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浙江本地 > 嘉兴  正文
中宣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刊发点赞人民网等数十家全国主流媒体转载
桐乡乌镇98岁“诚信奶奶”用诚信传递力量
2019-03-07 10:06:40 来源: 南湖晚报 记者 陈 强 通讯员 魏衍方 廖 超 摄影 成 杰 廖 超

  桐乡乌镇98岁的孙杏宝奶奶,50年前因为儿子结婚欠下一位木匠10元工钱,之后孙奶奶忘了这件事,木匠也从没向孙奶奶讨过工钱。

  转眼过了半个世纪,突然想起此事的孙奶奶在一个阴雨天,拄着拐杖打着伞,冒雨走了1个多小时,还了木匠1200元。故事传出后,老人成了感动乡里的“诚信奶奶”。

  “诚信奶奶”孙杏宝诚信为人、冒雨还债的故事经晚报及其他本地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连日来,到乌镇采访孙奶奶的全国主流媒体络绎不绝,而本报关于“诚信奶奶”的报道也被中宣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人民网等全国数十家主流媒体全文转载;其间,桐乡市委市政府、乌镇镇党委政府及颜家村的领导,也都上门慰问孙奶奶。

  乌镇98岁“诚信奶奶”的故事像一股暖流,温暖了无数人的心,也激发了无数向上向善的力量。

  全国媒体聚焦“诚信奶奶”

  3月2日,晚报以“50年前欠人10元钱,如今120倍偿还 乌镇98岁‘诚信奶奶’感动乡里”为题,报道了孙奶奶还债的故事,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连日来,这篇报道被中宣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人民网、中国网、凤凰网等数十家主流媒体转载,各地网友纷纷发帖评论或点赞。在中宣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上,网友们在一天内关于此事的发帖量就有230多条,有的帖子更是一天内拿下近6万个赞。网友“196××××5698”说:“从故事里不仅看到了诚信,更看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网友“努尔别克托哈西”说:“值得我们年轻人一辈子学习的榜样。”网友“刘娟莉”说:“希望每个中国人都能诚信做人,踏实做事。”

  网友“郭喜林”看了报道后,以“有感于‘诚信奶奶’120倍偿还10元钱”为题写了一篇关注度颇高的新闻评论。“从古至今,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都在用自己的生命维护着诚信的尊严,所以,人们常说,诚信是金,诚信就是财富。一位98岁高龄的老人,还清10元债务之后,她一定觉得如释重负,从此没有任何精神压力了。对于这位跨世纪的老人来说,不欠别人账,那就是最大的幸福,这位‘诚信奶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儿孙们做出了良好家风与家教的榜样。”

  在正能量持续发酵的同时,大批主流媒体纷纷赶至乌镇颜家村采访“诚信奶奶”,记者从颜家村村委会了解到,仅3月4日一天,就有浙江日报、浙江之声、腾讯网等10多家媒体前去采访。记者前天赶到颜家村时,还遇到重庆日报的记者。这些天,村干部陈建龙俨然成了媒体接待员,每天要往孙奶奶家跑好多趟,“这是我们村有史以来最大的新闻,以前从来没有这么多媒体上门采访,打电话的更是不计其数!”

  我只是还了笔该还的债

  冒着蒙蒙细雨,当记者来到孙奶奶家时,老人正在午休。见有人来,孙奶奶边用乌镇话热情地打招呼,边拿起桌上的香烟招呼大家抽。

  孙奶奶身体硬朗,精神很不错,就是年纪大了听力不太好。因为老人听不懂普通话,孙奶奶的女儿和孙女特意过来帮忙翻译。

  “50年前,我叔叔结婚时,奶奶请木匠张发林到家里做活,欠了他10元工钱。当时家里穷,拿不出这笔钱,所以就先欠着,时间长了张发林没来要,我奶奶也就把这事忘了!”在孙女孙惠芬的讲述中,事情渐渐还原。

  据孙惠芬回忆,家里第一个知道奶奶冒雨还债的人是奶奶的女儿孙建英,“那天我姑姑发现她全身湿漉漉的,就问出了什么事,奶奶才说自己去还张发林50年前的工钱了。过去家里穷,一时拿不出这么多钱,现在想起来便一刻也坐不住,先冒雨去银行取了养老金,后来又拄着拐杖去还钱,来回走了2个多小时。”

