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浙江本地 > 嘉兴  正文

阳光洒满嘉禾沃野——嘉兴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综述
2018-10-16 09:02:18 来源: 嘉兴日报 记者 孔 越

  寒露时节,天气转凉,谷物归仓,嘉兴乡村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丰收的喜悦扑面而来。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市乡村振兴工作呈现标准高、开局好、力度大、亮点多的良好态势。今年上半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45元,同比增长8.7%,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继续保持全省首位。

  如今,行走在嘉兴的乡村,这样的场景比比皆是:田野里生机勃勃,崭新的果蔬大棚孕育希望,荒地上建起休闲公园,农家院里欢声笑语,一个个景区村庄喜迎宾客……在砥砺奋进中,一幅秀美活力的江南乡村新图景愈加清晰。

  “高标”推动,让农业更有奔头

  全园物联网远程控制、全套进口水肥系统、全过程质量管控……“新设计、新功能、新希望。”嘉善干窑镇嘉佑农业的赵飞指着眼前的玻璃温室,一口气说出三个“新”字。他坦言,这样的设施投入不菲,但有了乡村振兴战略的鼓舞,让他们看到了农业的奔头。

  他说,不能用纯生产农产品的眼光来看待农业。在他们的计划中,农业的收入既包含产品收入,又包含休闲旅游收入,“像草莓,运用新技术后这里的草莓卖价是外面的2倍;而高科技的生产过程本身就具有科普和观光价值,配套农家乐、民宿等业态,可以不断赋予农业新的内涵,提升附加值。”

  在嘉兴,像嘉佑农业这样的新型农业项目正越来越多。今年上半年,全市共签约农业项目63个,金额达105.65亿元,同比增长25.4%。目前全市已成功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集聚区3个、省级出口农产品示范基地2家,并正式启用嘉兴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嘉田四季”。

  乡村振兴,首先要实现“产业兴旺”。筹钱、用地、留人,是我市正着力解决的三大问题——

  筹钱,我市多措并举。从今年起,建立乡村振兴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三年内用于美丽乡村、农业产业发展等乡村振兴支农资金将翻番,同时还将加大金融支农力度,鼓励社会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用地,我市保障充足。在县、镇两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预留5%左右的规划建设用地指标,用于零星分散的农业设施和休闲旅游设施等建设项目;每年安排5%的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指标,支持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用地……截至目前,全市已落实乡村振兴用地指标800亩。

  留人,我市不遗余力。人才是乡村振兴最关键、最活跃的因素。我市注重在致富带头人、乡土人才等党员中选优配强农村带头人队伍,并组织开展“农业领创人才”推荐认定工作,首批30名农业领创人才已组建农业领创人才联盟,还累计在农民中培养了大学生937人,让真正爱农村、懂农业的人才去振兴乡村。

  进入新时代,面对新任务,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更需在深化农村改革上下足功夫。今年,我市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和市长任组长的高规格乡村振兴领导小组,目前市、县两级乡村振兴办集中办公人员已达112人。同时,我市还出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纲领性文件——《关于坚定不移推进城乡一体化 全面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地的意见》,并配套出台了农业品牌建设、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景区化建设、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政策意见20多个。

  示范引领,让农村更有看头

  联丰村、建林村、潘家浜村、洪溪村、徐家埭村、金星村、丰义村、云龙村、新仓村、马鸣村,近日,2018年嘉兴市“十大美丽村落”评选结果出炉,这些村落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方面的生动实践,充分展示了我市乡村振兴、美丽乡村的建设成效,并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打造江南水乡典范,生态宜居是底色。”市农办、农经局相关负责人说。

  傍晚时分走进乡村,但见亭台廊道掩映在绿树之间,村民们三五成群,或闲坐,或聊天,或在文化广场上跳舞健身。一条条新修的沥青路直通村民家门口,而村民庭院内更是树木蓊郁……这样宛如江南田园风情图的村庄,在嘉兴已是星罗棋布,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今年,我市建立健全了城乡一体规划体系,基本形成了以40个新市镇为骨干,400个城乡一体新社区为节点,1000个自然村落保护点为补充的镇村规划布局,并从源头上对农村住宅的建筑色彩和风貌进行管控。同时,深入开展美丽乡村示范创建,启动了2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7个示范镇、12个精品示范村创建,以及7条美丽乡村精品线打造。

