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最具创新活力的创业群体,是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基础。近日,嘉兴市发布了2019年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文件,嘉兴港区有11家企业被新认定为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至此港区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累计达到52家。
新增11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
今年初,根据嘉兴市科技局《关于组织开展2019年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的通知》的相关要求,嘉兴港区经发局积极开展辖区内企业的排摸工作。通过细致排摸、实地走访、专家辅导等方式,最终11家企业成功申报省科技型中小企业。
这11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中,嘉兴港区工业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这几天,嘉兴港区工业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的现场施工已进入收尾阶段,工作人员正对各个区块进行调试,预计4月底正式进入试生产阶段。
据了解,该公司于去年3月开工建设,总投资5.2亿元,用地面积83.7亩,建设内容包含乍浦扩建泵站改造、污水处理厂及处理水排放工程。项目建成后将为港区化工园区污水集中处理、回用等工程提供服务,对保护港区流域水质和生态平衡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区域环境保护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嘉兴港区工业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强告诉记者,整个项目的优势在于主体工艺,采用了“载体流动床复合膜泥+臭氧深度处理”工艺,两条处理线能分别满足对园区内企业排放的高浓度废水和低浓度废水进行达标处理的要求。
据介绍,公司整套工艺可以为整个化工新材料园区内的企业服务,高浓度废水和低浓度废水两条工艺线都能够进行工业污水处理并达标排放,让企业减少运行成本。
“港区化工园区内共有40家化工企业,一天产生工业污水在2.8万吨至3万吨。污水处理厂建成后,日处理规模将达到4.98万吨,服务范围基本涵盖了整个嘉兴港区的工业废水。”黄强告诉记者。
科技创新引领转型升级
近年来,嘉兴港区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抢抓发展新机遇,立足高质量发展,强服务、补短板,不断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唱响高质量转型发展新号角。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科技创新最重要、最核心、最根本的是人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端人才汇聚到嘉兴港区。
去年,嘉兴港区院士工作站新增2家,累计达到4家,博士后工作站新增1家。截至目前,港区共引进培育“国千”“国万”人才10名,“省千”“省万”人才3名,领军人才13名。其中,清华大学化工系的专家团队与浙江信汇合作,研发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的“星型支化丁基/溴化丁基橡胶技术和关键设备”;袁渭康院士与合盛硅业合作开展大型有机硅单体生产装置节能减排工程技术研究;中科院金属所谢玉江博士领衔成立的翰德圣公司目前已经成为港区专门从事高端金属设备激光再制造的科技服务型企业,每年可为园区企业节省费用超亿元。
与此同时,港区不断加快创新主体发展,壮大科技型企业规模。2018年,港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家,累计达21家,占规上工业企业数超25%;科技型中小企业新增15家,累计达41家;省级企业研究院新增1家,累计达4家;省级研发中心新增1家,累计达13家;新认定嘉兴市级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2家……
除此之外,港区加强与高校院所的科技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功能。例如依托中科院、复旦大学、上海交大、浙江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大院名校,搭建产学研合作交流平台,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
嘉兴港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港区始终高度重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培育和发展工作,将其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经济转型升级新引擎的重要抓手。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最具创新活力的创业群体,是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基础。近日,嘉兴市发布了2019年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文件,嘉兴港区有11家企业被新认定为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至此港区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累计达到52家。
新增11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
今年初,根据嘉兴市科技局《关于组织开展2019年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的通知》的相关要求,嘉兴港区经发局积极开展辖区内企业的排摸工作。通过细致排摸、实地走访、专家辅导等方式,最终11家企业成功申报省科技型中小企业。
这11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中,嘉兴港区工业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这几天,嘉兴港区工业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的现场施工已进入收尾阶段,工作人员正对各个区块进行调试,预计4月底正式进入试生产阶段。
据了解,该公司于去年3月开工建设,总投资5.2亿元,用地面积83.7亩,建设内容包含乍浦扩建泵站改造、污水处理厂及处理水排放工程。项目建成后将为港区化工园区污水集中处理、回用等工程提供服务,对保护港区流域水质和生态平衡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区域环境保护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嘉兴港区工业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强告诉记者,整个项目的优势在于主体工艺,采用了“载体流动床复合膜泥+臭氧深度处理”工艺,两条处理线能分别满足对园区内企业排放的高浓度废水和低浓度废水进行达标处理的要求。
据介绍,公司整套工艺可以为整个化工新材料园区内的企业服务,高浓度废水和低浓度废水两条工艺线都能够进行工业污水处理并达标排放,让企业减少运行成本。
“港区化工园区内共有40家化工企业,一天产生工业污水在2.8万吨至3万吨。污水处理厂建成后,日处理规模将达到4.98万吨,服务范围基本涵盖了整个嘉兴港区的工业废水。”黄强告诉记者。
科技创新引领转型升级
近年来,嘉兴港区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抢抓发展新机遇,立足高质量发展,强服务、补短板,不断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唱响高质量转型发展新号角。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科技创新最重要、最核心、最根本的是人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端人才汇聚到嘉兴港区。
去年,嘉兴港区院士工作站新增2家,累计达到4家,博士后工作站新增1家。截至目前,港区共引进培育“国千”“国万”人才10名,“省千”“省万”人才3名,领军人才13名。其中,清华大学化工系的专家团队与浙江信汇合作,研发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的“星型支化丁基/溴化丁基橡胶技术和关键设备”;袁渭康院士与合盛硅业合作开展大型有机硅单体生产装置节能减排工程技术研究;中科院金属所谢玉江博士领衔成立的翰德圣公司目前已经成为港区专门从事高端金属设备激光再制造的科技服务型企业,每年可为园区企业节省费用超亿元。
与此同时,港区不断加快创新主体发展,壮大科技型企业规模。2018年,港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家,累计达21家,占规上工业企业数超25%;科技型中小企业新增15家,累计达41家;省级企业研究院新增1家,累计达4家;省级研发中心新增1家,累计达13家;新认定嘉兴市级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2家……
除此之外,港区加强与高校院所的科技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功能。例如依托中科院、复旦大学、上海交大、浙江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大院名校,搭建产学研合作交流平台,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
嘉兴港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港区始终高度重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培育和发展工作,将其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经济转型升级新引擎的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