  孙惠芬告诉记者,奶奶还钱时送去1500元,但张发林的妻子不肯收,推来推去,最后只得留下1200元。“得知奶奶独自一个人冒雨取钱还钱的事,我们起初都有点生气。还钱的事只要告诉我们,我们都会去办,她却一个人不声不响地冒雨走了这么多路,毕竟快100岁的人了,万一路上有个闪失该怎么办?但想到奶奶的个性,全家人的气都消了。”

  在孙惠芬看来,只上过3年学的奶奶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非常讲诚信、非常有原则的人,“我小的时候,她带我出去割草,老提醒我公家的东西不要动,做人要讲信用,不要占小便宜;要自立,不要给人家添麻烦!”

  孙奶奶育有一女四子,孩子们成家后,她和老伴就生活在这间面积不到20平方米的老屋子里。“房子是1976年造的,我爸去世后,她就一个人住在这里,每天自己做饭,生活能够自理。我们住得都不远,能够经常过来照顾。”孙奶奶的女儿孙建英告诉记者。

  记者看到,老屋里的摆设和房子一样陈旧简陋,不过生活一向简朴的老人过得很自在。“她喜欢在院子里晒太阳,喜欢拄着拐杖在村里散步,有时还会到田里干一点简单的农活。”孙建英介绍。

  “我们家五代同堂,晚辈们看着老人成为‘网红’,都很自豪,倒是我奶奶见到媒体有点不知如何应对。”孙女孙惠芬说,“这些天,奶奶老是一脸困惑地问我们,她只是还了笔该还的债,怎么就来了这么多人?”

  德治典型助推社会发展

  连日来,桐乡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潘敏芳及桐乡市文明办领导,乌镇镇党委政府领导,颜家村村委会领导等,分别前往孙奶奶家慰问。嘉兴市文明办、嘉兴市发改局(信用办)等市级相关方面领导获悉孙奶奶诚信还债的故事后,也纷纷点赞。

  前天下午记者在颜家村发现,村里正在开学习先进典型暨文明创建“三治融合”推进会。村干部颜家乐告诉记者,“诚信奶奶”孙杏宝是村里最高寿的老人,也是“三治融合”中“德治”的典型,“我们这次开会就是要学习这个典型,用老人身上体现的诚信精神更好地促进村里发展。”

  记者本来还想要采访木匠张发林,但不巧没能联系上,从村民口中记者了解到,张发林是个手艺精湛个性淳朴的好人。“他做了几十年木匠,手艺远近闻名,干活从不怕吃亏,孙杏宝欠他工钱他也不讨;过了这么多年,孙杏宝还能冒雨还债,两个人都很了不起!”75岁的村民钱金林由衷地竖起大拇指。

  “‘诚信奶奶’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激发了每个人心中的善念。”乌镇镇党委委员廖超告诉记者,“诚信奶奶”的故事被报道后,桐乡市、乌镇镇以及颜家村的领导纷纷上门慰问,“慰问走访的同时,我们也力所能及地帮老人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廖超表示,乌镇镇党委政府在号召全镇干部群众向孙奶奶学习的同时,也将充分运用好“三治融合”,进一步助推乌镇镇经济社会的发展。

  对于“诚信奶奶”的行为,嘉兴市文明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孙奶奶还债的故事看似普通,却释放出了强大的正能量,让人感受到了诚信的价值和力量,也让人感悟到其实诚信一直就在我们身边,“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培育、践行它要靠我们每一个人共同努力。要让讲诚信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合力建设一个崇德向善的诚信社会。”

  嘉兴市发改委(信用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冒雨偿还50年前欠款的孙奶奶是诚实守信的典型,“市发改委作为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牵头部门,近年来加快推进城市信用建设,着力营造全社会知信用、讲信用、守信用的氛围,这样的正能量故事,值得每个人学习!”

标签: 奶奶;诚信;木匠;乌镇;工钱;诚信奶奶;乌镇镇;老人;还债;故事
编辑: 吴越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