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村规模调整疾书“后半篇文章”
八婺大地涌现越来越多“和美新村”
2019-07-01 09:31:10
来源: 金华日报 记者 楼盼 盛游 见习记者 刘小钢

  从去年10月开始,金华市集中两个多月时间,全力推进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全市行政村数量从4457个减少至2865个,调减率达35.7%,得到了省委车俊书记的批示肯定。今年以来,金华市委紧盯924个新村抓好“后半篇文章”,以组织振兴推动乡村振兴,把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办成实事工程、发展工程、民生工程。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多个合并后的新村,发现这些村庄在化解矛盾、便民服务、壮大集体经济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我市行政村规模调整的“后半篇文章”已然初具雏形,乡村振兴在一个个“和美新村”的诞生中扎实推进。

矛盾问题“大清零”

  去年底,婺城区罗店镇西吴村、罗大门村、大舍塘村、双林村、三甲山村合并为西吴联村。“并成西吴联,希望看得见。”是当时不少村民的口头禅。

  事实印证了这一点。昨天,在原双林村的中心位置,景观小广场正在施工。“原来这里有两户不配合旧房改造。”村干部说,景观小广场是秀美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但涉及100多平方米(其中一户约30平方米)的房屋征用,卡壳许久。

  事情的转机就出现在行政村规模调整后。合并后,原西吴村的“土地银行”做法通用于西吴联:平方数小的房屋被规划,“打8折”存入村集体,待日后批建时兑现。因此,只有30平方米的户主听了政策后,半小时内就签了字,拖了两年多的双林景观小广场得以动工。

  一环扣一环,原双林村人犯愁近20年的积水问题也迎刃而解。西吴联村两委在景观小广场路基下新铺了一根管道,从水渠引流至前溪。“以前这里只有一个出水口,来不及排就会满出来。”村民说,行政村调整后立马不一样了,前段时间尽管普降大雨,村里也没有被淹。

  “消解矛盾、为民解忧,既是并村、更要并心。”西吴联村党支部书记吴根升说,行政村规模调整以来,该村大力开展“访民情、解民忧、促发展”活动,每周村两委干部带队到各自然村现场办公,推行简单问题1日解、一般问题3日解、复杂问题7日出方案的“137”难题组团共建模式,目前共解决各类问题25起,其中多个20年以上的遗留问题得以化解。

  在竹马乡竹马馆村,集综合服务站、提升加油站、民意响应站、矛盾化解站、党群交流站等五大功能站于一体的“幸福驿家”,实现了当地群众服务事项一站式受理,“最多跑一次”向村级全覆盖。此外,还有线上“扫码”、线下党建综合体的无缝化对接,满足了不同年龄层次的多样化需求。

  竹马馆村还是“联邻帮户”工作机制的发源地。村两委结合“三服务”活动,在行政村规模调整后持续以联邻帮户责任制为抓手开展“家服务”,为村民解决实际困难,提高村民对新村的认同感。截至目前已走访农户515户,收集各类问题意见32个,办结率100%,让群众切实感受到“组织在身边,有事找党员”,真正实现党群一家亲的融洽关系。

  “并村也并心,是化解矛盾的基础。”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我市以新村为单位,全面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性体检”、主题党日等基本制度,抓实党员联系群众关键一招,不断深化“联村入户扫码制”。优化新村党组织设置,打破原有行政村界限,合理划分党支部或党小组,推行原属不同村之间党员结对互助做法,推动党组织和党员深度融合。在此基础上,坚持稳字当头,集中力量、集中精力解决一批信访积案、历史遗留问题,“一村一策”做好社会稳定工作。截至6月底,全市924个新村共已化解各类信访积案、遗留问题4890余个。

  便民服务“大提质”

  绿水倒映着青山,白云点缀着蓝天,青山绿水间,是崭新靓丽的坛头村。

  2018年11月,武义县原坛头村与双塘村合并,组成了新坛头村,发展进入了快车道。该村依托湿地公园,引入文创公司、开办民宿,举办湿地文化节等,打造了独具湿地特色的“民宿+文创”产业,不仅村容村貌得以蜕变,村民的获得感也大幅提升。

