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发展,低散乱格局是避不开的现状和难题。为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义乌近日出台《义乌市农业“标准地”控制性指标和管理操作流程(试行)》,在全国率先开展农业“标准地”改革,分类管控发展利用耕地。
记者昨日从义乌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在前期首批3个农业“标准地”项目落地基础上,义乌今年还将在义亭、赤岸、后宅等条件相对成熟的镇街开展第二批项目,计划年底前完成“标准地”存量提升认定3万亩、引进新增0.5万亩。在种植业试行的基础上,改革也有望向其他农业产业拓展延伸,力争通过3~5年实施,明显提升义乌农业现代化发展综合水平。
流转加招商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标准地”一词在农业领域是从未出现过的提法,《流程》对此给出明确定义:即全市范围内符合土地利用总规划和现代农林业产业发展规划,满足相关控制性指标要求,在土地流转基础上,通过招商引进项目发展现代农业的耕地。
4月4日,义乌首批3个农业“标准地”项目在佛堂和大陈镇签约。共计“标准地”2458亩,总投资超2500万元,建成后土地亩均产值可提高10%~20%,带动农户200家以上,标志着义乌农业“标准地”改革迈出实质性一步。
农业“标准地”项目如何操作落地?《流程》规定,优先做好土地评估和流转的基础上,镇(街道)将已经或意向流转的“标准地”公开招商,意向企业根据项目定位和控制性指标寻找合适“标准地”,竞得者与镇(街道)签订流转合同和投资建设协议书,即可开工建设。
“相当于对农业招商模式进行了重置。”在义乌市农业农村局产业发展科科长蒋文卫看来,改革强化事前评估,一方面由政府通过流转增加“标准地”储备量摸清底数,统筹谋划项目产业定位开展招商,利于招投双方精准匹配。另一方面,企业根据协议建设,无附加条件环节,利于厘清政府市场关系,优化投资环境,提升农业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效率。
清沟、排水、播种。月初起,佛堂平望、上陈和南江三个村便因地制宜引进种植水稻金早09。“再过一个月,这里就是成片稻田了,预计7月中旬能收获第一批。”通过竞标,浙江万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楼国三从佛堂流转出1918亩农业“标准地”,全部用于种植水稻。
“土地是种粮食种菜的,而不是养螃蟹种苗木的。”佛堂本是农业大镇,但随着经济发展,批量种植让苗木失去市场竞争力,也导致土壤退化,不少农村耕地闲置荒废,改革则让副镇长王育兵看到了希望,“这可以说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还地于农、还田于耕。”今年,佛堂还计划打造千亩良田,预计年底全镇水稻种植面积将达1万亩,比去年增加0.3万亩,并争取以每年0.5万亩的规模稳步增长。
亩均论英雄助力农业提效增收
土地资源日益稀缺的当下,如何让有限资源发挥更大效益,已成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
佛堂镇平望村老楼的2亩地以前种着蔬菜、甘蔗、稻米,亩产不高,年收入大概2万元左右。如今,义乌市健源水稻专业合作社农业“标准地”项目落户平望,老楼的地里全部种上优质稻米,每月5000元田间管理费,加上每亩800元年租,年收预计至少涨3倍。协议还承诺,每100亩地村集体能得到1万元年终收益,当中也有老楼的一份。
根据法律法规对不同类型耕地农业生产管控要求,《流程》将“标准地”分为三类。一类标准地(一般农田),主要种植当年生作物和多年生作物;二类标准地(永久基本农田),主要种植当年生作物和多年生草本作物;三类标准地(粮食生产功能区),以粮食作物为主,种植其他当年生作物需种植一季粮食作物。
从中不难看出,农业“标准地”改革深化了亩均论英雄的导向。根据耕地性质分类,并相应制定使用“门槛”,保证土地不被乱用贱用,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率。
义乌桃李春风大陈小镇建设区内,除300亩水稻生产示范基地外,义乌蓝城“标准地”项目中的240亩一、二类地便按照“标准地”标准打造成蔬菜休闲基地。“我们种植的紫色小番茄、樱桃小萝卜等新奇特优质蔬菜,定位区别于市面普通品种,专注中高档市场。”义乌大陈镇农办副主任陈伟建介绍,这240亩“标准地”将计划打造成集农事体验、亲子采摘、共享农园于一体的农旅观光体验区,在优化农村生态人居环境之余,也能吸引客流向周边引流,带动周边村民收入水平的提升。
