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29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张姮 郎擎宇 洪建坚 蒋松涛 周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潮无法阻挡,以治水倒逼水晶产业转型升级的浦江誓言犹在耳畔,眼前,浦江生态变好了,环境宜居了,水晶产业从“整治”到“提升”、从“粗放”到“优雅”的转型升级道路愈发清晰,“晶彩智造,品尚生活”正成为浦江水晶产业的新梦想。
生产智能化 谋求转型提质增效
车间外,机联网智能车间显示屏上,每台机器的运行状态、开机时长等数据实时显示着。窗明几净的车间里,废水、废气直接通过管道与外部的环保处理设备相连,30台机器在五六名员工的操作下运转着。
这是浦江东洲水晶有限公司的生产现场。“2011年,我们便设计安装了一整套设备,实现了水循环,污水‘零排放’。因此,即便后来环保标准越来越严格,大批企业被整治关停的大环境下,我们也没有受到任何影响。”说起这一点,东洲水晶董事长王淑东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王淑东从事水晶产业已有20多年,父母经营过一家水晶家庭作坊。谈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水晶加工厂,他用“噪音刺耳,污水横流,得穿着雨靴工作”来形容。为了告别这样的生产困境,一直以来东洲水晶特别重视环保标准和技术升级换代。如今,企业不但生产环境不断改善,效率也飞速增长。以圆玻璃珠一个产品为例,公司用自主研发的智能水晶研磨机实现机器换人后,日产能是以前的6倍以上,每颗工价成本则仅为以前的七分之一。
站在企业历史栏前,王淑东对发展的每个阶段如数家珍:公司先后经历了从原始的纯手工加工生产到辅助夹具、半自动化到全自动化水晶加工的发展历程。在他看来,有了生产技术的提升,企业才能完成从粗放的玻璃配件制造到品牌水晶饰品、礼品设计生产的转型。“不久的将来,新的智能化设备投入使用后,工厂的生产计划、排单派单、仓储运输都能实现数据化、智能化管理。”谈起浦江水晶行业的未来,王淑东信心满满。
东洲水晶只是浦江水晶产业谋求转型的一个缩影。浦江县经济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地水晶企业在设备投入方面的积极性很高,以东洲水晶、靖恒机电、正宝水晶为代表的龙头企业,通过机器换人,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用工成本,极大地提高了浦江水晶产业的竞争力。根据有关政策,2017年度浦江水晶企业生产设备补助费用为500万元,是2016年度的48万元的10倍之多。
浦江水晶行业的整体转型升级之路始于2013年,按照省政府确定的“一区多点”要求,浦江县投资近20亿元规划建设中、东、南、西4个水晶产业集聚区,总占地面积794.7亩,建设标准厂房,统一供电、供水、供气和集中治理污水,环境污染得以根治,园区企业也走上“以平方税收论英雄”的道路。
位于东部水晶集聚区的胜恒水晶有限公司是一家招商引资企业,原先是广东中山古镇水晶灯饰配件贸易龙头企业。公司负责人张攀峰最早租用了园区两幢共11000平方米的标准厂房,首期投资2000多万元,安装了200多套当时先进的水晶加工设备,使企业完成了从单一贸易型企业向工贸一体化企业的转型。在负责人张攀峰看来,园区集聚发展后,促使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实现战略转型,有利于企业做大做强。
据了解,浦江水晶产业集聚区实行严格的入园条件,并要求入园企业主动淘汰落后设备和工艺,各个生产环节也严格落实环保措施。水晶产业园区管委会党工委副书记张坚兵介绍说:“整治和集聚后,水晶产业上升势头持续向好,实交税金稳步增长,并在市场份额扩大、产品体系健全、品牌建设成效、对外合作方面得到了提升。入园之前我们400多家企业里面,规上企业几乎没有,现在已有12家。”
接下来,浦江水晶集聚园区还将着力打造“云上园区”,设立大数据中心,通过对企业用水用电数据的监测,实现智慧管理。同时探索建立新产品知识产权保护办法和水晶企业分类综合评价体系,通过ABCD分类动态管理模式,对各家企业在资源、要素配置和费用收取上实施差别化政策,持续淘汰落后企业,孵化成长型企业。
产品多样化 水晶扮靓大众生活
早年,浦江水晶以生产灯饰、挂件和工艺品为主,同质化竞争严重,缺知名品牌、缺龙头企业、缺终端产品的短板明显,企业所获得的附加值和利润很低。
这些年,浦江水晶正奋力走出同质化恶性竞争,不断提升产品的品质,拓展产品的领域,打造企业品牌。
以东洲水晶为例,这家原先只生产水晶珠配饰的传统企业,如今走上了“时尚之路”。走进东洲水晶的展览大厅,水晶饰品琳琅满目,项链、耳环、装饰品等各类产品应有尽有,款式紧跟新流行趋势。“企业专门聘请了设计师,主动打造时尚饰品。”董事长王淑东介绍。今年10月,按照环保生态、高雅时尚和休闲观光的定位,企业还开启了“工业+旅游”模式,让消费者与水晶文化近距离接触。
延伸产业链,丰富产品线,也是华德水晶董事长张必军一直思考的课题。“产品的设计与销售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这家在去年实现新三板上市的企业一直坚持的理念。
如今,华德公司正走出一条针对中高端用户、开发中高端产品的与众不同的道路。今年,华德水晶一款水晶蛋糕刀已售出超过5万套。这款自主设计的产品去年成功打入了美国市场,售价高达59.99美元,而同类产品在美国价格一般不超过10美元。