  然而,坛头村的进步不止于“表面”,更在于“内里”。这内在的进步,是“最多跑一次”改革在坛头孕育的代办服务。坛头村设立了党群服务中心,实施了代办制,将代办服务融入村民生活,切实把上级政策落到实处,落入村民的心坎里。

  老伴朱康起的医疗卡丢失了,70岁村民邹顺晶急得团团转。就在这时,代办员朱国如找上了门。拿着朱康起的身份证,朱国如风尘仆仆来到武义县城,为其补办医疗卡,当天便送回到老人手中。“人老了,行动就不方便,多亏了朱国如帮忙。”邹顺晶感动地说。

  84岁的村民朱有谷患有诸多疾病,朱国如为他代办“签约医生”。签约以后,小病小痛,一个电话,医生上门服务。回忆起这些事,朱有谷眼神里流露着感激与欣慰。

  代办低保,代办医疗卡,代办“签约医生”……坛头村的代办员可谓“神通广大”“无所不能”。村民有待办理的证件,需要提供的服务,只要向代办员反映,基本当天就能办好。

  作为代办制的互补,每周三,在村口的党群服务中心,全体村干部都化身代办员,与村民面对面交谈,集中为村民提供代办服务。“鉴于村里老年人较多,他们对信息的接受与反馈能力相对较弱,因此面对面的服务无疑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途径。”坛头村党支部书记林卫良说。

  便民不仅体现在办事上,更在于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以金东区曹宅镇金溪村为例,这个由六大山村与金溪村合并而成的新村,村庄发展像被按下了加速键,不仅期盼多年的环村公路终于开建了,打通原来两村山前的“断头路”工程也重新开启了。在浦江县郑宅镇,镇区的8个村合并成3个新村。新村班子到位后,7天就完成了郑宅中心幼儿园16.5亩的土地征用,20天内解决了玄鹿山村镇坡地200亩、商业街二期45亩土地征用问题,这些喊了多年的历史遗留问题迎刃而解,让村民对未来美好生活充满了期待。

  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实现“便民大提质”,今年以来我市针对部分新村活动场所不集中、设施不齐全、功能不完善等问题,启动新一轮村级活动场所改造提升行动,计划通过2-3年的时间,改建、修建、新建600个条件相对简陋的新村活动阵地,确保活动场所真正成为凝聚服务党员群众的主阵地。按照交通便利、服务对象集中、办公设施良好的原则,以中心村或规模较大的村为主,建立区域党群服务中心,分散整合居家养老、卫生服务、人民调解室、文化礼堂等服务资源,形成“1+X”阵地模式。及时调整新村便民服务事项和服务站点,梳理服务功能,实现服务事项一站式受理。积极整合办公场所、居家养老、便民服务中心等原有村级活动场所,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布局、统一使用、统一收益,避免闲置浪费,发挥最大效益。

  集体经济“大发展”

  “是不是很气派?”昨天,金东区多湖街道四大门村党支部书记盛惠益带着记者来到村中刚建成的“城市会客厅”,言语中充满自豪。据了解,“城市会客厅”是四大门村“消薄”工作的重点项目,其功能集远教影院、和美乡村展示、茶艺展示于一体,预计招商后将为村集体每年带来20万元租金收入。

  这是厅上、新屋村合并为四大门村后,盛惠益谋划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重要一招。厅上、新屋村曾是远近闻名的珍珠养殖村,2015年珍珠塘退养后,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可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却因此大幅缩水,到2018年跌入谷底。“农村环境变美了,我们就要思考如何把美丽环境变现。”盛惠益和村两委一班人无时无刻不在思考村庄转型。当年底,四大门村宣告成立,从此书写了打造“百万强村”的神奇篇章。

  村集体经济达百万元?听起来有点夸张,但细数之下甚至超了:

  两个旅游公厕,一个供使用,另一个改造后招商成了荷花驿站,年租金2万元。

  水上码头建起游船项目,招标后年租金11.8万元。

  十里荷花长廊,既是景观也有效益,在7月—12月的采莲季,每年带来8万元收入。

  位于原新屋村湿地公园的“穿越丛林”儿童乐园,今年“五一”期间3天收入超万元,明年租金将提升到3万元。

  10亩土地租给轻轨项目部,年租金5万元。

  村内水域资源承包,包括横塘垄水库,年租金30余万元。

  400多亩山地,原先分属两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好承包。合并后,可以整体招标,年租金预计20万元。

