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这种“聪明药”能 上名校进机关?真相很可怕
2019-04-19 16:28:48
来源: 金华晚报

  早饭前,研究生刘言像往常那样吃了一粒瑞版(瑞士诺华生产)利他林。此后4~5个小时里,他以高度的专注力完成了学习内容,老师讲的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字都能在课后回忆起来。

  难道利他林是什么神仙药?当然不是,但它有另一个好听的名字——“聪明药”。

  “聪明药”主要是指以利他林为代表的哌醋甲酯类药品,也就是中枢神经兴奋剂。利他林在我国属于第一类精神药品,需凭借具有资质的医生开具的红色处方才能在医院药房拿到,在国内有着极其严格的渠道控制。

  因为能提升人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考试中抢占先机、让上班族在工作中更容易拼出业绩, 利他林等“聪明药”正在越来越多的人群中泛滥蔓延。更有甚者,还有无知的家长主动给孩子喂食“聪明药”。

  一幕幕悲剧由此而生,“聪明药”成瘾性极强,而服用者中的相当一部分,最终都滑向吸毒的黑暗深渊和戒毒的无尽挣扎之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五十七条: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不用于临床治疗、游离于国家管控渠道之外的利他林等“聪明药”,实际已属于毒品的范畴。而在庞大的滥用药物群体背后,还潜伏着一个巨大、完整的地下非法药品供应销售网络。

  昨日,每日经济新闻所发《药贩子兜售瑞士诺华生产的利他林 称吃了就能上名校》的文章引起广泛关注。

  被称为“聪明药”的利他林真的能让人变聪明吗?多次披露药物滥用问题的协和医科大学药学硕士冀连梅告诉记者,不能。利他林也叫做哌醋甲酯,它是一种精神类的药品,临床主要用它治疗注意力缺乏的多动症,它本身不会让人变更聪明,所以它不是一个“聪明药”。但是因为它属于精神类的药品,在使用的过程中很可能会产生依赖或者有一些相关副作用,所以临床对它的使用有严格的适应症要求。

  以利他林为代表的哌醋甲酯类药品,通俗地讲属于中枢神经兴奋剂,没有取得处方权的医生都不能开。我国对精神、麻醉类药品的管控非常严格。冀连梅说,这是因为使用不当容易产生精神依赖,即成瘾。

  北京市天康戒毒康复所、社会指导科科长肖洁表示,在司法实践中药物成瘾而后沾染毒品的现象时有发生。像安眠药或者一些止痛药、止咳水等,在长期大量服用之后,毒品成瘾者从中找不到一些所谓的感觉,于是有的人铤而走险,开始使用真正的毒品。

  药师强调,对于没有适应症的人群,盲目服用此类药物,即使没有成瘾,也可能会产生副作用。冀连梅表示:“有一些人使用的时候可能会出现相应严重的副作用,包括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甚至发生心脏病。因为它属于精神类的药品,长期使用或者大剂量使用,它会产生一些与精神相关的副作用,比如易怒或者抑郁。”

  媒体调查发现,“聪明药”的服药群体大多数是学生和年轻人,几乎都是为了高考、考研和公务员考试接触所谓的“聪明药”,而一些“药贩子”通过QQ群、微信群引诱购买者。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卫生法学教授王岳分析指出:“实际上,从境外未经过国家药监局批准的药品应该以假药论处,在微信群里兜售这种药品又没有医生的处方,应该追究相应人员的刑事责任,以生产销售假劣药品罪来定罪量刑。”

  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委员会邱宝昌律师提示道:“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接受服务的时候,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要确保自身的人身安全、生命健康权,购买商品接受服务要通过正规的渠道,要购买合法的产品。像一些违禁品、管制的药品以及处方药,都应该到正规医院根据自身的一些情况由医生开具处方去购买,像所谓的‘聪明药’实际上是一种精神用药,所以不要通过非正常渠道去获得。”

  专家提示消费者不要通过非正当渠道购买处方药,还呼吁举报违法行为。邱宝昌表示:“消费者如果在微信群里发现有人贩卖这种国家严禁管制的药品,应当向有关部门举报,让这种地下销售违法违禁的药品没有任何存在空间。”

  七 嘴 八 舌:

  @Air3000_970:哪个成功人士是靠吃药吃的,现在的家长太急功近利了。

  @天高路远:不好好学习,吃什么药也没用。

  @一品堂小当差:智商欠补。

标签:利他林;聪明药;瑞士诺华;药品;副作用
编辑:江小来
精彩推荐
浙江在线地方中心版权所有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浙江本地 > 金华  正文

