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浙江本地 > 宁波  正文

宁波文化艺术研究院把戏剧种在校园 用戏剧点亮梦想
2018-11-06 07:59:49 来源: 宁波日报 记者 陈青 实习生 俞佳雯 周建平 崔引

  宁波效实中学戏剧社的话剧《壮志骄阳》

  鄞州赫德实验学校辰光剧团的肢体剧《容·器·生》

  首届校园戏剧节上的折子戏专场演出

 

  10月22日至10月28日,为期一周的宁波市首届校园戏剧节推出了6场演出,话剧、英语剧、肢体剧、传统戏曲轮番上演,更有戏曲名家进校园的讲座、高校剧社之间交流的沙龙、实验性质的剧本朗读会以及校园剧社联盟各领风骚……校园戏剧节成为校园戏剧爱好者展示、学习、交流的多功能平台。它不仅在甬城刮起戏剧的旋风,也为第五届市民文化艺术节注入青春活力。作为承办单位,宁波市文化艺术研究院是如何把戏剧“种”在校园里的?

  开展普及活动,培养校园剧社

  戏剧艺术是一门涵盖了文学、音乐、舞蹈、表演、美术等众多内容的综合艺术,因此戏剧教育被视为一种“全人教育”,它的魅力在于“让学生在戏剧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

  正如市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王晓菁所说,通过生动活泼、丰富多样的戏剧形式,锻炼青少年的语言能力、自我认知能力、换位思考能力和想象力、创造力、领导力以及一生发展最为重要的自信心,从而提高审美、锻炼情感、塑造人格,培养以个性化的眼光看待和表现世界的能力。自2017年下半年起,市文化艺术研究院在市委宣传部等支持下,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戏剧进校园”活动。王晓菁说:“与专业剧团承担的任务不同,我们送戏到校园更注重的是对校园戏剧人才的扶持和培养。”

  在中国戏剧史上,校园戏剧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中国话剧这一现代艺术的开端和探索,就是从校园剧社开始并一度引领了中国戏剧的方向。

  据了解,目前全市有40多家高校剧社,包括话剧社和戏曲社,还有部分中小学戏剧社团。把培养校园剧社作为“戏剧进校园”的支撑点,市文化艺术研究院积极搭建校园剧社与社会联系平台,鼓励校园剧社参加社会各项文化艺术活动,以此产生广泛而良好的社会影响和效益。他们定期组织校园剧社培训,对剧社指导老师和骨干成员集中进行专业培训,今年已开展活动超10次,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宁波东海实验学校、东南小学等戏剧社的剧目在市教育部门主办的教育系统艺术节比赛中获一等奖;宁波大学、宁波大红鹰学院、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等高等院校的剧目被选入校园戏剧节演出;“扶持培育校园戏剧”创新团队项目目前已入围2018年度浙江省文化创新团队。

  同时,市文化艺术研究院组织校外戏剧戏曲专家,对各高校剧社进行一对一辅导。如对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青崖话剧社的《我不是李白》、宁波赫威斯肯特学校戏剧社的《音乐之声》、宁波大学子午线外文剧社的话剧《甬畔是故乡》等进行指导,使剧社的创作质量和能力得到了提高。还组织宁波大学白桦林剧社、宁波大红鹰学院千言话剧社、宁波工程学院话剧社的成员前往朗读剧《听·见 苍水》排练现场学习,并观摩正式演出。

  此外,市文化艺术研究院又邀请专家进校园做专题讲座,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今年3月,梅花奖得主、秦腔名旦齐爱云举办了“从秦腔《焚香记》的创作看传统戏曲的传承与发展”讲座,受众为宁波高校戏曲社的成员。4月,著名昆曲研究学者、青春版昆曲《牡丹亭》首席唱念指导周秦,走进鄞州中学、宁波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举办了“昆曲:遗产价值与保护传承”“昆腔音乐与度曲”和“《牡丹亭》:从临川笔下到昆曲场上”的讲座,无论是戏曲社成员还是普通学生,无不为昆曲之美倾倒,聆听者超过800人次。10月,“二度梅”曾静萍带着古老的梨园戏《朱买臣》(残本)参加宁波海丝国际戏剧节,演出前一天在宁波大学举办“梨园戏:穿越八百年的南戏遗响”讲座,迷倒90后大学生,戏曲社的同学用“太享受”来形容自己的感受。

  举办戏剧沙龙也是“戏剧进校园”的举措之一,今年已成功举办了四次。

  推出专业培训,编写校本教材

  王晓菁说,让戏剧进校园,在课堂教育中融入戏剧教育的成分,是非常值得推广的一项校园文化。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认可这个观点,各地校园戏剧呈现蓬勃发展之势,老师和学生尽情发挥着戏剧想象力和艺术展现力,一部部鲜活灵动的校园剧如鲜花般盛开,明媚灿烂而又清新怡人。“不过,戏剧教育若要作为教学内容进行推广,还需要对教师进行培训,并编制相应的教材。”

  今年7月,市文化艺术研究院重点针对院校剧社指导老师开展专业培训,联合宁波大剧院以及市内话剧教学专家,举办“戏剧进校园”艺术骨干人员集训营活动,为宁波各大高校、中小学“戏剧进校园”骨干人员60余人开设课程。内容包括:台词基础训练、剧本片段台词技巧训练、表导演基础训练以及剧本片段表导演实战训练。

