi位置信息等。随后,他们将这些信息贩卖给非法网络贷款公司。杨健哲说,截至案件破获,上海的这家网络科技公司通过渠道商非法获取了175万人的个人信息,其中浙江省户籍的个人信息3万条,绍兴本地1500余条。

标签: 借款;套路贷;贷款公司;套路;非法;受害人;市公安局;犯罪;全市公安机关;犯罪嫌疑人
编辑: 贾晓雯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