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在润丰步行街与为民路交叉口,交通督导员杨玲玲正站在斑马线后帮忙维持秩序。她说:“现在闯红灯的人越来越少啦!‘车让人’的现象也逐渐成为常态。”如今像杨玲玲这样的红色志愿者遍布在桐乡各个角落,他们如同蜜蜂一般辛勤无悔地呵护着自己的家园,这些普通百姓发自内心最直接的举动,推动了整个城市的文明更加深入人心,让文明真正成为了一种感染力、凝聚力、推动力,进而升华为一张城市的名片。
“以德养身,以善养人。”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说,文明创建已内化为人们心中的一种价值追求,正在演绎为一次次全民参与的文明接力。
义务助人24年
帮助别人也是一种幸福
在桐乡经济开发区(高桥街道)越丰村,只要提及维修水管,大家第一个想到的一定是“老沈”。老沈名叫沈炳泉,今年67岁,他从高桥自来水厂退休已有三四年了。除了平时打打零工,他空闲的时间总是奔波在去修水管的路上。以至于街坊之间流传着一句“老沈不是在修水管,就是在去修水管的路上。”
略有些发黄的白衬衫,一条早已被磨褪色的深蓝色裤子,一双满是泥土渍的老式皮鞋,这就是沈炳泉。无论走到哪里,他都会随身携带一个20多斤重的大麻袋。里面除了装着他的工具箱,还有大小不一的水管零件。
“有时在做工的时候,接到村民的电话喊我去帮忙修水管,回家拿麻袋太赶时间了,所以干脆把麻袋放在电动三轮车里了。”沈炳泉笑着说。大麻袋的边缘已经磨损,这样的麻袋,沈炳泉已数不清用了多少个。
从1994年开始维修水管,沈炳泉已经有24年的经验。村里的人都认识他,走在村道上,遇到的村民都会跟他打招呼。退休后,沈炳泉因技术好,被自来水厂聘为专职技术人员,虽然退而不休,但沈炳泉一如既往地免费为村民维修水管、下水道。只不过退休后,来找他的人更多了。有时候正在吃晚饭,有村民打电话给他,家里水管爆裂了,水汩汩流了一地,沈炳泉放下碗就赶了过去。等他修完回家,饭菜早就冷了。
今年2月,墙上指针已过晚上9点,早已躺进温暖被窝的沈炳泉被一通电话吵醒。只听到对方说,卫生间里已是一地的水。他没多想,问清了地址,立马赶了过去。原来,这一天打沈炳泉电话的是隔壁朱家木桥组的朱永芬,由于抽水马桶上的三角阀断裂,积了一地的水。一面是寒冷的冬夜,一面是刺骨的水,沈炳泉的手娴熟地穿梭在各个工具与零件中。
这些年沈炳泉帮助过的人多得他自己都记不住。很多人都找他修,有些上门,有些电话,就连海宁交界处的独行里都有人来找。越丰村751户人家,他至少修了有三分之一。
救人是偶然更是习惯
合力创造生命奇迹
今年5月份的一天,来自洲泉镇中心卫生院的钟振涛、钱丹丹医师与多名同事一起到仙居景区参加集体疗休养。中午11点30分左右,在景区缆车候车室外,他们遇到了一次人生中最难忘的抢救。
“有人中暑了,让一让,让一让。”缆车队伍中几个人抬着一个昏迷的男性跑进了医务室,这一幕正巧被在台阶附近的外科规培医师钟振涛所目睹,看着担架上与自己擦肩而过的男子,钟振涛出于本能也跟着跑了进去。
他发现患者已经没有了心跳和呼吸。“情况不好!患者有生命危险!”钟振涛立即让医务室工作人员将患者抬到旁边的地板上开始做心肺复苏,而与钟振涛同行的同事一看情况危急,赶紧跑去喊其他同事。听到呼救声,3名护士长、2名内科医生、1名外科医生、1名心内科医生、1名麻醉医生……他们一路小跑赶往医务室。但是因为山上医疗救援药品设备有限,十多名医护人员临时组建的“救援队”只能徒手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尽力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当时坚持了十几分钟,患者突然有了自主呼吸。正当我们庆幸的时候,患者的自主呼吸又暂停了。”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钟振涛还历历在目。
心肺复苏不能停下来!“救援队”的医护人员互相一望,又继续为男子轮流做心肺复苏将近两个小时,直到救护车的到来。奇迹也终于发生,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尽管心跳、脉搏依旧微弱,但是逐渐恢复红润的面色,让这支“救援队”松了一口气。正是由于洲泉镇中心卫生院医生两个多小时的坚持,为患者赢得了一个手术的机会。
“整个过程中没有一个说,‘这个人不行了我们放弃吧’。”洲泉镇中心卫生院外科主任沈卫国是一位有着31年工作经验的医生,这场生命接力他也全程参与。他说,从业这么多年,自己也是第一次在外出途中遇到这样的紧急抢救,但是因为平时训练有素,每位医护人员在现场都表现得非常专业。
我们赞美他人的善举,更应当将感动转化为自身行动,让美德生根发芽,让善行拔节生长,让城市的文明内涵更加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