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就在眼前。这两天,同事们碰面或者朋友们聊天,说得最多的话题就是:在哪里过年?什么时候回去过年?
过年,其实就是过一种心情,一种氛围,一份态度。无论身处何地,用何种方式,只要心向着家的方向,便有年的滋味、幸福的滋味。
北方的公公婆婆 第一次来衢过年
35岁的张雯是衢州人,她的丈夫来自天津,5年前,两人在衢州组建了一个幸福的两口之家。目前住在衢化。
今年这个春节,张雯有些紧张,因为天津的公公婆婆终于答应来衢州过年了。
“也就我们结婚摆酒那次,二老来过衢州,今年是他们第一次来南方过年。”张雯说,丈夫一年基本只有请年休假回一趟天津,“以往过年,都是在我父母家过。”
张雯这对小两口一直希望能接二老到衢州过年,多次劝说,今年1月底,二老终于答应来衢州过年。
确定公婆要来衢州过年,张雯既兴奋又紧张,“不知道他们习不习惯这边的生活。”
天津转北京,北京直达衢州,2月3日傍晚,两位年过六旬的老人带着家乡土产,第二次踏上了衢州的土地。
为了迎接二老,小两口没少花心思。他们把屋子打扫得一尘不染,换上新的被褥枕套,采购了一大堆生活用品和年货。
“南方没暖气,二老说比老家冷多了,但衢州的水是甜的,让老人家赞不绝口。”张雯早就划算好了年夜饭,“公婆、小侄女、我们夫妻,还有我的父母,大家一起在饭店吃年夜饭,整整齐齐过大年。吃过年夜饭回家后我们包饺子,用北方人的习俗再过个年。”
春节里,张雯和丈夫还准备带二老和小侄女到衢州市区以及周边转一转,再去影楼拍张全家福。
大年三十 坚守工作岗位
孙杭媛是衢州市气象台的气象预报员,今年28岁。她是杭州萧山人,2016年7月来到衢州工作。
这个大年三十(2月15日),因为轮到值班,孙杭媛要在岗位上度过了。这也是她第一次在外面过除夕。
值班的气象预报员,不仅需要24小时实时监测天气变化,还要承担天气会商、接听来电、天气预报、每三小时的短时临近预报等工作,除了吃饭,一步也不能离开台里,直到第二天下一名预报员来接班。遇到像春节这样的重大节日,更是要有人坚守岗位。
“我们这里每一位预报员的家都挺远的,过年也都是轮流值班,今年轮到我了。”孙杭媛笑着说,“排班表下来后,我告诉父母不能回家过年了,他们挺遗憾的,但还是很支持我的工作。除夕夜,我会给父母打电话拜年。”
孙杭媛是个乖乖女,每隔一两个月就抽空回家陪陪父母,每天都会跟父母视频通话,叮嘱他们照顾好自己。
“我最想念的是妈妈烧的糖醋排骨和红烧肥肠。” 孙杭媛买了正月初二回家的车票,准备带点衢州土产和年货回去,当然,她最期待的是尝到妈妈亲手做的菜。
张罗年夜饭 也是一种幸福
眼看春节马上就要到了,在柯城区衢化街道文昌社区的方瑞仙家,牛肉、猪肉等早已塞满了冰箱,这些都是她为年夜饭而准备的食材。“我们家的传统是,年夜饭一定要在家里吃。”今年73岁的方瑞仙说。
“农历十二月廿五左右,我就先把年夜饭的卤菜准备好。”方瑞仙说,除夕,她和老伴先把菜洗好、切好,炖鸡、煲鸭等需要慢火烹饪的菜肴先烧,然后炒菜,下午五点,丰盛可口的年夜大餐准时开席。
“把家里的大圆桌一铺,一大家子八口人,围坐在一起开心地吃年夜饭,别提有多热闹了。”方瑞仙笑着说道。
方瑞仙的大儿子在外地工作,也只有趁着春节假期才能回家,所以方瑞仙更珍惜全家人聚在一起的时光,“看到孩子们都回来过春节,我就很高兴!”