  蚊子再小也是肉,村文化礼堂出租办活动,每场收600~800元,一年可收租金5万元。

  原新屋村办公楼出租,租金3万元。

  面积20余亩的奶牛场出租发展农业设施,预计年租金20万元。

  把村里沿湖老屋回收村集体,打造“茶吧一条街”,现项目已招投标,预计年租金8万元。

  记者算了一笔账,包括“城市会客厅”每年的20万元租金在内,四大门村集体经济收入一年可达130余万元。

  “村里打造AAA级景区,游客越来越多,老百姓也从中受益。”村民盛志军是种植大户,以前草莓、西瓜、香瓜都要运到水果批发市场销售,价格较低。如今,他在家门口摆摊,一天能卖出200多公斤,价格也贵了不少。盛志军的年收入从七八万元增加到15万元。

  厅上水乡农家乐的老板娘邵丹刚接到一个电话,当晚有一个90人团队预约到农家乐就餐。“我家楼上楼下能同时摆10桌,散客、团队都接待,很多同学会、企业团建活动都来我这里。”邵丹说,她的农家乐是去年6月28日开张的,一年下来收入超15万元。

  别看邵丹文化不高,她还是金东的“草根明星”,把村庄的变化编写到小品里,创作的《三个妇女聊改革》在“光南大舞台”上受到群众热捧。她在《四大门村歌》中写道:“都说四大门好哇,都说四大门美。美在圆圆的月亮跳入水,美在那五月的荷叶和莲花,美在那采莲的村姑小幺妹……”

  “我的目标就是让村民都过上好日子。”盛惠益说,接下来要提高村里的基础设施水平,还会打造水上舞台和一些景观小品,过年时按照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情况进行分红,让村民共享美丽经济带来的红利。

  “包括四大门村在内,我们街道今年将打造3个‘百万强村’。目前,垄窑村集体经济收入已达60万元,东湄社区达40多万元。”多湖街道组织委员邢师军介绍,多湖街道今年以提升基础组织力为抓手,做好村强民富这篇文章。目前,辖区内4个行政村和22个社区均已实现年集体经济收入25万元的目标。

  百花齐放才是春。义乌市佛堂镇小六石村是一个远近闻名的旅游发展强村,但土地资源有限,发展空间不足。镇党委将小六石村与周边的六石村、骆村、王新村合并为龙溪村,借助小六石村的“网红”效应,打造乡村版迪士尼乐园。在行政村规模调整中,磐安县尖山镇管头村与周边东里、林庄、大园、大山头、火炉岭5个村组成了全新的“乌石村”,通过整合资源、抱团发展,向建设“浙江农家乐第一村”的目标迈出坚实一步。

  今年以来,我市深入总结试点经验,紧盯“三资”融合、并村模式等关键问题,围绕村强民富,分析各村的有利因素、潜在优势,考虑文化旅游、农业观光、专业市场、特色小镇等发展方向,总结形成行政村规模调整流程图以及“做大集镇村”“做强中心村”“以强带弱”“抱团发展”等7大并村模式,布局一批规模较大、实力较强、可融度高的行政村,取得良好成效。

  “行政村规模调整最终的落脚点是推动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行政村规模调整后新村集体经济收入和经营性收入1+1>2,才是我们预期的效果。”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持续推进“2+1”结对帮扶行动,加大财政、金融、用地、交通等政策综合支持力度,优先安排新村“消薄”项目,确保每个新村至少有1个以上的造血项目,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标提质。力争到2022年,义乌市、永康市的所有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武义县、磐安县的所有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达到8万元以上,其他县(市、区)的所有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基本达到12万元以上。努力打造生态业态文态形态社态五态融合、一产二产三产协同发展的众创乡村,让村民看到新村的发展蓝图。


