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们每个班在教室配备上,正副班主任基本都是一老一少搭配,其他任何教师也会大致保持均衡。”他透露说,“但是难免会有某个老师特别强,所以会格外引人注意,遭家长‘围攻’。”
这也是让个别校长失联的最大原因。
B.抓阄分班,
避免开后门
正是因为看到了传统模式的弊端,宁波高新区实验学校率先在2016年采取了抓阄分班的模式。高新区实验学校校长罗树庚说,之所以会有“抽号分班”的想法,是为了学生均衡编排、教师均衡配置的预期目标,杜绝走后门打招呼的现象。
具体怎么分的呢?就在前两天,他们就举行了一场所有家长都参与的分班大会。
今年参加分班仪式的新生共有287名,其中男生146人,女生141人,将平均分配到7个班级。
考虑到虽然学生都是六周岁,但是其实跨度有一年,学校将2011年9月-2012年3月之前出生的定为大年龄的孩子,3月之后出生的则定为小年龄的孩子。
然后,按照学生的男女生比例及年龄段,分为男大,女大,男小,女小4个组。
按照孩子的分组情况,第一组家长也被分为四组。学校事先准备好了四个密封的袋子,袋子里装了与分组人数相等的乒乓球,每个乒乓球上面都标注了1-5的数字,家长抽到哪个数字就是哪个班。当然,每个班级的师资原先就已确立好。
记者了解到,像类似的抓阄很多学校有探索,不过方式有一点不一样。比如,曙光小学、行知实验小学,都是学生均衡分班以后,再由班主任抽签选班级,就杜绝了不公平的现象。
C.双向选择,
整个过程像谈恋爱
过去的这个周末,今年新开学的学士小学又红了一把,也是因为分班。学校打破原来的传统模式,开展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双向选择活动。上午,老师们才艺展示、学生和家长挑老师。
“除了首导,也就是班主任,每个班级的导师(副班主任)也都要上台展示。”校长周培利介绍,“每个学生可以从六个班级里挑出喜欢的4个班。”
下午,学生参加游园活动,按照每个班不同的项目活动展示自己,有超级模仿秀、百变故事会、旋转ABC、动物狂欢节等,老师在活动中挑选自己喜欢的学生。
“按照规定,导师必须送出2个班级人数的奇奇乐乐贴。”周培利校长说。
听起来,这个过程就像搞了一个相亲会,让孩子和老师自由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