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史华平,洲泉镇夜明村人,浙江五世同堂真丝家纺有限公司第四代接班人。她是地道的桐乡农家姑娘,从小生活在农村,田间地头是她小时候的“乐园”,在她印象中,小时候的夜明村,家家户户在拉丝绵,小小的泥路上一辆又一辆装载蚕丝被的小三轮车来来回回,而如今的夜明村早已变了模样,宽敞的乡道、清澈的河水,曾经弥漫在村子里的蚕茧味也逐渐消失了……桐乡的农村慢慢向城市看齐,农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日益增强,过上像城市人一样的生活,甚至让更多城里人羡慕。
【我的故事】洲泉镇被称为“中国蚕丝品第一镇”,而夜明村村民则是这个小镇最初的手工劳动者。“我们是一个五世同堂的家庭,从家庭作坊起步,家业是靠着一条条蚕丝被做起来的。”自打父亲的太奶奶史掌珠开始,从老柴土灶煮茧子到手工剥茧,我们史家和蚕丝打了几辈子的交道,而这也是我们整个夜明村大多数人家代代相传的传统手工艺。
因为我们这里家家户户都要剥茧子,在这过程中,一定程度上也污染了村里的河道,“小时候,家门口的河道永远都是浑浊的,到了夏季还散发出阵阵恶臭。”小小的蚕茧给夜明村民带来了收入,同时也付出了一定的环境代价。
后来村里开始“五水共治”,取缔了十几家污染特别严重的企业,也要求有条件的企业建造污水处理池,所有废水都要通过处理后排入河道,同时,他们还通过清淤、培养绿植等方式清理了河道,如今,我们的河水清澈见底,空气中也散发出淡淡的青草味。
蚕丝品成了夜明村的支柱产业,随着产业的发展和村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现在的夜明村家家都有了小汽车,企业也有了厢式货车。然而,曾经狭窄泥泞的乡村小道已经远远无法满足村民的日常出行和业务往来。在村主干道上有一座桥,非常狭小,在我印象中,这里交通事故频发,时常能看到有人在修理那里的护栏。而且通村的主干道道路也很狭窄,如果碰到两辆车交会,车技差点的司机就索性停了车等对方过来,即使是“老司机”也只能小心翼翼慢慢驾驶。
前几年,这个问题也得到了解决,相关部门将原不足5米的单车道公路提升至7米宽路面的双车道三级公路,同时清除补植了道路两侧的绿植,开在这条路上可以说心旷神怡。另外,那座让人“望而却步”的小桥也变了模样,在实施了拼宽工程后,来往车辆开至这里再也不用心惊胆战,有效解决了会车难问题。
路宽了,我们的心也宽了,这十几年来,我们也从原来的小作坊,变成了一家拥有多个自主品牌的蚕丝品企业。前几年,我大学毕业回来,接手了父辈的企业,从小在蚕茧中摸爬滚打,深知产业发展不易,既然让我接手企业我肯定要做点成绩出来。
我深知,企业要发展肯定离不开互联网,在传统销售的基础上我们逐步注入了互联网基因,开起了淘宝店,登上了阿里巴巴平台,网络销售已逐渐成为我们企业销售的主力,去年我们企业实现了2000多万元的产值。因为此前村里修好了路,来往的快递货车行驶在这里更加方便通畅了,刚开始做淘宝的时候,好多快递公司都无法送达到村里,只能限定几家,而现在,村委会下面有了农村淘宝网点,各家快递车都开进了我们村里,电子商务真正走进了农村,这对于我们这种做网络经营的来说是天大的好消息,让农副产品能通过农村淘宝销售至城市,同时也能通过农村淘宝享受到城镇生活般的便利。
我们企业现在有员工70多名,都是夜明村或者附近的村民,平均月工资3000元左右,年底还有分红,这远比在家务农收入多了不少。另外,我们还为他们交了社保,平时看病都可以使用医保。同时,对年纪大的或已经退休的员工,我们也交了工伤保险,更好地保障他们和公司的权益。
收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也开始越来越好了。我记得几年前我老公第一次来到我们村里时,一直对村里没有垃圾箱很有怨言,他夸张地说在你们这里扔个垃圾都要走几公里,还是几户人家共用一个,垃圾都溢出来了,到处都是蚊虫。现在好了,家家门前都有了统一垃圾桶,还进行了垃圾分类,老公说,现在出门就是垃圾箱,清理也及时,这生活档次提高了不少。
物质生活逐渐富裕起来的农民,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也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这几年来,夜明村村民对于他们的文化建设依然津津乐道,尤其是该村的文化礼堂已经成为了滋润淳朴乡风民风、提升美丽乡村气质的“精神家园”。我们夜明村的文化礼堂建造得比较早,像我父亲这辈人总喜欢约上三五好友一起去喝茶聊天,或者在这里看看报纸,参加文化礼堂举办的活动,一待就是不少时间。另外我们的专职文化管理员也会找几个老师组织村里的阿姨们在这里练习排舞,或者邀请一些文艺团来表演节目,我们的文化礼堂天天都很热闹。与此同时,镇里也会给我们安排露天电影,每次幕布一打开,机子这么一放,村里的小孩老人都会欣喜地聚集到广场上一起看电影,其乐融融。
生活在夜明村的乐趣还远不止如此。以前我身边的人想要来桐乡玩,我肯定首推乌镇,但现在不同了,我会推荐马鸣村。马鸣村与夜明村交界,可以说是我们的“后花园”,它已经是首批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这里不仅有原汁原味保留江南淳朴市井生活的马鸣老街,可以看到老底子的茶馆,肉铺,杂货店,理发店等,每天都有老人们在这里赶集、喝茶、吃面、闲聊、打牌,来到这里可以深入感受江南乡村慢生活,还有多姿多彩的民间庙会、源远流长的蚕桑文化,以及正在日新月异变化着的乡村风貌。
马鸣村在越变越美,与之相邻的夜明村村民肯定是首批受益者。比如由甲鱼塘收回改建成的百亩荷塘,这几天荷花开得正艳丽,不仅引来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赏,我们平时傍晚散步也可以去赏美景,城里人赏荷花要去杭州西湖,我们这里旁边就有个荷花池。
如今,夜明村的居住环境变得越来越美,农村产业越来越旺,农民收入越来越高,幸福感也越来越强。我喜欢生活在农村,现在的农村一点都不比城里差,生活环境甚至更美更好,我城里的朋友甚至还羡慕我现在的生活。在夜明村,一张美丽乡村的美好图景正徐徐铺陈开来……
【记者旁白】城市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农村现代化也离不开城市化,城乡融合发展是大逻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去年,十九大报告对乡村振兴提出了20字的“总体要求”,高度重视农村发展建设。
多年来,桐乡通过开展“美丽乡村”、“五水共治”、社会保障一体化、乡村道路大中修等民生工程,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随处可见“绿水绕村郭、碧水映彩霞”之景,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画卷已经展开。
如今,桐乡如何在高起点上将城乡统筹发展向纵深推进,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当然是要为广大农村地区提供更好的教育、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优美的环境,让桐乡农民共享现代文明生活。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桐乡农村,环境会更加美好、交通愈发便捷、服务更加完善、保障愈发全面、生活更加多彩,书写桐乡乡村振兴的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