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浙江本地 > 宁波  正文

传承渔乡历史复苏文化记忆 象山一老人修编7万字村志
2018-08-22 10:28:39 来源: 宁波日报 记者 沈孙晖 通讯员 陈文 梁珊珊

  图为张永光在查阅资料。

  (沈孙晖 梁珊珊 摄)

  “老张编的这本村志细节详尽,饱含真情实感,确实花了大心思,了不起!”听到村民们点赞,象山黄避岙乡骍角岙村的张永光倍感鞭策和鼓舞。这位62岁的老人耗时两年搜集整理资料,自行修编了7万字的《骍角岙村志(初稿)》。据悉,这也是该村建村400年来的第一部村志。

  张永光“履历”颇丰富,读过高中,做过会计,养过大黄鱼,现在本乡一家企业打工,并兼任村监委主任。在老张的心目中,骍角岙是块“风水宝地”:西临西沪港,东南北三面环山,形似一只大佛手,物产丰饶。村名也很特别,“骍”字典里指赤色的马,即骏马,相传当地山坳里曾有长角红毛马出没,故村以马名。

  怀揣对家乡山水的特殊情愫,2016年初张永光着手准备编写村志,希望能传承渔乡历史、复苏文化记忆。心里虽有满腔冲动,提起笔来却重似千斤。他文化底子较薄,日常事务繁忙,又从未接触过志书之类,心中十分忐忑。

  为此,张永光虚心请教乡政府、县志办的专家,根据本村情况初拟了采编提纲。同时,扎进乡档案室、村会计间查阅文书资料,登门走访老干部、老族长。白天工作忙碌,傍晚采访座谈,深夜归纳整理。有时为了一座庙、一座桥、一棵树甚至一个小数据,老张都要反复核实,确保资料真实可靠。

  村志除了文字,还要图片。张永光特意买了相机随访随拍,将山林田野、码头船只、海带紫菜、大树古井等风貌一一采撷入镜头,还攀上峻峭山岩只为选取壮观的全景图。听到乡亲藏有老照片,他便千方百计借来,请人扫描翻录。所以张永光这本村志里收录了龙骨水车、扇谷风箱、黄牛翻耕、稻筒甩谷、脚踏脱粒等老照片。

  翻看厚厚的《骍角岙村志》,除序言、后记外,全志共23章100多节,涵盖该村地理历史、生产生活、文教卫生、事件人物等林林总总:古到白屿邱氏、龙屿张氏移居开拓,今到造桥修路、开发百业、富民兴村;大到村政演变、全民水利、庙会庆典,小到历年全村人口、男女人数、各户牲畜存栏数、蜜蜂箱数。还有第一架手摇电话机、第一台黑白电视机、第一辆桑塔纳轿车等。其中在林业分节,张永光列举了当地上百种动植物和30多种中草药;在渔业分节,介绍了20多种海鲜和10多种捕鱼方式。全书图文并茂,记录翔实,可读性强,拜读者无不勾忆起似曾相识的乡愁眷恋。

  张永光告诉笔者,他打算再用两年时间,进一步拓展广度和深度,形成12万字规模的《骍角岙村志》。

标签: 张永光;资料;查阅;梁珊珊;孙晖
编辑: 贾晓雯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