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浙江本地 > 嘉兴  正文

嘉兴凤桥积极推进“四个平台”建设深化便民服务
2018-07-14 09:41:53 来源: 嘉兴日报 记者 李丹 通讯员 张卫星

  近日,记者来到南湖区凤桥镇“四个平台”综合服务大楼。据悉,就在不久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记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浙江记者站记者、央广网浙江频道记者纷纷被吸引前来,齐齐为凤桥镇“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基层延伸点赞。

  凤桥镇综治工作、综合执法、市场监管、便民服务“四个平台”建设工作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吸引如此多的关注?

  凤桥镇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自去年起,该平台以“转变”为关键词,全面深化便民工作,打通了群众和企业办事的“最后一公里”。

  合纵:特色学习模式

  助推“无差别”高效审批服务

  “以往,与老百姓生活最密切相关的业务,如社保、医保,对应窗口工作人员往往最为忙碌,其他窗口则鲜有人‘光顾’,窗口忙闲不均。”“四个平台”综合信息指挥室主任许学文表示。

  面对市民吐槽,怎样才能让群众办事方便快捷呢?

  今年上半年,凤桥镇在嘉兴市率先推行“无差别”受理服务,这也是南湖区3月中旬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推出“无差别”集成审批服务后,加速布局基层“就近跑一次”的重要举措之一。作为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镇,目前该中心承接的市、区下放的审批服务类事项达到了180项,包括企业注册受理、企业投资项目、再生育审批、就业登记等内容,涉及市场监管、规划、环保、发改、计生、民政、社保等各个部门。

  “‘无差别全科受理’对综合窗口工作人员综合业务、服务水平有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掌握本条线业务知识,还要融合多部门知识,变‘专科医生’为‘全科医生’,对一线窗口无疑带来新的挑战。”许学文介绍,前期,凤桥镇行政审批中心窗口工作人员已前往南湖区行政审批局进行专题业务培训,镇各条线领导多次召开会议,统一工作人员思想。

  为进一步促进窗口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快速提高,该平台还有“独门妙招”:推行“无差别”受理后,将原本的11个窗口缩减为8个,11位工作人员中,每天轮流8人在固定席位工作,剩余3人则作为“流动培训老师”,在业务实际受理过程中从旁指导。特殊的学习模式,让工作人员既当学生又当老师,互学互通。“相信通过不断学习和经验积累,我们一定能很快熟练掌握所有事项的办理。”一名工作人员说。

  连横:应百姓所需,促进“就近跑一次”

  由于许多事项都是简易类审批服务事项,80%事项现在在行政审批中心皆可实现现场即办,而以农房宅基地审批为例的部分业务,则需待职能部门审批通过后,方能取回证件,对于农户而言,多了一趟必不可少的跑腿。

  “如今,动员起村干部与网格员,我们力求让村民连这‘必要的一趟’也不用跑。”许学文介绍,目前,凤桥全镇10个村、2个社区,共划分70个网格,建立全科网格制度,让网格员当起“跑腿工”。审批完成后,工作人员只需通过联系相应的网格员或村干部,由其进行材料集中收集与取回,以精准化代办让群众和企业享受到“无差别”贴心服务,享受“就近跑一次”服务,最终实现“不用跑一次”。

  为给老百姓办事提供更多方便,今年上半年,便民服务平台进一步延伸到村(社区),在庄史村和新篁社区建立分平台。“新篁社区位于南湖区与海盐县的交界处,庄史村则紧挨中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外来新居民多,对服务的需求也相对较多。”许学文表示,经前期梳理,部分权力事项已下放至两个基层延伸点,并配备了审批中心的24小时自助服务机,两处居民常办的一些业务,都可以在这个“微缩版”的审批中心完成。

  “放在以往,从社区到审批中心,一来一回往往一个上午就没了。”家住新篁社区的陈大爷表示,过去前往“四个平台”办事,需先乘坐公交车到凤桥镇公交枢纽站,再穿过镇区走到服务中心,车程半个多小时,步行半个多小时,大量时间与体力耽搁在路上,“现在好了,在家门口就能办事。”中法集团的务工人员李先生也表示,平时工作忙,要特意请个假跑出来办事,时间上确实成本很大,“如今,需要开设证明,在村里就能全部搞定,是实实在在方便了。”

  据介绍,下一步,税务服务、不动产登记以及公安管理的出入境、户籍、新居民服务、交警等业务也将陆续入驻四个平台便民服务行政审批中心。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省级小城市培育带来的高效和便捷,凤桥镇步伐仍在继续。

标签: 凤桥镇;审批;南湖区;平台;四个平台
编辑: 马轶伦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