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浙江本地 > 嘉兴  正文

嘉兴打造全国三治融合实践示范地 创新基层治理模式
2018-06-21 08:33:37 来源: 浙江在线 宋彬彬 应培国

  浙江在线6月2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宋彬彬 应培国)6月15日一早,桐乡市屠甸镇荣星村,一场“‘乡村振兴’乡贤智囊团议事会”火热进行。“我们村建了足球场、公园、农庄,发展乡村旅游行不行?哪些方面还要加强?”村党总支书记金福良开门见山。你一言,我一句,一个小时下来,乡贤参事会的8位乡贤贡献了十多条金点子。

  这是嘉兴市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一个场景。2013年5月,嘉兴在全国率先探索开展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

  自治,春风化雨;法治,定分止争;德治,润物无声。5年间,嘉兴各地通过制订修订村规民约,推行百姓议事会、乡贤参事会和百事服务团、法律服务团、道德评判团等,形成了“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三治融合”,这一嘉兴治理经验的“树木”正成长为“森林”。嘉兴市委主要负责人表示,要继续加大创新和推进力度,努力实现“墙内开花墙内香,墙内开花墙外也要香”的突破,把“三治融合”发源地打造成全国“三治融合”实践的示范地。

  源起: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上下互动”

  如何用改革创新的思路,找到化解社会转型期疑难杂症的药方。2013年,在自治、法治、德治一直“单兵作战”的基础上,嘉兴首次提出“三治”融合的“联合兵团”作战理念,并积极探索实践、丰富内涵,形成了在党委、政府主导下,以法治和德治为手段,以基层自治为落脚点,有效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三治”定位。

  “三治”实践,萌发于桐乡市高桥街道。这个曾经位于桐乡城乡接合部的乡镇,因为高铁的开通,区位优势瞬间凸显,全镇进入大开发、大建设的机遇期。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多数是由拆迁补偿等引起的,这给政府管理以很大压力。2013年5月,高桥街道探索组建了三支植根于民间的团队——百姓参政团、道德评判团、百事服务团,将各类矛盾纠纷逐一解决。越丰村道德评判团成员、村民沈菊芬感触最深。早年,进城不久的村民几乎每家每户都自建了工棚当作过渡房,经过几年时间陆续拆除,却有一“钉子户”执意不愿拆除工棚。“我是60后,和这名抗拆村民的年纪相仿,或许会更容易沟通。”村委会告知道德评判团此事后,沈菊芬主动请缨上门游说,之后,在道德评判团其他几名成员、村委会代表分批劝导之下,越丰村“三改一拆”整治工作的“最后一步”终于落实了。

  高桥街道摸着石头“过河”,走出社会治理的困境,给嘉兴以深刻启示。2013年,嘉兴已实现平安创建“八连冠、满堂红”,但随着各项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很多社会新问题更加先发、更加集中,传统的治理机制、治理方式面临严峻挑战。“在千头万绪的社会现象背后,法制观念淡薄、社会道德滑坡、基层自治缺少空间等问题尤为突出,‘三治’恰好是可以付诸实践破难题的良方。”嘉兴市委政法委有关负责人说,过去,政府大包大揽之下的社会管理,与社会和群众缺乏互动,基层村(社区)行政化倾向严重。运用“三治”法宝后,可以让党委、政府走出“一厢情愿、群众不买账”的怪圈,让改革发展造福百姓。

  一枝花开满园春。“三治融合”试点的成功经验逐步从桐乡向整个嘉兴拓展,形成了“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乡村治理新格局。为推动社会治理由“自上而下”向“上下互动”转变,嘉兴还不断深化载体创新,健全起由村规民约(社区公约)、百姓议事会、乡贤参事会、百事服务团、法律服务团、道德评判团共同组建的城乡社区治理载体——“一约两会三团”,并在全省率先公布了37项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依法履行职责事项和40项协助政府工作事项,把政府决策的运作置于“阳光之下”,给各种利益主体搭建了一个务实有效的协商和对话平台,从“要我干”变成了“我要干”,增强了基层治理活力。

  实践:变“大包大揽”为“协商共治”

  自治是内生约束,法治是刚性约束,道德是柔性约束。嘉兴市委政法委有关负责人认为,“三治”改变了“政府做主”、大包大揽的服务管理方式,让群众在整个公共服务中既当“参谋”又当“管家”,解决了政府缺位、越位等问题,实现了协商共治。

  “三治融合”,自治为基。嘉善县天凝镇洪溪村曾是一个远近闻名的“信访村”,10年里面换了5任党支部书记。陈俐勤走马上任后,与村党支部班子一起仔细分析原因。大家感到,过去村里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是村党支部书记说了算,村干部与老百姓之间联系脱节。之后,村党支部班子首先“自我革命”。召开村民代表会议,由老百姓对每个村干部直接面对面点评,当面把心中的意见都说出来。这样的形式,让一批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脱颖而出。陈俐勤还把村里50岁至70岁的妇女们组织起来,组建了一支“辣妈宝贝啦啦队”,从镇里、县里一直演到了中央电视台、演到了西班牙。村里还陆续组建了篮球队、腰鼓队,每年举办农民文化体育节等活动。通过文体活动,村民的心拉近了,很多积怨矛盾在无形中得到化解。2006年以来,该村没有发生一起上访事件。村集体经济收入也从陈俐勤刚上任时的入不敷出,发展到现在的800多万元。