就在前两天,大陈镇溪后村村口对面,其中20亩“标准地”刚刚完成清表。据透露,这里将打造面向全体义乌市民的共享菜园,预计7月会正式向社会众筹公布当季蔬菜名单,由市民出钱认领地块,切身体验蔬菜种植和采摘乐趣。
管理标准化倒逼农业转型升级
“标准地”项目的引进和落地,也在很大程度上对农户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3月中旬,蓝城农业与大陈镇种粮大户楼伟丰签订农机租用合作协议。通过提供设备和农机手,楼伟丰不仅能得到每亩150元的额外收入,蓝城的标准化机械操作程序和量化要求,也帮助他提升了农耕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
佛堂和大陈的农村地块以前基本由每户农民自行打理,长期的“养生式种植”导致管理标准缺乏,效益欠佳。要想实现增收量产,必须提高机械化、科技化水平,而改革的实施将顺势淘汰低小散农企,推动实现科学化种植和标准化管理,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几个人干一周的活,现在一台机器一个人轻松搞定。”对此深有感触的楼国三举了个例子,以前农村地块分散,打药的无人机刚飞起来,就飞出了自家地块碰到了别人的庄稼。土地集中流转后,机器连片操作顺畅便捷,省时又省力。
为确保项目高质量和经营规范化,《流程》设定“投入产出、设施装备、安全环保、面积年限、带动效益”五项控制性指标。这些指标还在《浙江省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2020年目标值和农业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上浮了20%。项目建设竣工、投产和实施一段时间后,将进行验收、履约认定和综合评估,合格的给予企业奖励,种粮的一次给予200元/亩奖励,其他作物(苗木除外)给予100元/亩奖励。不合格的责令整改,拒不整改的责令退出。这也将倒逼企业自我提档和产业转型升级。
“标准地”还同时限制养殖畜禽和非清洁水产,以及明显不适合义乌自然条件和严重破坏耕作层的作物。5年内规划重大产业项目、重点工程项目等拟征收的地块亦不予纳入。
“我们将借力改革东风,深入开展土地流转和招商引资,推动落地更多项目,促进义乌现代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发展。”蒋文卫的话语声中信心满满,农业“标准地”正让义乌农村变得更富、农业变得更美。
现代农业发展,低散乱格局是避不开的现状和难题。为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义乌近日出台《义乌市农业“标准地”控制性指标和管理操作流程(试行)》,在全国率先开展农业“标准地”改革,分类管控发展利用耕地。
记者昨日从义乌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在前期首批3个农业“标准地”项目落地基础上,义乌今年还将在义亭、赤岸、后宅等条件相对成熟的镇街开展第二批项目,计划年底前完成“标准地”存量提升认定3万亩、引进新增0.5万亩。在种植业试行的基础上,改革也有望向其他农业产业拓展延伸,力争通过3~5年实施,明显提升义乌农业现代化发展综合水平。
流转加招商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标准地”一词在农业领域是从未出现过的提法,《流程》对此给出明确定义:即全市范围内符合土地利用总规划和现代农林业产业发展规划,满足相关控制性指标要求,在土地流转基础上,通过招商引进项目发展现代农业的耕地。
4月4日,义乌首批3个农业“标准地”项目在佛堂和大陈镇签约。共计“标准地”2458亩,总投资超2500万元,建成后土地亩均产值可提高10%~20%,带动农户200家以上,标志着义乌农业“标准地”改革迈出实质性一步。
农业“标准地”项目如何操作落地?《流程》规定,优先做好土地评估和流转的基础上,镇(街道)将已经或意向流转的“标准地”公开招商,意向企业根据项目定位和控制性指标寻找合适“标准地”,竞得者与镇(街道)签订流转合同和投资建设协议书,即可开工建设。
“相当于对农业招商模式进行了重置。”在义乌市农业农村局产业发展科科长蒋文卫看来,改革强化事前评估,一方面由政府通过流转增加“标准地”储备量摸清底数,统筹谋划项目产业定位开展招商,利于招投双方精准匹配。另一方面,企业根据协议建设,无附加条件环节,利于厘清政府市场关系,优化投资环境,提升农业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效率。
清沟、排水、播种。月初起,佛堂平望、上陈和南江三个村便因地制宜引进种植水稻金早09。“再过一个月,这里就是成片稻田了,预计7月中旬能收获第一批。”通过竞标,浙江万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楼国三从佛堂流转出1918亩农业“标准地”,全部用于种植水稻。
