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浙江本地 > 宁波  正文

从“资助助人”走向“资助育人” 宁波拓展学生资助工作育人模式
2018-04-27 09:16:07 来源: 宁波晚报 吴彦 蔡洁璐

01.png

  校庆日上,宁职院学生纷纷为“思源基金”捐款,一元、两元,用小心意奉献一份爱心,让“思源”理念润泽心田。刘沪波 摄    

  日前,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公布了全国学生资助工作“优秀单位案例典型”,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入选。另有,宁波市甬江职业高级中学郑伟老师获评“优秀个人案例典型”。他们均为宁波市唯一获此荣誉的单位和个人。

  自国家新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实施以来,我市各级各类学生资助工作单位与资助工作者全面落实国家学生资助政策,坚持精准资助与资助育人相结合,不仅使学生资助工作走上了良性发展的道路,而且开启了契约精神与感恩意识的“双重教育”,实现从“资助助人”向“资助育人”的转变。

  A 创新模式 让慈善成为一种校园文化

  “既让每一位学子感受到关爱,又将助学与育人相结合,融合经济扶贫和精神扶贫,让学生在公益中获成长。”在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总能感受到“自强自立·诚实守信·感恩社会·传递爱心”的校园文化。

  2007年,学校成立了思源基金,释为“饮水思源,回报社会”。

  宁职院党委副书记邵坚钢表示,设立思源基金资助模式,期望解决三个问题:第一是要通过精准资助,解决经济困难学生经济问题;第二是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实现资助育人;第三是培育校园慈善文化,引导学生在公益实践中成长成才。

  按照这样的思路, 十年来, 思源基金改变了传统资助的无偿资助方式,形成了“基金资助-学生反哺”的慈善助学新模式,鼓励受助学生在有能力的时候反哺基金。迄今为止,先后有400名受助学生反哺思源基金,累计金额达190万元。

  思源基金尤其注重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搭建多元教育实践平台,化巨为细,润物无声。例如,各班级每年都有“获奖捐”、“毕业捐”,增强慈善捐助带来的荣誉感;专门成立思源实践基地,让学生在实践服务中传递正能量。

  在位于生活区近四百平方的实践基地,记者看到,学校开发了一批实践项目,由学生参与管理运行。思源爱心超市以“购,享生活;利,行慈善”为主题,所有收入都用于专项资助寒窗学子;阳光报刊亭出售邮政局提供的报纸、期刊等商品,并与北仑阳光学校结对,销售所得帮助智障学生……

  “思源基金的资助育人模式,已成为一门帮助大学生学会感恩、诚信、自强自立,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品课程。” 该校学工部部长张定华说。

  据悉,思源基金自成立至今,接受爱心捐款1200余万元。基金累计为1187名学生提供资助,资助金额达521.67余万元。

  B 德育融入 让贫困生懂得自食其力的可贵

  当得知08烹饪(1)班小杨同学家庭经济困难时,甬江职高郑伟老师主动与他结对,春节期间家访送去年货,还为他联系到香溢大酒店实习……这位平时不苟言笑,甚至看起来还有点凶的老师,心里盛满了对学生的爱。10多年来,他总是愿意从并不丰厚的薪水中拿出一部分给需要帮助的孩子,为他们的人生重塑信心。

  资助贫困生首要保证公平公正。为此,郑老师组织编印了《关于学生享受减免费的暂行规定》《学生资助管理工作职责》等,为规范开展学生资助工作提供了依据。

  “尽管国家重视帮困补助,但不少贫困生存在自卑的心理阴影。” 根据中职贫困生的实际情况,郑老师积极寻找德育工作和资助工作的契合点,重视贫困生心理健康干预 ,使他们不但在物质上脱贫,更能从心理上自强。因此,“心灵俱乐部”应运而生,在这里,有专业心理老师进行积极有效的心理疏导,及时发现问题,对症下药。

  古人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增强贫困生的创业、创新能力,郑老师尝试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资困助学工作,在校内开设了一整套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并提供创业启动资金,扶持贫困生在校内的创业孵化园开展创业活动。由2014级的受助生们建立的“面包工坊”和“创意饰品园”深受师生们的欢迎,孩子们正用青春与激情谱写精彩的美好人生。

  此外,郑老师还带领政教处发起倡议,建立校爱心基金,并为贫困生推出课余勤工助学岗位。近三年,爱心基金资助重大疾病学生12人次,共捐款约7万元。

  C 去年落实资助5.64亿元 惠及近80万学生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健全学生资助制度,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学校资助工作是整个学生资助工作体系的起点和落脚点,直接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切身利益。

  近年来,围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的目标,我市逐步形成了“以国家和政府的奖助贷为主体、以学校奖助补免和社会帮扶为补充”的工作体系,探索构建“经济资助与素质育人”相结合的资助工作模式,努力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在学生资助工作开展过程中,宁波提出了“学校资助工作标准化建设”,主要包括“组织标准化、流程标准化、台账标准化、办公标准化”。“我们要精准识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确保‘一个对象也不能少’,准确落实资助项目到位,确保‘一个项目也不能少’,及时足额发放资助资金,确保‘一分钱也不能少’。”宁波市教育服务管理中心(宁波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蒋萌说。

  目前,我市已构建“525”学生资助体系。具体是指“五类对象、两个系统、五大内容”。“五类对象”是指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含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特殊教育五类受助学生组成;“两个系统”是指政府和社会两个实施系统,其中以政府实施系统为主;“五大内容”是指“奖、助、贷、免、补”五种资助内容,坚持教育公益性和普惠性,不让我市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2017年,我市共发放各类资助经费约5.64亿元,惠及各级各类学生79.64万人次。


标签: 学生;基金;学生资助;贫困生;校园文化;学生资助工作;老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创新模式;工作
编辑: 江小来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