  截至8月底,全市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平均开工率达99.91%,平均投资完成率为96.37%;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行政村覆盖率达92%;农村公厕改造已开工1539座;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5%……今年以来,我市全面实施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城镇环境整治等六大提升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人们欣喜地发现,内外兼修的美已在嘉兴乡村蔚然成风:海宁市周王庙镇星火村乡贤许炳华建立星富桑苗专业合作社,为农户增收900万元;海盐县元通街道永福社区的乡贤自发筹款4.5万元建立“美丽基金”;南湖区新丰镇横港村成立乡村“和事佬”商议共事会化解农户纠纷……

  美丽乡村离不开文明新风引领。近年来,我市坚持“教导结合”,全面塑造淳朴文明良好乡风,厚植乡村振兴人文底蕴。

  如今,在高标准、规范化建设的农村文化礼堂里,各村常态化开展教育教化、乡风乡愁、礼仪礼节、家德家风、文化文艺等各类活动,截至8月底,我市农村文化礼堂覆盖率已达79.9%。目前,全市平均每村业余文艺团队数达5支,并以“菜单式”预约形式向群众提供免费公共文化服务,全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评估连续5年居全省首位。同时,我市还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为契机,在海宁市探索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新机制。

  精准发力,让农民更有劲头

  “入股至村集体经济‘飞地抱团’项目,预计每户年均可增收5000多元,最高可增收1万元!”今年8月,平湖市在全省首创低收入家庭入股“飞地抱团”模式,开辟了低收入家庭增收致富新路径,目前已在嘉兴全市推广。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头号民生工程,也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市积极实施“强村计划”,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真正让农民钱袋子鼓起来——

  创新实施的“飞地抱团”模式,结合“多规合一”“三改一拆”“美丽乡村”等中心工作和区域发展规划,把给予薄弱村的扶持用地指标集中起来,以“飞地”置换的办法到园区共建大项目,换得好收益。截至2018年6月底,全市累计建成抱团发展项目89个,涉及973村次,项目总投资68.1亿元,收益率普遍达到8%至10%。

  深入推进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健全了市县镇三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完善了公开招标的市场竞争机制,将集体资产交易纳入农村集体产权交易平台公开交易,激活农村“沉睡资源”,实现集体资产经营收益最大化。截至2018年6月底,全市累计通过产权公开平台交易村级集体资产3062单,交易金额6.2亿元,溢价率普遍超过10%。

  同时,我市积极引导强村带弱村,组织地域相邻、产业相近的经济实力强村与薄弱村结对实现共富,截至2017年底,全市村级集体资产达到每村3043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每村342.8万元,50万元以下的薄弱村已全面实现转化。

  “从解决温饱到追求美好生活,如今我们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劲头更足了!”目前,我市城乡社区已拥有社会组织1.2万多家,基层社会治理专兼职网格管理员2.2万余名,村(社区)法律顾问配备率达100%……

  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和基层组织建设,是筑牢乡村振兴的基础保障,也能更好地调动和激发乡村发展新动能。2013 年以来,我市以红船精神为引领,在全国率先探索实践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五年来,一个“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乡村治理新格局逐步形成。2017 年,“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写入了党的十九大报告,这是对嘉兴的极大肯定。

  站在新起点,嘉兴如何将发源地打造成示范地?近日,市委政法委与市质监局共同发布了嘉兴市《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建设规范》地方标准,并于9月30日起实施。“标准化+”的实施,将有效推动我市“三治融合”的规范化建设,提升“三治融合”科学化水平,充分展现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精髓、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发展方向,为全面推进“三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提供标准指引。

  昂首阔步腾浩气,乡村振兴起宏图。沐浴着新时代的阳光,嘉兴凝聚磅礴力量、激荡发展豪情,着力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高质量乡村振兴示范地。


标签: 乡村;嘉兴;振兴;美丽乡村;新时代;基层社会;奔头;集体资产;飞地;抱团
编辑: 吴越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