  学校自己的固定师资力量正在逐步培养中,关于京剧、越剧以及甬剧、姚剧等戏曲艺术普及欣赏的校本教材的编写也在同步进行中。教材包括小学版《戏曲里的小伙伴》、中学版《来自梨园的传统文化》,目前已经完成小学版大纲和样章、中学版大纲编写。

  宁波市实验小学作为戏曲进校园的教材实验基地,已经在三年级学生中开设了普及传统戏曲的选修课程,授课老师用讲故事的形式告诉学生,传统戏曲美在哪里,为什么美。在课堂上,学生们学唱和学演戏曲小片段,两个月下来效果不错。不仅让学生体会到戏曲的魅力,同时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手眼协调能力以及审美能力。以戏剧推开美育之窗,全面提高艺术素养。

  校园剧社的骨干指导教师罗洁编撰的《校园戏剧初体验》也即将出版。罗洁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有着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还是位相当有才华的年轻导演,执导过多部优秀戏剧作品。《校园戏剧初体验》既有系统的理论性,更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和可操作性,是一本校园戏剧的实用手册。

  学校有了教材,有了懂教材的老师,就能为校园剧社打造相对成熟的运行机制,“戏剧进校园”的力量随之增强。

  举办校园戏剧节,让戏剧返回社会

  戏剧需要年轻的观众,校园戏剧以具有创造力的青春姿态活跃在校园里,给戏剧事业注入新鲜的血液。

  举办首届校园戏剧节,是在市区各学校推进“戏剧进校园”活动基础上,让戏剧从校园返回社会,形成“戏剧校园”与“戏剧社会”的回流与循环,也是对戏剧传承与弘扬的一次尝试。

  在首届校园戏剧节的开幕式上,成立了全市校园剧社联盟,有21家剧社参加,聘请了王锦文、张小君、梁卿、岑颖等8位专家为校园剧社指导。今后,校园剧社联盟将定期开展戏剧大赛、讲座沙龙、交流演出等活动,引导、协调全市校园剧社开展丰富多彩的戏剧活动,加强校园剧社与社会的沟通交流。

  当晚演出的四台短剧,向观众展示了宁波校园戏剧的活力:宁波大学白桦林话剧社的原创话剧《房间》,其精简版曾获得第一届深圳南山戏剧节大学生竞演单元优秀奖;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千面中英文话剧社的英文版话剧《皆大欢喜》,采用了戏中戏的演出方式;鄞州赫德实验学校辰光剧团的肢体剧《容·器·生》和效实中学戏剧社的话剧《壮志骄阳》,从内容到表演让人耳目一新。《房间》的编剧、导演张枫介绍说:“校园戏剧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快乐,以前学校里没有专业指导,全靠自己摸索,校园剧社联盟帮助我们成长,更助力社团发展。”

  鄞州赫德实验学校的戏剧教师方媛说,参加演出的是六年级到十二年级的六位同学,肢体剧的表演既有难度,又充满创意。“参加校园戏剧节,同学们和不同年龄层的戏剧表演者之间有了交流,思维的碰撞会带来更多的灵感启发。戏剧有独特的魔力,就像照进青春年华里的一束光,闪烁却坚定,一路伴随。”

  正如近30年来一直担任浙江大学黑白剧社指导老师的桂迎所言,校园戏剧最终培养的不是戏剧演员,而是终身热爱戏剧的观众。黑白剧社的成员大部分是理工农医的学生,他们热爱着校园戏剧的纯粹。浙大黑白剧社带来的《赵氏孤儿》和清华大学无问剧社带来的《丹青难画》,影响力着实不小,600人的剧场座无虚席,还有不少观众在过道走廊站着看完演出。

  本届校园戏剧节无疑是对宁波本土校园戏剧的一次集中检阅。宁波大红鹰学院千言话剧社推出的大型原创话剧《美玉生烟》聚焦一代巨星阮玲玉。折子戏专场中,宁波大学戏曲社、鄞州区惠风书院戏曲社、浙江万里学院小百花戏曲社、宁波市外事学校甬剧班表演的《碧玉簪·送凤冠》《血手印·花园会》《红楼梦·焚稿》《半把剪刀·送茶》,彰显了学子们对传统艺术的热爱和不俗的戏曲功力。这些演出,让人们对校园剧社有了一次全方位的了解,也让校园剧社融入社会,展现了自我、传播了戏剧文化。

  《听·见 阳明》是宁波演艺集团编剧马凌珊今年为“听见”系列朗读会创作的剧本,脱胎于她2016年创作的《剿匪记》,讲述的是王阳明临危不乱擒拿宁王的故事,谱写了一代圣贤为国为民、心怀光明的传奇。10月28日晚,在古色古香的天一阁状元厅举行了《听·见 阳明》剧本朗读会,一个多小时里,有朗读,有舞蹈,有器乐演奏,表演形式很接地气,不禁让人感叹“原来戏剧可以这样亲近观众”。

  虽然首届校园戏剧节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但甬城年轻的戏剧爱好者仍将用戏剧为青春代言,用戏剧为校园增色,用戏剧点亮梦想,用戏剧抒写情怀。

标签: 戏剧;校园戏剧;话剧;校园剧社;演出
编辑: 凌鑫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