  从“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嘉兴越来越多的村跟洪溪村一样尝到了自治的甜头。平湖市野马村曾是远近闻名的养猪大村,为消除村民对拆除猪棚后失业的顾虑,村里成立起“彩之翼创业互助社”,组织小型招聘会,介绍村民进企业、进公益岗位。嘉兴不断创新基层群众自治机制,积极引导建立了“乌镇管家”、梧桐义工、新居民协会、企业社会责任促进会等自治组织。据统计,目前嘉兴社会组织已达3332个、城乡社会组织1.2万多家,成为联通政府、社会和居民的桥梁纽带。同时,嘉兴还通过“小网格”撬起“大平安”,推进以“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为重点的网格自治,目前,全市共有专兼职网格管理员2.2万余名。

  “关键时刻,还得懂法!”遇事找法让南湖区凤桥镇永红村村民老吴松了一口气。此前,为了讨回十几万元的饲料款,老吴跟同村的老李闹了5年。可是因为证据欠缺,这笔欠款迟迟无法收回。无奈之下,老吴找到村里的法律顾问杨建明律师。通过律师的走访取证、明理说法,老李最终同意两年内还清饲料款。

  在不断完善自治机制的同时,嘉兴深刻意识到法治为本的重要性。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在1151个村(社区)聘请法律顾问,让越来越多的村民懂法、学会用法。此外,法治文化阵地通过“报、屏、廊、亭、墙、栏、堂、场、园、角”等形式渗入大街小巷……一个个富有嘉兴特色的“普法范本”已遍布禾城各个角落,让百姓在身旁、在指尖都能接收到法治文化的教育。目前,全市已建成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0个,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116个,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数量、占比位居全省前列。

  德治为先,润物无声。“以文养德、以规促德”。目前,越来越多的村民对“红黑榜”上的自家“成绩”分外在意。每个月,各村道德评判团都会根据村民生活、工作中的细节,为星级文明家庭评判打分。不孝敬长辈、乱扔垃圾等不道德与不文明行为成为“扣分项”,“黑榜”倒逼群众增强自律意识。“红榜”上榜样的力量不容小觑。近年来,嘉兴市倡导以评树德,组织开展“万名好人进校园”“万张红榜送好人”等宣传活动,一大批“好婆媳”“好少年”等身边的榜样涌现出来,以“最美”精神为核心,扩大“最美”系列的社会影响力和典型示范带动作用。

  提升:打造全国“三治融合”实践示范地

  在嘉兴,“三治融合”犹如一把金钥匙,打开了基层社会治理的“死结”。

  文化礼堂建成后,如何用活用好,真正成为村民的精神家园,是一个当前基层面临的工作难题。海宁市盐官镇桃园村给每位村民配发了一把礼堂钥匙,问题迎刃而解。“原来每天定时向村民开放,村民觉得不方便,我们试着给一些有需求的村民配了钥匙,效果很好。现在我们已经配发了600多把钥匙,人气越来越旺。”村委会委员李莉说。南湖区七星街道由每个社区有威望、懂法的老干部、老党员组成百姓身边的“隐形老娘舅”,及时掌握并化解基层纠纷,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的目标;海盐县秦山街道永新村乡贤参事会通过每月检查将不文明现象拍照公示并对村民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村规民约,对考核合格的给予煤气补贴,不合格的取消福利,形成了村庄治理人人参与并相互监督的良好氛围……

  “三治融合”,正在嘉兴大地不断深化。桐乡市梧桐街道城弘小区内曾经绿化破损严重、杂物乱堆乱放,很难租出与市场匹配的价格。去年10月,梧桐街道在城弘小区试点“旅馆式”管理,将旅馆的管理模式复制到居住出租房屋管理中,把一个小区当作一个大的旅馆,每个出租房屋当作“旅馆房间”,在管辖范围内搭建网格化的“连锁酒店”,并在小区设立“旅馆总台”,房东就是“服务员”,再由村级层面建立的房东协会对每间出租房的安全进行监督和把关。今年出租房一度出现“一房难求”的盛况。这就是桐乡结合实践创新推出的“八二”三治融合法,即基层治理各项中80%应通过自治解决,20%是通过法治、德治解决。目前,桐乡共推出“以新化新法”“进网入格法”“倍乘效应法”等10种“三治融合”工作法。

  嘉兴也梳理出“三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十二条经验,并加大体制机制的保障力度,为确保“三治”建设改造真正落到实处,将“三治”建设工作纳入领导干部责任目标制考核和平安综治考核。同时,探索建立了以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为主要形式的财政支持机制,通过项目购买、项目补贴、项目奖励等形式,推进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去年,嘉兴市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经费近15亿元。

  “三治”的有力推进,为嘉兴在全省率先夺“平安金鼎”、首捧“长安杯”夯实了坚实基础。回看这一历程,嘉兴走出了一条具有嘉兴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新路。“作为‘枫桥经验’的精髓,不仅要‘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最终还是为了服务中心工作,推动地方发展。”嘉兴市委政法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自治、法治、德治三个不是单一存在的,解决基层实际问题三者一定是深度融合的,要突出“三治融合”服务中心工作、聚焦乡村振兴,推动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以中心工作的推进来检验“三治融合”的成效。

  沿着这条路,嘉兴正奋力前行。嘉兴出台的《关于巩固提升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力争今年底前创建“三治融合”示范村达到30%以上,2020年底前达到50%以上。嘉兴市委主要领导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完善基层民主、群众参与、社会协同的自治建设体系,由“点”到“线”再向“面”扩展,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和打造红色精品线路,积极培育“三治”示范点,努力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和谐有序、绿色文明、创新包容、共建共享的美丽幸福新家园,全面建成全国“三治融合”实践的示范地。

标签: 嘉兴;三治融合;乡贤;融合;治理;村民;参事;德治;基层社会;桐乡市
编辑: 江小来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