标签:行政村;新村;调整;后半篇文章;小广场;振兴;全市行政村;便民服务;化解矛盾;金华市委
编辑:江小来
精彩推荐
浙江在线地方中心版权所有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浙江本地 > 金华  正文
行政村规模调整疾书“后半篇文章”
八婺大地涌现越来越多“和美新村”
2019-07-01 09:31:10 来源: 金华日报 记者 楼盼 盛游 见习记者 刘小钢

  从去年10月开始,金华市集中两个多月时间,全力推进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全市行政村数量从4457个减少至2865个,调减率达35.7%,得到了省委车俊书记的批示肯定。今年以来,金华市委紧盯924个新村抓好“后半篇文章”,以组织振兴推动乡村振兴,把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办成实事工程、发展工程、民生工程。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多个合并后的新村,发现这些村庄在化解矛盾、便民服务、壮大集体经济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我市行政村规模调整的“后半篇文章”已然初具雏形,乡村振兴在一个个“和美新村”的诞生中扎实推进。

矛盾问题“大清零”

  去年底,婺城区罗店镇西吴村、罗大门村、大舍塘村、双林村、三甲山村合并为西吴联村。“并成西吴联,希望看得见。”是当时不少村民的口头禅。

  事实印证了这一点。昨天,在原双林村的中心位置,景观小广场正在施工。“原来这里有两户不配合旧房改造。”村干部说,景观小广场是秀美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但涉及100多平方米(其中一户约30平方米)的房屋征用,卡壳许久。

  事情的转机就出现在行政村规模调整后。合并后,原西吴村的“土地银行”做法通用于西吴联:平方数小的房屋被规划,“打8折”存入村集体,待日后批建时兑现。因此,只有30平方米的户主听了政策后,半小时内就签了字,拖了两年多的双林景观小广场得以动工。

  一环扣一环,原双林村人犯愁近20年的积水问题也迎刃而解。西吴联村两委在景观小广场路基下新铺了一根管道,从水渠引流至前溪。“以前这里只有一个出水口,来不及排就会满出来。”村民说,行政村调整后立马不一样了,前段时间尽管普降大雨,村里也没有被淹。

  “消解矛盾、为民解忧,既是并村、更要并心。”西吴联村党支部书记吴根升说,行政村规模调整以来,该村大力开展“访民情、解民忧、促发展”活动,每周村两委干部带队到各自然村现场办公,推行简单问题1日解、一般问题3日解、复杂问题7日出方案的“137”难题组团共建模式,目前共解决各类问题25起,其中多个20年以上的遗留问题得以化解。

  在竹马乡竹马馆村,集综合服务站、提升加油站、民意响应站、矛盾化解站、党群交流站等五大功能站于一体的“幸福驿家”,实现了当地群众服务事项一站式受理,“最多跑一次”向村级全覆盖。此外,还有线上“扫码”、线下党建综合体的无缝化对接,满足了不同年龄层次的多样化需求。

  竹马馆村还是“联邻帮户”工作机制的发源地。村两委结合“三服务”活动,在行政村规模调整后持续以联邻帮户责任制为抓手开展“家服务”,为村民解决实际困难,提高村民对新村的认同感。截至目前已走访农户515户,收集各类问题意见32个,办结率100%,让群众切实感受到“组织在身边,有事找党员”,真正实现党群一家亲的融洽关系。

  “并村也并心,是化解矛盾的基础。”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我市以新村为单位,全面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性体检”、主题党日等基本制度,抓实党员联系群众关键一招,不断深化“联村入户扫码制”。优化新村党组织设置,打破原有行政村界限,合理划分党支部或党小组,推行原属不同村之间党员结对互助做法,推动党组织和党员深度融合。在此基础上,坚持稳字当头,集中力量、集中精力解决一批信访积案、历史遗留问题,“一村一策”做好社会稳定工作。截至6月底,全市924个新村共已化解各类信访积案、遗留问题4890余个。

  便民服务“大提质”

  绿水倒映着青山,白云点缀着蓝天,青山绿水间,是崭新靓丽的坛头村。

  2018年11月,武义县原坛头村与双塘村合并,组成了新坛头村,发展进入了快车道。该村依托湿地公园,引入文创公司、开办民宿,举办湿地文化节等,打造了独具湿地特色的“民宿+文创”产业,不仅村容村貌得以蜕变,村民的获得感也大幅提升。

