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高楼中享受邻里温情
2019-04-28 15:17:53
来源: 衢州晚报 徐绍俊 胡智晓 郑欣艳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在很多人的童年记忆里,邻居总是特别的存在,过年过节一起分享好吃的,放学后一起玩耍,下班后一起做饭……但如今,随着城市发展,城区的住宅楼越建越多,楼层盖得越来越高,人与人的关系却似乎隔得越来越远。有人说,哪怕是住在同一个小区、同一个单元、同一层楼的居民相互之间还是不了解、不认识、不熟悉。

  但也有一些人,仍然在城市高楼中享受到了往日的邻里温情。近日,记者走访了柯城区多个小区,试图为大家寻找出可供借鉴的“重温旧情”模式。

  保安室成“聊天群”

  “我在这里工作两年多了,不少来来往往的居民都会跟我打声招呼,他们还会坐在保安室一起聊天,很亲切的。”在柯城区府山街道城站社区世通经贸苑小区的保安室里,朱樟求师傅说,刚开始来到该小区,他和居民相互并不熟悉。

  做保安时,居民们来来往往的,有事也都会和朱樟求说一说。“我态度好点,和他们多说说话,他们就愿意多和我聊聊天。”朱樟求说,时间长了,大家对他熟悉了,有些人就会到保安室来和他聊天,“聊的人多了,他们相互之间也就熟悉了。”朱樟求的保安室成了一个“聊天室”,也成了大家相互熟悉的“据点”。

  “大家经常聊天,相互之间就了解情况了,他们在网上购买的快递到了以后,会相互帮忙签收。”朱樟求说,有了“据点”以后,小区居民之间就不再是陌生人了。

  带孩子最能熟悉邻里

  在城站社区南湖世家小区的居民露天运动健身场所,记者远远看见两位老人正带着孙儿休息。

  “女儿和女婿白天都在上班,我过来帮忙带带小孩,因为这块场地人比较多,所以带着小孩到这里玩。”其中一位老人周卸漫说,他刚来这个小区时,也不认识小区的居民,后来经常带着孩子出来“溜达”,碰到其他带孩子的家长,就会让孩子们在一起玩一玩,大人们则在旁边聊聊天,时间久了,自然就和小区里的其他住户熟了起来。

  市民毛女士也表示,以前自己和丈夫一起住在小区时,跟楼上楼下的邻居都不太熟悉。但生了孩子,父母过来帮忙带孩子后,氛围马上不一样了,“爸妈们带着孩子出去转转,楼上楼下就都熟悉了,很神奇。”

  形成小团体最能团结人心

  近段时间,柯城区荷花街道松园社区松园东区9幢楼下异常热闹。

  “我们现在坐的地方原先是乱草丛生的绿化带,如今被社区改造成了休息场地,大家可以坐着聊聊天。”小区居民陆熙岗说,因为场地就在9幢楼下,所以这里自然而然成了9幢居民的聚集地。

  “这幢楼的人有事没事都喜欢到这里坐坐、聊聊,家里的趣事、社区的问题都是热门话题,所以我们特地在一楼准备了很多椅子。”陆熙岗说,有些人虽然搬走了,但也会抽空回到这里坐坐,和大家说说自己的近况。

  而新搬进这幢楼的邻居,他们会邀请对方加入聊天。“新成员”也会融入到大家当中。

  聊得多了,谁家有什么困难,大家都很清楚,相互之间也就能搭上一把手。有时,有居民买了大家具和大家电,因为楼层太高抬不动,其他人都会伸出手帮忙。“现在,我们这幢楼的氛围是整个小区里最好的。”陆熙岗说,现在家里条件好了很多,他也想过搬到更好的小区,但是在这个小区留下了太多回忆,怕一离开,就会想起这些“老邻居”,所以他选择留了下来。

  为了让大家能更加团结在一起,大家在聊天中还达成了共识:当志愿者加入到创文活动中,一起积极维护小区和社区的卫生环境,“这样我们就有同一个目标啦,大家相互之间能聊的话题更多了,感觉也更亲近了。”

  除了居民私底下聊天增进感情,各个社区也在积极“架桥”,拉近邻里关系。有些社区会开展居民、家长及未成年人活动,促进居民交流,也有的社区在小区里新建了各种有礼主题场所,促进邻里交流。

  记者手记

  走进各个小区,总会发现有几位居民坐在一起聊天,可能他们之间认识的时间比较短,但大家都说,只要照面多了,相互之间就会慢慢熟悉起来。无论是遇见时的一个微笑,还是搭把手搬个家具,或是让孩子之间分享一次玩具,都有可能让大家从陌生人变成熟人,甚至是朋友。而这一切的起点,正是在于要有一颗开放、包容和善良的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有礼、有节、有温度。这样,我们就能在新的居住环境中,享受到儿时的邻里情长。

标签:居民;孩子;见习;小区;聊天
编辑:江小来
精彩推荐
浙江在线地方中心版权所有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浙江本地 > 衢州  正文