今年春节,方瑞仙有个愿望:“以前全家人聚在一起过年,从没有拍照留念,今年,要一起拍张全家福!”
再辛苦 也要回老家过大年
“前些天,我妈妈就打电话来了,告诉我年夜饭的食材都已准备妥当,就等着我们回家过年。”今年46岁的何旭,在柯城区荷花街道兴华社区工作,每年春节回江苏老家过年,是她十几年来不变的习惯。
2000年,何旭跟着丈夫来到衢州工作,但双方的父母都在江苏老家,一年见不了几次面,所以何旭格外珍惜过年时一家人的团聚。为了能够准时回家过年,将回家的方式和路线好好计划一番,就成了何旭春节前最要紧的事情。
“一开始,我们选择先坐火车到南京,再转大巴车到淮安。”何旭说,当时,为了买火车票,她总是连夜去火车站排队,一排往往就是一两个小时。后来,网上购票普及了,何旭便会早早算好放票的时间,在电脑或手机前不停地刷新抢票。
有一年,何旭的回家路尤其艰辛。当时,老家下大雪,从县城到村子的客车停开了。“一路上,雪积得很厚,我们一家只能拖着行李箱走回去,家人们则拿着雨鞋,从另一头走来迎接我们。”何旭说,那一次走了好几个小时才到家,但回想起来虽有些累,却不觉得苦。“只要能够回家,见到父母,再辛苦都值得!”何旭笑着说道。
近年来,何旭回老家过年选择自驾的方式。“一般早上6点出发,晚上到家,全程大约要开十几个小时。路途中的确有些累,所以今年我们商量了一下,转变了方案。”何旭说,他们打算提前两天出发,一路上,要是时间宽裕,就先往安徽黄山附近转转,顺便旅游一下。
说起年夜饭,何旭的记忆里满满都是母亲的手艺。“从下午包饺子开始,我妈妈的‘新春厨艺秀’就开始了。”何旭说,年三十的午后,全家人聚在一起包饺子,“妈妈会将馅料、饺子皮都准备好,大家你包一个我包一个,可开心了。”
“年夜饭掌勺的也是我妈妈,因为她觉得我们厨艺不行,烧得没她好吃。”而何旭就和儿时一样,在妈妈身旁帮忙洗菜打下手, “晚饭过后,一家人都会坐在客厅里,一边看春晚,一边聊着天。此时,妈妈的拿手好菜——香喷喷的炸肉丸子出锅了。我们那里过年要吃炸肉丸,妈妈每次都会特意留到除夕晚上炸,让我们可以一边吃着热乎乎的丸子,一边看春晚。”
这个春节 家里多了一对宝贝更热闹了
“这个春节,我们家多了一对宝贝,更热闹了。”在衢城一单位工作的徐丹杰的过年计划,随着一对龙凤胎的到来而改变:留在衢州过春节!
2017年,对于徐丹杰一家来说,最大的喜事就是迎来了一对龙凤胎宝宝。“老婆怀孕4个月做产检时,我们才得知她怀的是一对双胞胎。”32岁的徐丹杰说,他刚听到这个消息时,激动得欢呼起来。有些不敢相信,又激动万分。
徐丹杰有一个7岁的女儿,如今再加上这对龙凤胎,家里一共有3个宝贝。他白天工作,晚上帮忙带孩子,日子虽然过得忙碌,但他觉得很幸福。“只要能照顾好三个孩子,看着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我就感到很幸福。”
“我们之前都是回老家宁波象山过年的。”徐丹杰说,今年因为宝宝们还小,全家出行也不太方便,所以决定在衢州过大年。
徐丹杰的妈妈在衢州帮忙带孩子,这几天他的爸爸也会赶来衢州。“这次家里的年夜饭,就由我和妈妈承担了。”徐丹杰笑着说道,“做法繁琐一些的大菜由妈妈负责,而红烧肉是我的拿手菜,肯定是我做。老婆爱吃白菜炖粉条,我准备过年时也要做给她吃。”
徐丹杰还准备利用春节假期,带父母到衢城逛逛,“平时妈妈带孩子辛苦了,爸爸也难得来这边,要带他们四处走走,放松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