  然而,坛头村的进步不止于“表面”,更在于“内里”。这内在的进步,是“最多跑一次”改革在坛头孕育的代办服务。坛头村设立了党群服务中心,实施了代办制,将代办服务融入村民生活,切实把上级政策落到实处,落入村民的心坎里。

  老伴朱康起的医疗卡丢失了,70岁村民邹顺晶急得团团转。就在这时,代办员朱国如找上了门。拿着朱康起的身份证,朱国如风尘仆仆来到武义县城,为其补办医疗卡,当天便送回到老人手中。“人老了,行动就不方便,多亏了朱国如帮忙。”邹顺晶感动地说。

  84岁的村民朱有谷患有诸多疾病,朱国如为他代办“签约医生”。签约以后,小病小痛,一个电话,医生上门服务。回忆起这些事,朱有谷眼神里流露着感激与欣慰。

  代办低保,代办医疗卡,代办“签约医生”……坛头村的代办员可谓“神通广大”“无所不能”。村民有待办理的证件,需要提供的服务,只要向代办员反映,基本当天就能办好。

  作为代办制的互补,每周三,在村口的党群服务中心,全体村干部都化身代办员,与村民面对面交谈,集中为村民提供代办服务。“鉴于村里老年人较多,他们对信息的接受与反馈能力相对较弱,因此面对面的服务无疑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途径。”坛头村党支部书记林卫良说。

  便民不仅体现在办事上,更在于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以金东区曹宅镇金溪村为例,这个由六大山村与金溪村合并而成的新村,村庄发展像被按下了加速键,不仅期盼多年的环村公路终于开建了,打通原来两村山前的“断头路”工程也重新开启了。在浦江县郑宅镇,镇区的8个村合并成3个新村。新村班子到位后,7天就完成了郑宅中心幼儿园16.5亩的土地征用,20天内解决了玄鹿山村镇坡地200亩、商业街二期45亩土地征用问题,这些喊了多年的历史遗留问题迎刃而解,让村民对未来美好生活充满了期待。

  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实现“便民大提质”,今年以来我市针对部分新村活动场所不集中、设施不齐全、功能不完善等问题,启动新一轮村级活动场所改造提升行动,计划通过2-3年的时间,改建、修建、新建600个条件相对简陋的新村活动阵地,确保活动场所真正成为凝聚服务党员群众的主阵地。按照交通便利、服务对象集中、办公设施良好的原则,以中心村或规模较大的村为主,建立区域党群服务中心,分散整合居家养老、卫生服务、人民调解室、文化礼堂等服务资源,形成“1+X”阵地模式。及时调整新村便民服务事项和服务站点,梳理服务功能,实现服务事项一站式受理。积极整合办公场所、居家养老、便民服务中心等原有村级活动场所,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布局、统一使用、统一收益,避免闲置浪费,发挥最大效益。

  集体经济“大发展”

  “是不是很气派?”昨天,金东区多湖街道四大门村党支部书记盛惠益带着记者来到村中刚建成的“城市会客厅”,言语中充满自豪。据了解,“城市会客厅”是四大门村“消薄”工作的重点项目,其功能集远教影院、和美乡村展示、茶艺展示于一体,预计招商后将为村集体每年带来20万元租金收入。

  这是厅上、新屋村合并为四大门村后,盛惠益谋划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重要一招。厅上、新屋村曾是远近闻名的珍珠养殖村,2015年珍珠塘退养后,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可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却因此大幅缩水,到2018年跌入谷底。“农村环境变美了,我们就要思考如何把美丽环境变现。”盛惠益和村两委一班人无时无刻不在思考村庄转型。当年底,四大门村宣告成立,从此书写了打造“百万强村”的神奇篇章。

  村集体经济达百万元?听起来有点夸张,但细数之下甚至超了:

  两个旅游公厕,一个供使用,另一个改造后招商成了荷花驿站,年租金2万元。

  水上码头建起游船项目,招标后年租金11.8万元。

  十里荷花长廊,既是景观也有效益,在7月—12月的采莲季,每年带来8万元收入。

  位于原新屋村湿地公园的“穿越丛林”儿童乐园,今年“五一”期间3天收入超万元,明年租金将提升到3万元。

  10亩土地租给轻轨项目部,年租金5万元。

  村内水域资源承包,包括横塘垄水库,年租金30余万元。

  400多亩山地,原先分属两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好承包。合并后,可以整体招标,年租金预计20万元。

