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浙江本地 > 绍兴  正文

新昌打造浙东唐诗之路精华地 将学术研究与活化工程结合
2018-07-13 09:47:07 来源: 绍兴日报 俞颖颖 孙艺秋

CshKG1tH7DqAaEyHAAEjDneuwik992.jpg

  鼓山公园的天姥阁。通讯员 石磊 摄

  循着孟浩然、王勃、王维、李白、白居易等人的履痕吟踪,重走大名鼎鼎的唐诗之路,感受祖国的美好山河,这是一件令人向往的事情。

  6月下旬,新昌发布了《关于打造“浙东唐诗之路精华地”的实施意见》,拉开唐诗之路活化工程的序幕。

  浙东唐诗之路,指的是晋唐以来文人墨客往来频繁、对唐诗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的一条山水人文旅游线。古人自钱塘江入绍兴镜湖,向南经曹娥江,沿江而行进入剡溪,经新昌沃江、天姥山,最后至天台山的山水人文走廊。它被誉为继“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之后的又一个文化旅游品牌。

  “以前,新昌做了不少有关‘浙东唐诗之路’的学术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今后,我们将把学术研究和活化工程结合起来,同步推进。”新昌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高雪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具体实施中,他们将把“浙东唐诗之路”活化工程和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相结合。

  美诗+美图,重现美景

  由新昌县委宣传部主编的《天姥山唐诗三百首》《浙东唐诗之路研究成果选编》近日正式出版。

  在国内,最早提出“浙东唐诗之路”的是新昌人竺岳兵。1991年,竺岳兵提出“唐诗之路”的概念。1993年,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对“浙东唐诗之路”作了专题论证,并对其正式行文命名。

  竺岳兵在研究中发现,清编《全唐诗》收录的2000余位唐代诗人中,有450多位诗人写了有关天姥山的诗,数量超过1500首。而元辛文房编《唐才子传》收录的278位诗人中,也有170多位诗人将目光锁定过天姥山。

  《天姥山唐诗三百首》收录的是129位唐代诗人写的336首唐诗。诗集以新昌现有风景点(区)为纲目进行编辑,增加了新昌景区的简介,编者还为一些有名的诗句配图,譬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配上天姥山的照片。

  《浙东唐诗之路研究成果选编》,则选取了吕洪年、竺岳兵、郁贤皓等人撰写的论文。

  据悉,新昌还将出版《唐诗之路名胜词典》《天姥山志》《新昌史地·唐诗之路专辑》等一批专著,以提高浙东唐诗之路的知名度。

  “三驿九铺”,古风犹存

  10多年前,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长傅璇琮、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罗哲文等专家,在浙东考察了唐诗之路的精华地段——天姥山古驿道。这条古驿道由会稽山逶迤而来,从嵊州黄泥桥入新昌境,再从新昌直至天台县,穿越新昌县境内的古驿道长90华里。在这条天姥山古驿道上,依稀可见古时的风貌,如班竹村的一条长街、会墅岭的石阶路,在天姥寺至冷水坑的山路上,残留着小石佛铺、关岭铺遗址,以及诸多流传千古的先人遗迹,如桃源仙境和司马悔桥等等。

  “在唐代,水陆主要交通线上都设有驿铺,负责传递公文、接待来往官员食宿,这也成为了‘浙东唐诗之路’的一大重要认证标准。明万历《新昌县志》记载新昌境内有三驿九铺,现在九个铺都已经找到了,其中5个仍然留存,4个需要进一步考证。”高雪军告诉记者。

  据介绍,三驿分别为南明驿、天姥驿、皇渡驿,九铺为市西铺、三溪铺、柘溪铺、小石佛铺、赤土铺、班竹铺、会墅铺、冷水铺、关岭铺。其中的小石佛铺清末曾改建为庵,路廊施茶,至今尚存路廊和民国时的茶碑。

  围绕着这“九铺”,新昌将结合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等载体,建设一批唐诗文化驿站。同时,推进重要节点寺(馆)恢复,在现有大佛寺、南岩寺等著名寺(馆)基础上,修复天姥寺、沃洲山禅院、小石佛等一批重要节点寺(馆)。

  建立智库,加强学术研究

  新昌徐霞客研究会于6月1日成立,而这只是新昌县实施“浙东唐诗之路精华地”研究工程的起点。根据《实施意见》,新昌还将成立天姥山文化研究会、王羲之晚年归隐地研究会、支遁大师研究会等与浙东唐诗之路文化相关的研究会。

  “浙东唐诗之路精华地”与王羲之、支遁大师有什么关系呢?

  “唐代不少诗人入剡就是为了寻访王羲之、谢灵运的遗迹而来。”新昌文史研究者徐跃龙介绍,东晋时,在剡东、沃洲一带聚集着十八名士、十八高僧,王羲之和支遁大师是其中的领军人物,不少唐代诗人正是为寻访先人的遗迹而来。

  徐跃龙说,李白在《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中写道:“此中久延伫,入剡寻王许”,其中的“王”就是指王羲之。

  如今,设在新昌白云书院的王羲之归隐地研究所已经成立并运作,该所还联合新昌史志办推出了《王羲之归隐地研究专辑》。

  “天姥山文化研究会已经在筹备中。”徐跃龙告诉记者。

  除了成立研究会,新昌还将推进智库建设,在全面掌握“浙东唐诗之路”领域专家学者信息的基础上,组建专家智库。

  短评

  续写诗路传奇

  慧 文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描绘了天姥山的非凡气势。

  天姥山在哪里?相信知道的人不多,许多人一直以为天姥山只存在于李白的梦境里。

  其实,天姥山就位于浙江新昌县境内。它在现代声名不够显赫,却是古代文人墨客心中的一座高峰。

  天姥山的古驿道,相传为古代山水诗的开山鼻祖谢灵运所开拓,故又称“谢公道”。后代诗人沿着谢灵运当年的足迹游历吟诵,留下了一大批灿若星河的诗作,尤其是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的《壮游》等千古绝唱,将天姥山推到了一个崇高的境界,成为诗人追求精神自由的乐园。对此,有人说,唐诗之路是一条路,更是一种人文现象。

  然而,就是这么一座神奇的山,却在其后的千余年里沉寂下来,湮没于历史的滚滚红尘之中。

  今天,新昌提出打造“浙东唐诗之路精华地”,且落实专项资金、健全工作机制、建立专家智库,相信它必将为世人打开一扇重新审视这一方山水的窗户——山水诗的发祥地、佛教中国化的中心地、书法艺术的圣地,继而续写天姥山传奇。

标签: 新昌;李白;研究会;古驿道;浙东唐诗之路;智库
编辑: 贾晓雯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