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浙江本地 > 金华  正文

三代坚守婺江造船127年 有人愿意学造船 就会义务教
2018-05-24 10:44:34 来源: 金华晚报 吴彰义 杜学贵

  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进步,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老手艺衰落,有的甚至已经失传了。船匠,就是其中一种。不过,金华有不少老船匠还健在。记者近日接触到了一位老船匠,他是已到知天命之年的丁志文。

  从丁志文的祖父开始,丁家祖孙三代人坚守婺江边造船、修船已127年。

  三代人造船

  历经时代变化

  兰溪是金华江、衢江、兰江“三江之汇”,三江没桥之前,船一直是兰溪人外出探亲访友、装载农副产品等载人载物的主要交通工具。境内所需船只多数出于马公滩船厂,丁志文的祖父丁卸竹也是船厂工人。

  1891年,18岁的丁卸竹从义乌佛堂只身逃难到兰溪婺江边的马公嘴头渡口,见渡口有船厂,苦苦恳求拜师学船匠,由于肯学肯吃苦,3年就掌握了船匠技术,能单人操作。他逐渐成了远近闻名的船匠师傅,一直到耄耋之年还不息手,1958年与世长辞,享年85岁。

  丁志文的父亲丁洪弟1948年就随父学船匠,继承父业。当时兰溪三江相隔,村民往来全靠船只摆渡,船成了人们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选择做船匠这一行业,非常吃香。

  丁志文从1979年就开始传承造船技艺,这一做就将近30年。上世纪80年代末,随着南门大桥、横山大桥、兰江大桥相继通车,婺江、衢江、兰江上的船渡淘汰了,正常营业生产的造船厂也随之关门,船匠业渐渐衰淡了下来,有的船匠改行创办了五金机械企业,成了企业老板,可丁洪弟固守清淡的生意,一些小渡口船只保养、添缝修补还有生意。

  之后,丁洪弟遇到改革开放好时机,养鱼、养蚌专业户需要船喂鱼饲料,挂养珍珠蚌。生意风头骤起,当时,上华仅剩他们一家造船厂。

  2009年,做了60年船匠的丁洪弟去世,可当年的造船工具,丁志文好好地收着。

  想收徒弟继承传统手艺

  如今木帆船淡出,经过市场调研,丁志文确定了以pp板(1.5厘米的塑料板)代替木头,做塑板船。

  记者看到,丁志文正在打造一艘长5米、内空1.2米、高30厘米的塑板船,这艘已近完工的塑板船,从船舷侧面看,形状像只香蕉,两头相翘,首尾高昂,既可装机器,成机动船,也可手撑手划,他正在往船龙骨上安装隔舱塑料板。

  塑板船不用保养,一年可省两三百元保养费,也不像木船年年要保养修补,误工花钱,塑板船成本低运送方便,深受用户青睐。如今订单很多,省内有千岛湖、浦江、衢州,省外江苏、江西等地都来订购。

  丁志文说,造船也好,修船也罢,不是在荒地里,就是在水边,夏天晒得身子直冒油,冬天冷到骨头疼。子女们心疼父亲,劝他改行,他说,他只要健朗还是会继续造船修船,直到自己实在干不动为止,也期待有缘人来学习:“谁来当徒弟,我义务教。”

  上华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毛旭嘉说,像这种祖孙三代坚守127年的民间老船匠,很值得人们尊敬,希望丁志文能完成收徒的心愿,这也是保护和传承传统手艺的需要。

标签: 传统手艺;大桥;三代人;渡口;交通工具;祖孙三代;船只;船;造船厂;造船
编辑: 贾晓雯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