“土地是种粮食种菜的,而不是养螃蟹种苗木的。”佛堂本是农业大镇,但随着经济发展,批量种植让苗木失去市场竞争力,也导致土壤退化,不少农村耕地闲置荒废,改革则让副镇长王育兵看到了希望,“这可以说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还地于农、还田于耕。”今年,佛堂还计划打造千亩良田,预计年底全镇水稻种植面积将达1万亩,比去年增加0.3万亩,并争取以每年0.5万亩的规模稳步增长。
亩均论英雄助力农业提效增收
土地资源日益稀缺的当下,如何让有限资源发挥更大效益,已成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
佛堂镇平望村老楼的2亩地以前种着蔬菜、甘蔗、稻米,亩产不高,年收入大概2万元左右。如今,义乌市健源水稻专业合作社农业“标准地”项目落户平望,老楼的地里全部种上优质稻米,每月5000元田间管理费,加上每亩800元年租,年收预计至少涨3倍。协议还承诺,每100亩地村集体能得到1万元年终收益,当中也有老楼的一份。
根据法律法规对不同类型耕地农业生产管控要求,《流程》将“标准地”分为三类。一类标准地(一般农田),主要种植当年生作物和多年生作物;二类标准地(永久基本农田),主要种植当年生作物和多年生草本作物;三类标准地(粮食生产功能区),以粮食作物为主,种植其他当年生作物需种植一季粮食作物。
从中不难看出,农业“标准地”改革深化了亩均论英雄的导向。根据耕地性质分类,并相应制定使用“门槛”,保证土地不被乱用贱用,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率。
义乌桃李春风大陈小镇建设区内,除300亩水稻生产示范基地外,义乌蓝城“标准地”项目中的240亩一、二类地便按照“标准地”标准打造成蔬菜休闲基地。“我们种植的紫色小番茄、樱桃小萝卜等新奇特优质蔬菜,定位区别于市面普通品种,专注中高档市场。”义乌大陈镇农办副主任陈伟建介绍,这240亩“标准地”将计划打造成集农事体验、亲子采摘、共享农园于一体的农旅观光体验区,在优化农村生态人居环境之余,也能吸引客流向周边引流,带动周边村民收入水平的提升。
就在前两天,大陈镇溪后村村口对面,其中20亩“标准地”刚刚完成清表。据透露,这里将打造面向全体义乌市民的共享菜园,预计7月会正式向社会众筹公布当季蔬菜名单,由市民出钱认领地块,切身体验蔬菜种植和采摘乐趣。
管理标准化倒逼农业转型升级
“标准地”项目的引进和落地,也在很大程度上对农户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3月中旬,蓝城农业与大陈镇种粮大户楼伟丰签订农机租用合作协议。通过提供设备和农机手,楼伟丰不仅能得到每亩150元的额外收入,蓝城的标准化机械操作程序和量化要求,也帮助他提升了农耕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
佛堂和大陈的农村地块以前基本由每户农民自行打理,长期的“养生式种植”导致管理标准缺乏,效益欠佳。要想实现增收量产,必须提高机械化、科技化水平,而改革的实施将顺势淘汰低小散农企,推动实现科学化种植和标准化管理,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几个人干一周的活,现在一台机器一个人轻松搞定。”对此深有感触的楼国三举了个例子,以前农村地块分散,打药的无人机刚飞起来,就飞出了自家地块碰到了别人的庄稼。土地集中流转后,机器连片操作顺畅便捷,省时又省力。
为确保项目高质量和经营规范化,《流程》设定“投入产出、设施装备、安全环保、面积年限、带动效益”五项控制性指标。这些指标还在《浙江省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2020年目标值和农业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上浮了20%。项目建设竣工、投产和实施一段时间后,将进行验收、履约认定和综合评估,合格的给予企业奖励,种粮的一次给予200元/亩奖励,其他作物(苗木除外)给予100元/亩奖励。不合格的责令整改,拒不整改的责令退出。这也将倒逼企业自我提档和产业转型升级。
“标准地”还同时限制养殖畜禽和非清洁水产,以及明显不适合义乌自然条件和严重破坏耕作层的作物。5年内规划重大产业项目、重点工程项目等拟征收的地块亦不予纳入。
“我们将借力改革东风,深入开展土地流转和招商引资,推动落地更多项目,促进义乌现代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发展。”蒋文卫的话语声中信心满满,农业“标准地”正让义乌农村变得更富、农业变得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