浦江水晶同各类产业的结合度正日趋紧密。在浦江中部水晶集聚区内,凯瑞车镜总经理朱文星正在生产线上巡查,拿起新款的3D无框汽车后视镜,他无不自豪,作为全球为数不多能生产无框后视镜的汽车配件厂商,这些后视镜将供应给福特、吉利、长安等车企。“新型的3D汽车后视镜设计新颖、实用性强,小小一面镜拥有6个专利,售价是普通产品的4倍。”
凯瑞车镜同样是一家从传统水晶加工转型而来的企业,进入技术含量更高的后视镜制造行业,让朱文星尝到了甜头:“从长远看,‘更换跑道’后企业发展势头很好,并且利润率会更高。我们准备加大研发投入,开发更先进的触摸镜产品。”
对于传统水晶产品的衍生开发,浦江县锶颖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的逆向思维同样让人眼前一亮。该公司投资3000余万元用于工艺水晶制品技改提升,采用国内先进的高温回炉、全自动供料等技术,有效解决了水晶边角废料的处置难题,降低了资源能耗,走出了一条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的循环发展道路。
“这些杯子、糖罐都是由水晶边角料做成的。”公司负责人楼小连拿着一款在中东颇受欢迎的糖罐介绍说,水晶边角料也能变成晶莹剔透的玻璃日用品,极富艺术气息。目前,这家企业能够生产水壶、花瓶、酒具、密封罐等100余种玻璃日用品,产品远销越南、巴西、中东地区。
据了解,目前浦江水晶废渣的处置途径主要以就近、就地为主,主要用于水泥产品的辅助添加材料、建材材料和水晶玻璃原料再生,通过循环利用,每年处置总量达10万余吨。
如今浦江的水晶制造行业已形成了灯饰挂件系列、灯具系列、工艺品系列、饰品系列、日用品系列、建筑装潢材料系列、钻类饰品系列等七大系列产品,并且通过走跨界之路,“水晶+”的创意产品和创新实践正越来越多。
未来,浦江计划在全县扶持3~5家集水晶产品生产、设计研发、开拓市场于一身的全产业链的龙头企业和产业联盟,提升水晶产业层次和核心竞争力,以点带面推进水晶行业全面发展。力争到2020年,水晶龙头和骨干企业数量显著增加。
品牌走出去 奋力开拓全球市场
作为全球最大的水晶玻璃工艺品制造、贸易基地和浙江省产业集群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试点、浙江省电子商务创新发展试点县,近年来浦江紧跟电子商务发展的时代脉搏,引导企业参与“互联网+”,鼓励打造自主品牌,加快抢占全球电商市场。
在浦江小桥水晶工艺品有限公司,客服小伙赵栋楠正在电脑前与海外客户不断地交流着,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几大国际电商平台上销售水晶产品。个性化水晶摆件、奖杯奖牌、旅游纪念品……每隔一周这家企业就会向全球市场推出一款新产品,个性化的产品受到世界消费者的喜爱。该公司产品展示厅内,数百款水晶产品70%销往欧美、日本等国家,其中电商渠道占了一半以上。谈起企业发展的长远规划,公司总经理朱东生十分明确:走向全球,成为水晶礼品的世界级供应商。
在浦江,水晶企业忙着拓展全球市场,相关配套服务也日趋完善。去年7月位于浦江中部水晶产业园区的浙江九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分别与土耳其和伊朗的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市场信息、客户资料、销售团队和销售模式等方面与相关方面加强战略合作,并设立海外仓,为浦江广大水晶生产企业进入中东地区搭建一座低成本的桥梁,助推浦江水晶拓展国际市场。
今年9月,位于中部水晶产业集聚区的浦江水晶跨境电商园举行了第一批入驻企业签约仪式,首批12家在阿里巴巴、速卖通、亚马逊等平台运行的水晶电商企业与电商园运营方签约。总建筑面积4000余平方米的跨境电商园功能齐全,设有接待大厅、展示厅、电商办公区、电商培训基地和电商孵化基地,使浦江水晶产业集群跨境电子商务生态体系进一步完善。
除了线上,线下市场也得以积极开拓。除了企业自身不断主动对接国内、国际市场,政府也积极带企业走出去。继去年组织企业参与在河内举行的中国浙江-越南贸易投资洽谈会后,今年6月,全县又有多家企业组团参加2018中国浙江名品(巴拿马)展览会,主动“走出去”开拓新兴国家市场。数天后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又会有浦江水晶企业的身影。
浦江县经济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浦江水晶企业数量虽由整治前的2.2万家水晶加工作坊缩减提质到了目前的626家水晶企业,但产业的发展趋势总体向好,外贸出口企业有61家,水晶跨境电商企业有140余家,2017年外贸出口额逾3700万美元。目前,浦江水晶主要产品除了覆盖国内各大中城市外,远销欧美、中东和东南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初秋,走在中部水晶产业集聚区,以“晶艳全球、绽放异彩”为设计理念的浦江水晶小镇客厅项目主体已初露雄姿。作为浦江水晶小镇入口区域的核心景观,这里将设置水晶艺术馆、未来科技体验馆、服务大厅、展示大厅等功能区。未来,整个水晶小镇将汇集商业、旅游、设计、研发、金融等水晶产业高端要素,诠释浦江人对水晶和绿色富民支柱产业的崭新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