  蚊子再小也是肉,村文化礼堂出租办活动,每场收600~800元,一年可收租金5万元。

  原新屋村办公楼出租,租金3万元。

  面积20余亩的奶牛场出租发展农业设施,预计年租金20万元。

  把村里沿湖老屋回收村集体,打造“茶吧一条街”,现项目已招投标,预计年租金8万元。

  记者算了一笔账,包括“城市会客厅”每年的20万元租金在内,四大门村集体经济收入一年可达130余万元。

  “村里打造AAA级景区,游客越来越多,老百姓也从中受益。”村民盛志军是种植大户,以前草莓、西瓜、香瓜都要运到水果批发市场销售,价格较低。如今,他在家门口摆摊,一天能卖出200多公斤,价格也贵了不少。盛志军的年收入从七八万元增加到15万元。

  厅上水乡农家乐的老板娘邵丹刚接到一个电话,当晚有一个90人团队预约到农家乐就餐。“我家楼上楼下能同时摆10桌,散客、团队都接待,很多同学会、企业团建活动都来我这里。”邵丹说,她的农家乐是去年6月28日开张的,一年下来收入超15万元。

  别看邵丹文化不高,她还是金东的“草根明星”,把村庄的变化编写到小品里,创作的《三个妇女聊改革》在“光南大舞台”上受到群众热捧。她在《四大门村歌》中写道:“都说四大门好哇,都说四大门美。美在圆圆的月亮跳入水,美在那五月的荷叶和莲花,美在那采莲的村姑小幺妹……”

  “我的目标就是让村民都过上好日子。”盛惠益说,接下来要提高村里的基础设施水平,还会打造水上舞台和一些景观小品,过年时按照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情况进行分红,让村民共享美丽经济带来的红利。

  “包括四大门村在内,我们街道今年将打造3个‘百万强村’。目前,垄窑村集体经济收入已达60万元,东湄社区达40多万元。”多湖街道组织委员邢师军介绍,多湖街道今年以提升基础组织力为抓手,做好村强民富这篇文章。目前,辖区内4个行政村和22个社区均已实现年集体经济收入25万元的目标。

  百花齐放才是春。义乌市佛堂镇小六石村是一个远近闻名的旅游发展强村,但土地资源有限,发展空间不足。镇党委将小六石村与周边的六石村、骆村、王新村合并为龙溪村,借助小六石村的“网红”效应,打造乡村版迪士尼乐园。在行政村规模调整中,磐安县尖山镇管头村与周边东里、林庄、大园、大山头、火炉岭5个村组成了全新的“乌石村”,通过整合资源、抱团发展,向建设“浙江农家乐第一村”的目标迈出坚实一步。

  今年以来,我市深入总结试点经验,紧盯“三资”融合、并村模式等关键问题,围绕村强民富,分析各村的有利因素、潜在优势,考虑文化旅游、农业观光、专业市场、特色小镇等发展方向,总结形成行政村规模调整流程图以及“做大集镇村”“做强中心村”“以强带弱”“抱团发展”等7大并村模式,布局一批规模较大、实力较强、可融度高的行政村,取得良好成效。

  “行政村规模调整最终的落脚点是推动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行政村规模调整后新村集体经济收入和经营性收入1+1>2,才是我们预期的效果。”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持续推进“2+1”结对帮扶行动,加大财政、金融、用地、交通等政策综合支持力度,优先安排新村“消薄”项目,确保每个新村至少有1个以上的造血项目,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标提质。力争到2022年,义乌市、永康市的所有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武义县、磐安县的所有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达到8万元以上,其他县(市、区)的所有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基本达到12万元以上。努力打造生态业态文态形态社态五态融合、一产二产三产协同发展的众创乡村,让村民看到新村的发展蓝图。


标签: 行政村;新村;调整;后半篇文章;小广场;振兴;全市行政村;便民服务;化解矛盾;金华市委
编辑: 江小来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