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018(第三届)中国工业互联网大会·嘉兴峰会在我市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邬贺铨,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余晓晖等一批专家学者,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刘松、GE中国研发中心董事长戴鹰、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陈强兵等一批业内精英,共同在南湖畔掀起了一场关于中国工业互联网的“头脑风暴”。
“从企业信息化到工业互联网”“聚焦数据与互联”“工业互联网发展实践与思考”“SupET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模式”“智能制造与供应链数字化”……峰会现场,一场场主旨演讲脑力激荡、干货满满,本报记者选取了部分演讲嘉宾的精彩观点,呈现如下。
邬贺铨——
工业互联网是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是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主要载体,是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发展的基础。
工业企业是工业互联网实施的主体,智慧工厂是工业互联网的目标,需要IT与OT融合,需要建设工业互联网技术和产品提供方与垂直行业应用方之间的桥梁,需要培育工业互联网的生产性服务业。
工业互联网促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需要企业流程再造来适应,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永远在路上。
李培根——
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是智能制造,那么最重要的意识、最关键的技术是什么?我认为是互联、数据和智能。
数据及互联是智能制造的基础,一切过程、目标、事务都需要数据驱动,要有数字生态系统的意识。数据改变了行业的边界,要从数据中学习、从数据中提取知识,同时要推进数据模型的标准化。
余晓晖——
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基本状况,可以概括为一大联盟,即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两大阵营,即应用性企业和基础性企业;三大路径,即面向企业内部的生产率提升、面向企业外部的价值链延伸、面向开放生态的平台运营;四大模式,即基于现场连接的智能化生产、基于企业互联的网络化协同、基于产品联网的服务化延伸、基于供需精准对接的个性化定制。
刘松——
在SupET“1+N”平台中,“1”是面向国内外工业企业的跨行业、跨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站式”服务平台,提供基础、共性、通用的工具和平台级服务;“N”是由工业互联网龙头服务企业、示范企业领头,培育建设一批面向特定领域、特定地域或产业集群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沉淀工业微服务和机理模型,实现标准化服务。
SupET“1+N”平台的整体规划分为三步,第一步是工厂智能改造,即实现“智慧工厂”解决方案;第二步是工厂与工厂互联,即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协同作业;第三步是消费与生产打通,即实现消费互联网和工业互联网深度融合。
在过去几个月里,SupET“1+N”平台的核心模式已在多个行业里进行扩散,其延伸性、可执行性不断得到印证,加入企业获得的惊喜都超过预期。
戴鹰——
GE提出来的概念是万物智能,这其实就是工业互联网的概念。在推动自身智能制造的过程中,我们总结出了四大驱动力。第一步是精益制造,精益的目的是消除浪费,要想把自己的生产体系数字化首先就要把生产流程中的浪费去除,因此精益是基础。第二步是先进制造,以更丰富的自动化手段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第三步是增材制造,实际上,3D打印就是增材制造的一种,它能给复杂构建的生产周期、质量等带来飞跃性改善。第四步是数字化工厂,通过大数据分析产生洞察,进而产生预测。
我们认为,工厂做到智能制造还不够。我们正通过云端与供应商连接起来,打破过去“黑盒子式”的买卖关系,真正把整个生产过程打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