吃了这种“聪明药”能 上名校进机关?真相很可怕
2019-04-19 16:28:48 来源: 金华晚报

  早饭前,研究生刘言像往常那样吃了一粒瑞版(瑞士诺华生产)利他林。此后4~5个小时里,他以高度的专注力完成了学习内容,老师讲的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字都能在课后回忆起来。

  难道利他林是什么神仙药?当然不是,但它有另一个好听的名字——“聪明药”。

  “聪明药”主要是指以利他林为代表的哌醋甲酯类药品,也就是中枢神经兴奋剂。利他林在我国属于第一类精神药品,需凭借具有资质的医生开具的红色处方才能在医院药房拿到,在国内有着极其严格的渠道控制。

  因为能提升人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考试中抢占先机、让上班族在工作中更容易拼出业绩, 利他林等“聪明药”正在越来越多的人群中泛滥蔓延。更有甚者,还有无知的家长主动给孩子喂食“聪明药”。

  一幕幕悲剧由此而生,“聪明药”成瘾性极强,而服用者中的相当一部分,最终都滑向吸毒的黑暗深渊和戒毒的无尽挣扎之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五十七条: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不用于临床治疗、游离于国家管控渠道之外的利他林等“聪明药”,实际已属于毒品的范畴。而在庞大的滥用药物群体背后,还潜伏着一个巨大、完整的地下非法药品供应销售网络。

  昨日,每日经济新闻所发《药贩子兜售瑞士诺华生产的利他林 称吃了就能上名校》的文章引起广泛关注。

  被称为“聪明药”的利他林真的能让人变聪明吗?多次披露药物滥用问题的协和医科大学药学硕士冀连梅告诉记者,不能。利他林也叫做哌醋甲酯,它是一种精神类的药品,临床主要用它治疗注意力缺乏的多动症,它本身不会让人变更聪明,所以它不是一个“聪明药”。但是因为它属于精神类的药品,在使用的过程中很可能会产生依赖或者有一些相关副作用,所以临床对它的使用有严格的适应症要求。

  以利他林为代表的哌醋甲酯类药品,通俗地讲属于中枢神经兴奋剂,没有取得处方权的医生都不能开。我国对精神、麻醉类药品的管控非常严格。冀连梅说,这是因为使用不当容易产生精神依赖,即成瘾。

  北京市天康戒毒康复所、社会指导科科长肖洁表示,在司法实践中药物成瘾而后沾染毒品的现象时有发生。像安眠药或者一些止痛药、止咳水等,在长期大量服用之后,毒品成瘾者从中找不到一些所谓的感觉,于是有的人铤而走险,开始使用真正的毒品。

  药师强调,对于没有适应症的人群,盲目服用此类药物,即使没有成瘾,也可能会产生副作用。冀连梅表示:“有一些人使用的时候可能会出现相应严重的副作用,包括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甚至发生心脏病。因为它属于精神类的药品,长期使用或者大剂量使用,它会产生一些与精神相关的副作用,比如易怒或者抑郁。”

  媒体调查发现,“聪明药”的服药群体大多数是学生和年轻人,几乎都是为了高考、考研和公务员考试接触所谓的“聪明药”,而一些“药贩子”通过QQ群、微信群引诱购买者。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卫生法学教授王岳分析指出:“实际上,从境外未经过国家药监局批准的药品应该以假药论处,在微信群里兜售这种药品又没有医生的处方,应该追究相应人员的刑事责任,以生产销售假劣药品罪来定罪量刑。”

  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委员会邱宝昌律师提示道:“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接受服务的时候,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要确保自身的人身安全、生命健康权,购买商品接受服务要通过正规的渠道,要购买合法的产品。像一些违禁品、管制的药品以及处方药,都应该到正规医院根据自身的一些情况由医生开具处方去购买,像所谓的‘聪明药’实际上是一种精神用药,所以不要通过非正常渠道去获得。”

  专家提示消费者不要通过非正当渠道购买处方药,还呼吁举报违法行为。邱宝昌表示:“消费者如果在微信群里发现有人贩卖这种国家严禁管制的药品,应当向有关部门举报,让这种地下销售违法违禁的药品没有任何存在空间。”

  七 嘴 八 舌:

  @Air3000_970:哪个成功人士是靠吃药吃的,现在的家长太急功近利了。

  @天高路远:不好好学习,吃什么药也没用。

  @一品堂小当差:智商欠补。

标签: 利他林;聪明药;瑞士诺华;药品;副作用
编辑: 江小来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