在城市高楼中享受邻里温情
2019-04-28 15:17:53 来源: 衢州晚报 徐绍俊 胡智晓 郑欣艳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在很多人的童年记忆里,邻居总是特别的存在,过年过节一起分享好吃的,放学后一起玩耍,下班后一起做饭……但如今,随着城市发展,城区的住宅楼越建越多,楼层盖得越来越高,人与人的关系却似乎隔得越来越远。有人说,哪怕是住在同一个小区、同一个单元、同一层楼的居民相互之间还是不了解、不认识、不熟悉。

  但也有一些人,仍然在城市高楼中享受到了往日的邻里温情。近日,记者走访了柯城区多个小区,试图为大家寻找出可供借鉴的“重温旧情”模式。

  保安室成“聊天群”

  “我在这里工作两年多了,不少来来往往的居民都会跟我打声招呼,他们还会坐在保安室一起聊天,很亲切的。”在柯城区府山街道城站社区世通经贸苑小区的保安室里,朱樟求师傅说,刚开始来到该小区,他和居民相互并不熟悉。

  做保安时,居民们来来往往的,有事也都会和朱樟求说一说。“我态度好点,和他们多说说话,他们就愿意多和我聊聊天。”朱樟求说,时间长了,大家对他熟悉了,有些人就会到保安室来和他聊天,“聊的人多了,他们相互之间也就熟悉了。”朱樟求的保安室成了一个“聊天室”,也成了大家相互熟悉的“据点”。

  “大家经常聊天,相互之间就了解情况了,他们在网上购买的快递到了以后,会相互帮忙签收。”朱樟求说,有了“据点”以后,小区居民之间就不再是陌生人了。

  带孩子最能熟悉邻里

  在城站社区南湖世家小区的居民露天运动健身场所,记者远远看见两位老人正带着孙儿休息。

  “女儿和女婿白天都在上班,我过来帮忙带带小孩,因为这块场地人比较多,所以带着小孩到这里玩。”其中一位老人周卸漫说,他刚来这个小区时,也不认识小区的居民,后来经常带着孩子出来“溜达”,碰到其他带孩子的家长,就会让孩子们在一起玩一玩,大人们则在旁边聊聊天,时间久了,自然就和小区里的其他住户熟了起来。

  市民毛女士也表示,以前自己和丈夫一起住在小区时,跟楼上楼下的邻居都不太熟悉。但生了孩子,父母过来帮忙带孩子后,氛围马上不一样了,“爸妈们带着孩子出去转转,楼上楼下就都熟悉了,很神奇。”

  形成小团体最能团结人心

  近段时间,柯城区荷花街道松园社区松园东区9幢楼下异常热闹。

  “我们现在坐的地方原先是乱草丛生的绿化带,如今被社区改造成了休息场地,大家可以坐着聊聊天。”小区居民陆熙岗说,因为场地就在9幢楼下,所以这里自然而然成了9幢居民的聚集地。

  “这幢楼的人有事没事都喜欢到这里坐坐、聊聊,家里的趣事、社区的问题都是热门话题,所以我们特地在一楼准备了很多椅子。”陆熙岗说,有些人虽然搬走了,但也会抽空回到这里坐坐,和大家说说自己的近况。

  而新搬进这幢楼的邻居,他们会邀请对方加入聊天。“新成员”也会融入到大家当中。

  聊得多了,谁家有什么困难,大家都很清楚,相互之间也就能搭上一把手。有时,有居民买了大家具和大家电,因为楼层太高抬不动,其他人都会伸出手帮忙。“现在,我们这幢楼的氛围是整个小区里最好的。”陆熙岗说,现在家里条件好了很多,他也想过搬到更好的小区,但是在这个小区留下了太多回忆,怕一离开,就会想起这些“老邻居”,所以他选择留了下来。

  为了让大家能更加团结在一起,大家在聊天中还达成了共识:当志愿者加入到创文活动中,一起积极维护小区和社区的卫生环境,“这样我们就有同一个目标啦,大家相互之间能聊的话题更多了,感觉也更亲近了。”

  除了居民私底下聊天增进感情,各个社区也在积极“架桥”,拉近邻里关系。有些社区会开展居民、家长及未成年人活动,促进居民交流,也有的社区在小区里新建了各种有礼主题场所,促进邻里交流。

  记者手记

  走进各个小区,总会发现有几位居民坐在一起聊天,可能他们之间认识的时间比较短,但大家都说,只要照面多了,相互之间就会慢慢熟悉起来。无论是遇见时的一个微笑,还是搭把手搬个家具,或是让孩子之间分享一次玩具,都有可能让大家从陌生人变成熟人,甚至是朋友。而这一切的起点,正是在于要有一颗开放、包容和善良的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有礼、有节、有温度。这样,我们就能在新的居住环境中,享受到儿时的邻里情长。

标签: 居民;孩子;见习;小区;聊天
编辑: 江小来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