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金华万达酒店举办了一场特殊的爱心义卖,现场琳琅满目的剪纸、糖画、婺州窑等作品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很难想象这些作品都出自金华市特殊教育学校听障部孩子们之手。
据悉,这批义卖商品之所以有如此高质量,除了孩子们心灵手巧外,背后更是有着非遗传承人的悉心指导。原来,该校剪纸、糖画、婺州窑三门课程的老师都由外聘的非遗传承人担任,许多听障孩子与非遗传承人结下了情缘。
当千年文化遇上听障儿童
陈新华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婺州窑传统烧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也是金华市特殊教育学校陶艺课程的外聘教师。
从2015年起,每周四下午4个课时,年过花甲的陈新华总是风雨无阻来到特殊教育学校。哪怕要出差、参加省里各类活动,他也要让传承了自己手艺的儿子代他授课,同时再三叮嘱儿子,一定要仔细,要把每个学生教会教懂。
因为总会带着各种精美的教学用婺州窑,参加陶艺课的37位听障学生都特别喜欢这位陈老师。可面对听障学生,陈新华虽有丰富经验,也有难施展的时候。最大的问题便是沟通障碍。听障孩子只能理解最直白的语言,而传统的婺州窑却有着千百年的文化沉淀,有许许多多诸如贴、塑、刻、划、印、跳刀等细致的技巧,还有拉坯、堆塑、成型、施釉等专业术语,这些连手语老师都不知如何翻译的术语,孩子们更是无法理解。最开始的时候,单单让孩子自主将泥、水按固定比例调和,这陶艺中最基础的一步,都险些把非遗大师给难倒。孩子拉坯厚薄不均、结构不稳定,屡屡导致烧制时直接“炸窑”。
当千年文化遇上听障儿童,陈新华最终还是找到了引导的方法。他没有直接手把手地教,而是先让孩子自由发挥,尔后针对每个孩子单独辅导,在保留他们创新的基础上,一点点以实际操作演示去纠正,慢慢将属于婺州窑的经典要素融入进去。在经历许多次“炸窑”之后,孩子们熟练掌握了古陶瓷工艺里的跳刀技巧,能在圆滑的瓷器上,用雕工刻出如同真正绳席编织一般的纹路。
“因为听力障碍,孩子们心很静,做陶艺其实很有优势。”能让孩子扬长避短,真正掌握一门安家立业的手艺,陈新华很是欣慰。
走出“大山”,走向更广阔舞台
“视力障碍只是隔离了人与物,而听觉障碍却是隔离了人与人。”金华市特殊教育学校老师翁洁婷告诉记者,听障孩子失去了正常沟通的机会,往往会像困在“大山”中一般。在她的班里就有这样一名来自山里的学生,不过自从接触到金华剪纸这门非遗课程后,这个孩子成了指尖巧匠,不但走出了地理与精神意义上的双重大山,还屡获省级奖项,成了省级工艺美术大师詹东明最看好的听障学生。
1995年,张真飞出生在磐安一小山村。天生听觉障碍的他,很难自己照顾自己,加上早年母亲因病去世,父亲还要照看90岁老人,唯一的姐姐则在当地教书,他很难走出家乡。而在普通学校读书时,因为听觉问题,他难以跟上文化课,更没法与人正常交友,一时间非常孤独与自卑。
全家人商议再三,将他送进金华市特殊教育学校。最初家人只希望张真飞能交上朋友,变得自信些。没想到张真飞却遇上了转变人生的契机。
2014年张真飞第一次上非遗剪纸课,詹东明便发现了他的天赋。经过四年的学习,他屡获省级奖项,更难得的是,这之中仅有一项是残疾人的专属比赛。詹东明评价,他剪纸远比一般人要专注,在刻工精细程度上,甚至要超过他本人。
“得奖后的张真飞比来时阳光多了,连说话都恢复到了正常的响亮。他还成了小老师,有六七个同学缠着他学习剪纸呢。”翁洁婷说,走出“大山”只是开始,她相信自己的学生将走向更广阔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